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英伟达芯片中有大量的零部件产自中国 供应链全球化很难被打破

黄仁勋:英伟达芯片中有大量的零部件产自中国 供应链全球化很难被打破 “我们正在尽全力使英伟达的业务在中国能够实现最大化,我们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了L20和H20芯片,这些向中国出售的芯片将符合要求。”黄仁勋还透露,英伟达的芯片中有大量零部件产自中国,这与全球汽车供应链的复杂性道理相通。在他看来,供应链的全球化是很难被打破的。言外之意,封锁锁不住全球化的大势。此外,黄仁勋还在采访中反复重申,英伟达是一家平台公司,这使得英伟达区别于任何一家仅提供芯片的厂商。谈及英伟达市值从1万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仅用时9个月的这一震古铄今的成绩,黄仁勋拿出一份数据作为“这一切都是合理的”例证:去年,全球数据中心的市场规模就达到了2500亿美元左右,且以每年20%至25%的速度增长,英伟达在2500亿美元的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英伟达CEO黄仁勋强调中国市场重要性 力求业务最大化

英伟达CEO黄仁勋强调中国市场重要性 力求业务最大化 同时,黄仁勋特别强调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他表示:“我们正全力以赴,力求英伟达的业务在中国实现最大化。为此,我们已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L20和H20芯片,确保这些芯片完全符合中国市场的特定需求。”此外,黄仁勋还提到:“我们的芯片中,众多零部件均来自中国生产,这与全球汽车供应链的复杂性相类似。供应链的全球化是一个复杂且难以打破的网络,我们深知这一点。”针对某些媒体引用英伟达最新一代AI芯片Blackwell定价在3万至4万美元的报道,黄仁勋本人进行了澄清。他解释说:“我当时的表述,只是为了让大家对我们产品的定价有个大致的概念,并非提供确切的报价。实际上,由于每个客户的需求和配置系统的不同,价格差异会相当大。英伟达并非单纯销售芯片,我们提供的是整个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昨日,英伟达GPU技术大会(GTC)正式召开。在此次大会上,英伟达推出了面向人工智能模型的新一代Blackwell GPU架构,以及基于此架构的新一代“史上最强AI芯片” GB200。黄仁勋指出:Blackwell并非仅是一款芯片,而是一个平台 。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英伟达黄仁勋到访台湾 密访供应链巩固关系

英伟达黄仁勋到访台湾 密访供应链巩固关系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提前在5月26日抵达台湾,除了参加台北国际电脑展之外,还传闻将密访供应链。台北国际电脑展将于6月4日至7日开展。消息人士透露,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除了参加台北国际电脑展之外,还将密访供应链并巩固关系。他将在5月30日先设宴款待合作伙伴,预计鸿海、广达、台积电等都将是座上宾。英伟达表示,黄仁勋来台公开行程是6月2日,在台大体育馆主题演讲,分享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带动全球新产业革命的发展;黄仁勋还将在6月4日与媒体交流。 台湾 《》、《》

封面图片

黄仁勋回应中国市场问题 强调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黄仁勋回应中国市场问题 强调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当地时间3月19日上午,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接受全球媒体采访。他对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记者表示,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去年就达到2500亿美元左右,并以20%至25%的速度增长,而这正是英伟达的市场机会所在。黄仁勋在采访中仍然强调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他表示:“我们正在尽全力使英伟达的业务在中国能够实现最大化,我们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了L20和H20芯片,这些向中国出售的芯片将符合要求。”黄仁勋说道,我们的芯片中有大量的零部件产自中国,这与全球汽车供应链的复杂性是一个道理,供应链的全球化是很难被打破的。

