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乎人人都有的虱子 为何突然消失了?

过去几乎人人都有的虱子 为何突然消失了? 看到这个新闻,不禁让人感叹,现在居然还有虱子!与此同时,小时候和虱子斗智斗勇的经历,一桩桩一件件也都涌现出来。在我小时候,虱子是非常普遍的。普遍到什么程度呢,有一阵子,下课休息的十分钟时间,我几乎都抓虱子中度过,而且是好几个人围着抓那种(当时的孩子居然都不害怕),那场面像极了母猴子给小猴子抓跳蚤。我的同桌一头长发(我是超短的短发),头上的虱子永远抓不完,就没断过!上课的时候,不经意间,就会发现有很多虱子在她头上爬来爬去。中毒案例:农药焗头她也试过很多办法,据说她妈妈在她头上喷过稀释过的敌敌畏(有毒的不可取),用过蟑螂笔(有毒的不可取),还常常用篦子梳头,结果是,头上的虱子就是消灭不了,太顽固了,总是反反复复出现。现在想起来,我还会忍不住挠头。过去几乎人人都有的虱子,现在怎么突然看不到了,难道是灭绝了?和人类关系密切的虱子虱子,共有5000多种,它们都有自己特定的寄生宿主,大多数都寄生在动物身上,人体寄生的虱子只有三种:头虱、体虱和阴虱。我们常说的虱子,就是头虱,活跃在头发里,体虱主要出现在身体上,常隐藏在衣服褶皱里,而阴虱,也叫耻阴虱,顾名思义常常出现在会阴这样隐私部位的毛发中,有时候也会出现在睫毛和眉毛上。这三种虱子属于不同物种,外形不同,而且存在生殖隔离。头虱和体虱属于虱毛目人虱科,而阴虱,是虱毛目阴虱科。从外形来看,个头最大的是阴虱,又短又宽,所以也叫“蟹虱”,头虱和体虱细长一些,其中体型最小的是头虱。但对人体来说,危害性最大的是体虱,因为吸血的习性,使这种虱子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过去得虱病的人非常多。然而,这种老百姓人人都讨厌的寄生生物,在科学家眼里,却是研究人类发展最好的科研对象。有研究表明,人体身上的3种虱子,虽然属于不同物种,且存在生殖隔离,但是,根据基因检测,表明它们拥有共同的祖先。同样寄生在人体上,为什么会演化出3种生物呢?科学家认为,这可能和人类褪去体毛,以及人类穿衣服有关系。因为人类褪去了身上大部分毛发,只保留了部分位置毛发,这就给虱子造成了不可逾越的地理隔离,头上和下身的虱子各自发展,于是就有了头虱和阴虱的区别。然后在后期,人类开始穿衣服,头虱中的一小部分开始尝试在衣服中生存,于是又出现了体虱。三者各自发展,互不打扰!这就意味,只要弄清楚这三种虱子的分化时间,就能大概推测出人类褪毛,以及穿衣服的时间。根据这个思路,生物学家戴维·里德(David Reed)基因检测了头虱和体虱,发现它们早在17万年前就开始分家了,这意味着人类在这个时候肯定是穿上衣服了。而头虱和阴虱,大约是在120万年前开始出现分支。也就是说,人类失去体毛有120万年,穿衣服才穿了17万年,中间长达一百万年的时间,人是裸着的。过去人人都有的虱子,为什么现在很少看到了?总的来说,虱子的泛滥,其实是过去卫生条件差,而且缺乏卫生知识。像我小时候,基本是一个星期洗一次头,父母辈和爷爷辈情况更夸张。用我爷爷的话来说,吃饱都难,谁还管头发干不干净。我小的时候,条件虽然好了,但个人卫生和科学常识方面的素养是不够的。就拿洗头来说吧,我小时候是因为条件差才一个星期洗一次的吗?显然不是,那时候没有隔天洗、天天洗的习惯,也不觉得脏。而且虱子有“传染性”,孩子们老聚在一起玩,但凡有一个脏一点有虱子,整个群体都会有。一旦沾上了,想要完全清除虱子是很难的,虱子的卵会牢牢黏在发根上。现在我们的生活更好了,更卫生了,懂的科学常识也多了,自然不容易长虱子。再加上现在我们总是使用一些带香味的沐浴露和洗发水,洗衣服用很多洗衣液和洗衣粉。对虱子来说,人类没有以前那么“干净”了,它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法生存,所以现在很少看到虱子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虱子灭绝了。据统计,仅在美国,每年预估大约 1400 万人感染头虱,感染对象主要是孩子。其他地方,包括丹麦、瑞典、英国,也是头虱感染高发的国家。有一个概念要清楚,那就是头上有头虱,不一定是因为头发脏,不干净引起的。相反,科学家研究认为,头虱更喜欢干净茂密的卷发。因为油腻的头发不利于头虱附着,只有干净不油腻,且自带卷毛性质的头发,更适宜虱子安家。为此,还有人开玩笑:“现在虱子少了,肯定是因为我们头发少了!”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寄生兽:灰色部队》简介:寄生兽:灰色部队构建了一个寄生兽突然降临并企图主宰世界的危机背景。故事中,寄生兽凭借独特的寄生能力,控

