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出口欧洲加速 奇瑞将投资4亿欧元于西班牙建厂

中国车出口欧洲加速 奇瑞将投资4亿欧元于西班牙建厂 海外媒体的报道披露了奇瑞与Ebro-EV Motors合作的部分细节,据悉,该项目总投资达4亿欧元(当前约合30亿元人民币),其中既包括两个合作伙伴的投资,也包括西班牙政府和加泰罗尼亚大区政府的援助。据悉,奇瑞与Ebro-EV Motors合作项目将重启位于加泰罗尼亚大区的前日产汽车西班牙基地,该生产基地中的一家工厂将生产奇瑞Omoda品牌,另一工厂则将生产Ebro品牌旗下车型。在与Ebro-EV Motors达成协议后,奇瑞汽车副总经理兼国际公司总经理表示,西班牙将成为奇瑞全球“主要汽车出口基地”之一,希望利用巴塞罗那工厂向欧洲其他地区出口汽车。数据显示,西班牙是仅次于德国的欧洲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去年产量接近250万辆,预计今年可达230万辆左右。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奇瑞回应被欧盟加征21%关税:将在欧洲建厂以减轻影响

奇瑞回应被欧盟加征21%关税:将在欧洲建厂以减轻影响 虽然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政策会对公司出口业务造成一定影响,但奇瑞将在欧洲本土生产汽车,此举有助于减轻加征关税所带来的部分影响。张建表示,奇瑞预计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在最近收购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工厂开始生产电动汽车,这是其在欧洲的首个生产基地。据悉,该生产基地位于日产汽车巴塞罗那旧厂,早在2021年底,日产关闭了该工厂,并导致约2500名工人失业,而奇瑞接手后,给出了超过1250个就业岗位。在产能规划上,奇瑞这一欧洲工厂预计将于今年三季度投产,生产欧萌达5等车型,预计到2027年年产量将达到5万辆,2029年增至15万辆。不过,张建也透露,该工厂的产能不足以满足奇瑞在欧洲的中长期计划,奇瑞正考虑欧洲第二工厂的选址,以进一步扩大在欧洲市场的规模。此外,有业内专家指出,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本质目的还是促进制造业回流欧洲,吸引中国车企在欧洲建厂,而奇瑞的这种应对欧盟关税的举措,也会更受欧盟的欢迎。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关税压力之下 欧洲各国对中国车企抛出招商橄榄枝

关税压力之下 欧洲各国对中国车企抛出招商橄榄枝 作为欧洲的第二大汽车生产国,西班牙已经获得了奇瑞汽车的投资。据报道,奇瑞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工厂将于第四季度在巴塞罗那正式开工。而据消息人士称,奇瑞还计划在欧洲开办第二家规模更大的工厂,且其已经与包括意大利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政府进行了会谈。意大利政府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希望引进奇瑞与另一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进行竞争。目前,奇瑞有资格获得西班牙政府的电动汽车和电池工厂吸引计划的支持。另一家中国远景集团则已经获得该计划下的3亿欧元奖励,以建设一座价值25亿欧元的电池厂。此外,宁德时代还计划与Stellantis合作在西班牙建设一家超级工厂。意大利方面则透露可能利用其国家汽车基金,为包括中国东风汽车在内的几家公司提供激励措施。该基金预计在2025-2030年间投入60亿欧元,用于支持汽车产业的发展。还有人则爆料,上汽集团计划在欧洲建立两家工厂。第一家工厂建立在现有工厂之上,年产量预计为5万辆汽车;第二家工厂则从零开始建设,年产量目标在20万辆。上汽正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匈牙利等国家中考虑选址。有力候选咨询公司AlixPartners汽车和工业业务全球联席主管Andrew Bergbaum指出,欧盟的关税可能加速中国电动汽车公司和供应商在欧洲本地化生产的过程。他还强调,虽然关税对消费者和有碳排放目标的城市来说并不是好消息,但其不会阻碍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的受欢迎程度,尤其是当其于欧洲制造时。瑞银分析师则认为,这将导致出海欧洲的中国车企变得更加集中,规模较小的企业或许将放弃进入这一残酷竞争的市场。此外,中国企业也将加快在当地设厂的努力,这一举动将获得匈牙利、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盟国家的欢迎。另一方面,考虑到劳动力、能源和合规等方面的成本问题,咨询公司贝恩的分析师Di Loreto表示,北欧将因为劳动力成本过高而不被中国企业青睐,更南边的意大利或者西班牙希望更大,其劳动力成本较低且制造标准相对较高,这对高端汽车企业来说十分重要。而对于低成本汽车来说,东欧和土耳其的吸引力更大。尤其是土耳其,其与欧盟的关税同盟以及与非欧盟国家的自贸协定保证了汽车和零部件出口的免关税。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以80%的股权换取技术支持 东南汽车被奇瑞汽车“收编”

以80%的股权换取技术支持 东南汽车被奇瑞汽车“收编” 据了解,东南汽车将与奇瑞将形成对赌协议,以80%的股权换取奇瑞汽车的“技术支持”。而奇瑞对东南汽车收购的第一步就是以“贴牌车”的形式在今年实现2.4万辆销量目标,帮助东南汽车保全生产资质。日后,双方再逐步投放新车型、扩充产能,并争取在5年内实现年销40万辆的目标,并完成25万辆年产能的新工厂建设。据东南汽车官网信息,该公司成立于1995年,东南汽车旗下拥有轿车、SUV、商用车等多个领域的产品。目前,公司成立至今已累计产销汽车突破156万辆,累计实现营收突破1248亿元。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特斯拉与泰国政府谈判 商讨潜在建厂事宜

