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位列2023年PCT国际专利申请榜全球第五 国内仅次于华为

京东方位列2023年PCT国际专利申请榜全球第五 国内仅次于华为 京东方以1988件PCT专利申请量位列全球第五,成为榜单前五名中唯一的半导体显示企业。据京东方介绍,截至2023年已累计自主专利申请超9万件,其中柔性OLED相关专利申请已超3万件。在年度新增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超90%,海外专利超33%,覆盖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遍及柔性OLED、传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个领域。与此同时,京东方累计主持制修订国内外技术标准共计103项,参与制修订国内外技术标准高达270项,为我国在柔性OLED、物联网应用、健康显示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年初,京东方还与成都高新区签约,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即将落地,这是国内首条、全球首批高世代AMOLED生产线,预计2026年底量产。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2023年中国PCT专利申请量排名 华为“断崖式”第一

2023年中国PCT专利申请量排名 华为“断崖式”第一 通过对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开的PCT国际专利申请进行统计分析,中国申请人占比26.72%。从前100名来看,1000件以上的有10家,其中华为以7822件专利位居第一,宁德时代以2153件专利排名第二,京东方以2002件专利排名第三。OPPO和中兴则分别以1849和1802的申请数量位居第四和四五。排名前十的企业还有vivo、海尔智家、小米通讯、字节跳动和TCL华星。据了解,PCT国际专利是一种“一次申请,全球保护”的方式,适用于那些希望在多个国家或地区获得专利保护的申请人,申请人需要提交一份国际申请书即可。具体的排名见下图: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欧洲专利申请指数公布:中国贡献大 华为连续三年居首

欧洲专利申请指数公布:中国贡献大 华为连续三年居首 在这些专利中,申请量最多的前三个技术领域是数字通信(包括与移动网络相关的技术)、医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其中,数字通信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为17,749件,同比增长8.6%。在所有技术领域中,2023年专利申请量增长最快的是电气机械、设备、能源领域,同比增长12.2%,这其中涵盖了与清洁能源技术相关的发明,包括电池专利申请量增长28%。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利活动也继续进一步上升,同比增长5.9%。中国排名第四从国家来看,专利申请量最多的五个国家分别是美国、德国、日本、中国以及韩国。其中,中国在去年提交的专利申请为20,735件,同比增长8.8%,在前四名中增速最快。自2018年以来,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已经增长了一倍多。按照企业划分,华为在欧洲的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位居第一。2023年,华为提交了5071件专利申请。三星、LG、高通、爱立信排在二至五位。在前十中,欧洲占了四家公司,韩国两家,美国两家,中国和日本各一家。华为连续三年居首专利申请量通常被视为衡量企业研发投入的早期指标。欧洲专利局局长安东尼奥·坎皮诺斯(Antonio Campino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些专利申请同时凸显了欧洲科技市场的吸引力和我们产品和服务的高品质。”他还补充说,来自中小企业的专利申请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2023年专利指数显示,23%的专利申请是由个人发明人或中小型企业(员工人数少于250人)提交的。另有8%来自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2023年度全球PCT国际专利申请排名:中国是最大申请国 华为居首位

2023年度全球PCT国际专利申请排名:中国是最大申请国 华为居首位 从申请人来看,华为居首位,PCT申请量最大,2023年申请了6494件PCT,三星(3924件)、高通(3410件)分别位列第二、三名。从5G专利申报机构来看,华为排名全球第1,高通、三星、爱立信、诺基亚紧随其后。苹果公司位居第12名。此外,华为也是Wi-Fi 6标准的主要贡献者,为IEEE 802.11ax标准(Wi-Fi 6)贡献了281个提案,占所有提案总数的11.2%,以及477个相关专利,占专利总数的18.2%,在无线设备厂家中排名第一。对于之前欧美等科技巨头们组件的6G技术封锁行为,华为等中国厂商完全无惧,因为相关研发早已上马,对于通信领域技术最强的华为,更是没什么怕的。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2024年中国专利申请突破476万件 彰显创新实力

2024年中国专利申请突破476万件 彰显创新实力 北京2025年1月7日电 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专利申请总量达476万件,创历史新高。这一成就凸显了中国在推动创新发展、支持新兴产业方面的坚定决心。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国继续保持全球知识产权大国地位。在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和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等方面均位居世界前列。 值得关注的是,战略新兴产业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15.7%,达135万件。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审查流程中的应用,专利审查周期已缩短至15.5个月。 数据显示,2024年专利转让交易量持续攀升,共完成61.3万件专利转让,同比增长29.9%。这一增长态势体现了中国在推进知识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战略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封面图片

