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的人年纪大了之后 是视力逐渐改善还是会同时得上老花眼?

近视的人年纪大了之后 是视力逐渐改善还是会同时得上老花眼? 但是,我们大部分人关于视力的知识是非常匮乏的,由于我个人也是近视群体,所以我经常会去了解这方面知识,我发现互联网上大部分关于视力相关的知识都是片面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比如,有一个关于近视的人年纪大了到底会不会得老花眼的问题,互联网上大部分分享都是错的,而且极具误导性。图:戴上老花眼镜是看不清远处的,所以你经常会看到老年人以这种姿态一边阅读,一边往远看如果你曾经试图去了解过这个话题,那你就会发现许多完全不同的答案。一些人会跟你说近视的人老了之后视力会有所改善,有些人则会告诉你近视的人不会再得老花眼了,还有人可能会给你说近视和老花会同时拥有。那么,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近视的人老了到底会不会得老花眼?正确答案是,近视和老花是两种完全不同眼部疾病,两者得病机理上几乎互不影响;而且一种失去的是看远处的能力,另外一种失去的是看近处的能力,两者病情上也几乎互不影响。另一方面,老花影响几乎所有年纪足够大的人。所以,只要你年轻的时候是近视的话,那么你老了肯定也会得老花眼你会两种眼部问题同时出现(虽然这样的答案我个人也非常不喜欢,但事实就是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同答案呢?你的身边可能真的有近视的人在老了之后经历了视力改善,但要理解这个,我们必须要了解到底是什么在影响我们的视力。如果你也是近视的话,你肯定或多或少知道,近视是因为光线进入我们眼睛之后,成像在了视网膜的前面,而远视的话则正好相反,它的光线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至于为什么成像会出现视网膜的前面或者后面,很多人可能就不太清楚了。老花和近视的本质是什么?成像在视网膜的因素其实有很多,换句话说,我们近视的原因其实非常多,只是因为它对我们造成的视力感受是一样的,所以被我们统称为了近视。图:光线到达视网膜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让像出现偏差,并造成近视或远视我们眼睛的成像原理和凸透镜类似,只是它是一个复杂的“凸透镜系统”,光线进入眼睛需要经过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的偏折,最终成像。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角膜和晶状体的屈光力,还是房水和玻璃体的折射率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光线无法正确出现在视网膜上,从而出现近视。但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近视的原因并不是这些眼部结构的屈光力和折射率出现问题,而是眼轴变长了或者说视网膜向后推移了,从而导致你的眼部结构正常成像时无法出现在视网膜上,而是在视网膜的前面。由于眼轴变长只在身体发育的时候发生,所以近视通常只发生在青少年时期,一旦成年眼轴就就不会继续发育,进而度数也就不会发生变化。图:凸透镜成像另外,之所以近视眼能够看到远处而无法看到近处,就是因为随着物距的缩短,你的相距会被拉长,从而让成像更接近视网膜或者更多的光出现在视网膜上(可以自己模拟下凸透镜成像就清楚了)。了解了近视的成因之后,我们再来了解远视(远视就是前文所谓的老花眼)。在我们前面谈论眼睛成像时,不知道你发现问题没有,如果眼睛是凸透镜成像的话,那么随着物距变化(或者看不同距离的物体),像距也会发生变化,那么凭什么我们的眼睛能让远近的物体都成像在视网膜上,并让我们远近都看得清楚呢。这个就是眼睛最复杂且智能的部分,它会自动调节相距,从而让远近的物体都成功打在视网膜上。