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攻击可能严重威胁未来的水下数据中心设备安全

声波攻击可能严重威胁未来的水下数据中心设备安全 从微软的"纳蒂克计划"到中国的海南海底数据中心示范开发项目,我们已经看到数据中心被放置在水下多年,不仅节省了宝贵的陆地空间,还提供了无尘、无氧的环境,可以保护电子设备并有助于减少故障。这些数据中心最大的好处是周围的冷水有助于带走热量。就海南的设施而言,冷海水预计每年可节省 1.22 亿千瓦时的电力和 10.5 万吨淡水。现在,佛罗里达大学和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水下数据中心的一个漏洞。只需将声波对准这些结构。只要水池中的扬声器发出高音 D 的声音(由稠密的海水传播),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研究详细阐述了硬盘驱动器共振频率下的声音如何以一定的速度和强度引起振动,振动强度与声压级成正比,从而影响磁盘的读/写性能。"水下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在于自由冷却和与陆地上的多变环境隔离,"论文作者之一、UF 电气与计算机工程教授 Md Jahidul Islam 博士说。"但这两个优点也可能成为缺点,因为稠密的水携带声波信号的速度比空气中快,而且与外界隔绝的数据中心很难监控,一旦组件损坏也很难维修"。测试在实验室水箱和 UF 校园的一个湖中进行。一个现成的水下扬声器播放调谐到 5.1-5.3 kHz 的音乐,导致一台配置 RAID 5 存储器的超微机架服务器出现"持续的吞吐量下降"。在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中,仅经过 2.4 分钟的声学定位后就出现了无响应,这也导致数据库的延迟增加了 92.7%。研究人员说,这种方法可以完全摧毁硬盘等设备。这些攻击是在距离设备 20 英尺的地方实施的,但 Islam 说,一些简单的水下机器人技术可以在数英里之外破坏数据中心。研究人员曾研究过减轻攻击的方法:隔音板,但这种方法会使服务器温度升高太多,而增加音量又会绕过这种方法;主动降噪,但事实证明这种方法过于麻烦,而且成本高昂。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开发了一种算法,这种算法可以作为一种解决方案。该算法通过分析淹没数据中心内相邻磁盘集群的吞吐量,识别声波攻击造成的破坏模式。然后,该算法可以在攻击造成过多破坏之前重新分配计算资源。"海洋充斥着各种声音。我们已经证明,这些攻击可能在不经意间发生,比如潜艇声纳爆炸,声音非常大,"合著者、佛罗里达大学教授兼佛罗里达网络安全研究所所长凯文-巴特勒(Kevin Butler)博士说。"因此,我们知道如何抵御这些攻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都是安全界根本没有研究过的问题"。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微软确认水下数据中心项目已停运

微软确认水下数据中心项目已停运 该海底项目多年来一直沉寂,但一直被媒体和其他公司视为一项正在进行的计划。该公司云运营+创新部门负责人诺埃尔·沃尔什告诉DCD:“我不会在世界任何地方建设海底数据中心。” 该公司于 2013 年启动了 Natick 项目,并最终于 2018 年在苏格兰海岸部署了一个测试系统。855 台服务器中只有 6 台发生故障,而陆地上的 135 台服务器中则有 8 台发生故障,微软指出稳定的外部温度是成功的一个因素。另一个原因是,数据中心充满了惰性氮气,而陆地数据中心则充满了活性氧气。 微软在另一份声明中告诉DCD:“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在水中建立数据中心,但我们将继续使用 Natick 项目作为研究平台,探索、测试和验证有关数据中心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的新概念,例如液体浸没。”去年,中国的海兰信公司在海南岛沿海部署了一个重达 1,433 吨的商业水下数据中心。

