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阪公立大学丢失50g剧毒物质氰化钾

日本大阪公立大学丢失50g剧毒物质氰化钾 访问:NordVPN 立减 75% + 外加 3 个月时长 另有NordPass密码管理器 学校工作人员5月2日进行年度定期检查时,发现用于实验的2瓶有毒化学品丢失,分别是25g的粉末。上一次定期检查是在2023年6月。根据规定,使用相关危险化学品的教师与学生需提前登记,化学品被外来人员拿走的可能性极低。学校副校长已召开记者会道歉,表示,“我们对相关法律认识浅薄,深表歉意。”日本法律规定,若发现氰化钾等危险有毒化学品丢失,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但这所大学事发15天后才选择报案。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日本大阪公立大学此前丢失剧毒氰化物粉末25克,大阪警方28日以涉嫌盗窃逮捕该校院毕业生竹林尚志(现年30岁,在制药公司工作)

日本大阪公立大学此前丢失剧毒氰化物粉末25克,大阪警方28日以涉嫌盗窃逮捕该校大学院毕业生竹林尚志(现年30岁,在制药公司工作),其涉嫌于2023年8月在该校就读时盗窃杉本校区工学研究科研究室所保管的氰化钠和氰化钾。 该校此类药品均存于上锁的剧毒物保管库中,师生需提供证件并做登记才可进入。警方透露,嫌疑人是用钥匙进入的研究室。嫌疑人就犯案原因供述称,是想杀害在就职问题对其说教的父亲。但实际上并未着手杀害。 关于氰化物下落,嫌疑人称氰化钠在得手就被丢弃,氰化钾则被丢在研究室里。警方正做进一步调查。 (每日新闻,NHK)

封面图片

乌克兰特种部队正在准备使用有毒物质进行反俄挑衅;为了反俄挑衅,乌克兰于10月至11月从德国购买了一批化学品RCBZ部队司令基里洛

乌克兰特种部队正在准备使用有毒物质进行反俄挑衅;为了反俄挑衅,乌克兰于10月至11月从德国购买了一批化学品RCBZ部队司令基里洛夫。 俄罗斯武装部队辐射、化学和生物防御部队负责人表示,乌克兰军方正计划故意用病原体感染饮用水、食品供应和动物饲料的来源。

封面图片

2 月 3 日,一列载有剧毒物质的重载货运列车在俄亥俄州脱轨。

2 月 3 日,一列载有剧毒物质的重载货运列车在俄亥俄州脱轨。 脱轨后,车载的剧毒物质氯乙烯(CH2CHCl)出现燃烧。 事故列车有超过 100 节,其中近一半出现了脱轨的事故,脱轨中又有近一半的车厢载有危险化学品。 氯乙烯是一类致癌物,点然后可以生成臭名昭著的另一种致癌二𫫇英,在过去几天,因当地天气和扑救不及时等原因,周围的土地、空气、水应该都遭到了严重污染。 当地居民表示,有大量动物死亡。 一名记者在俄亥俄州州长介绍事故的发布会现场被警察推倒在地并铐走,可能面临“非法入侵”等指控。 据悉,火车工作人员此前出现了车辆故障的警报,但没有及时停车,至于是疲劳驾驶、还是没有履行安全行车、抑或是车辆没有得到正确维护,还需要进行调查。

封面图片

卢甘斯克和赫尔松州的领导人化学毒物中毒

卢甘斯克和赫尔松州的领导人化学毒物中毒 ▪V. RKhBZ 部队首长基里洛夫表示,萨尔多于 2022 年 8 月因蓖麻毒素中毒,生物医学样本中发现了这种物质。 ▪卢甘斯克负责人Pasechnik也于 2023 年 12 月因酚类化合物严重中毒。 国防部发言人的其他声明: ▪2022年8月19日,使用了一种有毒化学品化学战剂“Bi-Z”的类似物; ▪2024 年 1 月 28 日,在梅利托波尔的一个储藏室中发现了类似物质,装在标有“Biosporin”的瓶子中; ▪2023年2月8日至16日,记录到使用无人机使用氢氰酸的案例; ▪2023年6月15日,在拉博蒂诺地区,俄罗斯军方遭到一架无人机袭击,无人机内装有含有氯苯乙酮和氯化苦混合物的塑料容器。 https://t.me/JShangrong

