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抢夺“行走的GDP”

2024,抢夺“行走的GDP” 国外也十分热闹。为了争夺美国流行歌手泰勒·斯威夫特(昵称“霉霉”)的时代巡回演唱会举办权,新加坡政府被曝给出了每场200万-300万美元的天价补贴,还引发了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不满。但这依然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据报道,霉霉演唱会直接给新加坡带来了超26亿元的旅游收入。2024才刚开年,票务平台显示,如今张学友、林俊杰、王心凌、许茹芸等近20位歌手已经官宣开唱。同时,抢票大战也来了,“演唱会门票秒没 票务那儿大把”,被推上热搜。以凤凰传奇为例,其济南站演唱会在大麦网上的想看人数已逼近80万,热度超过99%的同类演出。据了解,济南奥体中心体育场大概有6万个座位,抢票难度可想而知。与著名的“口红经济”类似,曾有分析师评价,在危机时期,音乐会被视为一种负担得起的奢侈品。据市场调研机构Experian在去年6月发布的报告,59%的千禧一代和63%的Z世代,更愿意把钱花在从音乐会到旅行等“生活体验”上,而非投资退休生活。“定焦”和这一行业上中下游的从业者聊了聊,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2024年,演唱会还将是文娱行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过同2023年相比,整体热度会有所下降、赚钱难度更大,并呈现出更强的马太效应,只有头部歌手才能做到一票难求。从业者们也在积极行动,期待迎来新增量。现状:场次多了,票价降了结合票务APP的信息和多位从业者的观察,今年演唱会的数量很可能会超过去年。2023年,演唱会市场经历了一轮呈井喷式爆发。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去年三个季度,演唱会票房达到了90.72亿,观演人次达1286.5万,分别占音乐类演出市场的81.7%和65.6%。业内人士用“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形容去年的演唱会市场。就匠文化总经理张昭轶观察到,2023年,国内70%的歌手都开了演唱会。今年,周杰伦、张学友、薛之谦、张杰等一批去年撑起演唱会市场的歌手将继续开演。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些去年没有开演唱会的大牌艺人,比如,刘德华今年7月将开启中国内地巡回演唱会。张昭轶预测,刘德华势必将成为2024演唱会市场的爆点。演唱会场次不少,但从业者预测,今年的票价会有所下降。多位业内人士告诉“定焦”,今年演唱会票价大概在180元-1688元不等,差不多回归到了正常水平。相较去年,整体的官方票价没有出现太大波动,但在二级市场上缩水不少。动辄从几百元翻倍到2000元以上的高价票,已经看不见了。同时,极个别头部歌手的官方高价票估计也很难出现。比如去年李宗盛的上海站演唱会,官方给出的票价最低680元起,但大部分都在2500元左右,曾引发争议。票价下降的一部分原因,是去年演唱会票价被抬得过高。从业者介绍,演唱会行业的正常业态是,除极少数头部歌手和偶像外,绝大多数演唱会的主办方都需要精打细算,赔钱概率很大。但去年上半年,大部分的演唱会都赚到钱了,其中肯定有泡沫。与此同时,今年观众的参与热情可能会降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外部环境变化,观众对演唱会的需求没那么大了,二是去年演唱会整体质量一般,甚至出现了一些运营方面的问题,比如音响效果差、高价票位置甚至不如看台等,有不少观众因为这些不愉快的经历,表示再也不想看演唱会了。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观看演唱会的预算集中在1000元-3000元。一张演唱会门票从几百元到上千不等,很多观众还是异地观看,再算上路费和食宿,一次就要花费数千元。在“性价比”消费崛起的当下,大家对演唱会的支出会更加克制。但更主要的问题在于,去年演唱会行业大热,并没有为市场带来增量。从业者较为一致的观点是,2023年是疫情+营销+粉丝消费力,造就了演唱会的虚火。他们在2023下半年就感受到观众的热情下降,蔡健雅、刘雨昕、Alan Walker等人的门票都在打折卖。就连五月天、薛之谦等热门歌手,其门票在二级市场也出现了打折。“去年演唱会具备社交属性,拉动了不少非演唱会观众,今年这种属性也减淡了。”张昭轶表示。所以,尽管场次增多、票价回归理性,一些主办方还是不敢期望过高。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有一些票务公司已经把一部分歌手的门票以六七折的价格出售,甚至对于王心凌、光良这些具有一定号召力、去年一票难求的歌手,他们也做好了打折卖票的准备。钱景:“只有两类演唱会能赚钱”2024年头部歌手的演唱会数量比去年多,会加剧马太效应。换句话说,只有更头部的歌手才能做到“门票告罄”,绝大多数演唱会很难赚到钱。张昭轶综合歌手大众知名度、近几年演唱会水平和卖票情况估算,今年市场上能撑得住票房的歌手,不会超过20人。他分析,周杰伦、五月天、薛之谦、张杰、张惠妹、邓紫棋等歌手备受市场青睐,门票难抢;至于流量型歌手,情况比较难说。甚至像毛不易、王心凌这种凭借着综艺大火、翻红的歌手,今年的门票售卖情况,也不会太乐观。“去年靠粉丝、情怀支撑的演唱会占到了70%,绝大部分都是靠营销提高了热度,但今年会大范围熄火。”他表示。综合从业者的说法,今年只有两类演唱会能赚到钱,一类是大众知名度非常高的头部实力派歌手,以张学友、五月天为代表,其特点是出道时间长,受众横跨70后-00后;另一类是头部偶像型歌手,比如周杰伦、张杰、邓紫棋等,他们虽然被视为偶像,但成名曲多,且举办过多次演唱会,粉丝和非粉丝都会买单。演唱会还是具有地理属性的产品,热门地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但去年,它火速下沉到了二三四线城市,这也是2023年演唱会行业的一大亮点,今年这一趋势还将继续。比如,去年薛之谦演唱会带火了浙江的一个小城衢州。有网友表示,老薛没去之前,自己根本没听说过这个地方,甚至连“衢”字怎么读都不知道。薛之谦带来了“演唱会经济”,该地搜索量一度增加23倍。根据当地媒体报道,演唱会期间,直接带来1.24亿的旅游收入。凭借演唱会出圈,是带动当地文旅发展、塑造城市年轻化的一大捷径。业内人士也表示,不少观众支持演唱会“下沉”,认为如果三四线城市交通便利且服务到位,他们都乐意前往,抢票难度低、物价也低,在食宿上能省下一笔钱。虽然还会继续下沉,但变化也在发生。一位主办方告诉“定焦”,相比北上广,今年不少三四线城给出的补贴力度在降低。往年当地会在场地费上给予优惠,这是主办方除了付给艺人出场费之外的第二大成本。张昭轶认为,这是因为经历了去年的尝试后,各地发现演唱会能带动消费,但没有那么明显,而且不具备可持续性。“大部分艺人影响力不足,甚至票都卖不动,更不用提拉动消费了。以及靠演唱会把游客拉到当地,结束后如何维持这一热度也是一门学问,很多城市后续都没能留住客人。”他说。往哪儿卷:强实名制、国际化、精细化在和多位业内人士交流时,“定焦”发现,他们都认为2024年行业将继续热闹,但也承认行业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和国外的差距,并指出了国内演唱会行业今年将发力的三大方向。首先是利用强实名制+阶梯式退票,解决“抢票难”问题 。去年演唱会大火,但最大争议在于屡禁不止的高价黄牛票。当时一张官方售价千元的TFboys演唱会门票,直接被炒到了四万块,演唱会门票被调侃为“理财产品”。2024年,黄牛票依然令演唱会行业头疼,主办方、艺人团队、票务平台几方人士都表示,强实名制是大势所趋...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演唱会门票代理,2024年低价票 》