至于如何调节像距,其实就是通过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形状,来改变晶状体的曲率半径,从而改变焦距。与近视一样,有许多因素会导致远视,但常规的远视主要有两个原因,都是关于眼睛无法很好调节焦距造成的。一个是晶状体随着年龄的增加会硬化并失去弹性,从而难以改变其曲率半径;另外一个是随着年龄增加用于调节的睫状肌功能变差,从而无法通过调节来让近的物体成像也出现在视网膜上。无论是晶状体的硬化,还是睫状肌的功能都和年龄有关,所以只要你年纪足够大,基本百分百出现远视。你发现了没有,大部分人的近视是眼轴太长了,从而导致越远的物体距离视网膜越远,从而越看不清,而大部分正常的远视是因为眼睛无法改变焦距,从而让近处的物体出现在视网膜后面,两者是不相关的过程。所以,关于近视眼不会得老花或者近视和老花会相互抵消,只是神话而已,物理上两者几乎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就像我们前面说的,为什么有些近视的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会经历视力改善呢?为什么一些近视的人年纪大了视力会改善?首先,确实有这样的人存在,但这是较罕见的案例。关于为什么会这样,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现在我非常确定,这主要是两个因素造成的(或许你和我一样不会想知道为什么)。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些人的眼睛正在经历较大的病变,因为眼睛的病变导致其焦距发生了变化,其结果就像是天然加配了一个近视眼镜一样。我这边查到,这些病症包括但不限于糖尿病(尤其是最近出现高血糖)、白内障、晶状体脱位、角膜水肿、黄斑水肿和眼后肿瘤。而其中最常见的是白内障,白内障的前身就是晶状体硬化,而这会改变光线进入眼睛时“弯曲”的方式,或者改变其焦距,从而改善近视(当然这些眼部疾病也可能加重近视)。我们前面提到过晶状体硬化也是老花眼的原因,这估计就是为什么一些人觉得自己的近视被老花眼改善了,但这并不是近视和远视抵消造成的,老花眼依然存在,只是近视因为焦距改变而改善了而已。另外一个原因也不是什么好事,是因为你年轻时近视度数没配对,而且是配高了。因为年轻的时候,我们的睫状肌功能很强,所以你的度数配高了依然不会有太多的不适,因为睫状肌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形状适配了你更高的眼镜度数。但是随着你年纪增加,睫状肌功能的下降,它变得无法适应更高的近视度数,所以你感觉自己度数降低了。同样的,我们前面提到过睫状肌功能影响老花眼的另外一个因素,所以一些人觉得自己因为老花眼改善了近视眼。其实,还有一种情况也必须提一下,就是有些高度近视的人,老花对他们的影响没那么明显(这个可能是一些人觉得高度近视的人不会得老花的原因)。这是因为高度近视的人即便看足够近的物体,它的成像也会在视网膜前面足够远地方,而当你这时还拥有远视的话,就会因为远视把这个较近物体的像拉倒视网膜的后面,而相互抵消。但是,如果这时你矫正自己的视力的话,或者说戴上眼镜的话,那么老花眼的影响就会变得明显。最后很多人以为近视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改变,但事实证明,你一旦真的近视,那么它就是永久的,除非通过一些手术来改正屈光力。所以,爱护眼睛是必要的。另外,虽然老花通常不可避免,这对于近视的人来说不是很友好,但也不用太过悲观,现在也有能够同时解决近视和远视的眼镜存在的,只是据说舒适度很差。PS:这篇文章只参考了一个案例,我的家人,她年轻的时候是近视,年纪大了又得了老花,她并没有经历近视改善,只经历了老花越来越严重,需要两副眼镜换着戴。其它方面的内容就是纯属我自己寻找资料,以及物理知识的推测,我并非专业人员,如果有问题,还请咨询专业人员。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BM蓝莓素护眼宁缓解眼部疲劳,纯天然有机蓝莓萃取精华,维持视网膜功能,保护眼睛健康,改善夜间视力,帮助眼睛适应微光环境、舒缓眼部

