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独立商城App上线:移动互联网迎来最后一场白刃战

抖音独立商城App上线:移动互联网迎来最后一场白刃战 小米应用商店截图这几年下来,抖音的兴趣电商发展很快,确实到了要再进一步的时候。把商城从原本的App里剥离出来,很大程度上,是抖音想要做大货架电商,去跟淘宝、京东、拼多多这些传统电商平台,抢夺蛋糕,零距离battle。但这件事哪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一直以来,抖音都是一个主攻娱乐的平台,吸引来的泛流量,大多没有购物属性,而传统电商平台立足市场多年,标签清晰,早就形成了稳固的用户群体,抖音想要打破现有格局,挑战不小。不难想象,这大概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后一场白刃战。兴趣电商向传统电商妥协本质上,抖音推出单独的商城App,是一次兴趣电商向传统电商的妥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抖音都在高举“兴趣电商”的大旗,鼓吹着要用优质内容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冲动。不能否认的是,抖音靠着兴趣电商这一战略,前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果,2022年的时候,就实现了GMV破万亿元。但抖音如果一直做兴趣电商,局限性也很明显。回想一下抖音电商的带货模式,一个视频对应一款产品,一个直播间上架为数不多的货品, 跟货架电商比起来,商家能展示的产品数量相当有限。 再加上算法推荐机制下,整个过程就变成了,从大量产品中不断做筛选,直到找到极少数的爆款,其他产品很快被淘汰掉了。另一方面,抖音的日活月活虽然很高,但大部分用户来到这里,是来刷段子、看娱乐短视频打发时间的,而不会专门来购物。可能偶尔在短视频或直播中,刷到了感兴趣的商品,一时冲动才下单。换句话说,抖音流量大是大,但绝大多数都是没法留存和转化的泛粉。直播电商重地,现在已经卷到飞起,新的机会所剩不多。在这种情况下,也造成了抖音电商低客单价的产品泛滥成灾。锌财经此前在《小杨哥公司被立案,头部主播翻车翻出经验来了》提到了,眼下直播电商仍然是一个价格竞争的场域,来到直播间的消费者,就是想买到实惠的东西。比如在抖音食品饮料领域,10元以下的商品是越来越好卖的。因此主播和直播机构为了迎合这种需求,不得不各种压价,为“家人们”谋福利,去打造所谓的低价爆品。但低价未必是真的低价,很多时候“便宜的才是最贵的”。 商家们表面上看是亏本了,事实上不过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种种“补贴”早在暗中明码标价,换种方式在消费者身上讨回来罢了。好比说疯狂小杨哥和东方甄选之前带货的“御徽缘”的梅菜扣肉,6碗才59.9元,一碗折合不到10块,远远低于正常五花肉的市场价,如今就陷入了“槽头肉”争议。按照现状,抖音很快就会逼近天花板,寻找新的出路是当务之急。对抖音来说,把电商版块拆出去,也挺合理。拆分出去,也不能万事大吉目前来看,抖音是打算把娱乐和电商分成两个独立的版块,各自为营,并行作战。这事不是没有征兆,意识到兴趣电商存在先天短板后,2022年,抖音提出了“全域兴趣电商”的概念,开始大力投入货架电商建设,想要打破直播短视频的内容场景和搜索、店铺、商城等货架场景之间的隔阂。在抖音电商的设想中,未来内容场景和货架场景的GMV将各占一半。想法很美好,但把电商版块拆分出去,抖音就能从现有电商格局中,撕下一块肉吗?显然是很困难的。首先时代变了,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网络零售市场的增量放缓,各个平台都进入了存量竞争阶段。同时,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用户可选择的App越来越多,每家都要付出更高的费用去争夺用户,获客成本被大大拉高了。然后在传统的电商领域,淘宝、京东、拼多多这些平台,花了10年,甚至20多年的时间,去确定自己的标签,植入用户心智。像是京东,早在2008年,京东商城就开始卖平板电视,没过多久,又把空调、冰箱、电视这些大家电都加进去了。在这过程中,京东也完成了3C产品的全线搭建,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器3C网购平台。拼多多就更不用说了,自从上线以来,就把视线放到了五环外的用户,主打一个性价比,低价货品的心智深入人心。这些年下来,用户习惯已经培养出来了,不太容易改变。打个比方,现在提到买电器3C类产品,会想打开京东,提到买衣服美妆,会想到淘宝,提到买水果垃圾袋这些生活品类,又会想到拼多多。但直到现在,抖音在大部分用户心中,仍然是一个娱乐平台,购物只是附加属性。也就是说,在电商领域,抖音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用户心智模型,那用户又为什么要选择它呢?可以预见,抖音商城需要付出比以往更大的成本,去获取新客,而后续的经营也会面临很多挑战。商家需要确定性生意这几年,直播电商虽然混得风生水起,一片火热,但以搜索制为主的传统电商,地位一直没被撼动,归根结底,是商家需要确定性的生意。像淘宝、京东、拼多多这些平台,本来就是为购物而生的。用户打开这些平台带着目的,就是想要买东西,因此购买转化率也会更高。在此基础上,这些因购物而来的流量,又会按照每个平台的固有调性,渗透到服饰、美妆护肤、数码产品等等不同领域。那么对于商家来讲,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选择合适的平台。这样一来,更有利于把品牌粉丝留存下来。也只有把流量真正留下来,转化成可运营的私域,提升品牌复购率,才是长效经营的合理方式。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传统货架电商的基因优势,给到了商家更多安全感。对比来看,抖音欠缺的地方还有很多。想当初,抖音电商起家的时候,其实是吃到了“差异化”竞争的红利。彼时传统电商的格局已经稳固了,抖音作为后来者,靠着巨大的内容流量优势,吸引到很多商家入局。流量虽然不精准,但对商家来说,总归是多了个渠道。眼下,抖音想要做货架电商,但仍没解决流量标签混杂的问题。再加上它把电商版块拆分出来后,原本的平台流量优势也不存在了,那给到商家的吸引力和确定性就更少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抖音电商此前一直把重心放在“售”上,相对忽视售后服务,但货架电商其实非常考验供应链体系和履约能力,好比说京东有“京东物流”,淘宝有“菜鸟驿站”,这些都是抖音电商需要补全的功课。最后一场白刃战,抖音注定不好打。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抖音商城:淘宝京东拼多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随着商城初步搭建起货架电商的模型,推出自有电子面单,商家入驻、流量服务渠道逐步