《演唱会门票代理,2024年低价票 》 简介:演唱会门票代理,2024年低价票汇集了多领域的知识,帮助你在生活与职业中找到更多的可能性。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的分享,你将学习到一系列实用的技巧,提升自我管理与问题解决能力,最终实现目标的跨越式进展。|标签:#演唱会#演唱会门票代理,2024年低价票#资源|文件大小:NG|链接:

封面图片

【卖柱子票被判退还部分票款#】今天,上海闵行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演唱会买到“柱子票”案件进行一审公开宣判。#演唱会买到柱子票

【#演唱会卖柱子票被判退还部分票款#】今天,上海闵行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演唱会买到“柱子票”案件进行一审公开宣判。#演唱会买到柱子票一审宣判# [上课了]去年,消费者倪某等9人,以699元、999元、1299元等价格购买梁静茹上海演唱会门票,却买到“柱子票”,严重影响观看体验,于是将上海某演艺公司起诉至法院,请求“退一赔三”。 法院审理认为:获得完整视听体验是消费者应有权利,商家行为存在明显瑕疵,构成违约,判令被告以阶梯式退票比例按单张票价420元、650元、910元的标准退还原告票款。 (总台记者杨松涛 刘永波)网页链接 via 央视新闻的微博

封面图片

梁静茹上海演唱会“柱子票”案今宣判 法院:按比例退还部分票款

梁静茹上海演唱会“柱子票”案今宣判 法院:按比例退还部分票款 马来西亚“情歌天后”梁静茹去年5月在上海举行世界巡回演唱会,粉丝高价购买门票看演唱会追星,没想到到场后视野非常差,座位被舞台上的柱子挡住视线,粉丝因而不满与主办单位协商未果,9名粉丝提告,最新判决今日出炉,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今日发布“柱子票”案一审判决结果,判令主办方以阶梯式退票比例,按单张原定票价标准六至七折退还原告票款。

封面图片

-为什么你抢不到周杰伦,五月天,林俊杰等演唱会的门票?

