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13米、直径5.2米 长征八号改进型火箭整流罩分离试验完成

长13米、直径5.2米 长征八号改进型火箭整流罩分离试验完成 而随着整流罩分离试验成功,长八改将全面转入首次飞行试验阶段。本次整流罩分离试验,验证了整流罩分离方案正确性及对卫星最大包络的适应性,确定了整流罩最大可用包络。星箭联合操作试验作为整流罩分离前置试验,验证了星箭联合操作流程正确性及接口的匹配性。后续,研制团队还将陆续完成模态试验、出厂测试和发射场箭地合练等工作,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在海南文昌首飞。就在不久前,长八改二子级暨通用氢氧末级第二次点火试验成功完成,历时两个多月的通用氢氧末级全系统试车顺利结束。这是国内10年来首次氢氧模块动力系统试车,也是30年来首次共底模块动力系统试车,也为整个研制工作、后续型号首飞奠定了坚实基础。长八改是在长征八号基本型的基础上,面向未来低轨巨型星座组网发射需求改进而来,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7吨级,适配4.2米、5.2米两种直径整流罩,具有“性能先进、低成本、高可靠、快速发射”等特点,是我国未来中低轨主力火箭之一。长八系列火箭将形成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3吨级、5吨级、7吨级的运载能力梯度覆盖,满足不同用户对组网发射的需求。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30年来第一次 长征八号改火箭的史诗性进展

30年来第一次 长征八号改火箭的史诗性进展 此前第一次试验于2024年2月3日18时12分点火,成功完成,考核了氢氧末级全系统、全流程匹配性。本次试验是氢氧末级研制过程中规模最大、最为关键的试验,进一步考核了低温加注24小时停放后的发射适应性。此次试验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为这是国内10年来首次氢氧模块动力系统试车,也是30年来首次共底模块动力系统试车,也为整个研制工作、后续型号首飞奠定了坚实基础。据悉,通用氢氧末级的研制起始于2017年,长八改火箭的研制则启动于2022年8月,二子级明确采用双机版的通用氢氧末级方案。长八改是在长征八号基本型的基础上,面向未来低轨巨型星座组网发射需求改进而来,将于2024年下半年在海南文昌首飞。长八改火箭的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7吨级,适配4.2米、5.2米两种直径整流罩,具有“性能先进、低成本、高可靠、快速发射”等特点,是我国未来中低轨主力火箭之一。长征系列中型火箭过去采用3米直径氢氧末级,而本次试车的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进,是新一代中型火箭的通用型产品。这对提升长征火箭的综合性能,特别是对在低轨800-1000公里或800-1200公里轨道上提升运载能力、发挥氢氧发动机比冲大的特点,具有重要作用。随着通用氢氧末级投入使用,长征八号系列火箭将形成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3吨级、5吨级、7吨级的运载能力梯度覆盖,满足不同用户对组网发射的需求。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一箭四星 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一箭四星 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北京时间5月7日11时2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海王星01星、智星一号C星、宽幅光学卫星和高分视频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王增何 摄据悉,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是面向未来商业发射市场打造的新一代无毒、无污染液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全箭总长约43米,全箭起飞重量约215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2.4吨。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采用无尾翼单芯级两级最简构型:一子级直径为3.35米,配置两台120吨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二子级直径为2.9米,配置一台推力18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可适配3.35米、3.8米直径整流罩,满足不同任务需求,实现可靠、经济、好用。此次发射的海王星01星是海王星座的试验卫星,由上海航天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抓总研制。该项目由1颗试验卫星及12颗业务星组成,致力于建设并运营低轨实时成像观测卫星星座,在全球提供基于卫星的实时成像服务。海王星01星运行于507公里高度太阳同步轨道,总重239千克。卫星主载荷是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可在测绘、国土、减灾、海洋、林草、交通、水利等领域提供定量化的SAR卫星数据。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20次飞行。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东方空间引力一号火箭成功实施海上运输试验

东方空间引力一号火箭成功实施海上运输试验 据介绍,本次引力一号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多海域机动试验的目的是验证火箭垂直状态海上运输时对特定海况的适应性,确保火箭在长距离海上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试验涵盖了火箭的总装、滚装登船、海上运输、靠港拆装以及滚装下船等多个环节。试验中,引力一号模拟箭在垂直状态下,通过特殊的固定和防护措施,完成了北到辽宁丹东,南到江苏连云港,里程共约920海里、1700公里的航行,成功抵御了海浪产生的颠簸和摇摆,完成预定海上航行计划。海上发射模式以其独特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为高频次的卫星组网提供了有力支撑。引力一号火箭海上发射多海域机动试验的成功,进一步验证了海上发射优势,为构建高效、灵活、便捷、低成本的海上发射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据悉,引力一号是东方空间面向中大型航天载荷快速响应发射、低轨中小卫星大规模组网发射需求,历时三年研制的中型运载火箭。引力一号是目前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具备运载能力大、载荷空间大、海陆通用、快速响应、经济性好等特点。采用三级半全固体捆绑构型,高度约为30米,芯级和助推器直径同为2.65米,起飞重量405吨,起飞推力600吨,整流罩直径4.2米,近地轨道运载能力6.5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4.2吨,可支持百公斤级卫星“一箭30星”。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二级残骸已再入大气层 大部分器件烧蚀销毁

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二级残骸已再入大气层 大部分器件烧蚀销毁 长征七号是我国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的中型液体运载火箭,是为了满足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的需求研制的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的中型运载火箭。它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推进剂,总长53.1米,芯级直径3.35米,一二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米,整流罩直径4.2米,捆绑4个助推器。起飞重量近600吨,起飞推力727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4吨,是我国现役运载火箭中入轨精度最高的火箭。此外,它还采取了超严的防风防水防盐雾等措施,能够抵抗八级大风,可在中雨条件下发射。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

中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 6月23日,中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圆满成功,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下午1时许,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3.8米直径的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新技术验证箭竖立在场坪发射台上,3台变推液氧甲烷发动机点火,喷出蓝色尾焰,箭体上升至约12公里高度,中心发动机调节推力,火箭受控下降,在距离地面50米处,四条着陆腿展开,随后火箭缓速下降,高度趋近于零,稳稳落在回收场坪,实现定点垂直软着陆。

封面图片

天兵科技回应火箭起火爆炸

天兵科技回应火箭起火爆炸 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的情况说明。2024年6月30日下午3点43分,天兵科技自主研制的天龙三号液体运载火箭在河南巩义市综合试验中心开展了一子级九机并联动力系统热试车。试车过程中,一子级火箭正常点火,发动机推力达到820吨,因箭体与试验台连接处结构失效,一子级火箭脱离发射台,在升空后,箭上计算机主动关机,火箭跌落在距离试车台西南1.5公里的深山中,箭体跌落山中后解体。本次试验地点远离巩义市区,试验前与当地政府联合完善安全保障措施并提前组织周边人员撤离,经排查,无人员伤亡。 来源:格隆汇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