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建议取消中考:浪费时间、10年义务教育即可

北大教授建议取消中考:浪费时间、10年义务教育即可 姚洋表示,经过其调研发现,整个社会对于中职教育的需求已逐渐变弱,能够胜任技术程度较高工作的,起码要接受过大专或者高职教育,“以前那些能够让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胜任的工作,现在很多已经消失了。”之前也有专家表示,“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义务教育还是9年,国家不用增加教育投入,就能让所有的孩子接受高中教育,6岁上学,15岁高中毕业。不用参加高考,全都上大学。”对于取消中考,携程CEO梁建章也曾表示,中考和高考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学生有2年时间用于复习和应付中考和高考。建议取消中考和缩短学制,实行十年免费义务教育。“毕竟在拥有互联网之后,学生不必死记硬背很多知识点,缩短学制完全可行,取消中考则省下很多原本纯粹因为复习迎考而虚耗的时间,就可以把基础教育阶段提速2年,16岁就能上大学。”梁建章说道。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北大教授称现在的教育都把孩子教傻了 大家是在培养工具

北大教授称现在的教育都把孩子教傻了 大家是在培养工具 之前姚洋还表示,农村孩子因教育基础薄弱而多进入职高,在职高学生的构成中,农村孩子占比75%。但目前,职高教育质量普遍较差。他强调办好职高需高额投入,因为职高对设备更新的需求很大,投入要远大于普通高中。另外,职高的优秀师资也较为匮乏。姚洋还曾直言,他提出取消中考的目的是要让孩子们都上完高中,将人才的选拔交给高考,那时再决定去学技术还是上大学。姚洋表示,经过其调研发现,整个社会对于中职教育的需求已逐渐变弱,能够胜任技术程度较高工作的,起码要接受过大专或者高职教育,“以前那些能够让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胜任的工作,现在很多已经消失了。”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提议延长义务教育时间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提议延长义务教育时间 据睿见Economy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提到,越是发达的经济体越是依赖人力资本,而不是依赖体力劳动。过去中国有过很快的人力资本的积累,主要靠两个,第一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这是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第二是高校的扩招。 这两个因素过去了,怎么再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呢?蔡昉延长义务教育时间,向前延长三年到学前,向后延长三年,把高中纳入义务教育。这样新成长劳动力虽然人少,但是他们的受教育时间更长。 蔡昉算了笔账,人口负增长了就意味着抚养比改变,其中还有一个义务教育抚养比,就是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人口和能够支撑他们的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在未来到2035年之间每年以2.2的速度降低,与此同时到2035年之前,中国未来的潜在增长率是可以达到4%以上的。保持公共教育支出占GDP4%的标准,未来到2035年之前至少每年以4.3%的速度增长,因此教育的财力基础是4%点几的增长速度,负担率是2.2的负增长速度。蔡昉表示,这是一个新的机遇,扩大义务教育是完全可为的,这就是带来的新的机遇。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小米董事长雷军拟提交《关于加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满足科技变革需求的建议》,拟建议义务教育阶段普及人工智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小米董事长雷军拟提交《关于加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满足科技变革需求的建议》,拟建议义务教育阶段普及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将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内容,设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同时将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 雷军认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当下,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变革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从长期趋势看,各行各业对掌握人工智能基本技能的人力需求正急剧增长,以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实际技术水平来看,特别是在顶尖人工智能人才储备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更加短缺。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将成为我国产业持续升级的关键因素。 为此,他拟建议从义务教育阶段普及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将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内容,设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同时将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从基础理念到简单应用,全面激发中小学生的兴趣,培养中小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via 匿名 标签: #AI #雷军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微软 2024 开学季促销

封面图片

#微博辟谣# 广州市教育局:中考录取不存在“特殊渠道”,“花钱办事”不可信

#微博辟谣# 广州市教育局:中考录取不存在“特殊渠道”,“花钱办事”不可信 - 转发 @广东新闻网: 【广州市教育局:中考录取不存在“特殊渠道”,“花钱办事”不可信】近日,有媒体和市民向广州市教育局反映,广州中考进入录取阶段以来,不断有家长收到不知名机构发送“可花钱包上名校”等不实信息,以及未填报志愿却收到录取信息的情况。 对此,广州市教育局发布郑重声明如下: 一是广州市教育局在2023年1月印发的《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深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公布了广州市高中阶段考试招生负面清单(附后),明确了学校以任何形式提前组织招生、免试招生、超计划招生、违规跨区域招生,利用中介机构非法招生,招收借读生、人籍分离、空挂学籍,收取择校费、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赞助费以及跨学期收取学费,公布、宣传、炒作中考“状元”和升学率等均属于违规行为,涉及的单位和个人均将按规定严肃处理。 二是中考录取阶段,个别中介机构、少数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散布虚假信息、贩卖制造焦虑,针对招生录取等环节实施诈骗行为。在此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咨询有关信息,切勿轻信“虚假信息”所谓“小道消息”“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低分高录”“降分补录”等“特殊渠道”并不存在,“留位费”“中介费”“打点费”“赞助费”等“花钱办事”更不可信、不合法。考生和家长如果收到或发现可疑信息和人员,应及时向市、区招考部门以及学校核实;如果遭遇诈骗事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三是广州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欢迎广大市民对高中招生工作的监督,并将进一步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核查群众信访或舆情线索,严肃查处单位或个人参与违规招生行为。对出现负面清单中扰乱招生入学秩序的行为,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约谈、责令限期改正、按干部管理权限对校长和相关责任人追究处理等处理。民办学校还将给予削减招生计划、停止招生直至取消办学资质等处理。#广州身边事# via 微博辟谣的微博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