#内幕消息 -为什么你抢不到周杰伦,五月天,林俊杰等演唱会的门票? 和内部的人聊了一下。 五月天、周杰伦,林俊杰的这种热门的门票,在大麦等渠道卖票的数量一般是10-20%。 剩下的80-90%全部走了各种票务渠道(大黄牛) 票务渠道拿票就是有溢价的,本来就不是原价拿票。 大票务(摩天轮等)一般会在拿票后扣除各种成本后,平均溢价3-5% 不等进行发售。 所以就造成了目前的这种局面,你喜欢歌手的演唱会,你就买不到票。 -但是冷门歌手的演唱会是卖不到价格的。 一般这种歌手,大麦都卖不完的话,票务会折扣收票,卖不出就会烂在手里。【这部分黄牛会亏钱】 但是这种必须得收,因为主办方的要求,不收就拿不到之后的热门歌手的票源 因此这种票务需要在热门歌手的票上赚到钱,然后补贴卖不动的票。【一般是签的年框】 这就导致了大家你喜欢的歌手买不到票,然后黄牛都是票,还都是高溢价。 你不喜欢的歌手,其实找黄牛买票是可以打折的,但是你也不会去买。

封面图片

演唱会“强实名”,为何永远拦不住黄牛?

演唱会“强实名”,为何永远拦不住黄牛? 访问:Saily - 使用eSIM实现手机全球数据漫游 安全可靠 源自NordVPN然而,热闹之下,整个演唱会票务产业链仍是暗涌不断。强实名、阶梯式退票等机制相继推出,然而黄牛票和代拍等行业乱象仍未停止,围绕演唱会的退票纠纷也更频繁发生,观众与大麦、猫眼等票务平台的矛盾加剧,个别情况甚至最终演变成公共事件。一张门票的分配法则自从2023年疫情防控放开以来,“一秒售罄”几乎成为头部歌手演唱会的标配。在开票的瞬间抢票按钮切换成灰色的“缺货登记”标识,成为众多歌迷过去一年最熟悉的画面。目前,在演唱会市场,主流的票务平台包括大麦、猫眼、票星球等一级票务平台,以及摩天轮、票牛等二手票务平台。而在这些平台均一票难求的时候,心力交瘁的歌迷只能转向黄牛,于是一度催生出动辄上万元的天价黄牛票以及黄牛代拍等行业乱象。去年9月,“强实名”制度开始陆续推行,并且官方规定演出举办单位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85%。然而,黄牛却依然在各个社交平台和二手交易平台大行其道。以周杰伦巡回演唱会为例,新浪财经了解到,内场第一排普遍加价2万至4万元即能买到黄牛票。一位演唱会行业人士表示,明星经纪公司与演唱会主办方的合作一般采用买断式,即主办方以一定价格拿下演唱会主办权,并按照开票前10%、开票后40%、正式演出前50%的比例分批付款给经纪公司。买断费通常包含艺人演出、舞美搭建、设备运输等费用,此外主办方还需要承担场馆租赁、票务代理等成本。根据该人士的介绍,主办方一般会将官方规定公开销售比例外的门票包销给一家或分销给数家头部黄牛公司。相比起大麦等票务平台在演出后再结算,并且要为之支付6%-8%的代理费,主办方把票卖给黄牛公司,不但可以溢价,同时还能更快结算回笼资金。“如果是顶流艺人的演唱会,主办方卖给黄牛的VIP票有可能翻倍,低价票则可能涨价一千左右,然后黄牛再加价卖出去。”该人士还提到,在“强实名”制下,黄牛会将购票者的信息给到主办方,然后由主办方录入。大型演唱会还会有上千张赠票,其中六七成给安保方,三成给场馆方。这些赠票一般会将座位信息转换为二维码附在纸质的邀请函中,无需执行实名制,一部分赠票最后又流回到黄牛手里。此外,还有不少“散牛”利用“错票”赌一把。“错票”即“散牛”先用其他人的身份信息买票,再将这些票加价卖给实际观演的购票者,赌的是演唱会现场“强实名”制度政策执行宽松,让购票人蒙混过关。4月中旬邓紫棋在长沙的演唱会,大量粉丝称买了票却不能进场,在场外高喊“退票”,甚至不顾阻拦直接“冲卡”,场外一片混乱。抢票难,维权更难?在凤凰传奇常州场,有网友表示自己买到了“柱子票”。舆论发酵后,凤凰传奇玲花发博发声,直言“维权是你们的权利”。最终在多方协调下售票平台大麦才退票退款。但是如此幸运的歌迷还是少数,大部分的歌迷不仅抢票难,还面临维权难的困境。去年5月,梁静茹上海演唱会也曾出现过“柱子票”的情况,演唱会全程“只闻声不见人”,最后9名观众将演唱会主办方告上了法庭,请求判令主办方退费,并支付惩罚性赔偿金。该案在去年11月开庭审理,今年3月法庭通知审限延长180天,至今仍未结案,可见维权周期之长。此外,退票难也是不少歌迷心中的痛。