封面图片

微软结束将数据中心置于海底的实验

微软结束将数据中心置于海底的实验 2020 年,该公司公布了纳蒂克项目最大规模的测试结果。它证实了自己的理论,即把数据中心置于水下深处,就不会像正常安装在陆地上那样遇到许多可能导致硬件故障的问题。微软声称,与陆地数据中心相比,水下服务器的设备故障率仅为陆地数据中心的 1/8。此外,这种水下服务器可在 90 天内完成设置和安装,而陆地数据中心的建设则需要长达两年的时间。但现在,微软已悄然证实,它已结束了水下数据中心实验。据数据中心动态网站报道,微软云运营与创新(CO+I)部门主管诺埃尔-沃尔什(Noelle Walsh)表示,公司"不会在世界任何地方建设海底数据中心"。威尔士补充道:我的团队为此付出了努力,并取得了成功。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海平面以下作业、振动和对服务器影响的知识。因此,我们将把这些经验应用到其他案例中。微软也发表了声明,表示未来不会继续建设水下数据中心:虽然我们目前没有在水中建立数据中心,但我们将继续把纳蒂克项目作为一个研究平台,探索、测试和验证有关数据中心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的新概念,例如液体浸泡。让我们拭目以待微软 ,尤其是微软可能需要建立更多的数据中心,以跟上当前提供人工智能服务的趋势。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印尼国家数据中心被勒索软件攻击 审计发现超过98%的数据完全没有备份

印尼国家数据中心被勒索软件攻击 审计发现超过98%的数据完全没有备份 正常来说数据中心都有多地冗余数据备份,因此即便遭到勒索软件袭击发生中断后,应该很快就可以通过冗余数据备份和机房恢复服务。然而经过初步调查印尼发现两个遭到攻击的庞大数据中心超过 98% 的数据完全没有备份,这意味着一旦被勒索软件攻击并加密,除非支付高额赎金否则无法恢复数据。因此印尼总统已经下令对印尼政府的数据中心进行全面调查审计,看看有没有其他数据中心也存在这种巨大的失误,也就是没有备份数据。发起攻击的黑客要求印尼政府支付约 800 万美元的赎金,不过印尼通信和信息部表示他们没有计划向黑客支付赎金,相反他们正在尝试解密数据。不过尝试解密数据应该只是对外宣传或者自我安慰,因为勒索软件通常使用 AES256 甚至强度更高的算法进行加密,加密密钥本身就非常长,尝试通过暴力破解拿到密钥是个不现实的做法。印尼信息和通信部称数据中心确实为政府机构 (包括下级政府机构) 提供了用于备份的容量和基础设施,但是否使用备份是可选的,大多数政府机构因为预算限制并没有使用备份容量,但在未来备份将成为强制选项。值得注意的是印尼副总统将此次数据中心被攻击造成的严重问题归咎于机构和部门数据的统一,他认为一旦数据中心集中化并遭到黑客攻击,那就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问题。当然无论数据是否被集中到一起,考虑到安全措施不到位以及数据完全没有备份,即便是分散在不同的数据中心也无法避免安全问题,可能这么做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一次性瘫痪一大堆政府机构。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海南陵水: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下水

海南陵水: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下水 数据中心由岸站、水下中继站、水下数据终端和海缆组成。 数据中心的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呈圆柱形罐体状,舱内是恒湿、恒压和无氧的安全密闭环境,重量达1300吨,罐体直径达3.6米,结构设计寿命为25年,应用水深超30米。()

封面图片

印尼国家数据中心遭勒索软件攻击

印尼国家数据中心遭勒索软件攻击 印尼政府周一披露,其国家数据中心 Pusat Data Nasional (PDN)于 6 月 20 日遭到入侵,被安装了勒索软件,攻击者索要 800 万美元的赎金。PDN 被加密至少影响到了 210 家机构,导致移民数字服务关闭,影响签证、护照和居留许可的处理速度,机场为此排起长度。印尼政府表示情况已得到控制,自动的护照扫描仪已恢复上线。感染 PDN 的勒索软件被认为是 LockBit 3.0 的一个变种。印尼尚未表态是否决定支付赎金。 via Solidot

封面图片

亚马逊计划未来10年投资超100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

亚马逊计划未来10年投资超100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 亚马逊正计划在未来10年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这家公司目前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投资超过了对零售仓库的投资。亚马逊云端服务 (AWS) 首席财务官 John Felton 表示,现在的人工智能建设感觉就像过去几年建设庞大物流网络一样。市场研究公司 Dell'Oro Group 的数据显示,去年亚马逊在数据中心资本支出 (包括租赁) 上的支出与总资本支出相比,达到十年来最高的 53%。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