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认为全球每年有超过15万人死于热浪

研究认为全球每年有超过15万人死于热浪 热浪是一种持续数天的极高环境温度,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热应力。以前曾有研究量化了个别热浪对局部地区过多死亡人数的影响,但没有比较过全球范围内如此长时间的热浪统计数据。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多国多城市(MCC)合作研究网络的数据,其中包括来自 43 个国家 750 个地点的每日死亡人数和气温。利用多国多城市合作研究网络的数据,研究人员估算了1990年至2019年全球热浪造成的超额死亡人数,并绘制了各大洲热浪造成的死亡人数差异图。在 1990 年至 2019 年的温暖季节,每年与热浪相关的超额死亡人数为 153078 人,每 1000 万居民中共有 236 人死亡,占全球死亡人数的 1%。亚洲的估计死亡人数最多,而欧洲的人口调整死亡率最高,每千万居民中有 655 人死亡。南欧和东欧以及北非、阿拉伯半岛和南亚之间的地区估计死亡人数众多。在全国范围内,希腊、马耳他和意大利的超额死亡率最高。总体而言,气候干燥、收入中等偏下的地区热浪致死率最高。了解与热浪有关的死亡率的地区差异是规划当地适应气候变化和风险管理的关键。作者说:"在过去 30 年中,热浪与全球不同时空的大量死亡负担有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到各社区之间的不平等,政府采取行动加强卫生部门的适应性和复原力可能会带来益处"。作者补充说:"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解决热浪对人类健康的不平等影响至关重要。这就需要采取综合方法,不仅要应对热浪期间的直接健康风险,还要实施长期战略,最大限度地减少脆弱性和不平等。这些战略包括:气候变化减缓政策、防暑降温行动计划(如高温预警系统)、城市规划和绿色结构、社会支持计划、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教育意识以及社区参与"。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新研究揭示热浪引发全球死亡率上升 其中亚洲受影响最严重

新研究揭示热浪引发全球死亡率上升 其中亚洲受影响最严重 与1850-1990年相比,2013-2022年全球地表温度上升了1.14℃,预计到2081-2100年还将上升0.41-3.41℃。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热浪不仅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其严重程度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今天发表在《PLOS Medicine》上的这项研究由莫纳什大学的郭玉明教授领导,研究人员调查了 43 个国家或地区 750 个地点的每日死亡人数和气温数据。这项与山东大学、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以及其他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完成的研究发现,从 1990 年到 2019 年,热浪导致每千万居民在一年的暖季中死亡人数增加了 236 人。热浪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地区是南欧和东欧极地和高山气候地区居民收入高的地区从 1990 年到 2019 年,热带气候或低收入地区与热浪相关的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郭教授说,迄今为止,有关热浪导致死亡人数增加的研究,"证据主要来自有限的地点"。"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 30 年中,热浪与全球各地不同时空的大量死亡负担相关,这表明各级政府都应进行本地化的适应规划和风险管理。"该研究的作者指出,热浪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热应力,引发多个器官的功能障碍以及热衰竭、热痉挛和中暑,从而增加死亡风险。热应激还可能加重原有的慢性疾病,导致过早死亡、精神失常和其他后果。编译来源:ScitechDailyDOI: 10.1371/journal.pmed.1004364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最新研究:新冠疫情使全球平均寿命缩短了1.6年

最新研究:新冠疫情使全球平均寿命缩短了1.6年 IHME研究员、该报告的主要作者奥斯汀·舒马赫 (Austin Schumacher)说:“对全世界的成年人来说,新冠肺炎大流行所造成的影响比半个世纪以来发生的任何事件(包括冲突和自然灾害)都要深远。”他表示,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在报告所分析的204个国家和地区中,高达84%的国家和地区的预期寿命下降,这表明了新冠病毒的破坏性潜在影响。报告称,在此期间,15岁以上男性死亡率上升了22%,女性上升了17%。墨西哥城、秘鲁和玻利维亚是预期寿命下降最严重的地方。研究人员估计,2020年到2021年,新冠直接或间接造成了1590万人的超额死亡,这比世界卫生组织此前估计的死亡人数多出100万。所谓超额死亡人数,是将总死亡人数与未发生新冠大流行情况下的预计死亡人数进行比较,再计算所得。巴巴多斯、新西兰与安提瓜和巴布达是超额死亡率最低的国家,这三个国家均是相对孤立的岛屿国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幸免于新冠疫情的全面冲击。研究还显示,从1950年到2021年,全球人口的平均寿命增加了23年,从49岁增加到72岁。许多老龄化、富裕国家的人口已经开始减少,而不太富裕的国家的人口仍在增长。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美国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中国解除疫情管控的前两个月内,30岁及以上人群出现了187万人的超额死亡。