华为苹果同日对决,背后还有中韩面板之争

华为苹果同日对决,背后还有中韩面板之争 根据调研机构Canalys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苹果以35.6%的份额仍然位居全球平板市场第一,但出货量同比大跌13.9%,而华为以8.3%的份额排名第三,出货量猛涨超70%。就在上个季度,华为平板10余年来首次超越苹果成为中国市场第一,0.3个百分点的份额差距让竞争白热化。而不为外界所熟知的是,华为苹果两家巨头同日对决背后,还隐藏着一场面板产业战争。两个月前,三星投资超200亿的8.6代OLED面板产线举行了设备搬入仪式,想以此应对中国面板厂商的步步紧逼。而仅仅20天后,京东方投资630亿的8.6代OLED面板产线也宣布奠基,凸显出对三星的紧追不舍。而两大巨头此次投建的产线,都聚焦平板和PC等IT领域。不仅如此,市场上近期还传出,与京东方并称“国产面板双子星”的TCL华星,也将在年内投资630亿加入8代OLED生产线的竞逐。但TCL方面5月6日回应观察者网称,该公司目前没有8代OLED产线投资计划,考虑到下游需求和产业链等因素,会秉持审慎态度推进。华为和苹果平板产品京东方再砸630亿,紧追三星此次京东方630亿投建的第8.6代AMOLED产线,是中国首条高世代产线。所谓世代,指的是面板玻璃基板尺寸,世代越高尺寸越大。在此之前,京东方已在国内投建四条柔性AMOLED产线,分别是鄂尔多斯的5.5代线,以及成都、重庆和绵阳的6代线,总投资近2000亿元。受制于良率和成本,平板和笔记本应用OLED面板要比手机更晚。直到去年9月,华为才在国内推出全球首款大尺寸柔性OLED平板,而后又在今年4月推出全球首款柔性OLED笔记本。这其中平板的屏幕由京东方和维信诺供应,市场普遍认为京东方也将供货华为OLED笔记本。从投建时间来推断,京东方向华为、苹果、vivo等厂商供应的OLED面板,应该都来自于已投产的四条AMOLED产线。这就不免让外界产生疑问,既然这些产线已经可以为手机、平板和笔记本供货,为何还要斥巨资建设更大尺寸的8.6代生产线?答案在于切割效率:玻璃基板面积越大,制造大尺寸面板的效率越高。也就是说,相比现有的6代线,8.6代线的切割效率更高。以13.3英寸面板为例,如果6代产线每年可以生产450万片13.3英寸平板电脑面板,那8.6代设备就可生产高达1000万片,产能实现翻番。图源:三星官网京东方也在公告中提及,第8.6代AMOLED生产线能大幅提升中尺寸OLED产品切割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投资本项目,京东方将建设全球首批高世代AMOLED半导体显示生产线,有望同步国际同业所推出产品,抢占高世代AMOLED半导体显示‘蓝海’的战略机遇。”京东方所说的“国际同业”,指的应该就是韩国面板龙头三星。去年4月,三星宣布将投资4.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15亿元)建设8.6代OLED面板产线。今年3月初,三星显示举行了8.6代IT用OLED面板设备搬入仪式,计划在年内完成蒸镀机等主要设备的安装调试。按照三星的预期,该公司第8.6代IT用OLED产线将在2026年2月量产,而京东方的产线预计将在2026年底量产,双方量产的时间差距在一年内。而三星目前的投资规模之所以小于京东方,一大原因可能是三星的产线是由过去生产液晶显示器(LCD)的生产线改造而来。中企步步紧逼,韩国还想做“第一”在电视用的大尺寸OLED领域,三星之前已经布局,这次投建IT用8.6代线,则有多重考虑。一方面是想率先开拓OLED面板的更多应用领域,形成全尺寸覆盖,守好苹果这个大客户。长期以来,苹果在新技术导入方面走在行业前列,许多中尺寸OLED技术的开发与讨论也与苹果在中尺寸产品采用OLED面板的计划高度相关。随着华为、苹果相继将OLED应用到iPad等IT产品上,面向IT用的8.6代OLED技术已成为下一个重要战场,三星自然想抢占先机。中国电子视象协会秘书长董敏向观察者网指出,苹果和华为是全球性消费电子领导品牌,随着两家相继发布OLED平板等产品,意味着未来领先品牌的旗舰产品一定会是OLED面板。而随着三星、京东方重金投入8.6代线,未来上游和终端侧都会全力推动OLED产品的应用。三星显示举行8.6代IT用OLED面板设备搬入仪式调研机构Omdia数据显示,2022年OLED笔记本面板出货量约600万片,同比增长19%;2027年OLED IT市场的占比预计将提升到23.6%。DSCC的数据显示,到2026年OLED在高端IT市场将以51%的年复合增长率提升至4400万片,IT OLED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6亿美元。三星的另一考虑,则是想通过抢先布局应对中国厂商的步步紧逼。在液晶显示(LCD)领域取胜后,中国厂商正迅速攻向三星主导的OLED领域,其中手机用的小尺寸OLED首当其冲。