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2英寸的小小化石改写了我们对剑齿虎的认识

仅2英寸的小小化石改写了我们对剑齿虎的认识 杰克逊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约翰-莫雷蒂(John Moretti)手持剑齿虎的头骨,该头骨是杰克逊学院古脊椎动物收藏的一部分。资料来源:杰克逊地球科学学院在得克萨斯州出土的一块"丑陋"的小化石被确认为似剑齿虎,从而扩大了我们对这种史前猫科动物的地理分布范围及其生态影响的了解。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博士生约翰-莫雷蒂(John Moretti)领导的研究小组对这块化石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它的重要意义。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解剖记录》(The Anatomical Record)上。在本研究论文所涉及的化石标本中,可以看到底部有两颗牙齿断裂:一颗是门牙,另一颗是部分啮合的犬齿。图片右上方的比例尺为 1 厘米。图片来源: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莫雷蒂解释说:"你甚至无法分辨它是什么,更不用说它来自哪种动物了。它就像一个地洞。外表丑陋,而宝藏都在里面。"这块化石呈块状圆石,有几颗外露的磨损牙齿,是在墨西哥湾的海底被冲上岸之前形成的。杰克逊学院得克萨斯大学计算机断层扫描实验室的 X 射线分析显示,在颌骨内还有一颗隐藏的犬齿,没有啮合,保存完好。剑齿虎的头骨,是杰克逊地球科学学院古脊椎动物收藏的一部分。资料来源:杰克逊地质科学学院这一重要发现让莫雷蒂确定化石属于似剑齿虎,这是一种在各大洲生活了数百万年的大型猫科动物。由于这只大猫死时还没有完全长成,因此它独特的剑状犬齿还没有掉落到固定位置。这颗牙齿嵌在下颌内,受到保护,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莫雷蒂说:"如果那颗剑齿已经全部萌出,完全形成了成人形态,而不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尴尬的青少年阶段,它就会直接折断。它就不会存在,我们也就不会有它作为证据"。艺术家绘制的似剑齿虎的原貌。图片来源:Sergiodlarosa,维基共享资源似剑齿虎的栖息地遍布非洲、欧亚大陆和美洲。它是一种大型健壮的猫科动物,体型与美洲虎差不多,脸部拉长,前腿瘦长,背部倾斜,最后形成一个尾巴。它们锯齿状的犬齿被大牙龈瓣覆盖,与今天的家犬相似。它们的化石曾在得克萨斯州的多个地区被发现,但这块化石首次表明,这种大型猫科动物曾在连接得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现已被淹没的大陆架上漫游。科学家推测,这片陆地曾是新热带走廊。水豚和巨型犰狳等动物不会冒险到更北的地方,它们利用这片潮湿的草原从墨西哥到德克萨斯州再到佛罗里达州。属于剑齿虎的一颗犬齿,是杰克逊地质科学学院古脊椎动物收藏的一部分。资料来源:杰克逊地球科学学院莫雷蒂说,似剑齿虎生活在这条走廊上的发现,让科学家们对晚更新世时期这一地貌的生态有了一个小小的了解。像这些猫科动物这样的大型食肉动物帮助塑造了更广泛的动物群落,抑制了猎食动物的数量,影响了区域生物多样性。这块化石标本是拉马尔大学(Lamar University)教授拉塞尔-朗(Russell Long)60多年前在博蒙特南部的麦克法丁海滩(McFaddin Beach)发现的,但由美国国会众议员布莱恩-巴宾(Brian Babin)捐赠。巴宾说,他在古生物学和牙科方面接受的培训帮助他认识到,乍一看像是一块怪石的东西实际上是一块上颌骨和牙齿。"毫无疑问,我的专业知识和我作为牙医所学到的知识在这方面帮助了我,"他说。杰克逊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约翰-莫雷蒂(John Moretti)手持剑齿虎的犬齿,该犬齿是杰克逊学院古脊椎动物收藏的一部分。资料来源:杰克逊地质科学学院这项研究是山姆休斯顿州立大学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威廉-戈德温(William Godwin)于 2018 年启动的一项关于麦克法丁海滩化石的大型计划的一部分。该研究由UT、山姆休斯顿州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资助。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澳大科学讲座提升高中生对生物医药兴趣

