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发布:收录超15万个物种 461MB免费下载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发布:收录超15万个物种 461MB免费下载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电子版文件大小为461.11MB,为iso格式的镜像文件,使用常见的压缩软件即可打开。动物部分,本年度名录共收录73,862个物种及种下单元,包括69,407个物种,4,455个种下单元,隶属于18门52纲246目1,884科14,194属。其中,哺乳动物694种、鸟类1,505种、爬行动物656种、两栖动物656种、鱼类5,127种、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60,769种。植物部分,本年度名录共收录47,474个物种及种下单元,包括39,897个物种,7,577个种下单元,隶属于6门17纲150属544科4,528目。其中,维管植物门36,055种,苔藓植物包括角苔门、真藓门和地钱门等共3,842种。真菌部分,本年度名录共收录27,807个物种及种下单元,包括26,591个物种,1,216个种下单元,隶属于10门52纲188目616科3,249属。其中,担子菌门10,725种、子囊菌门14,987种,其他真菌879种。此外,2024版名录还包括:原生动物界2,503个物种及63个种下单元,色素界1,968个物种及413个种下单元,细菌界463个物种及6个种下单元,病毒655个物种及150个种下单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历年数据量变化图据了解,中国是唯一一个每年都发布生物物种名录的国家。自2008年起,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300多位专家,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公开发表的中国生物物种数据,分类学专家对每条数据进行审定确认,最终汇编成《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每年以年度名录的形式发布。自2018年新网站上线至今,名录总下载量超过10TB,在线物种页面访问量超过1500万次,被国内外期刊论文、专著引用超过1000次。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2022年中国新补充10343个物种,其中最多的是昆虫

2022年中国新补充10343个物种,其中最多的是昆虫 与2021版对比,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数据库2022年新增了10343个物种及种下单元,其中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新增7498个物种,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的哺乳纲、爬行纲、两栖类共新增279个物种,蛛形纲新增119个物种;植物界新增794个物种。 除此之外,我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大国,每年还有大量新物种被发现和描述,根据《生物多样性杂志》2021年新物种专题统计结果,昆虫纲新物种发表占当年动物新物种发表总数的82%。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海南发现395种外来入侵物种

海南发现395种外来入侵物种 中国海南省发现了395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超六成是入侵植物。 据中新社报道,近年来,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不断深入,海南省对外交流合作不断加大,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压力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下,2021年至2023年,海南省开展了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普查工作覆盖该省所有乡镇。 通过为期三年的全面普查,当地共发现395种外来入侵物种,分别是入侵植物病原生物44种,入侵害虫87种,入侵植物252种,入侵水生动物12种。 报道称,专家介绍,外来入侵物种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会导致生态失衡及本地物种灭绝,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通过普查,海南省已摸清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情况。 根据普查得到的基础数据,海南省采取“一种一策”的精准防治方针,对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物种开展科学防控。如运用“植保无人机喷施石蜡油溶剂”创新型专利技术,在海口、儋州等16个市县持续开展水葫芦防治工作,有效治理河道约600公里,治理水域面积约72072亩。 2024年5月19日 9:35 PM