【抖音商城:淘宝京东拼多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随着抖音商城初步搭建起货架电商的模型,推出自有电子面单,商家入驻、流量服务渠道逐步完善,抖音基本的电商设施,包括商家的经营设施,几乎已经备齐。 #抽屉IT

封面图片

抖音电商首次走出,上线商城版APP

抖音电商首次走出抖音,上线抖音商城版APP 据Tech星球,抖音电商于近日上线一款名为“抖音商城版”的APP,主打“超值好物省心选”。这是抖音电商首次在抖音APP之外,推出的综合性独立电商平台。 标签: #抖音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字节跳动首次推出独立电商平台:抖音商城版App

字节跳动首次推出独立电商平台:抖音商城版App 抖音电商相关负责人称:“我们观察到部分用户在主动购物方面存在着旺盛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用户,抖音电商上线抖音商城版,帮助这些用户发现优价好物、便捷管理订单。”据了解,打开抖音商城版APP后默认会进入商城界面,大体界面与购物流程和在抖音APP上下单购物没有太大区别。购物车功能也单独设立了一个独立入口,放置在APP的底部导航栏中,还可在商品降价时自动向用户发送消息提醒,提醒用户下单购买。同时该App还保留有视频播放界面,但没有拍摄创作的功能,用户在抖音APP内喜爱的视频或直播内容可以直接同步。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抖音电商深入淘宝腹地】商城后续将被放到的首页入口,包括商城与搜索在内的新场域,未来占比将达50%以上。电商的重点覆

【抖音电商深入淘宝腹地】抖音商城后续将被放到抖音的首页入口,包括商城与搜索在内的新场域,未来占比将达50%以上。抖音电商的重点覆盖范围将从内容电商的“货找人”,到传统货架电商的“人找货”。 #抽屉IT

封面图片

抖音进攻货架电商:“抄袭”淘宝,超越淘宝?

