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5000英里的狂风:韦伯绘制极端系外行星WASP-43b的天气图

时速5000英里的狂风:韦伯绘制极端系外行星WASP-43b的天气图 这幅艺术家的概念图展示了炙热的气体巨型系外行星WASP-43 b的模样。WASP-43 b是一颗木星大小的行星,环绕着大约280光年外的一颗恒星,位于六分仪座。这颗行星的轨道距离约为 130 万英里(0.014 个天文单位,或 AU),大约 19.5 个小时就能绕行一圈。由于离恒星如此之近,WASP-43 b很可能被潮汐锁定:它的自转速率和轨道周期相同,因此始终有一面朝向恒星。资料来源:NASA、ESA、CSA、拉尔夫-克劳福德(STScI)天文学家利用韦伯望远镜绘制了这颗行星的温度图,并分析了它周围的大气层,希望能在夜面探测到甲烷这种常见的碳分子。但显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存在甲烷。为什么会这样呢?结果表明,热气的超音速风从日侧吹来,彻底搅乱了大气层,阻止了化学反应,否则甲烷就会在夜侧产生。这条光变曲线显示了 WASP-43 系统在行星绕恒星运行过程中亮度随时间的变化。这种光曲线被称为相位曲线,因为它包含了行星的整个轨道或所有相位。由于它是潮汐锁定的,WASP-43 b 的不同侧面会随着它的轨道旋转进入视野。当炎热的白昼面朝向望远镜时,该系统显得最亮,就在行星穿过恒星背后的次生日食前后。随着行星继续运行,夜面旋转进入视线,该系统变得越来越暗。过境后,行星从恒星前方经过,挡住了部分星光,随着日侧旋转回到视野中,系统再次变亮。资料来源:NASA、ESA、CSA、Ralf Crawford(STScI)、Taylor Bell(BAERI)、Joanna Barstow(开放大学)、Michael Roman(莱斯特大学)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成功地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绘制了热气巨型系外行星WASP-43 b的天气图。通过对中红外光宽光谱的精确亮度测量,结合三维气候模型和其他望远镜之前的观测结果,我们发现地球上存在厚厚的高云,覆盖着夜晚,白天则是晴朗的天空,时速高达 5000 英里的赤道风将大气气体混合在地球周围。韦伯望远镜测量温度变化和探测数万亿英里外大气气体的非凡能力,使系外行星科学成为可能。WASP-43 b是一颗"热木星"类型的系外行星:大小与木星相似,主要由氢和氦构成,比我们太阳系中的任何一颗巨行星都要热得多。虽然它的恒星比太阳小,温度也比太阳低,但 WASP-43 b 的轨道距离只有 130 万英里不到水星和太阳之间距离的 1/25 倍。在如此紧凑的轨道上,这颗行星被潮汐锁定,一侧持续发光,另一侧则长期处于黑暗之中。虽然夜侧从未接受过恒星的直接辐射,但强劲的东风会将日侧的热量输送到周围。自 2011 年发现 WASP-43 b 以来,许多望远镜对其进行了观测,其中包括美国宇航局的哈勃望远镜和现已退役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通过哈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白天有水蒸气。"湾区环境研究所研究员、4 月 30 日发表在《自然-天文学》上的一项研究的主要作者泰勒-贝尔解释说:"哈勃和斯皮策都表明,夜间可能有云层。但我们需要韦伯更精确的测量结果,才能真正开始绘制地球周围的温度、云层、风和更详细的大气成分图。"这张简化的系外行星相位曲线图显示了行星绕恒星运行时恒星-行星系统总亮度的变化。当行星更多的亮面朝向望远镜时(全相),系统看起来更亮。当行星较暗的一面朝向望远镜时(新相位),当行星挡住部分星光时(凌日),以及当行星发出的光被恒星挡住时(次食),系统看起来就会变暗。(上图)行星绕恒星运行时其相位(发光面朝向望远镜的数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图)三维图显示恒星-行星系统的总亮度随行星绕恒星运行而发生的变化。在这个被称为光曲线的图形中,水平面是轨道位置,纵轴是亮度。(右图)比例尺。在轨道图和光曲线中,颜色表示观测到的恒星+行星的亮度:从深紫色(探测到的光量较少)到白色(探测到的光量较多)。研究人员利用相位曲线研究行星的反射率和温度随经度(从一侧到另一侧)的变化,从而深入了解行星的表面成分和大气状况。