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的人工智能新闻生成实验导致维基百科下调其可靠性评级

CNET的人工智能新闻生成实验导致维基百科下调其可靠性评级 去年,《未来主义》(Futurism)的一篇报道揭露了 CNET 在一些与金融相关的文章中使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些文章从 2022 年 11 月开始出现,标题为"CNET Money Staff"。这听起来像是由人类创作的,但内容却是人工智能生成的,大量错误和有时逐字复制其他作者的作品就说明了这一点。在其行为成为头条新闻后,CNET 的领导层坚称,它是"悄悄地"而非"秘密地"引入人工智能制作的文章。该技术的使用"暂时"暂停。CNET 所有者 Red Ventures 旗下的其他网站也暂停了人工智能报道。CNET 使用人工智能文章的决定所产生的影响至今仍在影响着维基百科,包括在维基百科的"可靠来源/常年来源"页面上,该出版物之前的"一般可靠"评级已降级为"一般不可靠"。维基网站上的三个条目显示,CNET 在 2020 年 10 月之前排名最高。根据维基网站的说法,这是因为 Red Ventures 被收购后编辑标准下降。从 2022 年 11 月至今,由于人工智能生成的文章,CNET 被归类为"基本不可靠"。虽然该条目证实它们已经停止,但它声称,广告商驱动的编辑内容仍然令人担忧这是指 The Verge 在 2023 年 2 月进行的调查。2023 年 1 月,维基百科的编辑们开始讨论如何处理 CNET。"CNET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普通的科技[可靠来源],但它已经开始试验性地运行人工智能生成的文章,这些文章错误百出,"CNET的一位编辑大卫-杰拉德(David Gerard)当时写道。"到目前为止,这项实验进行得并不顺利,因为它本不该如此[......]任何这些进入维基百科文章的文章都需要被删除。"其他编辑建议,包括 ZDNet 在内的所有 Red Ventures 旗下网站的可靠性评级都应下调。不过,ZDNet 在维基百科页面上的"总体可靠"评级仍然是最高的。CNET 发言人在就维基百科降级一事向Futurism发表的声明中说:"CNET 是世界上最大的以技术为重点的公正新闻和建议提供商。近 30 年来,我们凭借严格的编辑和产品审查标准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必须澄清的是,CNET 并没有积极使用人工智能来创建新内容。虽然我们没有重启的具体计划,但未来的任何举措都将遵循我们的公共人工智能政策。此外,之前有关迫于压力撰写有利于广告商的报道是不实的,对我们员工的工作和声誉造成了不公平的影响"。我们坚持我们所做的工作、我们内容的质量和我们员工编辑的诚信。CNET 作为 Red Ventures 旗下的一个独立实体,由独立的领导团队领导。"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CNET 因使用 AI 撰写文章被维基百科降级为“总体上不可靠”来源

CNET 因使用 AI 撰写文章被维基百科降级为“总体上不可靠”来源 在编辑们就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对网站可信度的影响进行广泛讨论后,维基百科降低了科技网站 CNET 的可靠性评级。2022年11月左右,CNET 开始发表由 AI 撰写的文章。2023年1月,其文章中被发现文章中充斥着抄袭和错误。消息曝光后,CNET 管理层暂停了实验,但声誉受损已经造成。 在维基百科维护的“可靠来源/Perennial来源”的页面上 CNET 的评级在3月1日已被更新为,(1) 2020年10月之前的内容是“普遍可靠”的来源;(2) 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的内容,因被 Red Ventures 收购“导致编辑标准恶化”和充满“广告软文”被降级为“未达成共识”;(3) 从2022年11月至今的内容“总体上不可靠”,因为该网站开始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快速生成充满不准确事实和推广链接的文章”。 、

封面图片

研究发现维基百科影响司法行为

研究发现维基百科影响司法行为 使用随机现场实验,研究人员发现维基百科的文章会影响法官的法律推理。 对互联网主要资源之一维基百科的混合评价反映在略带反乌托邦的文章“维基百科丑闻列表”中。然而,数十亿用户经常涌向在线、匿名可编辑的百科全书式知识库,以获取几乎所有内容。这种不权威的来源如何影响我们的话语和决定很难可靠地追踪。但一项新研究试图衡量从维基百科收集的知识如何在一个特定领域发挥作用:法院。|

封面图片

人工智能对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进行训练将导致人工智能崩溃

人工智能对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进行训练将导致人工智能崩溃 用于训练大型语言模型的数据最初来自人类来源,如书籍、文章、照片等,这些都是在没有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创建的。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人工智能来制作和发布内容,一个明显的问题出现了:当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互联网上扩散时,人工智能模型开始对其进行训练。研究人员发现,“在训练中使用模型生成的内容会导致所产生的模型出现不可逆转的缺陷。”他们研究了文本到文本和图像到图像的人工智能生成模型的概率分布,得出结论:“从其他模型产生的数据中学习会导致模型崩溃 这是一个退化的过程,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模型会忘记真正的基础数据分布。”他们观察到模型崩溃发生得如此之快:模型可以迅速忘记它们最初学习的大部分原始数据。这导致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越来越差,错误越来越多。来源 ,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ℹ充斥大量 AI 内容,CNET 被维基百科列入不受信任的来源#

ℹ充斥大量 AI 内容,CNET 被维基百科列入不受信任的来源# 现今针对写文章的 AI 服务可说非常多,因此许多新闻、内容网站可能都会开始尝试用 AI 来创作,虽然省事且省钱,但如果被人发现,是有可能造...

封面图片

字节跳动否认与中文维基百科合作创建新“求闻百科”

字节跳动否认与中文维基百科合作创建新“求闻百科” 近日有消息称,字节跳动现已与一群中文维基百科的秘密达成协议,为后者新创建的“求闻百科”提供技术和经济支持。 对此,头条百科相关负责人向界面新闻回应称不属实。头条百科采取开放合作的模式,在做产品改进。近期邀请很多优秀的中文百科编辑参与到创作中,这些兼职编辑成员来自很多公司或学校。 界面新闻

封面图片

TikTok 正在测试人工智能生成的搜索结果

TikTok 正在测试人工智能生成的搜索结果 一个解释结果的页面说,这些材料是用 ChatGPT 生成的,"当(算法)发现它们与你的搜索相关时",TikTok 就会显示这些内容。到目前为止,该功能似乎还很有限:并非所有查询都有人工智能答案。还有一个类似的功能叫做"搜索要点",但没有标明是人工智能生成的。这些内容也会显示在搜索结果的顶部,但目前还不清楚这些信息的来源,比如是对视频的总结还是从其他地方获取的。TikTok 没有立即回应有关这些功能的评论请求。视频平台不断为其应用内搜索添加更多功能。去年秋天,TikTok开始测试在应用内搜索结果页面添加Google搜索结果,这实质上是一个返回Google的链接。TikTok 还尝试在应用搜索结果页面直接添加维基百科、IMDb 和其他网站的链接。TikTok 正试图利用用户(尤其是年轻人)在该应用上养成的一些习惯。许多年轻用户把 TikTok 当作搜索引擎,选择在应用中查找餐厅或产品推荐,而不是使用Google搜索等平台。与Google一样,TikTok 现在似乎也在向人工智能结果靠拢,将其置于创作者内容之上。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