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建议取消中考:浪费时间、10年义务教育即可

北大教授建议取消中考:浪费时间、10年义务教育即可 姚洋表示,经过其调研发现,整个社会对于中职教育的需求已逐渐变弱,能够胜任技术程度较高工作的,起码要接受过大专或者高职教育,“以前那些能够让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胜任的工作,现在很多已经消失了。”之前也有专家表示,“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义务教育还是9年,国家不用增加教育投入,就能让所有的孩子接受高中教育,6岁上学,15岁高中毕业。不用参加高考,全都上大学。”对于取消中考,携程CEO梁建章也曾表示,中考和高考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学生有2年时间用于复习和应付中考和高考。建议取消中考和缩短学制,实行十年免费义务教育。“毕竟在拥有互联网之后,学生不必死记硬背很多知识点,缩短学制完全可行,取消中考则省下很多原本纯粹因为复习迎考而虚耗的时间,就可以把基础教育阶段提速2年,16岁就能上大学。”梁建章说道。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网传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取消中考 中国教育部辟谣

网传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取消中考 中国教育部辟谣 中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将缩短学制、取消中考等说法在网上流传。对此,中国教育部称上述说法不实,并提醒网民不要轻信非官方渠道的信息。 据中国教育部官方微信公号“微言教育”星期天(1月7日)信息,教育部新闻办提醒,早前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的通知》并无缩短学制、取消中考等内容,并且提醒网民不要轻易采信非官方渠道的信息。 根据教育部新闻办,上述通知明确了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的工作任务。 中国教育部办公厅印在去年12月18日发布该通知,决定在中国全国设立一批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并公示了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名单。 通知和公示信息发布后,微信群、微信朋友圈及其他网络平台出现“教育部最新公立教育改革试点方案,实验区将实行缩短学制、取消中考”等信息。 据九派新闻报道,2021年,曾有类似有关学制缩短的谣言在网上传播,中国各地教育部门当时作出过针对性辟谣。 2024年1月7日 6:08 PM

封面图片

北大教授称现在的教育都把孩子教傻了 大家是在培养工具

北大教授称现在的教育都把孩子教傻了 大家是在培养工具 之前姚洋还表示,农村孩子因教育基础薄弱而多进入职高,在职高学生的构成中,农村孩子占比75%。但目前,职高教育质量普遍较差。他强调办好职高需高额投入,因为职高对设备更新的需求很大,投入要远大于普通高中。另外,职高的优秀师资也较为匮乏。姚洋还曾直言,他提出取消中考的目的是要让孩子们都上完高中,将人才的选拔交给高考,那时再决定去学技术还是上大学。姚洋表示,经过其调研发现,整个社会对于中职教育的需求已逐渐变弱,能够胜任技术程度较高工作的,起码要接受过大专或者高职教育,“以前那些能够让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胜任的工作,现在很多已经消失了。”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提议延长义务教育时间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提议延长义务教育时间 据睿见Economy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提到,越是发达的经济体越是依赖人力资本,而不是依赖体力劳动。过去中国有过很快的人力资本的积累,主要靠两个,第一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这是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第二是高校的扩招。 这两个因素过去了,怎么再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呢?蔡昉延长义务教育时间,向前延长三年到学前,向后延长三年,把高中纳入义务教育。这样新成长劳动力虽然人少,但是他们的受教育时间更长。 蔡昉算了笔账,人口负增长了就意味着抚养比改变,其中还有一个义务教育抚养比,就是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人口和能够支撑他们的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在未来到2035年之间每年以2.2的速度降低,与此同时到2035年之前,中国未来的潜在增长率是可以达到4%以上的。保持公共教育支出占GDP4%的标准,未来到2035年之前至少每年以4.3%的速度增长,因此教育的财力基础是4%点几的增长速度,负担率是2.2的负增长速度。蔡昉表示,这是一个新的机遇,扩大义务教育是完全可为的,这就是带来的新的机遇。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雷军称中国AI人才储备不足 建议义务教育纳入AI

雷军称中国AI人才储备不足 建议义务教育纳入AI 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CEO雷军坦言,中国人工智能(AI)顶尖人才储备明显不足,因此建议将AI素养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内容。 综合澎湃新闻和腾讯网报道,雷军星期一(3月4日)向全国人大提交《关于加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满足科技变革需求的建议》等四份提案时,提出上述建议。 雷军说,AI素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在中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思想上最活跃、最敏锐,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最高。 雷军坦言,从长期趋势看,各行各业对掌握AI基本技能的人力需求正急剧增长,但中国AI顶尖人才储备明显不足,AI复合型人才更加短缺,“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将成为我国产业持续升级的关键因素”。 他还建议,要大力推进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建设、支持大型科技企业和教培机构培育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 根据中国教育部数据,有498所高校(大专院校)开设AI本科专业,209所高校成功备案或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但在全国3000多所的高校中占比不高。 雷军建议,通过加强与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从海外引进优秀师资力量,吸引企业高级人才和行业专家进入学校授课等方式,扩大教学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也建议,包括生命科学、化学、制药、物理、材料等学科的通识课,都应纳入AI。 中国总理李强星期二(3月5日)在全国人大开幕会上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2024年3月5日 4:09 PM

封面图片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小米董事长雷军拟提交《关于加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满足科技变革需求的建议》,拟建议义务教育阶段普及人工智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小米董事长雷军拟提交《关于加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满足科技变革需求的建议》,拟建议义务教育阶段普及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将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内容,设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同时将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 雷军认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当下,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变革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从长期趋势看,各行各业对掌握人工智能基本技能的人力需求正急剧增长,以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实际技术水平来看,特别是在顶尖人工智能人才储备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更加短缺。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将成为我国产业持续升级的关键因素。 为此,他拟建议从义务教育阶段普及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将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内容,设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同时将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从基础理念到简单应用,全面激发中小学生的兴趣,培养中小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via 匿名 标签: #AI #雷军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微软 2024 开学季促销

封面图片

成都中考政策明确校园欺凌者不得推荐为指标到校生

成都中考政策明确校园欺凌者不得推荐为指标到校生 四川省成都市在今年的中考政策中明确,校园欺凌者不得推荐为指标到校生,并在录取中最后投档。 据成都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星期四(3月21日)消息,成都市招考委、市教育局近日印发《2024年成都市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工作实施规定》。 根据中国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中考制度改革的要求,成都市进一步完善“依据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其中,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在中考录取中,有市级及以上“新时代好少年”“劳动奖章”“劳动能手”获奖记录等正面清单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为指标到校生或在录取中优先投档;考生初中在校期间存在考试作弊、校园欺凌或未按要求完成综合素质评价写实记录等负面清单行为的,不得推荐为指标到校生,并在录取中最后投档。 实施规定称,让综合素质评价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有利于破解唯分数论,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指标到校”是指将省一级及以上等级的公办普通高中当年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含民办)的一项政策,旨在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24年3月21日 1:13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