资料来源:NASA、ESA、CSA、Dani Player(STSCI)、Andi James(STSCI)、Greg Bacon(STSCI)虽然 WASP-43 b 太小、太暗,而且离恒星很近,望远镜无法直接看到,但它的轨道周期很短,只有 19.5 个小时,因此非常适合进行相位曲线光谱分析,这种技术是测量行星绕恒星运行时恒星-行星系统亮度的微小变化。由于天体发出的中红外光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热度,因此韦伯拍摄到的亮度数据可以用来计算这颗行星的温度。研究小组利用韦伯望远镜的中红外成像仪(MIRI),在超过24小时的时间里,每10秒钟测量一次WASP-43系统发出的光线。贝尔解释说:"通过对整个轨道的观测,我们能够计算出行星旋转时不同侧面的温度。"由此,我们可以构建出整个行星的大致温度分布图。"测量结果显示,日侧的平均温度接近 2300华氏度(1250摄氏度)热度足以锻造铁器。与此同时,夜间的温度要低得多,为 1100 华氏度(600 摄氏度)。这些数据还有助于定位行星上最热的地方("热点"),它与接受恒星辐射最多的地方(恒星在行星天空中的最高点)相比略微向东偏移。出现这种偏移的原因是超音速风,它将加热的空气向东移动。来自英国莱斯特大学的合著者迈克尔-罗曼(Michael Roman)说:"我们能以这种方式绘制温度地图,这确实证明了韦伯望远镜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为了解读这张地图,研究小组使用了复杂的三维大气模型,就像用于了解地球天气和气候的模型一样。分析结果表明,夜空可能被厚厚的云层覆盖,阻止了部分红外光逃逸到太空中。因此,与没有云层的情况相比,夜空虽然非常炎热,但看起来却更加昏暗和凉爽。这组地图显示了炙热的气体巨型系外行星WASP-43 b在绕其恒星运行时可见面的温度。这些温度是根据美国宇航局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NASA's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上的中红外仪器(MIRI)从恒星-行星系统中探测到的8000多个5-12微米中红外光亮度测量值计算得出的。一般来说,天体越热,发出的中红外光就越多。资料来源:NASA、ESA、CSA、Ralf Crawford(STScI)、Taylor Bell(BAERI)、Joanna Barstow(开放大学)、Michael Roman(莱斯特大学)韦伯捕捉到的宽光谱中红外光也使得测量地球周围水蒸气(H2O)和甲烷(CH4)的数量成为可能。来自英国开放大学的合著者乔安娜-巴斯托(Joanna Barstow)说:"韦伯让我们有机会弄清楚我们看到的究竟是哪些分子,并对其丰度做出一些限制。"光谱显示出地球夜间和白天都有明显的水蒸气迹象,为了解云层的厚度及其在大气层中的延伸高度提供了更多信息。令人惊讶的是,数据还显示大气中明显缺少甲烷。虽然白天太热,甲烷不可能存在(大部分碳应该以一氧化碳的形式存在),但甲烷在较冷的夜间应该是稳定的,并且可以检测到。巴斯托解释说:"我们看不到甲烷的事实告诉我们,WASP-43 b 的风速必须达到每小时 5000 英里左右。如果风把气体从日侧吹到夜侧再吹回来的速度足够快,就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预期的化学反应,从而在夜侧产生可探测到的甲烷量。"研究小组认为,由于这种由风驱动的混合,行星周围的大气化学成分是相同的,而这一点在过去哈勃和斯皮策的研究中并不明显。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韦伯望远镜首次直接拍摄到系外行星的图像

韦伯望远镜首次直接拍摄到系外行星的图像 韦伯太空望远镜首次直接拍摄到一颗系外行星的图像。这颗被命名为 HIP 65426 b 的系外行星是一颗不宜居住的气态巨行星。它的质量是木星的 6 到 12 倍,年龄在 1500 万年到 2000 万年之间。天文学家 2017 年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在智利的甚大望远镜发现了这颗行星。韦伯望远镜如今拍摄到这颗行星的更多细节。由于地球大气散发的红外辐射干扰,这些细节无法从地面拍摄到。拍摄 HIP 65426 b 直接图像的挑战之处在于,它比所环绕的恒星暗得多,在近红外波段辐射亮度不足所环绕的恒星的万分之一,在中红外波段辐射亮度不足千分之一。望远镜的近红外相机(NIRCam)和中红外仪器(MIRI)均配备了日冕仪。这种设备可以遮挡恒星光芒,使望远镜得以拍摄到行星。 