封面图片

清华大学朱令案受害人处在病危中,已经深度昏迷20多天

清华大学朱令案受害人处在病危中,已经深度昏迷20多天 据凤凰周刊报道,50岁的朱令在今年年中确诊脑瘤,处在病危中,已经深度昏迷20多天。 朱令铊中毒事件是指中国北京清华大学1992级化学系女生朱令在1994年11月底出现铊中毒症状,最后得助于互联网才得到确诊和救治的事件。这是中国首次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远程医疗的尝试。1995年5月北京警方立案调查,1998年8月无果结案,至今真凶仍未归案,此案引发媒体与网络的报道和外界的关注与讨论。 1995年4月10日,朱令的高中同学、北京大学力学系92级学生贝志诚、蔡全清等人将朱令的病史,相关各项检查,协和医院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措施翻译成英文,通过在北京大学的互联网向Usenet的sci.med及其他有关新闻组和Bitnet发出求救电子邮件。 在发出求救邮件的18天里,有84位医学专家提出“铊中毒”的诊断。铊是一种剧毒化学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剧毒物品品名表(GA58-93)》(1993年10月1日执行)中铊与氰化物同为A类(氰化物属于第一类A级,铊盐属于第二类B级。)。 当朱令父母请求医生考虑电子邮件提出的意见时,协和医生表示:“我们有能力查阅国际医学数据库。”“北大学生带来很多问题。”贝志诚多年以后仍旧愤懑不平,在2005年网上激辩孙维时,他写道“协和当年的ICU主任,是他拒绝进行进一步的重金属中毒检查,甚至在发现协和误诊之后,毫无内疚之感,居然在医院会议上说:‘这件事是西方反华势力企图利用此事搞臭中国医疗界’”。

封面图片

惊人研究显示有毒"永久化学品"可穿透人体皮肤

惊人研究显示有毒"永久化学品"可穿透人体皮肤 发表在《环境国际》上的新研究首次证明,多种 PFAS(全氟烷基物质)在自然界中不会分解的化学物质可以渗透皮肤屏障并进入人体血液。由于 PFAS 具有防水和防污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从校服到个人护理产品的工业和消费品中。虽然一些物质已被政府法规禁止,但其他物质仍在广泛使用,其毒性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已知 PFAS 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入人体,例如通过呼吸或食物或饮用水摄入,并且已知它们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例如降低对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肝功能受损和出生体重下降。人们普遍认为 PFAS 无法突破皮肤屏障,尽管最近的研究表明,个人护理产品的使用与人体血液和母乳中的 PFAS 浓度之间存在联系。 这项新研究是迄今为止对 PFAS 在人体皮肤中的吸收进行的最全面的评估,并证实大多数 PFAS 可以通过这种途径进入人体。该研究的主要作者 Oddný Ragnarsdóttir 博士在伯明翰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进行了这项研究。 她解释说:"这些化学物质通过皮肤吸收的能力此前一直被否定,因为这些分子是电离的。人们认为,赋予它们防水防污能力的电荷也使它们无法穿过皮肤膜。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一理论并不总是正确的,事实上,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接触这些有害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研究人员调查了 17 种不同的 PFAS。所选化合物是最广泛使用的化合物,也是研究其毒性作用和人类可能接触它们的其他方式最多的化合物。最重要的是,它们与欧盟饮用水指令管制的化学物质相对应。在他们的实验中,该团队使用了 3D 人体皮肤等效模型多层实验室培养的组织,模仿正常人体皮肤的特性,这意味着研究可以在不使用任何动物的情况下进行。他们应用了每种化学物质的样本来测量模型中吸收、未吸收或保留的比例。在测试的 17 种 PFAS 中,研究小组发现 15 种物质表现出显著的皮肤吸收至少是暴露剂量的 5%。在所检查的暴露剂量下,最受管制的 PFAS(全氟辛酸 (PFOA))进入血液的吸收率为 13.5%,另外 38% 的施用剂量保留在皮肤内,可能长期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吸收量似乎与分子内碳链的长度有关。碳链较长的物质吸收水平较低,而引入的碳链较短的化合物(如 PFOA)更容易吸收。例如,全氟戊酸的吸收率为 59%,是 PFOA 的四倍。研究合著者 Mohamed Abdallah 博士说:“我们的研究首次深入了解了皮肤途径作为接触各种永久性化学物质的途径的重要性。鉴于现有的 PFAS 数量庞大,未来的研究应着眼于评估这些有毒化学物质的广泛风险,而不是一次只关注一种化学物质。”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伯明翰大学地理、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的 Stuart Harrad 教授补充道:“这项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通过皮肤接触这些化学物质的重要性,以及哪些化学结构最容易被吸收。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们看到工业界正在转向链长较短的化学物质,因为人们认为这些化学物质的毒性较小然而,代价可能是我们会吸收更多,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其中的风险。”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