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露西"号带来小行星"丁基内什"双卫星的更多细节

NASA"露西"号带来小行星"丁基内什"双卫星的更多细节 资料来源:NASA/SwRI/Johns Hopkins APL/NOIRLab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露西"(Lucy)航天器于 2023 年 11 月飞越小行星"丁基内什"(Dinkinesh),发现了显示其内部强度和复杂历史的重要地质特征。图像显示了一个低谷、一个山脊和一个接触双星卫星塞拉姆。这些发现表明"丁基内什"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对压力做出了动态响应,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太阳系小天体的形成和演变。2023 年 11 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露西(Lucy)航天器飞越小行星丁基内什(Dinkinesh),其拍摄的图像揭示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细节。这些图像显示了"丁基内什"上的一个波谷,在这个波谷中,有一大块(约占小行星的四分之一)突然发生了移动,还有一个山脊和一个单独的接触双星卫星(现在被称为"塞拉姆")。科学家们说,这种复杂的结构表明,"丁基内什"和"塞拉姆"具有强大的内部力量和复杂多变的历史。a、b、c三幅图分别显示了美国宇航局露西航天器的L'LORRI仪器在2023年11月1日最近距离前后几分钟内拍摄的小行星丁基内什的立体图像对。黄色点和玫瑰色点分别表示波谷和波脊特征。这些图像经过锐化处理,以增强对比度。d 小组显示的是"丁辛"及其卫星"塞拉姆"的侧视图,拍摄于最接近后几分钟。资料来源:NASA/SwRI/Johns Hopkins APL/NOIRLab"我们想了解太阳系中的小天体的强度,因为这对于了解像地球这样的行星是如何形成的至关重要,"位于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的西南研究所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分部的露西首席研究员哈尔-莱维森说。"基本上,行星是由数以亿计的绕太阳运行的较小天体(如小行星)相互撞击后形成的。天体在相互撞击时的表现,是碎裂还是粘在一起,与它们的强度和内部结构有很大关系。"莱维森是最近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有关这些观测结果的论文的主要作者。2023 年 11 月 1 日,NASA 的露西(Lucy)航天器飞过主带小行星丁基内什(Dinkinesh)。现在,这项任务发布了露西号远程侦察成像仪在大约三小时内拍摄的照片,提供了迄今为止该小行星的最佳视角。在飞越过程中,"露西"号发现"丁基内什"有一颗小卫星,并将其命名为"塞拉姆",这是阿姆哈拉语中的问候语,意为"和平"。"露西号"是首个旨在访问木星三剑客的任务,木星三剑客是困在木星轨道上的两群小行星,它们可能是行星形成时期的"化石"。图片来源: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丁基内什的构成和行为研究人员认为,"丁基内什"是通过对压力的反应来揭示其内部结构的。在阳光下旋转数百万年后,小行星温暖表面发出的热辐射产生了微小的力矩,导致"丁基内什"的旋转速度逐渐加快,离心应力逐渐增大,直到小行星的一部分变为更加细长的形状。这一事件很可能导致碎片进入近距离轨道,成为产生山脊和卫星的原材料。2023 年 11 月 1 日,NASA 的 Lucy 航天器飞越小行星 Dinkinesh 的立体电影。资料来源:NASA/GSFC/SwRI/Johns Hopkins APL/NOIRLab/Brian May/Claudia Manzoni如果"丁基内什"更加脆弱,更像一堆流动的沙子,那么它的颗粒就会逐渐向赤道移动,并随着旋转速度的加快飞入轨道。然而,这些图像表明,它能够更长时间地保持在一起,更像一块岩石,比流体具有更大的强度,最终在应力作用下松动并碎裂成大块。(尽管与地球上的大多数岩石相比,像"丁基内什"这样的小行星碎裂所需的强度微乎其微)。结构特点与历史重建位于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的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基思-诺尔(Keith Noll)是露西的项目科学家,也是这篇论文的合著者之一。莱维森说:"这些特征告诉我们,'丁基内什'具有一定的强度,它们让我们可以进行一点历史重建,看看这颗小行星是如何演变的。它碎裂了,东西移开了,并在碎裂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物质盘,其中一些又雨点般地落回表面,形成了这个山脊。"2023 年 11 月 1 日,NASA 的露西飞船飞越塞拉姆星时拍摄的立体电影。资料来源:NASA/GSFC/SwRI/Johns Hopkins APL/NOIRLab/Brian May/Claudia Manzoni研究人员认为,圆盘中的一些物质形成了"塞拉姆"卫星。"塞拉姆"卫星实际上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这种构造被称为接触双星。关于这颗不寻常的卫星是如何形成的细节仍然是个谜。Dinkinesh及其卫星是露西号团队计划在12年旅程中探索的11颗小行星中的前两颗。在掠过主小行星带的内缘后,"露西 "号将于 2024 年 12 月返回地球,接受重力辅助。这次近距离飞越将推动航天器返回主小行星带,2025 年它将在那里观测小行星 Donaldjohanson,然后从 2027 年开始与特洛伊小行星首次相遇,这些小行星在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引领和跟随木星。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NASA 宣布成功改变了一颗小行星的运行轨道