这张图像显示了系外行星HIP 65426 b在不同的红外波段,如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所见:紫色显示NIRCam仪器在3.00微米处的视图,蓝色显示NIRCam仪器4.44微米处的视图,黄色显示MIRI仪器11.4微米处的视图,红色显示了MIRI仪器15.5微米处的MIRI仪器视图。由于不同的韦伯仪器捕获光的方式,这些图像看起来不同。每台仪器中都有一组被称为日冕仪的遮罩,它可以挡住主星的光,以便可以看到这颗行星。每张图像中的小白星标记了主恒星HIP 65426的位置,该位置已通过日冕图和图像处理减去。NIRCam图像中的条形是望远镜光学系统的伪影,而不是场景中的物体。 来源: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韦伯太空望远镜正在积极探索小型的、可能适合居住的系外行星

韦伯太空望远镜正在积极探索小型的、可能适合居住的系外行星 系外行星在我们的银河系中很常见,有些甚至在恒星的所谓宜居带中运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一直忙于观测其中几颗可能适宜居住的小行星,天文学家们现在正在努力分析韦伯的数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两位韦伯项目科学家克尼科尔-科隆(Knicole Colón)博士和克里斯托弗-斯塔克(Christopher Stark)博士在这里为我们详细介绍研究这些其他世界所面临的挑战:定义潜在宜居行星"潜在宜居行星通常被定义为大小与地球相近、运行在恒星'宜居带'内的行星。我们目前知道大约有30颗行星可能是像地球一样的小型岩石行星,它们的轨道位于宜居带。然而,并不能保证在宜居带中运行的行星确实是宜居的(它可以支持生命),更不用说有人居住了(它目前支持生命)。在撰写本文时,已知的宜居和有人居住的行星只有一个地球!"这张信息图比较了银河系中三类恒星的特征:类似太阳的恒星被归类为G星;质量比太阳小、温度比太阳低的恒星是K矮星;而更暗、温度更低的恒星是偏红色的M矮星。每一类恒星的宜居带大小都不同。在太阳系中,宜居带从金星轨道外开始,几乎包括火星。资料来源:NASA、ESA 和 Z. Levy(STScI)观测系外行星大气层的挑战韦伯望远镜正在观测的潜在宜居世界都是凌日系外行星,这意味着它们的轨道几乎是边缘朝上的,因此它们会从宿主恒星的前方穿过。当行星从恒星前方经过时,韦伯就会利用这个方位进行透射光谱分析。通过这个方位,我们可以检查行星大气过滤后的星光,从而了解它们的化学成分。然而,小型岩质行星稀薄的大气层阻挡的星光量非常小,通常远小于 0.02%。仅仅探测这些小星球周围的大气层就非常具有挑战性。识别水蒸气的存在则更加困难,而水蒸气的存在可能会增加宜居的可能性。寻找生物特征(生物产生的气体)异常困难,但也是一项令人兴奋的工作。当系外行星直接从其宿主恒星和观测者之间穿过时,我们说这颗行星正在其宿主恒星前凌日。这次凌日会使恒星的光线变暗一定程度,如果系外行星有大气层的话,星光也会被大气层过滤掉。该动画展示了一颗行星以及在凌日过程中光照度的相应变化。资料来源: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可能适合居住的小世界被认为可以通过韦伯天体进行大气表征,其中包括LHS 1140 b和TRAPPIST-1 e行星。检测生物特征的技术挑战最近的一些理论工作探索了超地球大小的行星LHS 1140 b大气层中气态分子的可探测性,凸显了在搜索生物特征方面的一些挑战。这项工作指出,在大气层清晰、无云的最佳情况下,该行星需要绕其主恒星运行大约 10-50 次,相当于韦伯望远镜 40-200 小时的观测时间,才能探测到潜在的生物特征,如氨、磷化氢、氯甲烷和氧化亚氮。类地行星大气层的模拟透射光谱显示了臭氧(O3)、水(H2O)、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等分子吸收的太阳光波长。(请注意,在这张图上,Y 轴显示的是被类地行星大气层遮挡的光量,而不是穿过大气层的阳光亮度:亮度从下往上递减)。来自 Lisa Kaltenegger 和 Zifan Lin 2021 ApJL 909 的模型透射光谱。资料来源:NASA、ESA、Leah Hustak(STScI)系外行星观测时间表的复杂性如果行星的大气层是多云的,那么寻找生物特征可能需要比 50 次凌日观测更多的时间。众所周知,大多数小型系外行星都有云层或雾霾,这些云层或雾霾会减弱或掩盖正在搜索的信号。这些生物特征气体的大气信号也往往与其他预期的大气信号(如气态甲烷或二氧化碳)重叠,因此区分各种信号是另一项挑战。