特斯拉与泰国政府谈判 商讨潜在建厂事宜 Supakorn CongSomjit向媒体表示,泰国政府已承诺向特斯拉提供100%的绿色能源来运营这个潜在工厂。目前尚不确定,该工厂将生产电动汽车,还是电池。泰国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为此,泰国也一直希望成为该地区主要的电动汽车生产中心。泰国总理去年12月曾表示,特斯拉正寻求在泰国收购一大片土地用于建厂。据报道,特斯拉考察的潜在地点是一个工业区,占地近800英亩。泰国已经是亚洲最大的汽车组装中心之一,每年在当地生产200多万辆汽车。如果特斯拉最终确定建厂,则将大大提高这一数字。但目前尚不确定,该工厂是汽车工厂,还是电池工厂。泰国的汽车市场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更重要。去年市场上售出了超过75万辆汽车,预计今年将达到80万至90万辆。但从价格方面而言,这些汽车中的大多数都不在特斯拉汽车的价格范围内。但分析人士称,特斯拉在泰国工厂生产的汽车,可能将主要用于出口。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改写EV世界版图

中国改写EV世界版图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1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汽车出口量比2022年增加16%,达到442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的新车出口量增长58%,达到491万辆。按有可比数据的各国数据来看,自德国跃居第一位的2016年以来,日本首次从出口量首位跌落。中国汽车出口的驱动力是对于美日欧主要企业撤出的俄罗斯出口等的扩大、以及以中国领先的EV为中心的“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增长。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在2023年比2022年增加约80%。象征中国崛起的是2023年10~12月在EV销量上首次超过美国特斯拉的中国最大EV企业比亚迪(BYD)。比亚迪正在迅速扩大产能。2022年乘用车产能为125万辆,但实际产量超过180万辆,开工率超过100%。当地媒体报道称,2023年产能达到350万辆左右,超过特斯拉2023年的产能(235万辆)。比亚迪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正在迅速扩大中国国内工厂的生产基地。当地媒体报道称,安徽省合肥市项目的第一期工厂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了10个月。预计今后将加强广东省深圳市及河南省郑州市的工厂产能。华安证券推算称,2024年比亚迪的产能将超过450万辆。海外销售也在快速增长。比亚迪的海外销量在2023年超过了24万辆。超过了披露的2022年7~12月的累计约5万辆。在海外,中国制造的EV销量正在增加,是因为与特斯拉和德国大众等海外竞争车型相比价格较低。在欧洲,以具有环保意识的年轻人为中心,比亚迪的销量正在增加。与欧洲大型汽车企业的EV相比,比亚迪的EV车身价格平均便宜20~40%。在泰国,比亚迪的SUV“ATTO3”正在以首都曼谷等城市地区的富裕阶层为中心不断普及。小型EV“海豚”在享受补贴后能以相对便宜的价格购买,正在扩大到中等收入阶层。比亚迪通过电池业务起家,可自主生产主要零部件。连芯片、零部件和座椅都始终自主生产,降低了采购成本。销量越多,越能产生量产效应。从2023年7~9月的销售净利润率来看,比亚迪达到6.4%,在盈利能力上也接近特斯拉(7.9%)。在中国企业在汽车生产方面增强实力的背后,政策的推动也功不可没。中国政策引导EV转型中国政府在2009年提出了推进EV等新能源汽车普及的方针。2010年至2022年全面引进了销售补贴制度。根据中国媒体的报道,政府发放的补贴总额达到3000亿元规模。此外,还推出了推动企业转向EV的制度。从2019年开始,原则上只批准EV建设组装汽车的新工厂,2020年正式引进了要求企业按照一定比例制造和销售新能源汽车的制度。KPMG FAS 的执行董事合伙人井口耕一表示,“中国EV企业的投资思路和速度感接近于IT企业。政府也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使低价化趋势得以持续,短短数年内就席卷了世界EV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整体的3成来自海外品牌中国正在推进包括海外品牌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在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中,实际最多的是特斯拉,达到34万辆。远远领先于比亚迪,占整体的近30%。据悉,力争扩大EV出口的中国被认为在特斯拉设立上海工厂之际,要求特斯拉实现产量一半的出口。中国瞄准的是以转向EV为契机,成为引领世界市场的“汽车强国”。中国跃居出口首位只是开始,今后的增长将转向海外生产。中国相关人士预测,2030年汽车出口将达到600万辆,海外产量将达到600万辆,海外销量将达到1200万辆。出口或有助于缓解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中国扩大出口的背后也具有缓解国内产能过剩问题的意图。据中国媒体的报道,2022年国内汽车工厂的开工率仅为54%,与2017年的67%相比大幅恶化。面临严重的供应过剩问题。有估算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将超过3600万辆。2025年国内销量为1400万~1600万辆左右,预计将出现2000万辆的产能过剩。今后的内需放缓可能加剧产能过剩。法国和意大利限制对亚洲造EV的补贴,对低价的中国EV进口产生警惕。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微软将投资66.9亿欧元在西班牙建数据中心

微软将投资66.9亿欧元在西班牙建数据中心 6月14日消息,微软计划投资66.9亿欧元在西班牙东北部阿拉贡地区开发新的数据中心,该地区正在成为欧洲主要的云计算中心。阿拉贡地区政府表示,微软已经申请了在萨拉戈萨市外的一处地点建设数据中心的施工许可证。当地政府表示,该公司的投资将分10年进行。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