澳大科学讲座提升高中生对生物医药兴趣 #澳门大学 为激发澳门高中生对科学的兴趣,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举办了两场生物医学科学讲座,向 370 多名澳门中学生分享了有关细胞运动及基因改造技术的知识,从而提升他们对生物医药学科学的热枕。 澳大健康科学学院副教授李子安以“研究用的转基因动物:牠们教了我们什么?”为主题向镜平中学的中五学生作出讲解。他提到基因改造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突破,转基因动物作为生物医学研究的模型...

封面图片

饶毅推荐用国产疫苗的依据是,他本人接种了疫苗没有副反应而抗体很高(多高?晒一下嘛),而他海外亲戚用mRNA疫苗会发烧。这种毫无科

饶毅推荐用国产疫苗的依据是,他本人接种了国产疫苗没有副反应而抗体很高(多高?晒一下嘛),而他海外亲戚用mRNA疫苗会发烧。这种毫无科学常识、满脑子老中医思维的人居然当着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兼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呢。请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说说,这个名教授犯了什么生物医学常识性错误?

封面图片

奇异的蚓蜥就像科幻片里的沙虫 但比这更奇怪

奇异的蚓蜥就像科幻片里的沙虫 但比这更奇怪 利用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进行的新研究揭示了对两栖类神秘的地下爬行动物的详细解剖学见解。这项开创性的工作凸显了它们独特的头骨特征和强大的撕咬能力,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这些难以捉摸的生物的了解。图为 Zygaspis quadrifron标本头骨的 CT 扫描特写。图片来源:杰克逊地球科学学院 CT 实验室提供尽管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蚓蜥,但人们对它们在野外的行为却知之甚少,因为无法观察到它们在沙土下的自然栖息地。不过,《解剖学记录》(The Anatomical Record)三月刊上发表的两篇论文让人们对这些动物及其特殊的解剖结构有了新的认识。突破性研究研究人员利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杰克逊地球科学学院的微型 CT 扫描仪,完成了对非洲南部 15 种两栖类动物的详细比较分析,并对Zygaspis quadrifrons这一物种的每一个颅骨解剖特征进行了逐骨描述。研究人员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对非洲南部两栖类动物进行的最详细的研究。通过对这些标本进行 CT 扫描,研究人员能够将单个骨骼呈现为大型 3D 打印模型。研究Zygaspis头骨解剖学的论文第一作者、杰克逊学院教授克里斯托弗-J-贝尔(Christopher J. Bell)说,这使他们能够近距离观察扁骨等骨骼,扁骨几乎完全位于头骨内部,如果没有这项技术,几乎不可能看到。在博茨瓦纳 Koanaka 拍摄的野生 Zygaspis quadrifrons。图片来源:Johan Marais 拍摄"在我的小指指甲上,可以放进三个Zygaspis quadrifrons的头骨。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这些非常小的脊椎生物的细节,这是我们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惊人的发现这项研究始于15年前,当时两篇论文的共同作者、山姆休斯顿州立大学古生物学教授帕特里克-J-刘易斯(Patrick J. Lewis)带领一个团队前往博茨瓦纳,执行一项捕捉和研究各种动物的任务。在对环境进行挖掘和取样时,他们开始捕捉两栖类动物。当时,刘易斯对它们了解不多。当他的一个学生递给他一只蚓蜥时,他说,他很惊讶这种看起来像蠕虫的东西竟然如此强壮。"它们扭来扭去,试图逃跑,移动方式是蠕虫无法做到的。它们移动和互动的方式更像小蛇。对于如此微小的东西来说,这实在令人吃惊。你根本想不到它们会有这种行为,"刘易斯说。这张 CT 扫描照片突出显示了 Zygaspis quadrifron 标本头骨的不同部分。在这张照片中,大鼻腔和突出的中央牙齿非常显眼。资料来源:扫描由杰克逊地球科学学院 CT 实验室提供,上色和渲染由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提供刘易斯描述说,这些 CT 扫描图像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头骨内的缝合线:深而细的波浪相互"抓住"。这些图像还细腻地呈现了奇特的中牙,它与两颗下牙相互咬合。"加上两栖类强大的下颌肌肉,使它们的咬合力在同体型的动物中十分凶猛。"贝尔说:"它们可以咬住猎物,并将其撕成碎片。安东尼奥-梅萨(Antonio Meza)是这篇研究蚓蜥不同种类的论文的主要作者,也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一年级的博士生。Meza 的分析还证实了Zygaspis quadrifrons 的性双态性,该物种的雌性比雄性大。由于关于蚓蜥这种两栖类动物的生物和生态数据很少,研究它们的解剖结构是研究人员了解这些奇异动物以及它们在地表下隐秘生活的最佳途径。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古代蛋壳的发现改写了我们对家鸡演变的认识

