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用来吹气球 现已成为全球最稀缺资源之一 氦气到底有啥用?

以前用来吹气球 现已成为全球最稀缺资源之一 氦气到底有啥用? 现在氦气经常被称为 “气体稀土”或者“黄金气体”,价格更是一路高歌猛进,2023年更是一度达到了2700元/瓶(这里“瓶”的标准是压强在13MPa-14MPa之间,容量为40升)。图:气球和人的比例,10寸的差不多是倒数第二个那么大“2700元/瓶”是氦气价格历史高点,如果用这样一瓶氦气来吹10寸的小气球的话,差不多只能吹600多个(网上查询的数据),核算下来每个气球的成本还是很高的。我们平时在街边或者商场门口看到卖氦气球的,有时候一个漂浮的大气球可能只要5元钱,那它估计不会是氦气充打的。当然,如果氦气只是用于吹气球,那么它远不至于这么昂贵,实际上氦气经常被认为是地球上唯一真正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而且它还有着相当广泛的用途。那么,有趣的问题是,氦气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它是不可再生的?地球的氦气来自哪里?氦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二位,其实它也是宇宙中第二丰富的元素,仅次于氢,但是在地球上氦确实非常稀有。这是因为氦的化合价为零,在所有正常条件下都不发生化学反应,它通常只会以氦气(He),以及它的同位素气体形式存在。同时由于它很轻,所以一旦它以气体形式出现在地球表面,它就会很容易逃逸到太空中,而不是保留在地球。经过数亿年的逃逸,地球上的氦已经所剩无几了,不过目前大气中氦气的浓度依然能维持在百万分之 5.2前后。这是因为地球的岩石圈会持续不断地产生氦气来补寄它的逃逸损失,我们前面提到过,氦通常不会发生化学反应,那么它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地球上的大多数氦气是放射性衰变的产物,主要就是铀和钍的衰变,两者每年差不多会生产3000吨氦气。这也是目前氦气的唯一生产方式,我们无法通过化学反应来人工生产氦气,而且一旦氦气进入大气它就逃逸地球真正失去这些元素,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它被认为是唯一真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因。自然衰变形成的氦气中,绝大部分都会进入大气层,维持氦气浓度的同时不断流失,但也有一部分被岩石圈锁住。那些被锁住的氦气通常混合在天然气中,最终被人开发并分离出来。2021 年的估算,世界氦气储量仅为310亿立方米(500多万吨)左右,算是非常稀有的资源,而且分布也相当不均匀,有三分之一都在卡塔尔。shutterstock/Anamaria Mejia氦气有什么用?吹气球其实是应用了氦气的低密度和惰性,但氦气其实还有许多非常优秀的特性,它有着极低的溶解度和较高的导热性。这些特性让它可以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比如焊接,加压和吹扫等都很喜欢用到氦气。但是,真正让氦气成为“黄金气体”的原因是它的低沸点,液氦的临界温度和沸点分别为5.20K和4.125K,接近绝对零度,是所有物质中最低的。这让液氦广泛应用于低温学,以及超导体的冷却。不过它极难液化,1898年英国物理学家杜瓦液化了氢气之后(温度达到零下253℃),所有气体要么已经液化,要么直接固化,只有氦气依然是气态形式,直到10年后科学家才成功液化了氦气。一些物质在低温下电阻会突然消失,这种现象被称为超导,超导顾名思义就是零电阻,它的另外一个特性是完全抗磁性,这两个特性让超导体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有一些物质在液氮的温度下就会出现超导现象,但是有一些物质需要更低的温度,它们就需要用液氦,而且无法替代,比如磁共振成像仪器和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应用的超导材料都是由液氦冷却的。一台医用的磁共振成像仪器,它差不多需要2000 升液氦来保持磁体足够冷却以进行操作,虽然很多液氦会被重新利用,但是它依然会消耗掉一部分,大约每天要消耗掉总容量的1%-2%之间。图:2023年氦气的产量和生产地区据彭博社报道,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每周差不多要消耗掉 120 吨氦气,而2023年全球氦气的总产量只有1.7亿立方米(氦气的密度是0.165kg/m?),这么算下来23%的氦气产量都被它用掉了。其实,早在2014年,冷却领域就已经用掉了32%的氦气产能,而近几年随着超导体应用变得更加广泛,这个比例一直在提升,以至于其它领域不得不抛弃氦气,换成别的气体。最后由于氦气在工业上的应用,把它比作“稀土”一点都不为过,但与真正的稀土元素不同的是,中国的氦气资源非常匮乏(中国是主要的真稀土产国)。近几年,中国每年消耗2000万立方米以上的氦气,其中85%是进口的,随着半导体和超导体应用的继续增加,预计中国接下去氦气的需求每年还会增加5.8%。不过,氦气的开采不像石油那样,随着开采技术的发展,石油的供应量到目前为止都能跟得上需求量,甚至可以远超需求量,而氦气只会越来越稀有。这两年游乐场氦气球断货的新闻层出不穷,但估计再过两年,将不会再有氦气球存在。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流浪气球应是超压气球,才能长时间飞行。超压气球的体积不变,在地上就要充满氦气。10万立方米氦气成本就有3千万元,加上气球本身