封面图片

动物的最大奔跑速度在中等体型的物种中最容易出现

动物的最大奔跑速度在中等体型的物种中最容易出现 为了探究其中的原因,一个由帝国理工大学、哈佛大学、昆士兰大学和阳光海岸大学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开发了一个物理模型,研究肌肉这种动物通用的运动是如何限制陆地动物的最高奔跑速度的。领衔作者、伦敦帝国学院生物工程系的戴维-拉邦特博士说:"跑得最快的动物既不是大象,也不是小蚂蚁,而是像猎豹这样中等大小的动物。为什么奔跑速度会打破支配动物解剖和表现的大多数其他方面的规律模式呢?"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最大奔跑速度并不像以前认为的那样只有一个限制,而是有两个限制:肌肉收缩的速度和程度。动物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取决于最先达到的那个极限,而这个极限是由动物的体型决定的。论文共同作者、阳光海岸大学和昆士兰大学的克里斯托弗-克莱门特教授说:"我们模型的关键在于理解最大跑步速度既受到肌肉收缩速度的限制,也受到肌肉在收缩过程中缩短程度的限制。与猎豹体型相仿的动物,其体重在 50 千克左右,这两个极限在此重合。因此,这些动物的速度最快,时速可达 65 英里"。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测试极限第一种限制被称为"动能容量限制",它表明较小动物的肌肉受到其收缩速度的限制。因为相对于体重而言,小动物会产生很大的力,所以小动物跑步就有点像骑车下坡时试图用低速档加速。第二个限制被称为"工作能力限制",它表明大型动物的肌肉受到其肌肉收缩程度的限制。由于大型动物较重,它们的肌肉相对于体重所产生的力量较小,因此跑步更类似于用高挡骑车上坡时试图加速。共同作者、哈佛大学的彼得-毕肖普博士说:"对于犀牛或大象这样的大型动物来说,奔跑的感觉就像举起一个巨大的重物,因为它们的肌肉相对较弱,而重力要求它们付出更大的代价。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动物最终不得不随着体型的增大而放慢速度"。为了测试模型的准确性,研究小组将其预测结果与从 400 多种陆地动物(从大型哺乳动物、鸟类和蜥蜴到小蜘蛛和昆虫)中收集到的有关陆地动物速度和大小的数据进行了比较。该模型准确预测了体重相差 10 个数量级以上的动物(从 0.1 毫克的小螨虫到 6 吨重的大象)的最大奔跑速度随体型的变化情况。他们的发现揭示了肌肉进化背后的物理原理,可以为未来设计出与最优秀的动物跑步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相媲美的机器人提供参考。除了解释动物的奔跑速度,新模型还可能为理解动物群体之间的差异提供重要线索。蜥蜴和鳄鱼等大型爬行动物通常比大型哺乳动物体型小、速度慢。共同作者、昆士兰大学的泰勒-迪克博士说:"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按重量计算,四肢肌肉在爬行动物体内所占的比例较小,这意味着它们在体重较小的时候就达到了工作极限,因此必须保持较小的体型才能快速移动。"该模型结合现代物种的数据还预测,体重超过 40 吨的陆地动物将无法移动。现存最重的陆地哺乳动物是非洲象,重约 6.6 吨然而一些陆地恐龙体重可能远远超过 40 吨。研究人员说,这表明我们应该谨慎地根据非灭绝动物的数据来估计灭绝动物的肌肉解剖结构。相反,他们认为这些数据表明,已灭绝的巨型动物可能已经进化出了独特的肌肉解剖结构,这值得进行更多的研究。这项研究提出了关于体型庞大的恐龙如何移动的问题,以及需要对特定动物群(如爬行动物或蜘蛛)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数据收集的问题。虽然这项研究只针对陆地动物,但研究人员下一步将把他们的方法应用到飞行和游泳动物身上。拉邦特博士说:"我们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既涉及已灭绝动物的肌肉生理学,也涉及当今活着的动物(包括人类运动员)的肌肉生理学。物理限制对游泳和飞行动物的影响不亚于对奔跑动物的影响解开这些限制是我们的下一个议程。"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生物学家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鸟类族谱图 时间横跨9300万年