古代蛋壳的发现改写了我们对家鸡演变的认识 巴什特帕遗址出土的蛋壳碎片,是丝绸之路上最早的鸡类证据之一。资料来源:罗伯特-斯宾格勒现在,一个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生物分子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在一份新的出版物中提出了养鸡产蛋的最早明确证据,并认为失去季节性产蛋是家鸡在欧亚大陆和非洲东北部传播的主要驱动力。研究人员利用从 12 个考古遗址中收集到的蛋壳碎片,跨越了大约 1500 年的时间,结果表明,从大约公元前 400 年到公元前 1000 年,鸡在中亚被广泛饲养,并很可能沿着古丝绸之路传播。大量的蛋壳进一步表明,这些鸟类是反季节产蛋的。研究人员认为,正是这种多产蛋的特性使家鸡对古代人如此具有吸引力。在高倍扫描电子显微镜放大镜下,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布拉克中世纪遗址出土的古代蛋壳碎片上的呼吸孔。这些呼吸孔的形态有助于鉴定。资料来源:罗伯特-斯宾格勒为了得出这些结论,研究小组从丝绸之路中亚主通道沿线的遗址中收集了数以万计的蛋壳碎片。然后,他们使用一种名为 ZooMS 的生物分子分析方法来确定蛋的来源。与基因分析类似,ZooMS 可以从骨骼、皮肤和贝壳等动物遗骸中进行物种鉴定,但它依赖的是蛋白质信号而不是 DNA。这使它成为比基因分析更快、更具成本效益的选择。马克斯-普朗克古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新论文的第一作者 Carli Peters 博士说:"这项研究展示了 ZooMS 在揭示过去人类与动物互动方面的潜力。"这些贝壳碎片被鉴定为来自于鸡,而且在每个遗址的沉积层中都大量存在,这使研究人员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这些鸟的产蛋频率肯定比它们的野生祖先红色丛林鸡要高,后者每年筑巢一次,通常每窝产六个蛋。驯化与人类进化研究小组组长、本研究的主要研究者罗伯特-斯宾格勒博士说:"这是考古记录中最早发现的失去季节性产蛋的证据。这是一条重要线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类与动物之间的互助关系,这种关系发展出了最后的驯化"。综合来看,这项新研究为古老的"鸡与蛋"之谜提供了答案。在中亚,有证据表明,鸡之所以成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鸡一种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全球性物种,是因为它具有产多种蛋的能力。作者希望,这项研究将展示新的、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和跨学科合作的潜力,以解决有关过去的长期问题。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伯克利新搞到一笔几亿美元的捐款,将成立数据科学学院,课程全部免费。目前数据科学是美国最热门的学科,伯克利今年有4000多名学生选