海洋行星:研究的新途径寻找生物特征的一个潜在途径是研究大洋行星,大洋行星是理论上的一类超地球大小的行星,具有相对稀薄的富氢大气层和大量的液态水海洋。根据韦伯天文台和其他天文台目前提供的数据,超级地球K2-18 b是潜在宜居大洋行星的候选者。最近发表的工作利用近红外探测器和近红外ISS探测到了K2-18 b大气中的甲烷和二氧化碳,但没有探测到水。这意味着K2-18 b是一个拥有液态水海洋的海洋世界的说法仍然是基于理论模型,还没有直接的观测证据。这项工作的作者还暗示,K2-18 b 的大气中可能存在潜在的生物特征二甲基硫醚,但潜在的二甲基硫醚信号太弱,目前的数据还无法对其进行确凿的探测。艺术家构想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图片来源:NASA GSFC/CIL/Adriana Manrique Gutierrez海洋类行星的概念和研究都是非常新的,因此对液态水海洋情景(从而对宜居环境的潜力)的其他解释仍在探索之中。即将使用近红外天文望远镜和近红外成像仪进行的韦伯观测,将进一步揭示潜在的大洋行星K2-18 b的性质,以及其大气层中可能存在的二甲基硫化物。因此,我们还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确定韦伯探测到的水蒸气是否真的来自行星的大气层,而不是其恒星。结论:系外行星研究的未来探测绕冷恒星运行的小型、可能适合居住的凌日行星大气中的生物特征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通常需要理想的条件(如无云大气)或假设早期地球环境(即与我们所知的现代地球不同),探测到的信号明显小于百万分之200,恒星运行良好,星斑中没有大量水蒸气,以及大量的望远镜时间才能达到足够的信噪比。同样重要的是要记住,以任何方式探测到单一生物特征都不构成发现生命。要在系外行星上发现生命,可能需要一大批明确检测到的生物特征、来自多个飞行任务和观测站的数据,以及广泛的大气建模工作,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年时间。韦伯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够灵敏地探测到少数最有希望围绕冷恒星运行的潜在宜居行星的大气层,并开始确定其特征。韦伯特别有能力探测一系列对生命非常重要的分子,如水蒸气、甲烷和二氧化碳。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多地了解可能适宜居住的世界,即使我们无法通过韦伯望远镜明确确定适宜居住的特征。韦伯观测结果与美国宇航局即将发射的南希-格雷斯-罗曼太空望远镜的系外行星研究相结合,最终将为未来的 宜居世界天文台奠定基础,该天文台将是美国宇航局首个专门用于直接成像和搜寻类太阳恒星周围类地行星上生命造成的化学痕迹的任务"。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韦伯太空望远镜首次捕捉到系外行星WASP-107 b的内部细节

韦伯太空望远镜首次捕捉到系外行星WASP-107 b的内部细节 艺术家绘制的 WASP-107 b 概念图显示了该行星气体包层中的湍流大气混合。资料来源:Roberto Molar Candanosa/Johns Hopkins 大学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数据显示,WASP-107 b 的甲烷含量大大低于预期,而且其内核大得出奇,为了解其大气化学和内部动力学提供了关键信息。第一作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地球与行星科学杰出教授戴维-辛(David Sing)说:"观察数百光年外的行星内部听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当你知道了它的质量、半径、大气成分和内部的热度之后,你就掌握了了解内部情况以及核心有多重所需的所有信息。"现在,我们可以为不同星系中的许多不同气体行星做这件事了。"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研究结果表明,这颗行星的甲烷含量比预期少一千倍,地核质量比地球大12倍。WASP-107 b 的艺术家概念图,这是一颗温暖的类似于海王星的系外行星,距离地球约 200 光年。图片来源:Roberto Molar Candanosa/Johns Hopkins 大学WASP-107 b 是一颗被炙热的大气层包裹着的巨型行星,它像棉花一样蓬松,围绕着大约 200 光年外的恒星运行。