BM蓝莓素护眼宁 缓解眼部疲劳,纯天然有机蓝莓萃取精华,维持视网膜功能,保护眼睛健康,改善夜间视力,帮助眼睛适应微光环境、舒缓眼部疲劳、特别是对学生、电脑操作员、夜班司机等需要经常保持敏锐视力的人士特别有帮助、时刻呵护你的心灵之窗。 #保健品

封面图片

稀有视网膜细胞可能是眼睛感知真实色彩的关键

稀有视网膜细胞可能是眼睛感知真实色彩的关键 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自适应光学技术深入了解了视网膜的复杂工作原理及其在处理颜色方面的作用。他们在眼窝中发现了难以捉摸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CG),这些细胞可以解释人类是如何看到红、绿、蓝和黄色的。视网膜上有三种类型的锥状体来检测颜色,它们对短、中或长波长的光都很敏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将这些锥状体的输入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20 世纪 80 年代,威廉-G-艾林医学光学教授戴维-威廉姆斯(David Williams)帮助绘制了解释色彩检测的"基本方向"图。然而,眼睛检测颜色的方式与人类看到颜色的方式存在差异。科学家们怀疑,虽然大多数 RGC 遵循基本方向,但它们可能与少量非基本方向的 RGC 协同工作,从而产生更复杂的感知。最近,来自罗切斯特视觉科学中心、光学研究所和弗劳姆眼科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在眼窝中发现了一些难以捉摸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它们可以解释人类是如何看到红、绿、蓝和黄色的。视觉科学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员萨拉-帕特森(Sara Patterson)领导了这项研究。"关于它们的反应特性是如何运作的,我们还有很多东西需要了解,但它们是视网膜处理颜色过程中缺失环节的一个令人信服的选择。"该团队利用自适应光学技术,这种技术使用可变形的镜面来克服光线失真,最早由天文学家开发,用于减少地面望远镜的图像模糊。20 世纪 90 年代,威廉姆斯和他的同事们开始将自适应光学技术应用于人眼研究。他们制造了一种照相机,可以补偿眼睛自然像差造成的畸变,产生单个感光细胞的清晰图像。帕特森说:"眼睛晶状体的光学结构并不完美,这确实降低了眼底镜的分辨率。自适应光学技术能检测并校正这些像差,让我们能够清晰地观察眼睛。这让我们能够前所未有地接触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它们是大脑视觉信息的唯一来源。"增进我们对视网膜复杂过程的了解,最终有助于找到更好的方法,让失去视力的人恢复视力。帕特森说:"人类有 20 多个神经节细胞,而我们的人类视觉模型只基于三个神经节细胞。视网膜上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这是工程学完全超越视觉基础科学的罕见领域之一。现在人们的眼睛里装着视网膜假体,但如果我们知道所有这些细胞的作用,我们就能让视网膜假体根据神经节细胞的实际功能作用来驱动它们。"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国际新闻 失明女孩被卖到园区之后……

#国际新闻 失明女孩被卖到园区之后…… 赖炘卉来自中国台湾的彰化县。她原本在当地的电子厂从事品质检测工作,由于长期夜班、用眼过度导致眼睛出了问题,最早是右眼出现飞蚊症,之后逐步发展到视网膜脱落。 因为视力问题,她在台湾难以找到工作。这时她在交友软件上认识了一名男子,对方称可以介绍工作,她便决定飞到泰国清迈,到了之后她却被带上船辗转到了老挝。她被安排在园区超市送外卖,然而因熬夜送单,她的左眼视力再度恶化,最终左眼也基本失去视力,连门牌号都无法辨认,行走都要摸着墙壁…

封面图片

失明女孩被卖到园区之后……

失明女孩被卖到园区之后…… 赖炘卉来自中国台湾的彰化县。她原本在当地的电子厂从事品质检测工作,由于长期夜班、用眼过度导致眼睛出了问题,最早是右眼出现飞蚊症,之后逐步发展到视网膜脱落。 因为视力问题,她在台湾难以找到工作。这时她在交友软件上认识了一名男子,对方称可以介绍工作,她便决定飞到泰国清迈,到了之后她却被带上船辗转到了老挝。她被安排在园区超市送外卖,然而因熬夜送单,她的左眼视力再度恶化,最终左眼也基本失去视力,连门牌号都无法辨认,行走都要摸着墙壁… 亚太茶馆 :@YTCG8888 亚太大事件@YTDSJ88888 免费爆料投稿:@majiang520

