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在私自开通用户手机套餐?

究竟是谁在私自开通用户手机套餐? 关键词为“联通”+“扣费”的投诉数量达到36561条;关键词为“移动”+“扣费”的投诉数量为28927条;关键词为“电信”+“扣费”的投诉数量为11346条。数以万计的投诉,引发人们深思:究竟是谁,在私自开通用户手机套餐?收费服务:莫名其妙、五花八门“未经本人同意,联通私自为我开通联通爱听律动大咖业务,每月扣费25元,并且在联通app无法退订”;“本月扣费异常,致电湖南电信查询扣费情况,在我不知情情况下开通了京东会员”;“今天查移动账单,我才发现2023年9月多了一笔40元的支出,发现是中国移动自动购买了一个广东移动守机宝服务额度包,并已经自动扣费40元,机主本人不知情”;“自己的联通手机被开通了两项增值服务,一是联通云盘会员,每月10元,为12个月”;“联通tv互娱,每月25元,扣费6个月。我完全不知道这回事”;…………在黑猫投诉上,各类运营商私自扣费的投诉可谓“五花八门”。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更难识别这些扣费陷阱。有网友直言“防不胜防”。他表示,运营商究竟如何给老人开通的服务至今是个谜,“至少要个验证码吧!老人根本看不懂验证码,这又是怎么开通的?”值得思考的是,这些增值服务,到底是怎么进入消费者手机账户的呢?一位移动手机用户刨根问底,质询过运营商客服。这位用户的移动卡N年前就因为网络资费问题改成了最低套餐,但最近感觉扣费增加,经咨询客服才得知,自己的手机号被开通了一个北京移动Plus黄金会员增值服务。该消费者表示,自己并没有开通过类似服务,要求客服人员查询是怎么开通的?什么时候开通的?“结果客服支支吾吾说时间太久已经查不到了,说开通时给我发了短信。”这位消费者对此表示很不满。“一个月5块钱是不多,但你移动有多少用户,如果每个人都开通了,那一个月是多少钱?”消费者们表示,希望运营商能正视这个问题,工信部做好监管义务,同时建议大家也查查自己的手机账户,看看有没有“被开通”的情形发生。自动续费:只要有贪念,大概率会入坑“以一个低价或者免费开通,然后第二个月自动续费,其实根本是诱导性质的,看中的就是用户喜欢占小便宜的心理,再抓几个不懂得正确关闭自动续费的倒霉蛋。”有人这样总结自动续费。事实上,除了悄悄添加增值服务,自动续费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个常见的坑。为了加强用户黏性,平台往往会在单月/季/年会员之外,提供连续包月/季/年会员的选项,且页面上显示的第一期价格比起单月/季/年会员更为划算。很多人选择开通连续会员后,立刻关闭自动续费,以免到期时遗忘,也不耽误享受优惠。但实际上,有更多用户忽略了在支付端应杜绝自动续费“陷阱”。会员自动续费的另一坑是“提前扣费”,打用户一个措手不及。有人总结,在自动续费问题上,往往存在以下几种套路:一种是自动续费成了默认选项;另一种是商家限制消费者的选择;还有一种则是打着免费试用或1分钱体验30天的幌子,诱导消费者加入连续包月协议。真是关关难过,只要不小心,只要有贪念,大概率就会入坑。中国移动2023年披露的信息称,其语音+短信占收入比已经降到了8.8%。独立IT、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运营商不会甘于成为管道,一定要在管道+增值服务上下功夫。靠增值服务赚钱,但增值服务也不应该是这样无序的玩法。有消费者讲述了目前香港运营商的做法,在网络上得到很高呼吁。他表示,“香港卡月租30元,60 G流量、5000分钟通话时长,没有任何附加费用。更重要的是,运营商不会自动扣款。哪怕号里有余额,也要月初手动点击才能续费。开卡到现在,没有接到过一通升级套餐的骚扰电话,内地运营商真该反思反思。”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镇江移动关闭宽带用户IPv6功能 要开通需保证不使用PCDN

镇江移动关闭宽带用户IPv6功能 要开通需保证不使用PCDN 目前关于网络运营商打击 PCDN 的消息真是多得不得了,此部分地区运营商为打击 PCDN,检测到用户可能存在 PCDN 行为就直接封停宽带,需要运维人员上门拍照、用户签署保证书后才可以恢复宽带。 江苏镇江移动打击 PCDN 的态度更坚决,直接关闭整个镇江市移动宽带的 IPv6 功能。如果用户确实需要使用 IPv6 则同样需要联系运维人员提交申请单并上门拍照,保证用户没有使用 PCDN 的情况下才能重新开通 IPv6 功能。 根据与运营商侧 的对话,镇江电信关停 IPv6 也是临时性措施,主要是用来追查所谓的违规宽带,也就是使用 PCDN 的用户,不过具体什么时候能够恢复正常还是个未知数。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封面图片