它之所以蓬松,是因为它的构造:木星大小的世界,质量只有木星的十分之一。尽管它有甲烷地球上生命的组成成分但由于其距离母恒星很近,而且缺乏固体表面,这颗行星并不被认为是宜居的。但它可能蕴藏着行星晚期演化的重要线索。在《自然》杂志发表的另一项研究中,其他科学家也用韦伯望远镜发现了甲烷,并对这颗行星的大小和密度提供了类似的见解。辛说:"我们想研究与太阳系气态巨行星更相似的行星,它们的大气中含有大量甲烷。这就是WASP-107 b的故事变得非常有趣的地方,因为我们不知道为什么甲烷含量如此之低"。新的甲烷测量结果表明,当甲烷分子从行星内部向上流动时,会与上层大气中的其他化学物质和星光相互作用,转化成其他化合物。研究小组还测量了二氧化硫、水蒸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发现WASP-107 b的重元素含量超过天王星和海王星。这颗行星的化学特征开始揭示行星大气在极端条件下的表现这一难题的关键部分。他的团队将在明年利用韦伯望远镜对另外25颗行星进行类似的观测。"我们从未能够详细研究系外行星大气中的这种混合过程,因此这将大大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些动态化学反应是如何进行的。当我们开始研究岩石行星和生物标志物特征时,我们肯定需要这些东西。"共同领导这项研究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行星科学博士生扎法尔-鲁斯塔姆库洛夫(Zafar Rustamkulov)说,科学家们曾猜测这颗行星过度膨胀的半径是由内部热源造成的。通过将大气层和内部物理学模型与韦伯的 WASP-107 b 数据相结合,研究小组解释了这颗行星的热力学如何影响其可观测到的大气层。鲁斯塔姆库洛夫说:"这颗行星有一个炙热的内核,这个热源正在改变深层气体的化学成分,同时也在推动这种从内部涌出的强烈对流混合。我们认为,这种热量正在导致气体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特别是破坏了甲烷,使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含量升高。"这些新发现也是科学家们能够在系外行星内部与其大气层顶部之间建立的最清晰联系。去年,韦伯望远镜在大约700光年外的一颗名为WASP-39的系外行星上发现了二氧化硫,首次证明了大气中的化合物是由星光驱动的反应生成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小组目前正在重点研究是什么可能使地核保持高温,并期待可能有类似于导致地球海洋潮涨潮落的力量在起作用。他们计划测试这颗行星是否受到恒星的拉伸和牵引,以及如何解释内核的高热。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韦伯望远镜发现外行星HD 189733 b的大气中含有硫化氢

韦伯望远镜发现外行星HD 189733 b的大气中含有硫化氢 距离地球最近的凌日热木星 HD 189733 b 的概念图。资料来源:Roberto Molar Candanosa/Johns Hopkins 大学一颗因其致命天气而臭名昭著的系外行星隐藏着另一个奇异的特征散发着臭鸡蛋的气味。这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对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数据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得出的结论。木星大小的气态巨行星HD 189733 b的大气层中含有微量的硫化氢,这种分子不仅会散发恶臭,还能为科学家提供新的线索,让他们了解硫这种行星的构成元素可能会如何影响太阳系外气态世界的内部和大气层。研究结果发表在今天(7 月 8 日)的《自然》杂志上。"硫化氢是一种我们不知道存在的主要分子。我们预测到了它的存在,也知道它在木星上,但我们还没有在太阳系外真正探测到它,"领导这项研究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傅光伟说。"我们并不是要在这颗行星上寻找生命,因为它太热了,但发现硫化氢是在其他行星上发现这种分子的垫脚石,也能让我们对不同类型的行星是如何形成的有更多了解"。