NASA 宣布成功改变了一颗小行星的运行轨道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周二表示,一个航天器在距离地球数百万英里的地方撞击了一颗无害的小行星,成功地改变其轨道,NASA宣布了其首次此类测试的结果。 美国航天局将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航天器发射到小行星的轨道上,从而使其偏离轨道。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希望能够偏转任何对地球构成真正威胁的小行星或彗星。 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管理者,前宇航员和佛罗里达州民主党参议员比尔-纳尔逊说。"我们向世界表明,作为这个星球的捍卫者,NASA是认真的。" 航天局说:Dart是一项防御地球免受潜在小行星或彗星危害的测试。 Dart将Dimorphos小行星的轨道改变了32分钟。格拉兹说,改变轨道周期的最低要求 "实际上只有73秒"。

封面图片

NASA首次将小行星样本带入地球

NASA首次将小行星样本带入地球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架已航行七年的探测器星期天(9月24日)在犹他州沙漠着陆,成功将收集到史上最大的小行星样本带入地球。 法新社报道,尽管探测器“OSIRIS-Rex”在落地前13分钟,曾以每小时超过4万3000公里的速度高速穿过大气层,但NASA最终在星期天上午8时52分(新加坡晚上10时52分),成功在犹他州军事测试和训练场使探测器软着陆。 根据NASA公布的图像画面,一个轮胎大小的探测器落在沙漠地面后,科学家随后走向该装置并进行读数。 [Media] NASA在社交媒体X平台发文称,探测器已完成约62.1亿公里的旅程,这是美国首次执行样本返回任务。“探测器没有被破坏,意味着探测器最重要的气密性保持完好,避免沙漠沙尘对样本造成污染。” NASA说,虽然得到的行星样本数量不多,但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可能威胁地球的小行星类型”,以及太阳系如何形成、地球如何变成宜居星球等。 [Media] 这一样本现已将被送往休斯顿的约翰逊航天中心,NASA计划在10月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首轮研究成果。 除了太阳、行星、矮行星及其卫星外,太阳系还有众多的小天体,小行星就是其中之一。大多数小行星的轨道介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它们轨道的平均半径接近2.8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约为1.5亿千米)。 虽然小行星和行星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专家指出,“行星的质量大,形状几乎为球体,同时拥有自己的一条独立轨道。而小行星的质量要小得多,且有着不规则的外形,很多小行星也与其他‘小伙伴’共享一条轨道。”

封面图片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航天器美东时间周一19时14分成功撞击了小行星目标。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航天器美东时间周一19时14分成功撞击了小行星目标。 DART是世界首个行星防御技术演示,也是NASA首次尝试能否通过纯粹的动能改变小行星在太空中的运动轨迹,从而使其偏离轨道,保护地球。此次撞击的目标是名为Didymos的近地小行星系统中的卫星Dimorphos。Dimorphos的直径约160米。 研究团队现在将使用地面望远镜观察Dimorphos,以确认DART的撞击改变了小行星绕Didymos的轨道。研究人员预计,撞击将把Dimorphos的轨道缩短约1%,即大约10分钟;精确测量小行星的偏转程度是全面测试的主要目的之一。 (NASA,路透社)

封面图片

NASA 宣布 DART 成功偏转小行星轨道

NASA 宣布 DART 成功偏转小行星轨道 NASA 执行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的飞船于 9 月 26日成功撞击了名为 Dimorphos 的小行星。这是世界首次行星防御技术演示,测试撞击是否可能偏转小行星轨道。本周二 NASA 宣布 DART 成功偏转小行星轨道。Dimorphos 是一颗直径不到 200 米的小行星,DART 设计正面撞击,减速降低其轨道。现在地面观测确认其轨道缩短了。在撞击前 Dimorphos 完成一周轨道需要 11 小时 55 分钟,撞击后缩短到 11 小时 23 分钟,即减少了 32 分钟。NASA 的雷达观测确认 Dimorphos 与双小行星系统中的另一颗 Didymos 的距离减少了,缩短了几十米。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NASA的行星雷达追踪到两颗大小行星接近的轨迹