抖音进攻货架电商:“抄袭”淘宝,超越淘宝? 通过与淘宝、京东和拼多多App对比,新浪科技发现,抖音商城版App的导航菜单在设计上与淘宝最为相似。同时,抖音商城版App给予了“低价秒杀”更重要的展示位置,将其放在了banner推荐位的下方,或是为低价策略探路。从抖音推出独立电商App的举动可以看出,抖音布局货架电商的野心不小。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指出,抖音的直播电商依赖于主播的多样性,此外由于头部主播过于强势,因此在商品种类上会有所限制。而货架电商恰巧可以弥补抖音的短板,形成长尾效应。电商的争夺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抖音与淘天、京东和拼多多的交战不可避免。但目前来看,京东和淘天都正在经历不同的阵痛和动荡。而随着抖音App电商和抖音电商版App的双管齐下,在GMV上不断紧追的抖音电商,或将蚕食更多原本属于淘天和京东的市场份额。菜单模仿淘宝对于推出独立电商App,抖音电商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我们观察到部分用户在主动购物方面存在着旺盛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用户,抖音电商上线抖音商城版,帮助这些用户发现优价好物、便捷管理订单。”根据应用简介,抖音商城版App可以为用户提供商品浏览、查找搜索、购买商品或服务、物流查询、发表评价、分享商品等服务。通过与淘宝、京东和拼多多App对比,新浪科技发现,从App界面底部的导航菜单来看,抖音商城版App在设计上与淘宝更为相似,均包括“商城首页”“视频”“购物车”“消息”和“我”(淘宝App为“我的淘宝”)五大功能。其中,“消息”与“我”的菜单与抖音App数据相通,而“视频”则比抖音App有所简化,剔除了拍摄创作功能,同时也删除了团购、长视频等顶部导航。而与抖音App商城相似的是,抖音商城版App同样将“抖音超市”“小时达”“手机充值”放在界面最重要的推荐位。此后,同样还有“低价秒杀”“直播精选”和“超值购”的入口。抖音商城版App内的商品来源于抖店,商品的购物流程与在抖音App无太大差异。(左:抖音商城版App 中:抖音App商城 右:淘宝App)值得注意的是,抖音商城版App将“低价秒杀”放在了banner推荐位的下方,给予了更重要的展示位置,而抖音App商城内原有的“超值购”,在抖音商城版App中则与“直播精选”并排展示。凸出“低价秒杀”或是为抖音电商所推行的低价策略探路。据媒体报道,抖音电商将“价格力”设定为2024年优先级最高的任务,是继拼多多、阿里与京东后又一个在内部明确将“低价”提升为核心战略的电商平台。难掩货架电商野心对于抖音推出独立的电商App的举动,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指出,抖音的直播电商依赖于主播的多样性,此外由于头部主播过于强势,因此在商品种类上会有所限制。而货架电商恰巧可以弥补抖音的短板,形成长尾效应。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抖音推出独立的电商App满足了部分用户对于主动购物的需求,抖音可以更加精准地定位目标用户,推送更符合其需求的商品信息,从而提高转化率。同时,独立的电商App也有利于抖音电商形成自身的品牌效应,提升在电商领域的竞争力。2020年,抖音正式发布“抖音电商”品牌。凭借庞大的流量池、强大的分发能力以及高效的内容触达等优势,抖音很快坐上直播电商的头把交椅。不过,经过几年的发展,直播电商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用户规模逐渐见顶,各个平台也进入存量阶段的竞争。为了开拓新的增长曲线,在电商业务的打法上,抖音开始挺进货架电商的腹地。2022年,抖音电商从兴趣电商升级为全域兴趣电商,大力投入货架电商建设,希望将短视频和直播的内容场景与抖音商城、搜索、店铺等货架场景协同互通。去年5月,抖音方面就曾透露,过去一年,抖音电商GMV同比增长80%,其中货架场景GMV占比达30%。在抖音电商的设想中,未来内容场景和货架场景的GMV将各占一半。为了加速全域兴趣电商的发展,2023年,抖音电商还拿出了百亿现金扶持。据媒体报道,2023年,抖音电商的总成交额(GMV)约为2.2万亿元,而2024年抖音电商则定下了超3万亿元GMV的目标。以此估算,抖音电商需要在2024年实现超过36%的增长才能完成目标。因此,在完成了“货找人”的布局后,抖音电商必须在“人找货”这条路上继续加码。蚕食淘天京东份额?当下的中国电商市场中,GMV规模突破万亿的平台包括淘天、京东、拼多多、抖音和快手。而跨过GMV破万亿的关口,这五个头部玩家用时又各不相同:淘宝用了14年,京东用了20年,拼多多不足5年,快手用了6年,而抖音电商仅用了2年时间。电商的争夺战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快手以信任电商为基础,同样在发力泛货架场域;淘宝、京东、拼多多三大传统货架电商之间,“低价”关键词贯穿全年,而且也都不约而同地加快布局抖快的强项,更加强调内容属性。毫无疑问,抖音与淘天、京东和拼多多的交战不可避免。但是目前来看,除了拼多多外,京东和淘天都正在经历不同的阵痛和动荡。重振淘天集团被阿里内部视为最高优先级的任务之一。财报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作为阿里最核心的业务板块,淘天集团营收1290.70亿元,经调整EBITA为599.3亿元,同比仅录得个位数2%和1%的增长。刨去批发和直营业务,淘天最为重要的“客户管理”收入增速为零。也就是说,尽管去年第四季度有双11的加持,但淘天的增长依旧乏力。京东方面,2023年,京东全年收入10847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处于近年来新低,2021年和2022年在疫情影响下,增速还保持27.6%和9.9%。其中,商品收入8712亿元,较上一年微增0.7%,增速同样低于2022年。第四季度,京东收入为3061亿元,同比增加3.6%,商品收入2465亿元,同比增长3.7%。有市场消息称,此前,抖音电商主要对标阿里,但现在更多在对标拼多多,京东则完全被忽视。随着抖音App电商和抖音电商版App的双管齐下,在GMV上不断紧追的抖音电商,或将蚕食更多原本属于淘天和京东的市场份额。文 | 新浪科技 徐苑蕾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电商巨头患上“流量焦虑症”