除了探测到硫化氢和测量HD 189733 b大气中的总硫量外,傅先生的团队还精确测量了该行星氧和碳的主要来源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傅说:"硫是构建更复杂分子的重要元素,与碳、氮、氧和磷酸盐一样,科学家需要对它进行更多的研究,以充分了解行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HD 189733 b 自 2005 年被发现以来,一直是大气表征的基准行星。资料来源:Roberto Molar Candanosa/Johns Hopkins 大学傅说,HD 189733 b距离地球仅64光年,是天文学家能够观测到的从恒星前方经过的最近的"热木星",自2005年被发现以来,它已成为详细研究系外行星大气的基准行星。这颗行星距离恒星的距离比水星距离太阳的距离近 13 倍,完成一个轨道只需要大约两个地球日。它的炙热温度高达华氏1700 度,天气恶劣,包括玻璃雨和每小时 5000 英里的侧风。韦伯望远镜探测到了其他系外行星中的水、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重要分子,为科学家们追踪太阳系外气态行星中的硫化氢和测量硫提供了又一个新工具。"假设我们研究了另外100颗热木星 它们都是硫强化的。这意味着它们是如何诞生的,以及与我们的木星相比,它们的形成有何不同?"傅说。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是太空观测站的下一个前沿。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是为接替哈勃太空望远镜而设计的,它配备了先进的红外功能,使其能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看得更远、更详细。其主要功能之一是分析系外行星大气层,使科学家能够探测和研究遥远世界的化学构成。这种能力为了解整个银河系系外行星的组成、天气模式和潜在的宜居性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图片来源:ESA/ATG medialab新数据还通过韦伯望远镜前所未有的精确度和红外波长观测,排除了HD 189733 b中甲烷的存在,反驳了之前关于大气中甲烷分子丰度的说法。此前学界一直认为这颗行星太热了,不可能有高浓度的甲烷,现在我们知道它没有。研究小组还测量了木星上的重金属含量,这一发现有助于科学家回答行星的金属性如何与其质量相关联的问题。与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和土星等气态巨行星相比,海王星和天王星等质量较小的巨型冰质行星含有更多的金属。较高的金属含量表明,海王星和天王星在形成早期积累了更多的冰、岩石和其他重元素,而不是氢和氦等气体。傅说,科学家们正在测试这种相关性是否也适用于系外行星。"这颗木星质量的行星非常接近地球,而且已经得到了很好的研究。现在我们有了这个新的测量结果,表明它的金属浓度确实为研究行星成分如何随其质量和半径变化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锚点,"傅说。"这些发现支持了我们的理解,即行星是如何在最初的内核形成后,通过创造更多的固体物质而形成的,然后又自然而然地增强了重金属含量"。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傅的团队计划追踪更多系外行星中的硫,并弄清高浓度的硫可能会如何影响它们在母恒星附近形成的程度:"我们想知道这类行星是如何到达那里的,了解它们的大气成分将有助于我们回答这个问题。"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韦伯望远镜揭示意想不到的系外行星55 Cancri e的大气层

韦伯望远镜揭示意想不到的系外行星55 Cancri e的大气层 这幅艺术家的概念图展示了系外行星 55 Cancri e 的模样。巨蟹座55号也被称为"杨森",是一颗所谓的超级地球,是一颗比地球大得多但比海王星小得多的岩质行星,它绕恒星运行的距离只有140万英里(0.015个天文单位),不到18个小时就能完成一个完整的轨道运行(水星距离太阳的距离是巨蟹座55号的25倍)。(水星距太阳的距离是巨蟹座 55 号距其恒星距离的 25 倍)该系统还包括四颗大型气体巨行星,位于巨蟹座,距地球约 41 光年。资料来源:NASA、ESA、CSA、拉尔夫-克劳福德(STScI)巨蟹座 55 是围绕巨蟹座中一颗类太阳恒星运行的五颗已知行星之一。