《寄生兽:灰色部队》 简介:寄生兽:灰色部队构建了一个寄生兽突然降临并企图主宰世界的危机背景。故事中,寄生兽凭借独特的寄生能力,控制人类身体,使人类社会陷入混乱。主角们在这混乱的局势下,一边要与寄生兽的恐怖威胁作斗争,一边还要探寻寄生兽的弱点和生存之道。剧中充满了血腥刺激的战斗场面、紧张的生存氛围,以及对人类与寄生生物共生关系的深度探讨,为观众呈现出一场视觉与思想的双重盛宴 标签: #寄生兽灰色部队#科幻惊悚#生存之战#寄生题材 文件大小 NG 链接:

封面图片

wanjunxie:请问:为何中国人几乎人人欠债?为何近一半中国人几乎还不起债务?为何中国的经济会垮掉?为何大部分外资会撤离中国

wanjunxie:请问:为何中国人几乎人人欠债?为何近一半中国人几乎还不起债务?为何中国的经济会垮掉?为何大部分外资会撤离中国?为何2200万商户会关门?为何中共官员和其家属在美国拥有62万亿美元的财产?为何将上万亿美元的钱送给俄罗、非洲和南美洲各国?谁该为中国经济崩盘负责?中共把中国搞得民不聊生,不该…

封面图片

《黑暗寄生虫 2023 意大利惊悚片 》| 简介:黑暗寄生虫 2023 意大利惊悚片围绕一种神秘的黑暗寄生虫展开,可能讲述了这些

《黑暗寄生虫 2023 意大利惊悚片 》| 简介:黑暗寄生虫 2023 意大利惊悚片围绕一种神秘的黑暗寄生虫展开,可能讲述了这些寄生虫入侵人类社会后引发的一系列惊悚事件。主角们在发现寄生虫的威胁后,努力寻找对抗它们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要面对寄生虫带来的恐怖袭击,还要应对身边人被感染后的变异,剧情充满惊悚和紧张的氛围,展现人类在未知威胁面前的恐惧与挣扎 | 标签:# 黑暗寄生虫 #惊悚片# 意大利电影 #恐怖生物片# 生存惊悚片 | 文件大小 NG | 链接:

封面图片

寄生兽(2014)描述:在某个神秘的夜晚,可怕的孢子突然降临地球,它们钻进人类的身体,从而将其据为己有,并且将人类作为猎杀吞食的

寄生兽(2014) 描述:在某个神秘的夜晚,可怕的孢子突然降临地球,它们钻进人类的身体,从而将其据为己有,并且将人类作为猎杀吞食的目标。高中生泉新一(染谷将太 饰)也险些被孢子控制大脑,结果这个待在右手中寄生兽“小右”(阿部隆史 饰)便与之展开了奇妙的共存。某天,学校里来了位新老师田宫良子(深津绘里 饰),她和小右都敏锐地察觉到对方的存在。田宫将A(池内万作 饰)和岛田秀雄(东出昌大 饰)介绍给小右,并邀请他加入全部由寄生兽组成的网络以谋求发展。在此期间,新一和小右遭到A的伏击,而相依为命的母亲(余贵美子 饰)也不慎沦为寄生兽的俘虏。为了保护最重要的人,新一只有向穷凶极恶的寄生兽展开攻击……   链接: 大小:11.7g 标签:#科幻 #恐怖 #1080p #寄生兽 来自:雷锋 频道:@Aliyundrive_Share_Channel 群组:@alyd_g 投稿:@AliYunPanBot

封面图片

寄生兽(2014)描述:在某个神秘的夜晚,可怕的孢子突然降临地球,它们钻进人类的身体,从而将其据为己有,并且将人类作为猎杀吞食的

寄生兽(2014) 描述:在某个神秘的夜晚,可怕的孢子突然降临地球,它们钻进人类的身体,从而将其据为己有,并且将人类作为猎杀吞食的目标。高中生泉新一(染谷将太 饰)也险些被孢子控制大脑,结果这个待在右手中寄生兽“小右”(阿部隆史 饰)便与之展开了奇妙的共存。某天,学校里来了位新老师田宫良子(深津绘里 饰),她和小右都敏锐地察觉到对方的存在。田宫将A(池内万作 饰)和岛田秀雄(东出昌大 饰)介绍给小右,并邀请他加入全部由寄生兽组成的网络以谋求发展。在此期间,新一和小右遭到A的伏击,而相依为命的母亲(余贵美子 饰)也不慎沦为寄生兽的俘虏。为了保护最重要的人,新一只有向穷凶极恶的寄生兽展开攻击……   链接:https://www.aliyundrive.com/s/Bck936feFBi 大小:11.7g 标签:#科幻 #恐怖 #1080p #寄生兽 来自:雷锋 版权:版权反馈/DMCA 频道:@shareAliyun 群组:@aliyundriveShare 投稿:@aliyun_share_bot

封面图片

大白鲨为何在南非消失?