生物学家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鸟类族谱图 时间横跨9300万年 这些技术使研究人员能够高精度、高速度地分析大量基因组数据,为构建有史以来最全面的鸟类家谱奠定了基础。4月1日发表在《自然》(Nature)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两篇互补性论文详细介绍了这一进展。《自然》杂志报道的更新家系揭示了6600万年前恐龙灭绝后鸟类进化史的模式。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最新鸟类家谱,勾勒出 363 种鸟类之间 9,300 万年的进化关系。图片来源:Jon Fjeldså(绘图)和 Josefin Stiller研究人员观察到,早期鸟类的有效种群数量、替代率和相对脑容量都急剧增加,这为我们揭示这一关键事件之后推动鸟类多样化的适应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在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相关论文中,研究人员仔细研究了新家谱的一个分支,发现火烈鸟和鸽子的亲缘关系比之前的全基因组分析所显示的更远。这项工作是由哥本哈根大学、浙江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牵头的多机构合作项目"鸟类万基因组(B10K)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旨在为约10500种现存鸟类生成基因组序列草案。"我们的目标是重建所有鸟类的整个进化史,"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雅各布斯工程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教授西亚瓦什-米拉拉布说,他是《自然》论文的共同资深作者,也是《美国科学院院报》论文的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这些研究的核心是一套名为"ASTRAL"的算法,米拉拉布实验室开发了这套算法,以前所未有的可扩展性、准确性和速度推断进化关系。通过利用这些算法的强大功能,研究小组整合了来自 6 万多个基因组区域的基因组数据,为他们的分析提供了强大的统计基础。研究人员随后研究了整个基因组中各个片段的进化历史。在此基础上,他们拼凑出了一棵马赛克基因树,然后将其编入一棵综合物种树。这种细致入微的方法使研究人员能够构建一个新的、经过改进的鸟类家系,即使在历史不确定的情况下,也能非常精确和详细地描述复杂的分支事件。米拉拉布说:"我们发现,我们在分析中加入数万个基因的方法实际上是解决鸟类物种之间进化关系的必要条件。需要所有这些基因组数据,才能以很高的置信度还原6500万-6700万年前的这段特定时期发生了什么"。在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仔细研究了更新的鸟类家谱中的一个分支,发现包括火烈鸟和鸽子在内的鸟类群体的亲缘关系比以前的全基因组分析所显示的要远,并将这一结果归因于第 4 号染色体上的一个不寻常区域。图片来源:Ed Braun(绘图)、Daniel J. Field(鸟类图片)和 Siavash Miarab该团队之所以能够在海量数据集上进行这些分析,是因为米拉拉布实验室设计的计算方法能够在功能强大的 GPU 机器上运行。他们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圣地亚哥超级计算机的Expanse超级计算机上进行了计算。米拉拉布说:"我们很幸运能够使用如此高端的超级计算机。如果没有Expanse,我们就无法在合理的时间内对如此庞大的数据集进行运行和重新运行分析。"研究人员还研究了不同基因组取样方法对树的准确性的影响。他们发现,两种策略对每个物种的许多基因进行测序,以及对许多物种进行测序结合在一起,对重建这一进化史非常重要。哥本哈根大学生物学教授、《自然》论文第一作者约瑟芬-斯蒂勒(Josefin Stiller)说:"因为混合使用了这两种策略,所以我们可以测试哪种方法对系统发育重建的影响更大,从每种生物体中采样许多基因序列比从更广泛的物种中采样更重要,尽管后一种方法有助于我们确定不同群体进化的时间。"借助先进的计算方法,研究人员还揭示了他们在之前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的不寻常之处:鸟类基因组中一条染色体的特定部分数百万年来一直保持不变,没有出现预期的基因重组模式。这一反常现象最初导致研究人员错误地把火烈鸟和鸽子归为进化上的表亲,因为根据这一段未变的DNA,它们似乎关系密切。这是因为他们之前的分析是基于48种鸟类的基因组。但通过使用363个物种的基因组重复分析,他们发现了一个更准确的家族树,它将鸽子与火烈鸟的关系进一步拉近。此外,通过使用由洛克菲勒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埃里希-贾维斯(Erich Jarvis)领导的脊椎动物基因组计划(Vertebrate Genome Project,VGP)提供的六个高质量基因组,米拉布及其同事能够发现并推测出这种令人惊讶的模式。佛罗里达大学生物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爱德华-布劳恩(Edward Braun)说:"令人惊讶的是,这段被抑制的重组时期可能会误导分析。