这颗行星的直径几乎是地球的两倍,密度稍大,被归类为超级地球:比地球大,比海王星小,成分与太阳系中的岩石行星相似。伯尔尼大学空间与宜居性研究中心(CSH)的 Brice-Olivier Demory 是NCCRPlanetS 的成员,也是这项刚刚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的共同作者。他说:"巨蟹座 55 是最神秘的系外行星之一。尽管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利用十几个地面和太空设施获得了大量的观测时间,但它的本质仍然难以捉摸,直到今天,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终于可以拼凑出部分谜题。"出乎意料的是,这些观测结果表明,一颗高温、高辐照度的岩质行星有可能维持气态大气,这预示着JWST有能力描述围绕类太阳恒星运行的温度较低、可能适宜居住的岩质行星的特征。来自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胡仁宇带领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说:"JWST确实将系外行星特征描述的前沿推向了岩质系外行星。"它真正实现了一种新型科学"。CHEOPS 的艺术印象。图片来源:ESA / ATG medialabDemory 是胡在麻省理工学院(MIT)时的同事之一,胡邀请他参加研究项目。Demory 从职业生涯一开始就一直在研究巨蟹座 55:"作为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后,我领导发现了55 Cancri e的首次凌日,2016年,我的团队发表了第一张岩石系外行星的地图,这就是55 Cancri e。"2016年的研究结果已经暗示了巨蟹座55附近可能存在大气层。在本次研究中,Demory对JWST数据集进行了独立分析。他解释说"JWST在红外波段对这一图景进行了补充,显示出超级地球55 Cancri e周围可能存在大气层,其成分与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一致"。超热的超级地球,仍然比预期的更冷虽然巨蟹座 55 e 的成分与太阳系中的岩石行星相似,但将其描述为"岩石"可能会给人留下错误的印象。这颗行星的轨道离它的恒星如此之近(一个完整的轨道持续 18 个小时,而我们的地球则是 365 天),因此它的表面一定是熔融的一个深邃的、冒着气泡的岩浆海洋。在如此紧密的轨道上,这颗行星也很可能被潮汐锁定,白天始终面向恒星,而夜晚则永远处于黑暗之中。胡解释说:"这颗行星温度很高,一些熔岩应该会蒸发掉。"虽然 JWST 无法捕捉到巨蟹座 55 的直接图像,但它可以测量该行星绕恒星运行时来自该系统的光线的微妙变化。研究小组利用 JWST 的 NIRCam(近红外相机)和 MIRI(中红外仪器)测量了来自该行星的红外光。通过将行星位于恒星后方的二次日食期间的亮度(仅恒星光)减去行星位于恒星旁边时的亮度(恒星和行星发出的光总和),研究小组能够同时计算出来自行星日侧多个波长的红外光量。根据热辐射或以红外光形式散发的热能进行的温度测量,首次显示出坎昆里55号可能有大量大气层。如果这颗行星被黑暗的熔岩覆盖,只有一层薄薄的蒸发岩层,或者根本没有大气层,那么它的日面温度应该在 2200摄氏度左右。胡仁宇说:"相反,MIRI数据显示的温度相对较低,约为1500摄氏度。这非常有力地表明,能量正在从白天向夜晚分布,很可能是通过富含挥发性物质的大气层。虽然熔岩流可以将一些热量带到夜侧,但它们无法有效地将热量转移到夜侧,因此无法解释冷却效应。事实上,即使热量在地球上均匀分布,白天看起来也要比白天低几百度。如果地表发出的部分红外光被大气层吸收,永远无法到达望远镜,那么这种情况就说得通了。"气泡岩浆海洋研究小组认为,覆盖在巨蟹座 55 上的气体是从内部冒出来的。由于恒星的高温和强烈辐射,原生大气早已消失。这将是由岩浆海洋不断补充的次级大气。岩浆不仅仅是晶体和液态岩石,其中还有大量溶解气体。虽然巨蟹座 55 太热,不适合居住,但它可以为研究岩质行星的大气、表面和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一个独特的窗口,或许还能为早期的地球、金星和火星提供启示,因为人们认为它们在很久以前就已经被岩浆海洋所覆盖。归根结底,我们希望了解是什么条件使岩质行星能够维持富含气体的大气层:这是宜居行星的关键要素。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天文学家在超冷矮星SPECULOOS附近发现系外行星距地球仅55光年