NASA的行星雷达追踪到两颗大小行星接近的轨迹 金石太阳系雷达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深空网络的一部分,它对最近发现的 500 英尺宽(150 米宽)的小行星 2024 MK 进行了这些观测,该小行星于 6 月 29 日最接近地球距离地球约 184,000 英里(295,000 公里)。资料来源:NASA/JPL-Caltech这两个近地天体都没有撞击我们星球的危险,但在这两次近距离接近过程中进行的雷达观测将为行星防御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并提供有关它们的大小、轨道、自转、表面细节的信息,以及它们的组成和形成的线索。6 月 27 日,2011 UL21 小行星以 410 万英里(约合 660 万公里)的距离掠过地球,大约是月球与地球距离的 17 倍,这颗小行星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资助的卡特琳娜巡天计划于 2011 年在亚利桑那州图森市发现的。但这是它第一次靠近地球,以至于能被雷达成像。虽然这颗近一英里宽(1.5 公里宽)的天体被列为潜在危险天体,但对其未来轨道的计算显示,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不会对我们的星球构成威胁。这些由深空网络的金石太阳系雷达进行的七次雷达观测,显示了一英里宽的小行星2011 UL21在6月27日从大约400万英里外接近地球时的情况。小行星及其小卫星(图像底部的亮点)被圈在白色区域内。资料来源:NASA/JPL-CaltechJPL 的科学家利用深空网络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巴斯托附近的 230 英尺宽(70 米)的金石太阳系雷达(称为深空站 14(DSS-14)),向小行星发射无线电波,并通过同一天线接收反射信号。除了确定这颗小行星大致呈球形外,他们还发现这是一个双星系统:一颗较小的小行星,或者说小卫星,从大约 1.9 英里(3 公里)的距离绕着它运行。"之前的观察认为,这种大小的小行星中约有三分之二是双星系统,它们的发现尤为重要,因为我们可以利用对它们相对位置的测量来估算它们的相互轨道、质量和密度,从而提供有关它们可能是如何形成的关键信息,"帮助领导观测工作的 JPL 首席科学家兰斯-本纳说。第二次近距离接触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金石太阳系雷达(Goldstone Solar System Radar)的观测结果显示,小行星2024 MK在6月29日最接近我们的星球后不久就开始翻滚。这颗 150 米宽的小行星在经过地球时,其轨道因地球引力而略有改变。资料来源:NASA/JPL-Caltech两天后,也就是 6 月 29 日,同一小组观测到小行星 2024 MK 从仅 184,000 英里(295,000 公里)的距离掠过我们的星球,也就是略大于月球与地球之间距离的四分之三。这颗小行星宽约 500 英尺(150 米),看起来拉长且棱角分明,有突出的扁平和圆形区域。为了进行这些观测,科学家们还使用 DSS-14 向该天体发射无线电波,但他们使用戈德斯通 114 英尺(34 米)长的 DSS-13 天线来接收从小行星上反弹并传回地球的信号。这种"双向"雷达观测的结果是小行星表面的详细图像,显示出大约 30 英尺(10 米)宽的凹面、山脊和巨石。像2024 MK这样大小的近地天体的近距离接近是比较罕见的,平均每几十年就会发生一次,因此JPL团队试图收集尽可能多的有关该天体的数据。本纳说:"这是一次研究近地小行星的物理特性并获得其详细图像的难得机会。"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资助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最后警报系统(ATLAS)于6月16日在南非萨瑟兰观测站首次报告了2024 MK号小行星。当它经过时,地球引力改变了它的轨道,使它绕太阳 3.3 年的轨道周期缩短了约 24 天。虽然它被归类为一颗潜在危险的小行星,但对其未来运动的计算表明,在可预见的将来,它不会对我们的地球构成威胁。戈德斯通太阳系雷达小组由美国宇航局华盛顿总部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的近地天体观测计划提供支持。深空网络由 JPL 管理,并接受同样位于 NASA 总部的空间运行任务局空间通信和导航计划办公室的计划监督。有关行星雷达和近地天体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NASA拟用航天器把小行星撞离轨道

NASA拟用航天器把小行星撞离轨道 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行星防御任务即将执行。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0日报道,执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的航天器将于9月26日撞击小行星“迪莫弗斯”,以尝试改变其运行轨道。 DART飞船重500公斤,于去年11月24日发射升空,预计将于9月26日抵达其目的地,即780米宽的小行星“迪迪莫斯”,随后撞上160米宽的“迪莫弗斯”,并试图改变其运行的轨道。 在西班牙格拉纳达举行的欧洲行星科学大会上,DART任务科学家、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安迪·里夫金表示,“迪迪莫斯”和“迪莫弗斯”都不会对1100万公里外的地球造成任何威胁,但他的团队希望此次试验获得的结果,为他们未来应对潜在致命的太空岩石提供重要参考...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