运营商“免费领手机”陷阱,实为卖高价套餐

运营商“免费领手机”陷阱,实为卖高价套餐 一些运营商业务员为了完成办理金融分期的业绩考核任务而采取营销手段。他们通过电话或上门的方式,向消费者推荐升级套餐,并以送手机、送礼品等为诱饵,模糊信贷风险,让消费者在不清楚情况下办理了贷款手续。

封面图片

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曝光:中国联通公司为牟取暴利,私自后台关停用户宽带账号,让自家工程师去用户家,声称用户的光猫路由器坏了,需

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曝光:中国联通公司为牟取暴利,私自后台关停用户宽带账号,让自家工程师去用户家,声称用户的光猫路由器坏了,需要更换299元的光猫路由器,强制消费后再开通账号。 且联通公司向用户装机时,故意使用破旧光猫,装机一段时间后,再通知用户“你家光猫是老光猫,系统不匹配,需要更换新光猫”。另外,还故意关停用户短信服务,要求增加增值业务,增加增值业务后,才开通短信服务。 要不是这位在联通干了几十年的大叔因为不肯做这种丧良心的事而业绩不达标被辞退的话,恐怕到现在好多人都以为真是自家设备有问题吧?作为超级大国企,用这种方法牟利,是否涉嫌强制消费、不正当竞争?

封面图片

镇江移动关闭宽带用户IPv6功能 要开通需保证不使用PCDN

镇江移动关闭宽带用户IPv6功能 要开通需保证不使用PCDN 而且即便是用户没有使用 PCDN 也可能会被误判,例如存在 BT 或 PT 大流量上传等问题,如果被误判为使用 PCDN 后同样要写保证书才能重新恢复宽带。对于打击 PCDN 方面部分地区的运营商态度也很坚决,有被误判为 PCDN 的用户不愿意签署所谓的保证书,在营业厅对线也无济于事,即便是携号转网也没有被挽留,可见运营商态度是如此坚决。PCDN 架构图,来自又拍云还有全部关停 IPv6 功能:据 v2ex 网友 @totoro625 在 4 月 5 日发布的消息,江苏镇江移动打击 PCDN 的态度更坚决,直接关闭整个镇江市移动宽带的 IPv6 功能。如果用户确实需要使用 IPv6 则同样需要联系运维人员提交申请单并上门拍照,保证用户没有使用 PCDN 的情况下才能重新开通 IPv6 功能。根据与运营商侧 的对话,镇江电信关停 IPv6 也是临时性措施,主要是用来追查所谓的违规宽带,也就是使用 PCDN 的用户,不过具体什么时候能够恢复正常还是个未知数。NAT4 自然也是常规操作:网友称宽带还被运营商设置为 NAT4,被设置为 NAT4 后是没有公网 IP 的 (多宽带共享一个公网 IP 出口),这对于上传质量来说会有影响,当然对 BT 或 PT 来说影响更大,运营商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打击 PCDN。在回帖中也有南昌移动用户反馈存在类似情况,把疑似 PCDN 用户修改为 NAT4 并关停 IPv6 功能,还把连接数限制在 2000。这些操作着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毕竟商业性使用 PCDN (多台设备挂 PCDN 进行获利) 的用户占比极低,为了这部分用户直接一刀切着实不应该。而且 PCDN 问题说到底也是各类服务提供商的问题,有些企业提供 PCDN 功能并对用户进行分润,更多是软件尤其是视频类网站都未经用户同意直接使用 PCDN 来分摊他们的服务器带宽成本。所以除去商业性使用 PCDN 的用户外,大多数 PCDN 用户可能都是被迫的,运营商们打击 PCDN 不去找软件开发商,天天找用户的事让人摸不着头脑。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关于 VoLTE 问题的解答:

关于 VoLTE 问题的解答: (来自官方客服的回复) 小米移动联通制式的号码归属地为北京、江苏、湖北、天津、辽宁、海南、贵州、广东、云南、四川、河南、湖南、江西、浙江、重庆、山西、甘肃、宁夏、陕西、上海、黑龙江、吉林、安徽、河北、山东、广西已经支持 VoLTE;电信制式以及其他归属地联通制式号码暂不支持 VoLTE。 VoLTE 使用与当地运营商是否支持、号卡是否开通此业务、手机是否开启相关选项均相关,可咨询当地运营商了解。