中国流浪气球应是超压气球,才能长时间飞行。超压气球的体积不变,在地上就要充满氦气。10万立方米氦气成本就有3千万元,加上气球本身成本和仪器成本,至少上亿元。一个直径 23米的民用氦气球造价一千多万元,流浪气球直径60米,造价至少上亿元是合理估计。

封面图片

中国流浪气球直径60米,体积约10万立方米。如果充的是氢气,费用约30万元人民币。如果充的是氦气,费用是氢气的100倍。再加上各

中国流浪气球直径60米,体积约10万立方米。如果充的是氢气,费用约30万元人民币。如果充的是氦气,费用是氢气的100倍。再加上各种仪器设备,造价应该不低,说不定不比打它的导弹便宜。但墙内的舆论,好像是用几百块钱一个的气象气球搞掉美国导弹,赚大了。

封面图片

树莓派现已成为一家上市公司

树莓派现已成为一家上市公司 挂牌后不久,公司股价大幅上涨 32%,达到 3.70 英镑。这意味着树莓派在首次公开募股(IPO)过程中可能最终募集到超过 2 亿美元的资金。散户投资者现在还不能购买 Raspberry Pi 的股票,因为现在只有某些机构股东才能买卖该公司的股票,散户投资者将从周五开始可以买卖股票。这次上市也是伦敦股市的一次胜利。Deliveroo 和 Wise 都在伦敦交易,但许多英国科技公司选择在美国上市,因为那里的股市流动性更强。树莓派(Raspberry Pi)因其微型计算机而闻名,这些计算机可以通过编程执行各种任务,而无需花费太多资金和耗费太多电力。这些基于 ARM 的计算机在技术爱好者中特别流行,他们希望创建媒体服务器、复古游戏控制台、交互式仪表盘、机器人项目等。最近,许多工业公司开始在其设备和设施中集成 Raspberry Pi。该公司报告称,工业和嵌入式领域占其销售额的 72%。Raspberry Pi 自诞生以来已售出 6000 万台。仅在 2023 年,Raspberry Pi 就创造了 2.66 亿美元的收入和 6600 万美元的毛利润。上市公司树莓派有限公司(Raspberry Pi Ltd)是树莓派基金会(Raspberry Pi Foundation)的商业子公司。基金会表示,它希望通过低成本、可编程的计算机让人们更容易学习编码。它也仍然是树莓派有限公司的主要股东。该公司的其他战略股东包括 ARM 和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ARM 此前曾表示,打算通过公开上市增持 Raspberry Pi 股份。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EOS-X空间公司宣布即将进行前往外太空边缘的热气球飞行

EOS-X空间公司宣布即将进行前往外太空边缘的热气球飞行 提到太空热气球(如果有的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Space Perspective公司。自 2020 年以来,该公司一直在开发一种加压的"海王星飞船"太空舱,它将分批搭载 8 名付费乘客(和 1 名飞行员),在 10 万英尺(30480 米)的高空进行 6 小时的飞行。在这个高度上,地球的曲率和外太空的漆黑都清晰可见。太空舱将被吊在一个充满氢气的"太空气球"下面,气球将逐渐释放气体以便下降。Space Perspective并不是这场游戏的唯一参与者。总部设在塞维利亚的公司 EOS-X Space 宣布,它正在完成自己的太空舱 EOS-X 的开发工作,计划明年第三季度从塞维利亚和阿布达比基地开始商业飞行。海王星飞船的气球将使用氢气,而 EOS-X 计划使用氦气。据报道,加压碳纤维太空舱将搭载七名乘客和一名飞行员,悬挂在一个充满氦气的平流层气球下方,升至约 40000 米(131234 英尺)的高空。它将在黎明时分从基地发射,用两小时上升,两小时在高空巡航,再用一小时下降和着陆。与"海王星飞船"一样,EOS-X 将配备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全景窗户、氛围灯、机上酒吧和厕所。乘客需要支付 15000 欧元至 20000 欧元(约 160550 美元至 214060 美元)的费用,而海王星飞船的飞行费用为 125000 美元。每位乘客座位上都有一个屏幕,显示航班信息EOS-X 太空公司希望为特别富有的客户提供更多服务,计划在塞维利亚瓜达尔基维尔河上的卡图哈岛(La Isla de la Cartuja)建立太空枢纽综合体。在那里,乘客将在豪华酒店住上几天,同时参加零重力飞机和 VR 太空任务模拟等活动,然后乘坐直升机前往发射基地。该公司表示,"将很快"与西班牙国家航空航天技术研究所合作,对太空舱进行验证测试。您可以在以下视频短片中看到飞行的简要介绍。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马斯克谈超导、AI和科学研究:抛弃流行但错误的,支持不受欢迎但正确的