电商巨头患上“流量焦虑症” 一个微不足道的流量因子,一笔不到200元的订单,暴露了电商平台的流量焦虑。对用户好,不是平台良心发现了,是流量更值钱了。流量这个词,是互联网行业的高频词汇,每一个触网的人,都可以被抽象为流量。你在微信聊天,就成了腾讯的社交流量,去抖音刷短视频,成了字节的娱乐流量。这些流量被平台拿到手里,最后一定会被“榨干”,变现形态最优的是游戏,其次是广告,然后就是电商。电商是流量黑洞。过去,电商平台喜欢从内容平台给自己导流,阿里、京东、拼多多购买流量的费用都在百亿级别。在抖音自己下场做电商之前,淘宝一年要花费六七十亿元从抖音购买流量。京东、拼多多也在快手上大量投放广告。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新增流量急剧减少,抖音、快手做了自有电商,微信视频号发力直播带货,所有电商平台都开始大力做内容。图文种草、直播、短视频、短剧,各种能产生流量的内容形式都被装进了购物APP里。去哪里获取流量,如何“榨干”既有流量,成了摆在电商巨头眼前的一道难题。人从哪里来,钱往何处去电商平台对流量的不安全感,从平台诞生那一刻就存在了。以淘宝为例,它不像小红书、抖音等内容平台,从一开始就自带流量。它需要去站外(淘宝外)找流量,所谓“全网营销,淘宝成交”。很多公司都曾当过淘宝的流量入口。十多年前甚至有一批专职给淘宝导流的平台,如返利网、蘑菇街、美丽说、折800、楚楚街等,它们先用内容资讯、优惠券返利、特卖导购的形式吸引用户,然后把订单引向淘宝。但这些导购平台后来基本都没落了,一旦它们占据淘宝外部流量来源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被限制淘宝不想受制于某个单一平台。这种不安全感,用马云的话说:淘宝的流量来源应该是草原,而不是森林。如果某些大树出问题,可能威胁淘宝整体。基于这一指导思想,阿里此前切断了很多外部链接,杜绝扶持单一流量入口,还投资了微博、小红书等自带流量的内容公司。但互联网有个特征,流量总是会向头部平台集中。PC时代的百度、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信、短视频时代的抖音,这三大超级流量平台,任何一个电商平台都绕不过。电商平台花钱从它们那里采买流量,流量平台也长成了参天大树。这种流量采买关系一直存续至今。今年618期间,有人还在微信订阅号的信息流里,刷到了淘宝的广告。微信订阅号信息流里的淘宝广告对于电商平台而言,巨头的导流有利有弊。当年淘宝从百度采买大量流量,导致用户都在百度进行购物搜索,流量入口和用户数据都落在了百度手里,没多久百度就自己下场搞了电商C2C平台“有啊”。后来淘宝卖家用各种方式从微信进行流量转移,数百万淘宝客像工蜂一样,从微信给阿里导流获利。警惕的淘宝屏蔽了微信,要求所有跳转淘宝的链接都直接提示用户下载手淘APP。阿里一直不希望流量巨头具备电商能力,转身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电商这事,百度失败了,腾讯也没做成。腾讯用微信的巨大流量池,扶持了两个代理人京东、拼多多。京东和拼多多的崛起,证明了流量巨头的助攻威力巨大。京东在微信九宫格获得了一级流量入口,有很长一段时间,京东超过四分之一的新用户来自微信。腾讯在2016年领投拼多多1.1亿美元融资,拼多多用户量当年突破1亿。短视频时代,流量被快速转移到抖音和快手这两个超级APP里,所有电商平台都开始向它们采购流量。2018年底抖音开放购物车功能,接入第三方电商平台,淘宝跟抖音签订导流年框,金额数十亿元级别。字节跳动跟腾讯不同,腾讯没做成的事,它做成了。2020年,抖音摸清电商门道后,一脚踢开淘宝,切断淘宝外链,自己下场做了抖音电商,此后不断蚕食淘系电商的市场份额。另一大流量平台快手,也做了快手电商。