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确定早期人类迁徙的枢纽 早期人类基因之谜终于解开了?

考古学家确定早期人类迁徙的枢纽 早期人类基因之谜终于解开了? 波斯高原是现今所有非非洲人的祖先在迁徙出非洲后的两万年间最有可能生活的地方。在此期间,他们的基因也与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混合在一起。图片来源:原始出版物作者走出非洲旅程开始现今所有欧亚人、美洲人和大洋洲人的祖先都是在 7 到 6 万年前迁出非洲的。这些早期定居者到达欧亚大陆后,作为一个同质种群,在一个大概是局部的地区闲置了几千年,然后将其范围扩展到整个大陆和更远的地方。这一事件为现今欧洲人和东亚人之间的基因分化奠定了基础,其时间可追溯到大约 4.5 万年前。一方面,一些作者已经在 2022 年出版的前一本书中重建了欧亚大陆殖民化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一系列在时间、基因和文化上截然不同的扩张而发生的。另一方面,在"走出非洲"之后,所有非非洲人的祖先生活在哪个地理区域,并成为智人后来迁移的"枢纽",这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西亚、北非、南亚甚至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列为潜在的合适地点。确定早期人类迁徙的枢纽在最新的研究中,作者们采用了一种新颖的遗传学方法,确定了波斯高原的古代和现代人群携带的遗传痕迹与中枢人群的特征最为相似,从而确定该地区可能是所有早期欧亚人的故乡。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莱昂纳多-瓦利尼(Leonardo Vallini)说:"最困难的部分是要把中枢地区定居后4.5万年的人口迁移和混血所构成的各种干扰因素区分开来。"这项多学科研究还调查了当时该地区的古生态特征,并确认该地区适合人类居住,有可能比西亚其他地区容纳更多的人口。合著者之一、布里斯班格里菲斯大学的迈克尔-佩特拉利亚(Michael Petraglia)教授补充说:"确定波斯高原为早期人类迁徙的枢纽,为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事实上,波斯高原将是欧洲研究理事会协同项目"最后的近古人类"的重点,该项目最近授予了共同作者、博洛尼亚大学(文化遗产系)教授斯特凡诺-贝纳齐(Stefano Benazzi)。贝纳齐说:"根据这项研究的结果,这个 ERC 项目旨在探索和揭示 6 万年前到 4 万年前发生的错综复杂的生物文化事件,重点也是波斯高原。""通过我们的工作,我们找到了欧洲人、东亚人、美洲原住民和大洋洲人之间 2 万年共同历史的家园。"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卢卡-帕加尼(Luca Pagani)教授总结说:"人类走出非洲的这段旅程非常吸引人,因为在这段旅程中,我们还遇到了尼安德特人,并将我们的基因与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混合在一起。"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新研究揭示波斯高原是人类迁徙之谜的关键所在

新研究揭示波斯高原是人类迁徙之谜的关键所在 Pebdeh 洞穴位于扎格罗斯山脉南部。早在 4.2 万年前,Pebdeh 就被狩猎采集者占据。图片来源:Mohammad Javad Shoaee这项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强调,在大约 7 万年前到 4.5 万年前的关键时期,人类并没有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欧亚大陆,这为我们了解人类在这一时期的行踪留下了空白。研究的主要结果包括:波斯高原是早期人类定居的中心:这项研究采用了一种新颖的遗传学方法,并结合古生态学建模,揭示了波斯高原是欧亚大陆人口定居浪潮的发源地。与西亚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区是一个能够养活更多人口的合适栖息地。古代和现代人口的基因相似性:在波斯高原人群中发现的基因成分强调了其在该地区的长期分化,这与该地区的枢纽性质相符,并且是已知居住在该高原的基因成分的祖先。这种遗传特征的发现得益于一种新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将 4 万年的混血和其他干扰事件区分开来。这种基因联系强调了高原作为早期人类定居和随后迁徙的关键地点的重要性。该研究的合著者之一、格里菲斯大学澳大利亚人类进化研究中心主任迈克尔-佩特拉利亚(Michael Petraglia)教授对这些早期人类的运动进行了更为清晰的描述。佩特拉利亚教授说:"我们的多学科研究为远古时代提供了一个更加连贯的视角,让我们深入了解了从非洲向外扩张到欧亚人群分化之间的关键时期。波斯高原是一个关键地区,强调了进一步考古探索的必要性"。第一作者、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莱昂纳多-瓦利尼说:"这一发现阐明了非洲以外地区长达2万年的智人历史,在这一时期,智人与尼安德特人种群发生了互动,并揭示了不同欧亚种群之间的关系,为了解我们这个物种在欧洲、东亚和大洋洲的人口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资深作者卢卡-帕加尼教授补充说:"波斯高原作为早期人类迁徙枢纽的揭示为考古探索打开了新的大门,丰富了我们对人类跨洲旅程的了解,并凸显了这一地区在塑造人类历史中的关键作用。"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失落的萨胡尔大陆 考古学家发现史前秘密