马斯克谈超导、AI和科学研究:抛弃流行但错误的,支持不受欢迎但正确的 马斯克写道:“如果你想知道超导体是如何工作的,这是一个很好的解释。它们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可能在经济上有用,但并不是可持续能源未来的硬性要求。物理学有许多强大的推理工具来理解和预测现实。根据我的经验,这些工具,比如第一原理分析和极限思维,广泛适用于任何事情。通过Grok, xAI正试图创造一种基于第一原则进行推理的AI,如果你想要尽可能接近真相,这是最基本的。严峻的考验将是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即使它极不受欢迎,这意味着即使训练数据几乎完全错误,它也是正确的。例如,伽利略在用自己设计的望远镜观察了木星的卫星后得出结论,地球绕太阳转的可能性要比太阳绕地球转的可能性大得多。这一观点非常不受欢迎,以至于他被迫放弃并被软禁!如果你用当时的材料训练一个大型语言模型(LLM),它会给你一个流行但错误的解释。由于社会和法律的压力,它甚至可能不会承认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可能性。为了让人工智能帮助我们理解宇宙的真实本质,它必须能够抛弃流行的,但错误的,支持不受欢迎的,但正确的。”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波音"Starliner"载人飞行测试任务因氦气泄漏再次推迟发射到不早于5月21日

波音"Starliner"载人飞行测试任务因氦气泄漏再次推迟发射到不早于5月21日 2024年5月6日星期一,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站进行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波音乘员飞行测试发射尝试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苏尼-威廉姆斯(Suni Williams)登上联合发射联盟阿特拉斯五号(United Launch Alliance Atlas V)火箭上的波音CST-100 Starliner飞船之前,出现在41号太空发射场的乘员通道塔上。NASA的波音乘员飞行测试是作为该机构商业乘员计划的一部分,首次将波音CFT-100飞船和联合发射联盟阿特拉斯五号火箭与宇航员一起发射到国际空间站。图片来源:NASA/乔尔-考斯基为准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波音机组人员飞往国际空间站(ISS)的飞行测试,来自 NASA、波音公司和 ULA(联合发射联盟)的团队继续执行剩余的开放任务。为了完成更多的测试,这些团队目前的目标发射日期是不早于美国东部时间5 月 21 日星期二下午 4:43。5月11日,ULA团队成功更换了阿特拉斯五号火箭半人马座上面级液氧罐上的一个压力调节阀。该小组还进行了重新加压和系统清洗,并对新阀门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新阀门运行正常。Starliner小组正在努力解决在航天器服务舱中发现的少量氦泄漏问题,该泄漏可追溯到单个反应控制系统推进器上的一个法兰。氦气用于航天器推进器系统,使推进器能够点火。2024 年 5 月 4 日星期六,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站,联合发射联盟阿特拉斯五号火箭搭载着波音公司的 CST-100 Starliner 航天器,从垂直整合设施驶向 41 号太空发射场的发射台。图片来源:NASA/Joel Kowsky美国航天局和波音公司正在制定航天器测试和运行解决方案,以解决这一问题。作为测试的一部分,波音公司将使推进系统达到飞行增压状态,就像发射前一样,然后让氦气系统自然排气,以验证现有数据并加强飞行原理。任务团队还完成了对 5 月 6 日发射尝试数据的彻底审查,目前没有发现任何其他问题。阿特拉斯五号和Starliner仍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站 41 号太空发射场的垂直整合设施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布奇-威尔莫尔和苏尼-威廉姆斯仍在飞行前隔离中,他们于5月10日返回休斯敦,在发射前的操作过程中与家人共度额外的时光。未来几天,两人将飞回美国宇航局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是第一批乘坐波音公司的"Starliner"前往空间站的宇航员,这也是波音公司"商业乘员计划"的一部分。宇航员将在轨道实验室停留一周左右,然后返回地球,在美国西南部通过降落伞和气囊辅助着陆。任务圆满完成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开始对Starliner及其系统进行最后的认证,以便执行前往空间站的乘员轮换任务。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