天文学家在超冷矮星SPECULOOS附近发现系外行星距地球仅55光年 系外行星 SPECULOOS-3 b 绕其恒星运行的艺术家视图。这颗行星和地球一样大,而它的恒星比木星稍大,但质量更大。图片来源:Lionel Garcia超冷矮星是宇宙中质量最小的恒星,大小与木星相似。与太阳相比,它们的温低上许多,质量小十倍,亮度小一百倍。它们的寿命比我们的恒星长一百多倍,当宇宙变得寒冷和黑暗时,它们将是最后闪耀的恒星。虽然超冷矮星在宇宙中比太阳恒星常见得多,但由于它们的光度很低,人们对它们的了解仍然很少。尤其是对它们的行星知之甚少,尽管它们在我们银河系的行星群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列日大学领导的SPECULOOS协会刚刚宣布发现了一颗新的地球大小的行星,它围绕着附近的一颗超冷矮星运行。SPECULOOS-3 b系外行星距离地球约55光年。从宇宙尺度来看,这是非常近的距离,因为我们的银河系长达 10 万光年。SPECULOOS 3 是在这种恒星周围发现的第二个行星系统:"SPECULOOS-3 b实际上与我们的行星大小相同,"发表在《自然-天文学》上的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天文学家Michaël Gillon解释说。它的昼夜永远不会结束。我们认为,这颗行星是潮汐锁定的,因此它的同一面,即日面,总是面向恒星,就像月球面向地球一样。另一方面,黑夜的那一面将被锁定在无尽的黑暗中"。系外行星 SPECULOOS-3 b 绕其恒星运行的艺术家视图。这颗行星和地球一样大,而它的恒星比木星稍大,但质量更大。资料来源:NASA/JPL-Caltech由天文学家米夏埃尔-吉隆(Michaël Gillon)发起并领导的 SPECULOOS(搜索超冷矮星上的行星)项目,专门用于搜索最近的超冷矮星周围的系外行星。研究人员继续说:"这些恒星散布在天空中,因此必须在数周内逐一对它们进行观测,这样才有可能探测到凌日行星。这就需要一个由专业机器人望远镜组成的专用网络。这就是 SPECULOOS 背后的理念,它由列日大学、剑桥大学、伯明翰大学、伯尔尼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联合运行。""我们专门设计了SPECULOOS来观测附近的超冷矮星,以寻找适合详细研究的岩石行星,"列日大学天文学家Laetitia Delrez评论道。"2017年,我们使用TRAPPIST望远镜的SPECULOOS原型发现了著名的TRAPPIST-1系统,该系统由7颗地球大小的行星组成,其中包括几颗潜在的宜居行星。这是一个极好的开端!"SPECULOOS-3 恒星的温度是太阳的1/3左右,平均温度约为 2600°C 。由于它的超短轨道,这颗行星每秒钟从太阳接收到的能量几乎是地球的 16 倍,因此,它实际上受到了高能辐射的轰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SPECULOOS 北方天文台及其 Artemis 望远镜联合主任 Julien de Wit 说:"在这样的环境中,行星周围存在大气层的可能性很小。"这颗行星没有大气层这一事实可能会在多个方面带来好处。例如,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很多关于超冷矮星的知识,这反过来又可以对它们潜在的宜居行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事实证明,SPECULOOS-3 b 是 2021 年发射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的绝佳目标。"有了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我们甚至可以研究这颗行星表面的矿物学!"埃尔莎-杜克罗特(Elsa Ducrot)兴奋地说,她曾是列日大学的研究员,现在巴黎天文台工作。"这一发现表明,我们的 SPECULOOS-North 观测站有能力探测到适合进行详细研究的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在瓦隆大区和列日大学的资助下,两台新的望远镜猎户座望远镜和阿波罗望远镜将很快加入特内里费岛泰德火山高原上的阿耳忒弥斯望远镜,以加快寻找这些迷人行星的步伐,"Michaël Gillon 总结道。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