正因为它可能会误导分析,所以在未来的6000多万年后,它实际上是可以被检测到的。这才是最酷的部分。"这项工作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对鸟类进化史的研究。米拉拉布实验室首创的计算方法已成为重建其他各种动物进化树的标准工具之一。下一步,研究小组将继续努力构建鸟类进化的完整图景。生物学家们正在对更多鸟类物种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希望能将家谱扩展到数千个鸟属。与此同时,米拉拉布领导的计算科学家们正在改进他们的算法,以适应更大的数据集,确保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高速、准确地进行分析。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下发现1.9万年微生物生态圈 甚至还与火星有关

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下发现1.9万年微生物生态圈 甚至还与火星有关 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旱的非极地沙漠,这里的动植物种类极少。由于通常十年才降一次雨,这片沙漠非常干燥,以至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其作为火星地貌的替身。但是,在这干涸的地表下生活着什么呢?新的研究表明,它非常小,数量非常多,而且非常古老。虽然阿塔卡马沙漠的干旱意味着高等生物稀少,但众所周知,多种多样的细菌在这里的土壤中占主导地位。不过,研究人员的目标是深入研究,看看地表下一米多(3.3 英尺)的地方生活着哪些种类的微生物。阿塔卡马沙漠最干燥的地方之一永盖山谷(Yungay Valley)一个龟裂的洼地 卢卡斯-霍斯特曼/德国波茨坦联邦理工学院他们选择的地点位于云盖山谷的一个普拉亚(playa)地区,这是沙漠超干旱核心地区最干旱的地方之一。普拉亚是曾经包含地表水体的洼地或盆地;它们本质上是干涸的湖床。在其他地方,矿物石膏和无水石膏通常靠近地表,在上部 50 厘米/20 英寸的范围内,而在普雷亚地区,它们被埋在大约 2 米/6.6 英尺的深处。相反,无水石膏遇水后会转化为石膏。当他们挖掘到地下 4.2 米/13.8 英尺深处时,研究人员发现了石膏、无水石膏和海绿石(俗称岩盐)等盐类堆积物,以及阳离子(钠、钙)和阴离子(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根据地下深度绘制的矿物、阳离子和阴离子丰度图 Horstmann 等人研究人员说:"深度为 184 厘米(72.4 英寸)的剖面上半部分主要由淤泥沉积物组成,间或有薄沙层。在 184 厘米至 230 厘米(90.6 英寸)深度之间,沉积物过渡到较粗的质地,包括沙子和卵石。在 230 厘米以下,剖面始终包含[原文如此]卵石至鹅卵石大小的颗粒"。他们使用无脊椎动物衍生 DNA(iDNA)分析,并将其与地球化学分析(X 射线衍射和离子色谱法)进行比较,以研究地下的微生物学。基因测序揭示了不同地层中丰富多样的微生物群落。大部分序列被归类为细菌;0.5%为古细菌,古细菌是一种结构与细菌相似但在进化过程中截然不同的单细胞微生物。古细菌被认为是介于细菌和真核生物或含有 DNA 的细胞含有独特细胞核的生物之间的一个古老群体。三个细菌群(门)占主导地位,占遗传序列的 90% 以上:放线菌属(Actinobacteria)、固形菌属(Firmicutes)和变形菌属(Proteobacteria)。不同地下深度的微生物组成在深度为 2 至 5 厘米(0.8 至 2 英寸)的最上层沉积物中,放线菌占微生物总数的 95%。固着菌的比例很高,从 40 厘米/15.7 英寸深度的 47% 到 30 厘米/11.8 英寸深度的 93%。只有在 70 厘米/27.6 英寸处,才出现了较低的固着菌相对丰度(34%),在 200 厘米/78.7 英寸以下则明显下降。在 200 厘米以下的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仍然以放线菌为主,深度达 4.2 米。从生态学角度看,洼地沉积相对较新;沉积开始于大约 1.9 万年前。然而,冲积层沉积的年代要久远得多,4.2 米的深度可以追溯到 380 万年前。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发现的放线菌群落可能在"早期"就已经在土壤中定植,然后被埋藏在冲积层下。这可能意味着,此前未知的深层生物圈将在极度干旱的沙漠土壤中无限向下延伸。链霉菌是最大的放线菌属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戴维-贝尔德博士该研究最引人注目的发现之一是,微生物出现在 200 厘米以下的沉积物中,在这些沉积物中,洼地过渡到由河道或冲积平原上沉积的砾石、沙、粉砂或粘土组成的冲积层。原以为这些深度的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会较低,但事实并非如此。