失落的萨胡尔大陆 考古学家发现史前秘密 在海平面较低的时期,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群岛(上图)。芬兰附近的奥兰群岛(下图)是现代大陆架被淹没后形成群岛的一个例子。资料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澳大利亚地球科学组织在澳大利亚过去 6.5 万年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较低的海平面显示出澳大利亚大陆西北部有一大片干燥的陆地,将金伯利和阿纳姆陆地连接成一个连续的区域。通过对高分辨率测深数据(海底地形)的细致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在海洋同位素阶段 4(距今 7.1 万-5.9 万年前),这片现已被淹没的区域曾是一片广阔的群岛,并稳定了约 9000 年。在海洋同位素第二阶段(距今 2.9 万-1.4 万年前),这里变成了一个完全裸露的陆架,其特点是内陆海毗邻一个相当大的淡水湖,周围环绕着被深峡切割的高陡壁。研究小组的人口模型显示,在海洋同位素阶段 4-2 中,这个现已被淹没的大陆架经历了潜在承载能力的波动,在不同时期可能支持 5 万到 50 万人不等的人口。然而,14500-14100 年前(融水脉冲 1A 期间)和 12000-9000 年前,全球海平面迅速上升,导致约 50% 的西北大陆架被迅速淹没,使人类的寿命空间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事件很可能引发了人类在海岸线侵蚀前的撤退,这在金伯利和阿纳姆考古遗址的职业强度高峰期以及这两个地区突然出现的独特的新岩画风格中都有所体现。首席研究员卡西-诺曼(Kasih Norman)说:"这片广阔群岛的存在很可能促进了第一批海上探险者从瓦拉塞岛(今印度尼西亚地区)成功扩散,为他们适应广袤的萨胡尔大陆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环境"。此外,这项研究还强调了现已被淹没的大陆边缘在早期人类扩张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诺曼补充说:"在讨论早期人类繁衍和扩张的过程中,忽视晚更新世萨胡尔大陆架边缘的诱惑,有可能会过度简化和误解这一关键历史时期。"这些发现的影响突出表明,有必要重新评估早期人类迁徙的叙述以及气候变化对古代人口的影响。诺曼说:"我们的人口模型显示,在距今约 2 万年前的上一个冰河时期,西北大陆架的整个范围都是干地,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现在,新的基因研究也支持了这一发现,研究显示,在上一个冰川期的高峰期,蒂维岛人的人口数量非常大,而蒂维岛人就位于研究区域的东部。"随着水下景观不断产生宝贵的考古发现,澳大利亚海底考古学的兴起有助于全球了解更新世晚期的人类迁徙。这项研究是了解古代地貌、人类和环境变化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诺曼博士说,随着水下遗址勘探和分析工作的扩大,有望揭开人类共同历史的更多秘密。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人类起源和迁徙之谜》

《人类起源和迁徙之谜》 简介:本书系统解析人类起源和迁徙之谜的核心内容,并结合实用案例帮助读者加深理解。内容涵盖其发展历程、关键概念及实际应用,提供深入的知识探索路径。适合对该主题有兴趣的学习者,帮助拓宽视野并提高专业素养。 标签: #人 #人类起源 #知识 #学习 文件大小:NG 链接:

封面图片

考古学家发现石器时代技术创新的重要分界线

考古学家发现石器时代技术创新的重要分界线 研究人员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他们对石器技术的见解,他们的见解表明,人们通常认为的文化和技术"革命"使解剖学上的现代人超越了尼安德特人和其他古人类的观点,其实是一个更加微妙和复杂的文化进化过程。研究小组重点研究了旧石器时代中-上叶(MP-UP)的文化过渡,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两个关键阶段之间的重要分界线: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 25 万至 4 万年前),解剖学上的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和古人类同时共存。在文化上,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拥有相似的石器技术,例如使用"勒瓦卢瓦法"制作工具,即用类似锤子的工具敲击石头。上旧石器时代(距今 5 万至 1.2 万年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类进行广泛地理扩张和古人类灭绝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各个领域都出现了新的文化元素,包括工具技术、食物获取、航海以及装饰品和洞穴艺术等艺术表现形式。石器刃口生产力的提高(白线所示)并不是发生在智人广泛分散到欧亚大陆之前或之初,而是发生在智人最初分散到欧亚大陆之后,与旧石器时代上早期刀片技术的发展相吻合。资料来源:Reiko Matsushita传统上,学者们认为 MP-UP 过渡是一种突然的变化,其标志是新文化元素的革命性出现。例如,假设智人的神经突然发生突变,从而产生了超强的认知能力。这一变化使他们最终超越了其他古人类,并将尼安德特人赶尽杀绝。然而,这项研究对这一范式提出了挑战。研究人员考察了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旧石器时代上古时期到旧石器时代上古时期六个文化阶段的五万年时间跨度内带刃石器的生产力。他们发现,创新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并不是发生在智人广泛扩散到欧亚大陆之前或之初。相反,创新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发生在智人最初的扩散之后,与旧石器时代上古早期刀片技术的发展相吻合。这一结果表明,文化变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阶段,而不是单一的'革命'。首席研究员门胁诚二教授认为,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到旧石器时代上期的文化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进化过程,涉及多个方面,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发生变化。他说:"就尖端生产力而言,智人并不是在石器技术迅速革新之后才开始向欧亚大陆扩散的,'尖端'生产力的革新反而是后来发生的,是与刀片等石器的小型化同步进行的。"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3000 年人类迁徙史》

《3000 年人类迁徙史》 简介:跨越数千年的历程,记录了人类从早期农业定居到星际殖民的关键阶段,探讨了技术突破、环境变化与政策推动对人口流动的影响,揭示了迁徙背后的文化融合、资源争夺及社会结构变迁,为未来生存模式提供历史参照。 亮点:结合考古学与未来学视角,分析气候危机、太空探索等议题,反思迁徙中的人性抉择与文明存续挑战。 标签:#文明演进 #星际殖民 #气候变迁 #多维度分析 #历史研究 更新日期:2025-04-15 14:23:07 链接:/url/

封面图片

《3000 年人类迁徙史》|简介:《3000 年人类迁徙史》是一部关于人类历史上大规模迁徙活动的研究著作。它详细追溯了从古代到现

《3000 年人类迁徙史》|简介:《3000 年人类迁徙史》是一部关于人类历史上大规模迁徙活动的研究著作。它详细追溯了从古代到现代的 3000 年间人类迁徙的历程。书中可能涵盖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迁徙事件,如古代文明的扩张、民族的大迁徙、殖民活动以及现代的移民潮等。在讲述每一次迁徙时,会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可能包括气候变化、战争、经济发展不平衡、宗教迫害等因素。同时,也会阐述这些迁徙活动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例如,欧洲中世纪的民族大迁徙对欧洲的政治格局、文化融合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而现代的移民潮则在全球范围内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通过对人类迁徙史的研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标签:#3000 年人类迁徙史#人类历史#迁徙研究|文件大小:NG|链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