美国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中国解除疫情管控的前两个月内,30岁及以上人群出现了187万人的超额死亡。 在这项发布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版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布的讣告信息。研究人员还收集了“殡仪馆”、“火葬”等与死亡有关的中文词汇的百度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估计,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间,中国30岁及以上人群出现了187万人的超额死亡,且除西藏外,所有省份的死亡率均出现显著增加。 但作者也提到,高校员工的年龄以及经济地位可能会导致超额死亡率被高估或低估。此外,百度指数也不能完全反映在参考地区外的死亡率增加,从而低估了其他地区的超额死亡率。 浙江省民政厅7月曾公布该省一季度的火葬数量为17.1万,高于2022年同期的9.9万。公布的数据并未说明死因,且该数据不久后被删除。 (路透社 1,2,JAMA)

封面图片

印媒:热浪下印度近2万人疑似中暑 50多人死亡

印媒:热浪下印度近2万人疑似中暑 50多人死亡 今年3月至5月间,印度各地多次出现热浪,近2万5000人疑似中暑,56人死亡。 路透社报道,印度媒体引述政府数据报道这一情况。今年5月,印度遭遇极端天气袭击,首都辖区德里和附近的拉贾斯坦邦(Rajasthan)气温高达50摄氏度;东部部分地区则一直受到超强气旋雷马尔(Remal)的影响,阿萨姆邦(Assam)本周已有14人死亡。 与此同时,南部的卡纳塔克邦(Karnataka)和喀拉拉邦(Kerala)的城市也有暴雨。卡纳塔克邦德科技城市班加罗尔星期天(6月2日)的降雨量达到111.1毫米,是该市自1891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造成了印度等南亚国家的炎热夏天。印度北部的北方邦(Uttar Pradesh)和比哈尔邦(Bihar),以及东部的奥迪沙邦(Odisha),至少有33人疑似中暑死亡,其中包括在大选投票期间执勤的选举官员。 新闻网站The Print引述印度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的数据称,5月的热浪情况最为糟糕,全国共有46人因高温死亡,疑似中暑病例多达1万9189例。 《印度教徒报》则报道称,如果包括疑似病例,印度高温死亡人数可能远高于80人。 气象局预测,本星期三(5日)之前高温将有所缓解。上周喀拉拉邦提前到来的季风有望带来更多纾解作用。 2024年6月3日 8:36 PM

封面图片

非洲面对热浪威胁 恐加剧孕妇儿童的健康风险

非洲面对热浪威胁 恐加剧孕妇儿童的健康风险 气候变化带来的热浪给遭武装冲突蹂躏、贫困的南苏丹增添挑战,进一步提高妇女流产、死产和婴儿体重过轻的风险。 南苏丹面对武装冲突、干旱、普遍贫困和农村医疗服务匮乏等问题,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非政府组织ForAfrika的工作人员担心,越来越频繁的热浪会加剧这个问题。 据路透社报道,2020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一篇研究报告,针对1990年代中旬以来进行的70项研究进行分析后发现,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死产和早产的人数就会增加约5%。 联合国和非洲联盟今年9月发布的报告则指出,非洲的气温上升速度比全球其他地区快,并面临更严重的干旱等天灾,因此非洲的情况尤其令人担忧。 ForAfrika的营养协调员埃利亚斯说,生活在偏远农村地区的孕妇可获得的医疗服务资源有限,因此“当气候变化导致孕妇中暑时,拯救她们的生命变得非常困难”。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气温升高、极端天气、空气污染以及水和食品供应不安全不仅会导致死亡,还会加剧传染病,引发与高温有关的疾病,并对孕妇造成伤害。 埃利亚斯说,在南苏丹,与气候有关的干旱和其他气候冲击造成的粮食短缺,也可能导致孕妇营养不良或贫血等。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的数据显示,洪水、干旱和冲突导致近780万南苏丹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面对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其中,有73万8000名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

封面图片

美研究报告:中国结束清零后两个月超额死亡或达187万人

美研究报告:中国结束清零后两个月超额死亡或达187万人 美国的一项研究报告估计,中国放宽防疫政策后两个月内,由不同原因导致的超额死亡数字可能达到187万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超额死亡指的是特定地点和特定时期估计的总死亡人数,与没有冠病疫情等危机情况下的预计死亡人数之间的差额。 中国政府去年12月大幅放宽防疫政策,允许冠病患者居家隔离,并取消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阴性证明。 据路透社星期五(8月25日)报道,获得美国联邦资助的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Center)依据中国一些大学公布的死亡数据采样,以及在网上搜集到的信息,做出上述估计。 研究人员依据已刊登的讣告信息和百度搜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人员写道:“这些发现在理解冠病突然在人群中传播时,如何影响到死亡率方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报告估计,从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在除了西藏以外的中国大陆地区,30岁以上由不同原因导致的超额死亡人数达到187万。 中国官方曾公布,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2日,全国医疗机构累计发生在院冠病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万9938例。 世卫组织官网提供迄今的中国冠病死亡数字为12万1628例。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尚未就路透社的置评请求做出回应。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