大白鲨为何在南非消失? 来自知名摄影师克里斯-法洛斯(Chris Fallows)和莫妮克-法洛斯(Monique Fallows)以及新论文的共同作者:"这幅图片对莫妮克和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它令人难以置信地象征着我们二十多年来清晨在福尔斯湾海豹岛目睹的不可思议的景象海洋中最著名的超级掠食者展示了其在地球上 6000 万年的生存期中最壮观的行为。今天,海豹岛周围的水域已经没有了这些标志性的动物,这让人感到悲哀"。2023 年 9 月,题为"衰退还是分布变化?南非大白鲨(Carcharodon carcharias)首次区域趋势评估"的文章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生态指标》上。随后,大众媒体也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题为"大白鲨失踪归咎于逆戟鲸";另一篇发表在《非洲对话》杂志上,题为"南非的大白鲨正在改变位置为了海滩安全和保护,需要对它们进行监测"。在最近发表在同一杂志上的一篇题为"南非白鲨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因为鲍尔比等人(2023 年)无法得出种群稳定和重新分布的结论"的反驳文章中,一群相关的海洋生物学家强调了上述研究中的方法和推论存在的几个问题,并认为目前分析和解释的数据无法支持关于南非白鲨种群稳定或重新分布的说法。海洋研究所所长、主要作者恩里科-根纳里(Enrico Gennari)博士说,鉴于这对管理的意义,他们认为有义务提出这些担忧:"如果白鲨数量稳定,就没有必要担心。但是,如果在以前的热点地区看到的白鲨数量下降实际上代表了白鲨的数量,那么就迫切需要采取保护行动。"首先,关于南非白鲨数量向东迁移的说法,他们提出了两个反对意见。第一个反对意见与 2023 年研究中两个数据集的表述有关,我们不能推断在一个地点(这里是阿尔戈阿湾)发现鲨鱼数量的增加与在另一个地点(如福尔湾)发现鲨鱼数量的减少具有直接可比性。他们写道:"简单地说,比方说,A地点的鲨鱼数量从100条减少了80%,与B地点的鲨鱼数量从10条增加了80%是不一样的。"在一个地点看到的鲨鱼数量大幅增加可能有多种原因,其中包括技术的改进,如无人机的使用。例如,2022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自 2016 年以来,南非休闲渔业中无人机的使用量激增了 357%。其他可能导致阿尔戈阿湾白鲨数量增加的潜在因素包括:2004 年以来在阿尔戈阿湾周围建立了海洋保护区,以及 2006 年新港口的建成。最近,在西开普省,看到鲨鱼的次数已经下降到每年不到 10 次。他们写道:"如果整个种群确实在区域内保持稳定,而被观测到的白鲨只是从东向西移动,那么人们本以为阿尔戈阿湾的白鲨数量会增加十倍。"其次,关于所谓白鲨向东重新分布是由食鲨虎鲸驱动的说法,他们指出,福尔斯湾(2012/13 年)、甘斯巴伊(2013/14 年)和莫塞尔湾(2015 年)白鲨开始减少的时间早于这些虎鲸于 2015 年首次出现在福尔斯湾和甘斯巴伊,而莫塞尔湾只是在 2017 年才出现。换句话说,所谓的原因不可能比结果晚两年出现。他们在文章中写道:"虽然我们同意虎鲸可能影响了白鲨的数量和行为,至少暂时将许多白鲨赶出了它们的历史聚集地,但目前的数据并不表明虎鲸是西开普省白鲨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萨拉-安德烈奥蒂(Sara Andreotti)博士是斯坦陵布什大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系的海洋生物学家,也是这篇论文的共同作者之一:"没有证据表明十年前在福尔斯湾、甘斯拜和莫塞尔湾统计到的数百条白鲨现在聚集在南非海岸线的其他地方。她警告说:"我们担心的是,毫无根据的种群稳定说法可能会危及白鲨亟需采取的保护行动。"鉴于白鲨在其历史热点地区出现的次数减少、由此对南非生态旅游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在西开普省和东开普省发现的大型成熟白鲨减少、白鲨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极低、夸祖鲁-纳塔尔省鲨鱼委员会的致命性鲨鱼控制计划造成的历史和当前不可持续的白鲨死亡水平,有关海洋生物学家小组敦促林业、渔业和环境部等当局采取预防措施、在西开普省和东开普省,大型成熟白鲨的数量都在减少,白鲨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低,夸祖鲁-纳塔尔省鲨鱼委员会的致命鲨鱼控制计划在历史上和当前都造成了不可持续的白鲨死亡,以及南非沿海鲨鱼延绳钓渔业新近曝光的白鲨死亡事件。"我们的论文强调了在采取预防措施的同时,以强有力的、透明的科学调查来指导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这也是一个关键的检查点,敦促我们重新评估并加强我们对保护南非白鲨数量的承诺,因为这些顶级掠食者在海洋生态系统和南非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总结道。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