封面图片

不换卡、不换号、不改套餐就能畅连四大运营商 竟然真的实现了

不换卡、不换号、不改套餐就能畅连四大运营商 竟然真的实现了 要说异地漫游咱们已经很熟悉,像我的电信手机号就是在杭州办的,归属地在浙江。但因为它支持异地漫游,所以去到国内其他省份,只要当地有电信基站,手机照样能上网。然而这 “ 异网漫游 ” 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后来去网上查了才知道,敢情它还真是字面意思那样,开启这个功能后,移动、电信、联通、广电,只要有一家运营商有信号,手机就能够接入这些运营商网络从而实现上网。而且最让人兴奋的一点是什么呢?当我们使用其他运营商网络,手机还是按照原先的套餐来,并不会因为你是电信卡,想用移动网络,就需要额外再办个移动的套餐,更不用交什么跨网漫游费,直接用就完事了。至于跨网怎么结算这笔 “ 网费 ” ,这是手机号所属运营商的事情,根本不用我们操心。好家伙,要说以前咱们办手机卡,可能会根据信号覆盖好不好,套餐实不实惠来选择运营商,有了异网漫游,岂不是直接看套餐就行?反正可以跨运营商,也不用纠结到底办哪家~那些因为手机信号不好正在考虑要不要携号转网的小伙伴们,这会儿也用不着再纠结,反正自家运营商网络不好还能用别家网络,这么一来手机没信号的问题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你别说,一开始我也这么想。不过在了解清楚这功能后,事实证明是我太年轻,就现阶段来说,异网漫游还挺局限,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这个功能确实能用,但是很多人未必用的上,而且用起来还有条件。因为这次国内异网漫游技术的试点,只在一个省份 新疆,为的是降低这个地广人稀的省份的基站建设成本,同时提高总体的网络覆盖率。其实说起来,异网漫游根本不是啥新技术,像咱们出国旅游,落地之后,原本的移动、联通、电信卡什么都不用做照样也能上网。这是因为国内运营商跟国外运营商签了协议,所以国外运营商就允许咱们中国的 SIM 卡,接入它们的基站,完事儿后它们会找国内运营商结算网费,最后国内运营商再找我们要这笔钱。而另外一种异网漫游,则是本国的运营商们在国内互相开放各自的通信基站,以此来降低同一区域重复建设基站的开销。比如地广人稀的美国,他们的电信法就规定有相应资格的运营商,要给每一个有牌照的电信业务提供者提供基础的网络设施服务。之所以国内 “ 异网漫游 ” 上线比较迟,其实在通讯人家园、c114 之类这些 “ 业内 ” 吹水比较多的论坛上也有过讨论  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利益分配问题。试想一下,如果移动、联通、电信、广电都共享各自的网络,那肯定是谁基站建的多谁吃亏,而基站最少的那家等于是捡了个大便宜。中国广电作为来的最晚的第四大运营商,和中国移动达成了 “ 异网漫游 ” 的合作,而他俩这个合作能成型的前提是 700 MHz 黄金频段 这个频段的信号又快又稳,但工信部之前只让广电用。达成合作之后,广电可以给自家用户使用移动的基站,移动可以给自家用户使用 700 MHz 的优质信号,两碗水就端的很平。另外,其实联通和电信也有个小联盟,因为目前的 5G 基站数量移动是最多的,为了抗衡移动的 5G 覆盖,联通和电信也互相签了一个基站共建共享的条约。所以某种意义上讲,可能我们每个人都已经 “ 部分体验 ” 过异网漫游这项技术了。但是要想真正让四家运营商都互相异网漫游,每一家运营商的用户都能享受到最完美的信号。。。嘶,那这种互相动蛋糕的事大家不用想也能猜得出来,肯定不是运营商们自己主动提出来的并推动的。所以很简单,这次新疆的异网漫游试点,就是由所有运营商们的上级主管机构工信部统筹组织协调的,目标就是配合国家 “ 信号升格 ” 专项行动,让更多人可以用上 5G。而且其实从这个新闻里也还是能看出来工信部作为各家的大家长,有在努力端水的 你们看哈,只异网漫游 5G 信号下的数据流量,而不漫游 4G 的,也算是帮运营商们稍微省了点儿网间结算的钱。其实 4G 时代、5G 建设即将开始的时候,工信部就促成了各家运营商组建了铁塔公司,共享基站地块节省了拿地用地的成本。这轮 5.5G 网络升级马上就要开始的时候,工信部又推动了异网漫游技术的试点。有这个事做引子,最终结果肯定是在全国都升级上 5.5G 网络之后,把全运营商异网漫游技术彻底在全国铺开,所以虽然现在没用,但是我们距离每一个电梯里都充满 5G 信号的日子,肯定不远了。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