在阿塔卡马沙漠,石膏已经被证明可以支持微生物群落。研究人员认为,在这里,较深的石膏沉积物通过提供水分或增加沙漠高干旱土壤的保水性,在微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说:"尽管石膏在所有沙漠的次表层可能并不普遍,但这种次表层生态位的存在可能表明,全球沙漠的多样性迄今被低估了,在特定情况下,次表层群落可以在地球上最干旱地方的最深层持续存在。这项研究对寻找地球以外的嗜极端生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开头提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把阿塔卡马沙漠作为火星的代表。那么,火星也有石膏矿床。那么,火星上的石膏会不会也是火星上微生物生命的水源呢?该研究发表在《PNAS Nexus》杂志上。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2024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4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注意些什么? 李雷的回答 说生物类。 我从本科到博士一直都是在生物领域,目前工作也属于这个领域。 1,生物学专业是学什么?生物不熟悉动植物很正常! 很多时候人们容易把大生命科学领域和生物学混在一起,甚至把生物学当做博物学,这引发了很多误解。 比如,很多人喜欢多彩的自然世界,野生动植物之类的,但是这些大家普遍熟悉的生物,反而不是生物学领域,像动物这种是属于农学里的动科/动医,所以你千万别因为动物植物去跑到生物学,结果发现根本没有。 而目前的生物学专业,基本上倾向于了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所以在大学期间,生物学除了通识教育外,会接触到诸如非常相关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等学科。 而生物学的实验也是主要以分子、生化、细胞、微生物等为主。 简单的说,生物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不是博物领域,而是面向着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现代医药生物技术等领域去的。 2,生物学专业的就业和发展方向是什么?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无论是基因工程、胚胎工程、异种器官移植还是像基因编辑、疫苗生产等,都是生物学的范畴,以至于许多人已经看得出来,生物学在如今越来越重要了。 但是,大家也要注意到,上述这些前沿领域,本身在本科阶段并不具备实际操作能力,而相应的领域需要更加深刻的科研经历来参与。 因此,对于生物学专业,根据相关院校的经验,大体的方向如下: 1)深造 这是生物学专业最主要的一个方向,生物学读研、读博的比例是相当高。 特别一说,在生物学读研方向上是兼容性极高的,基本上覆盖了生命科学总体方向,不仅仅是基本的生物科学、生物工程,包括农林牧渔领域同样也是互通的,甚至相当高比例的基础医学同样也会接受生物学报考。 2)和生物学相关的就业方向 如果本科阶段出去就业,往往有以下常见的领域:医药类企业: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生化实验;农、林、牧、渔类企业等领域。一般涉及到生物研究、技术、管理等往往需要硕士及以上学历 生物学专业待遇如何? 总体待遇一般,一般横向项目更倾向于和生产相关。就业领域有个比较相对有现实市场的领域,就是发酵行业,偏生物工程向。 说个数据,我大学班级59人,毕业从事生物的已经不到三分之一,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还从事生物的只有个位数了,而且基本上是博士。 3,如何学习生物学? 生物学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一个重要原因是生物学需要大量的记忆性内容,但是推理计算等相对较少(哪怕是生物信息学本身对于计算机和数学的要求也要弱一些,更多偏生物统计学)。 但是同时,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由于起步晚,所以相当多的生物学知识都在更新。学习生物学知识,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认真理解这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从而结合相关实验研究来理解生物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生物学。 如果报考,生物工程类和就业相对更密切,生物科学类其次。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李雷)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