伯克利新搞到一笔几亿美元的捐款,将成立数据科学学院,课程全部免费。目前数据科学是美国最热门的学科,伯克利今年有4000多名学生选修数据科学课程。伯克利数据科学专业本科生毕业第四年平均年薪$179,000,美国数据科学专业本科生平均年薪也有$130,000。

封面图片

研究认为火星的地下水补给量极少 与地球的水动力学存在巨大差异

研究认为火星的地下水补给量极少 与地球的水动力学存在巨大差异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一名研究生利用一系列方法从计算机模型到简单的信封背面计算对含水层的地下水补给动态进行建模,从而发现了这一发现。2021年8月阿联酋火星任务拍摄的火星真面目。图片来源:Kevin M. Gill火星上的地下水补给无论复杂程度如何,结果都趋于一致平均每年地下水补给量只有微不足道的 0.03 毫米。这意味着,在模型中,无论哪里降雨,平均每年只有 0.03 毫米的雨水可以进入地下蓄水层,并依然形成今天地球上的地貌。相比之下,为圣安东尼奥供水的特尼狄和爱德华兹-特尼狄高原含水层的地下水年补给率一般为每年 2.5 至 50 毫米,约为研究人员计算的火星含水层补给率的 80 至 1600 倍。第一作者、杰克逊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埃里克-希亚特(Eric Hiatt)说,地下水流速如此之低有多种潜在原因。下雨时,水可能主要以径流的形式冲过火星地表。也可能根本就没下什么雨。对火星气候和探索的影响这些发现有助于科学家确定早期火星上能够产生降雨的气候条件。这些发现还表明,红色星球上的水环境与今天地球上的水环境截然不同。希亚特说:"事实上,地下水并不是一个重要的过程,这可能意味着还有其他东西在起作用。这可能放大了径流的重要性,也可能意味着火星上没有下那么多雨。但这与我们在地球上思考[水]的方式有着根本的不同。"该研究成果发表在《Icarus》杂志上。论文的共同作者是杰克逊学院的博士生穆罕默德-阿夫扎尔-沙达布(Mohammad Afzal Shadab),以及学院教师肖恩-古利克(Sean Gulick)、蒂莫西-古奇(Timothy Goudge)和马克-赫塞(Marc Hesse)。主要作者、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杰克逊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埃里克-希亚特(Eric Hiatt)与火星地球仪。图片来源: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杰克逊地球科学学院研究中使用的模型是通过模拟地下水在"稳定状态"下的流动,在这种状态下,流入含水层的水和流出含水层的水是平衡的。然后,科学家改变影响水流的参数,例如降雨地点或岩石的平均孔隙率,并观察要保持稳定状态还需要改变哪些变量,以及这些费用的合理性。虽然其他研究人员已经使用类似技术模拟了火星上的地下水流,但这一模型是首次将 30 多亿年前火星表面的希腊、阿尔盖尔和伯勒里斯盆地中存在的海洋的影响纳入其中。这项研究还纳入了卫星收集的现代地形数据。希亚特说,现代地貌仍然保留着地球上最古老、最具影响力的地形特征之一北半球(低地)与南半球(高地)之间的极端高差,即所谓的"大二分法"。二分法保留了过去地下水上涌的迹象,即地下水从含水层上升到地表。研究人员利用这些过去上升流事件的地质标记来评估不同的模型输出结果。在不同的模型中,研究人员发现每年 0.03 毫米的平均地下水补给率与已知的地质记录最为吻合。这项研究不仅仅是为了了解红色星球的过去。它对未来的火星探索也有影响。希亚特说,了解地下水流有助于知道今天在哪里可以找到水。无论你是在寻找远古生命的迹象,还是在努力维持人类探险者的生命,抑或是在制造火箭燃料返回地球家园,知道水最有可能在哪里都是至关重要的。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