《2023年中国演出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约四成消费者遭遇购票难、不能退转票等问题。“强实名”制度推出的同时,官方同步明确了“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出,应该建立活动退票机制,设定合理的梯次退票收费标准,保证购票人的正当退票权利”的规定。不过,新浪财经注意到,罗大佑、品冠等歌手目前在售的演唱会不支持退票,而蔡依林、黄绮珊、徐佳莹等歌手演唱会的退票轮数和退票比例也各不相同。比如蔡依林5月1819日的杭州演唱会仅开放了两轮退票,5月8日前退票免手续费,8日13日退票收取20%手续费,13日后停止退票;徐佳莹5月25日北京演唱会则开放了三轮退票,退票手续费分为免费、30%和50%三档。据新浪财经了解,目前退票机制没有统一的规则和标准,极个别演唱会甚至出现过收取80%退票手续费的情况。前述行业人士称,退票机制由演唱会主办方决定,手续费最后也是由主办方收取。如果主办方不支持退票,也是符合规定的。在制定方案的时候,主办方会参考同一项目在其他城市的退票方案,在申请报批手续的时候,主办方就要把相关退票方案交给安保方。退票制度的推出主要是为了打击黄牛囤票的现象,不过也引发不少消费者的吐槽和不解。过去,演出门票明确“不支持退换”,但消费者如果有事不能到场,还可以再次转售,降低部分损失。但在“人、票、证”必须统一的“强实名”制下,消费者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也被限制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观众与大麦、猫眼等票务平台的矛盾。根据黑猫投诉大数据中心统计,2023年黑猫投诉平台上演唱会相关投诉超2.7万条,其中退改票相关投诉占比超九成。结语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票房收入与观演人次分别为502.32亿元、17113.64万人次,与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150.65%、83.01%。尤其是过去一年演唱会市场的火爆,让各地大型场馆排期都相当紧张,部分场地费用更是大涨。据新浪财经了解,一线城市地产商旗下的体育馆,疫情前场地费用大概是30万元/天,去年已经涨到60万元/天。前述行业人士介绍称,今年依然有很多内行或者外行的公司想投资做演出,导致场馆排期依然紧俏。此外,艺人演出费用也比疫情前翻倍大增,以至于演唱会门票价格也在走高。不过,根据前述人士透露,今年演唱会的热度已经开始出现下滑。部分演唱会在平台上显示售罄,但是实际上门票仍未卖完,其中不乏头部艺人。“主办方也不会将这些没卖出的票再拿出来卖,因为拿出来卖的话,就会影响到其他城市其他场次的项目,主办方还是希望保持住一票难求的热度。”事实上,去年就已有个别流量艺人的演唱会出现“打骨折”的情况。比如去年11月的黄子韬巡回演唱会广州站,有网友指出,原本为2368元的内场票,在开唱当日二级票务平台却直降到262元,比起最低价368元的看台票还要便宜。而在场馆外,甚至一度被传出黄牛9.9元甩卖门票、0元送票的火爆场面。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演唱会市场热度或会逐渐走出分化趋势,但是黄牛乱象以及观众与平台之间因退票而产生的矛盾短期内仍难解决。文 | 新浪财经 徐苑蕾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天后中国巡唱战“渴票”人数 邓紫棋大胜阿妹蔡依林

天后中国巡唱战“渴票”人数 邓紫棋大胜阿妹蔡依林 歌手邓紫棋(G.E.M.)在“天后中国巡唱战”中跑出,在10多个城市举行的演唱会门票秒清,广州站更有逾百万歌迷抢票,助她成功拿下蔡依林(Jolin)及张惠妹(阿妹)等天后,亦打破女歌手“单站演唱会想看人数”纪录,同时在中国网的听众人数登上华语主流女歌手第1位,“宇宙巨肺”势不可当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