封面图片

黄仁勋回应中国市场和AI芯片定价问题 称英伟达市值合理

黄仁勋回应中国市场和AI芯片定价问题 称英伟达市值合理 针对有媒体援引黄仁勋关于英伟达最新一代AI芯片Blackwell的定价在3万至4万美元,黄仁勋也予以回应。他表示:“我只是试图让大家对我们产品的定价有一定的感受,而并不打算给出具体的报价。因为根据每一个客户的需求,不同系统的价格差异是很大的,英伟达并不销售芯片,我们售卖的是数据中心。”有数据称,英伟达在Blackwell芯片上的研发预算达到100亿美元。一位接近英伟达的人士此前告诉第一财经记者,Blackwell新架构系统的售价并不一定会高于上一代系统的售价,而针对不同渠道的定价可能会有所区别。3月19日美股收盘时,英伟达股价上涨超过1%,最新市值接近2.24万亿美元。英伟达的市值从1万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仅仅用了9个月时间,对于市值在短期内的飙升是否合理,黄仁勋作出回应。他表示:“全球数据中心的市场规模在去年就达到2500亿美元左右,并仍在以每年20%至25%的速度增长,这主要是由于AI方面的需求。英伟达会在这2500亿美元的市场中占据重要的份额,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我们的市值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从1万亿美元升至2万亿美元,我认为这是合理的。”在英伟达发布新一代AI芯片架构Blackwell之后,分析师们给出了积极的回应。富国银行分析师将英伟达的股价目标由840美元上调至970美元,并称英伟达的发布会再次体现了该公司全栈及平台的差异化。高盛分析师也将英伟达的目标股价从875美元上调至1000美元,3月19日,英伟达方面在与金融分析师的问答中表示,Blackwell系统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出货,但没有透露哪些客户将最先收到新一代的芯片系统。Meta公司创始人CEO扎克伯格3月18日表示,Meta计划使用Blackwell来训练该公司的大型语言模型Llama。黄仁勋在与媒体的交流中反复强调,英伟达是一家平台公司,这使得英伟达区别于任何一家仅提供芯片的厂商。他特别提到软件业务对英伟达的重要性。“英伟达不是一家生产工具的公司,我们是一家平台企业,与开发者相连接。”黄仁勋表示。去年起,英伟达在一些市场上陆续推出云服务,关于英伟达在云方面的战略,黄仁勋这样回应第一财经记者:“虽然英伟达推出了英伟达云服务DGX Cloud,但我们的策略依然是与云服务提供商合作,将我们的云放入他们的云中。英伟达不会成为一家云计算公司,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软件的构建,让全球的开发者和云服务提供商采用英伟达的架构来构建产品。”基于上述策略,黄仁勋认为,尽管目前很多云服务提供商都在研发芯片,但是这些企业研发芯片的逻辑与英伟达的业务逻辑是完全不同的。他没有就英伟达芯片的定价策略是否会因为这些大型科技公司自研芯片而发生变化向第一财经记者给予评论,也没有就英伟达在中国的云服务策略提供更多信息。不过黄仁勋在采访中仍然强调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他表示:“我们正在尽全力使英伟达的业务在中国能够实现最大化,我们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了L20和H20芯片,这些向中国出售的芯片将符合要求。”黄仁勋说道,我们的芯片中有大量的零部件产自中国,这与全球汽车供应链的复杂性是一个道理,供应链的全球化是很难被打破的。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英伟达黄仁勋中国行程曝光 系疫情后首次到访

英伟达黄仁勋中国行程曝光 系疫情后首次到访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黄仁勋此次中国之行前期“保密工作”非常奏效,直到1月20日员工才把照片公开到网络社交媒体,而此时黄仁勋已经抵达中国台北。据悉,黄仁勋并不避讳自己在中国的行程被曝光,他认为“欢乐的时光就应该与所有人分享”。这才让员工放下顾虑,把年会照片公开到网络。黄仁勋此行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首次到访中国大陆,因此备受关注。不过英伟达方面向第一财经记者证实,黄仁勋此次的行程没有涉及与政府官员的会面,也没有重大的商业发布,最主要的目的是与中国员工“欢度美好时光”。一位英伟达北京的员工表示,黄仁勋这次来访主要是慰问大家“辛苦了”,向员工拜年。英伟达在中国大陆员工数量接近3000人。英伟达方面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疫情之前,黄仁勋也有年底视察中国各地办公室的习惯。据介绍,除了台北和香港之外,英伟达在北京、上海和深圳都设有办公室,团队覆盖市场、销售、研发等多个职能部门。中国是英伟达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的销售额约占英伟达全球销售的四分之一。黄仁勋到访之际,正值英伟达在华业务面临不确定的时期。为应对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的限制,去年年底,英伟达发布了一款符合出口管制要求的游戏芯片GeForce RTX 4090 D,英伟达此前表示,这款芯片预计于本月向中国客户出货。第一财经记者1月21日查询京东商城自营店,一款微星(MSI)超龙GeForce 4090 D目前有售,价格为15999元人民币。不过英伟达的另外几款高端人工智能芯片的中国版替代产品目前尚未有出货时间预期。受人工智能热潮提振,英伟达去年股价飙升超过240%,成为标普500表现最好的股票。根据英伟达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由于云服务商以及互联网公司对其GPU需求激增,公司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两倍多。分析师预计,第四季度增长也会类似。此外,英伟达正在积极应对新的挑战,例如针对中国市场发布降速版本的芯片。对此,业内人士也有不同的解读。一些芯片企业管理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即便英伟达的GPU降速,也仍然比很多其他的竞品更具优势,尤其是得益于其软硬件结合的生态;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降速后的英伟达芯片的性能与国产的AI芯片差距缩小了,可能会让国产芯片更具吸引力。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黄仁勋在英伟达年会抽奖 中奖人名叫“华为”

黄仁勋在英伟达年会抽奖 中奖人名叫“华为” 有意思的是,据网友曝光的英伟达年会现场照片,黄仁勋罕见的身穿“东北大花袄”,双手拿着手绢站在台上扭起了东北秧歌,十分接地气。根据市场调查机构Gartner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2023 年全球半导体收入总额为53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3万亿元),同比下降11.1%。其中,英伟达得益于其在人工智能(AI)芯片市场的领先地位,2023年的半导体收入总额达到2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26亿元),增长了56.4%,首次进入前五名。不过,英伟达的芯片目前正受到美国的限制,在对中国市场的出口方面遇到了阻碍。同时,在中国市场上,英伟达也面临本土芯片企业的竞争。此前,有消息称,自去年11月以来,阿里巴巴集团、腾讯等中国大型云计算公司一直在测试英伟达的特供芯片样本。他们已向英伟达表明,今年向英伟达订购的芯片数量将远远少于此前原计划购买的、已经被禁的英伟达高性能芯片。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