早在2019年,三星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全球市占率高达85.2%,LGD为2.7%,彼时两家韩企曾向华为P40和Mate40系列供货。然而4年过去,在京东方、维信诺、天马等中企冲击下,2023年韩企份额收缩至56.8%,中企的份额暴涨至43.2%,双方分庭抗礼之势已现。也正因此,在去年三星宣布将投建8.6代OLED产线时,韩媒就分析称随着中企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星在中小尺寸OLED方面压力骤增,三星此举意在应对中国面板厂商的挑战。甚至韩国政府也表现出很大期待。韩国总统尹锡悦表示,该投资计划为显示行业的“新飞跃”铺平道路;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称,三星将开拓显示行业的新未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部长李昌阳更宣称,到2027年,韩国显示产业将实现世界第一,并带动显示面板出口的扩大。但随着京东方跟进对8.6代OLED产线的投资,韩国想像的市场格局能否实现,仍存变数。根据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分地区来看,韩国地区份额已缩窄至46.6%;中国厂商出货份额占比53.4%,同比增加15.6个百分点,环比增加8.5个百分点,份额首次超越五成;京东方、维信诺、TCL和天马份额之和已超三星。不难想象,未来在平板和笔记本等IT领域,如果京东方、维信诺和华为甚至苹果等上下游厂商继续携手,很可能会复制手机OLED的格局演变,进一步挤压韩国面板企业的市场空间。图源:CINNO Research巨头押注,8.6代线仍是冒险一步从行业普遍观点来看,IT用第8代OLED已经成为继刚性OLED、柔性OLED、硅基OLED、TV OLED之后,另一个崭新的行业“赛点”。但TCL华星却明确表示目前没有8代产线的投资计划,另外维信诺、天马等主要面板玩家,目前也没有明确表示会投资8.6代OLED产线。多数玩家保持观望,首先可能是技术风险。根据行业分析,相比传统LCD在笔记本电脑上的表现,OLED寿命跟价格明显处于劣势,建设IT面板产线的技术挑战也随之升高;另外无论是IT用还是TV用,技术路线都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导致企业的“投资选择困难”,毕竟谁都不想投产即落后。去年底,天马在回应投资者时提到,行业上8.x代OLED产线的目标市场更多聚焦IT类产品,IT等中尺寸产品向OLED技术过渡需要一定时间,这些新线产能释放速度、放量规模、良率等短期内或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将对这些领域产品供应格局、技术规格等有一定影响。第二大原因是投资回报难以评估。从三星和京东方来看,建设8.6代OLED产线的投资动辄数百亿元。例如,一台OLED产线的核心设备佳能Tokki蒸镀机的价格在8000亿韩元左右(约合人民币43.2亿元),ULVAC蒸镀设备至少要5000-6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亿元)。面对高昂投资,厂商势必要权衡未来市场潜力。目前来看,尽管IT用OLED面板增速可观,但规模总量较小,再加上OLED屏幕目前大概率还是被用于旗舰产品,导致出货量会更低。即使将华为、苹果等厂商的IT产品全部换成OLED,...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砸重金投入研发 华为力压三星、高通连续三年登顶欧洲专利申请榜

砸重金投入研发 华为力压三星、高通连续三年登顶欧洲专利申请榜 据悉,中国企业和发明者共提交20735份申请,较2022年增长8.8%。值得一提的是,华为连续第三年占据欧洲专利局专利申请数量企业榜第一,其次是三星、LG、高通、爱立信、西门子。华为创新能力强、专利数量领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研发投入、研发团队、知识产权保护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了解,在近日举行的华为2024年合作伙伴大会上,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表示,2021年至2023年,这三年的研发投入占比公司收入均超20%。2023年,华为的研发投入总额排名居全球前五。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