有一位业内人士将抖音电商崛起的核心原因,归结为逍遥子做了一个误判,认为抖音跟微信一样只是一个流量入口,但是没想到抖音做得这么好。时间拉回到今天,中国电商江湖形成了两大阵营、五大玩家:古典派的“猫狗拼”,由交易驱动;新兴派的“抖快”,由内容驱动。其中“抖快”既产生流量也掌握交易,在电商这场仗里,它们既是参战方,也是军火商。唯一的变量是视频号。腾讯一直想做自己的电商业务,如今随着视频号步入正轨,成为“全村的希望”,腾讯重燃电商野望,或许会改变行业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淘系、京东、拼多多面临流量焦虑是必然的。在既有的流量池子里,流量平台的格局已经固化,只剩几个大平台,即马云所谓的“流量森林”,曾经百花齐放的“流量草原”各种中小站、博客、微博、导购网站,要么被大平台收至麾下,要么被巨头消灭了,流量中心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个池子也不再扩大了,抖音、快手、小红书之后,互联行业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超级流量平台。这让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变成了赤裸裸的存量博弈,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案例用户手机里同时安装了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在哪里下单成交,这是个问题。过去电商竞争激烈,大家还可以去找增量,拼多多的错位竞争、抖音的换道超车,都是在找尚未被充分开发的市场。现在,锅里的肉已被瓜分完毕,再要增长就只能从他人碗里抢了。要转化还是要时长拼多多、京东在两年前就已不再公布用户数据,当时有8.8亿人在一年中至少会在拼多多购物一次,现在这个数据只会更大。对于淘宝、拼多多而言,当绝大多数网民都已注册成为用户,拉新意义不大了。即便是男性用户居多的京东,年度活跃用户也到了6亿级别,快触及天花板了。时不时唤醒这些用户,延长他们的停留时长,让他们多下单,就成了更重要的事情。电商巨头们想到的办法是做内容。图文种草、短视频直播、短剧,这些看起来跟卖货没直接关联的内容形式,都被加进了电商APP里。过去几年,直播和逛逛一直是淘宝APP里最核心的两大内容场,去年合并后,直播和短视频、图文在淘宝打通。淘宝短剧也在发力,定制了很多品牌合作剧。京东今年全力做直播,标志性的事件是,京东把老板刘强东做成了数字人,放到直播间里在线营业。刘强东数字人京东是典型的货架电商。过去用户在京东的购物轨迹是:用户带着明确的购物需求进入京东商城,只需去货架上找到自己想要的货即可,买完即走。这跟内容电商的逻辑完全相反。比如抖音,用户进来是想刷短视频,刷着刷着看到一款不错的商品,就下单了。基于兴趣,被内容吸引,再到成交转化。货架是冰冷的,而内容是有趣的,用户天然愿意留在内容平台上,所以京东也要做直播,留住用户。拼多多同样需要内容。虽然拼多多一直说自己是“货找人”而不是“人找货”,平台通过算法和社交关系链,把商品分发给需要的人,但它同样需要用内容加强用户粘性。去年,“多多视频”成为拼多多APP首页一级入口,今年多多视频上架大量免费微短剧,以增加用户停留时长。拼多多里的短剧截图有业内人士说,拼多多用很低的价格,从外面买了一堆“过气”短剧,虽然内容不是独家也不新,但也够用户看了。从单纯卖货到主动做内容,电商平台的流量分配机制也变了。从图文到视频,从看中成交效率到看中注意力停留,平台表面上不那么功利了,实则是拉长了变现周期,为后续变现埋下了伏笔。电商平台要产生跟抖音快手一样的原生流量并...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