世界最轻头戴式荧光显微镜问世 仅0.43克重

世界最轻头戴式荧光显微镜问世 仅0.43克重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具备串行输出功能且尺寸更小的图像传感器芯片,最大程度地减少了TINIscope头戴部分的额外电路功能,并解决了信号传输方面的问题。在光路方面,头戴式设备的荧光激发光路(LED侧)和采集光路(CMOS侧)通常为垂直排列,传统设备中尺寸较大的CMOS侧位于竖直方向。但小鼠头部空间有限,无法同时放置4个设备。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改变了TINIscope的光路设计,使其更易在头部排布。据悉,TINIscope在安装时更易调节角度,可实现最小间距为1.2毫米的两个脑区同步成像,基本实现任意4个目标脑区的同步记录。此外,研究人员还利用换向装置和完整实验采集系统,解决了动物在自由活动时的电缆缠绕问题。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科大研发超轻头戴荧光显微镜TINIscope设备

中国科大研发超轻头戴荧光显微镜TINIscope设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深圳理工大学(筹)的研究团队近日联合开发了一种名为TINIscope的超紧凑头戴式荧光显微镜。这款显微镜的重量仅为0.43克,远轻于传统头戴式设备的约2克重量。传统设备在小鼠等小动物头上植入四个时,因负重过大而可能影响其正常自由活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团队采用了具备串行输出功能的小型图像传感器芯片,并解决了信号传输的难题。在设计上,他们创新性地改变了传统的垂直排列方式,使得TINIscope的光路设计更加灵活,最小间距仅为1.2毫米。此外,研究团队还引入了换向装置和完整的实验采集系统,以解决动物在自由活动时可能遇到的电缆缠绕问题。 这项研究为脑科学领域带来了全新的研究工具,能够实现对任意四个目标脑区的同步记录。TINIscope的安装角度易于调节,能够满足多种成像需求。其轻巧的设计也使其成为长时间观察小动物头部研究的理想选择。 通过不断的改进和优化,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世界上最轻、最紧凑的超微型荧光显微镜TINIscope,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这一创新技术有望为脑科学研究带来新的突破,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via 标签: #显微镜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微软 2024 开学季促销

封面图片

ℹApple Vision Pro 头戴式装置正式问世,在现实中建构虚拟互动画面#

ℹApple Vision Pro 头戴式装置正式问世,在现实中建构虚拟互动画面# Apple Vision Pro 在许多人的期待目光中,于 WWDC23 大会的最后,作为 One More thing 登场。该装置可谓...

封面图片

近日,史丹佛大学一项针对长期使用头戴式装置如 Apple Vision Pro 的研究,显示使用者可能会遇到现实世界的后果,包括

近日,史丹佛大学一项针对长期使用头戴式装置如 Apple Vision Pro 的研究,显示使用者可能会遇到现实世界的后果,包括深度感知问题或模拟器病。Apple 自选的新词“空间计算”用于描述具有透视功能的可穿戴电脑。这项技术的新颖性意味着关于使用这些工具的健康影响的资讯很少,但研究人员正在努力研究中。 据史丹佛大学虚拟人类互动实验室(Virtual Human Interaction Lab)发表的研究报告,依赖透视技术的 VR 头戴式装置,如 Meta Quest 3 和 Apple Vision Pro,可能对使用者产生心理影响。虽然这项研究旨在为未来研究领域的基础建立更多指导方针,结果表明使用者在长时间使用这些产品时应保持谨慎。 标签: #Apple #VisionPro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罗技ZONE 300头戴式耳机开卖 蓝牙无线连接、售价599元

罗技ZONE 300头戴式耳机开卖 蓝牙无线连接、售价599元 访问:Saily - 使用eSIM实现手机全球数据漫游 安全可靠 源自NordVPN ZONE 300采用了轻量化的设计,重量约为122g,塑料部件由至少42%的环保材料制成,搭配大耳垫和带衬垫头带,舒适且轻盈,让用户可以全天使用。期搭载了30mm音频驱动单元,带来了音质的跃升;双降噪麦克风实现了清晰的通话,音质可调节,配备可抑制背景噪音的自定义算法;最多可配对6台设备,同时连接最多2台设备,最长30米的连接距离,在家中或办公室中自由走动也能保证可靠连接;完全充电后可聆听约20小时、通话约16小时,快速充电5分钟可获得约1小时的通话时间。用户还能使用Logi Tune调节侧音、麦克风音量和均衡器,获得自己喜欢的音频体验。此外,还能让设备体验最新版本,实现一键加入会议,从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节奏。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视频 苹果公司新发布的头戴式设备Vision Pro结合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定价3,500美元。《华尔街日报》科技专栏作家J

#视频 苹果公司新发布的头戴式设备Vision Pro结合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定价3,500美元。《华尔街日报》科技专栏作家Joanna Stern分享了她在苹果公司试用该新品的体验,包括进行3D FaceTime通话、观看视频等。

封面图片

科学家研制出改进型中红外显微镜 清晰度提高30倍

科学家研制出改进型中红外显微镜 清晰度提高30倍 这幅插图左上方是用中红外线照射的细菌,下方显微镜发出的可见光帮助捕捉图像。细菌内部的化学图像比传统的中红外显微镜清晰 30 倍。图片来源:2024 Ideguchi 等人/《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研究人员说,这一最新进展产生了 120 纳米的图像,比典型的中红外显微镜的分辨率提高了 30 倍。能够在更小的范围内更清晰地观察样本,有助于多个领域的研究,包括传染病研究,并为未来开发更精确的中红外成像技术开辟了道路。微观领域是病毒、蛋白质和分子的栖息地。借助现代显微镜,我们可以大胆地观察自己细胞的内部结构。但即使是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工具也有其局限性。例如,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需要用荧光标记标本。这有时会对样本产生毒性,而且在观察时长时间暴露在光线下会漂白样本,这意味着它们不再有用。电子显微镜也能提供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但样本必须置于真空中,因此无法研究活体样本。相比之下,中红外显微镜可以提供活细胞的化学和结构信息,而无需对细胞进行着色或破坏。然而,由于中红外显微镜的分辨率相对较低,它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超分辨荧光显微镜可以将图像缩小到数十纳米(1 纳米为一毫米的百万分之一),而中红外显微镜通常只能达到 3 微米左右(1 微米为一毫米的千分之一)。然而,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突破中,实现了比以往更高的中红外显微镜分辨率。"我们的空间分辨率达到了 120 纳米,即 0.12 微米。"东京大学光子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的 Takuro Ideguchi 教授解释说:"这一惊人的分辨率大约是传统中红外显微镜分辨率的 30 倍。"研究小组使用了"合成孔径"技术,该技术结合了从不同照明角度拍摄的多幅图像,以生成更清晰的整体图像。通常情况下,样品被夹在两个透镜之间。然而,透镜会无意中吸收部分中红外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将细菌样本(使用了大肠杆菌和Rhodococcus jostiiRHA1)放在硅板上,硅板可以反射可见光并透过红外线。这样,研究人员就可以使用单透镜,用中红外光更好地照射样品,获得更详细的图像。"我们对能够如此清晰地观察细菌的胞内结构感到惊讶。我们显微镜的高空间分辨率可以让我们研究抗菌药耐药性等世界性问题,"Ideguchi 说。"我们相信,我们可以从多个方向继续改进这项技术。如果我们使用更好的透镜和更短的可见光波长,空间分辨率甚至可以低于 100 纳米。有了更高的清晰度,我们希望研究各种细胞样本,以解决基础和应用生物医学问题。"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