封面图片

失明女孩被卖到园区之后……

失明女孩被卖到园区之后…… 最近有一名失明的女孩竟然被卖到西港的诈骗园区,园区发现她双目失明没有利用价值后,将她扔到街头丢弃。如今她双目失明、身在异乡举步维艰,渴盼能尽早回家治疗眼疾。 “如果不尽快回去治疗,我真的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现在连走路都要摸着墙壁,吃饭也需要人帮忙。” 笔者见到赖炘卉的时候,由于害怕强光,即使在室内她也戴着一双墨镜,由另一位来自云南的女同胞陪着。正是有着这名女同胞和其他热心人的扶持,她才能慢慢走路、活动、进食、打针治疗,维持生活。 赖炘卉在室内也需要佩戴墨镜 避免强光 赖炘卉来自中国台湾的彰化县。她原本在当地的电子厂从事品质检测工作,由于长期夜班、用眼过度导致眼睛出了问题,最早是右眼出现飞蚊症,之后逐步发展到视网膜脱落。 医生诊断她是由于长期熬夜,加上她本身还有糖尿病,要求她必须减少用眼。 当时在台诊断记录 失去右眼视力后,她只能依靠左眼继续工作。但左眼压力过大,最终也因视网膜剥落、血管破裂,导致视力大幅下降。 因为视力问题,她在台湾难以找到工作。这时她在交友软件上认识了一名男子,对方称可以介绍工作,她便决定飞到泰国清迈,到了之后她却被带上船辗转到了老挝。她被安排在园区超市送外卖,然而因熬夜送单,她的左眼视力再度恶化,最终左眼也基本失去视力,连门牌号都无法辨认,行走都要摸着墙壁。 老板看她无法继续工作,跟她说给她“换个轻松的岗位”,但实际上将她卖到了柬埔寨,途中她的护照和手机被拿走。 抵达柬埔寨后,她被送入西港某诈骗园区。园区刚开始以为她是高度近视,还打算给她配眼镜,结果发现她双目几乎失明,没办法只能先把她放在园区的宿舍里呆着。 因为她双目几乎失明,完全无法操作电脑,园区就跟小赖说他们买她来花了2500美金,让她赔偿2500就可以放她走。 不过最终在宿舍里待了几天之后,园区看她生活都很难完全自理,放弃了她,开车将她扔到了金边街头丢弃。 后来她到了移民局,再辗转到了一个庇护所,依靠志愿者帮助生活。 赖炘卉之前右眼失明,现在左眼也视网膜脱落、白内障严重,几乎完全失明,仅能看到一团影子。而且她还有糖尿病,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之前庇护所帮她提供,但目前庇护所自身捉襟见肘,医药费用也难以负担。而且在外时间长了,她自己还需要别人帮助来走路、吃饭,目前希望能尽快返回台湾,治疗眼疾。 点击订阅频道@DNYKX 投稿/广告联系 @naonao01

封面图片

新型螺旋多焦点镜片眼镜能让视力不佳者看得更清晰、更远

新型螺旋多焦点镜片眼镜能让视力不佳者看得更清晰、更远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透镜,利用螺旋形表面在不同光线条件下保持不同距离的清晰聚焦。我们眼睛中的镜片会自然地将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但遗传、环境或年龄等因素会扰乱焦点。如果太靠前或太靠后,世界就会变得模糊不清。值得庆幸的是,矫正镜片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需求,通过特定的弧度、厚度和形状来抵消这种情况。镜片通常只有一个焦点,但现在多焦点镜片也很常见例如,你的眼镜上端可能是远视矫正,下端可能是阅读矫正。但这些镜片可能会出现变形或其他问题。在这项新研究中,法国光子学、数值和纳米科学实验室(LP2N)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透镜,他们称之为"螺旋屈光镜"。顾名思义,这种镜片呈螺旋状,能在视野中形成三个不同的焦点。这项研究的作者伯特兰-西蒙(Bertrand Simon)说:"与现有的多焦点镜片不同,我们的镜片在各种光线条件下都表现良好,而且无论瞳孔大小如何,都能保持多焦点性。对于潜在的植入用户或老年性远视患者来说,它可以提供持续清晰的视力,有可能给眼科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螺旋设计产生了所谓的光学漩涡,基本上就像下水道里的水流淌一样,让光线旋转起来。新透镜是利用先进的数字加工技术模压成螺旋状的,研究小组可以通过改变螺旋的扭曲程度来调整透镜的质量。测试镜头的方法很老套看光板上的数字字母看起来有多清晰。志愿者们表示,在不同的距离和不同的照明条件下,图像看起来都更加清晰。但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传统镜片在特定距离上看起来非常清晰,但在其他距离上却非常模糊,而新镜片则将其平均化,使观众在整个范围内都能获得足够清晰的视力,但却无法达到普通镜片的峰值。这听起来像是一种权衡,但在某种程度上,它与Presbyond 手术的原理类似,后者使用激光将两只眼睛矫正到不同的焦点,以获得更好的平均清晰度。这种新型透镜可用于隐形眼镜(如图所示)、治疗白内障的眼内植入物以及制造新型微型成像系统。该团队计划研究新镜片在现实世界中矫正视力的效果,并表示它还能改进其他技术。西蒙说:"这种新型透镜可以大大改善人们在光线变化条件下的视觉深度。这项技术的未来发展还可能带来紧凑型成像技术、可穿戴设备以及无人机或自动驾驶汽车遥感系统的进步,从而使它们更加可靠和高效。"这项研究发表在《光学》杂志上。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