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也离天价薪酬不远了?

奥特曼也离天价薪酬不远了? 这对冤家同样是OpenAI的创始人,却在ChatGPT走红之后一度剑拔弩张。马斯克批评OpenAI成了巨头的走狗,奥特曼却用高风亮节的做派把马斯克衬托得像个贪心的混蛋。最近,马斯克赢了“天价薪酬”之争,在最新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中,股东再次投票通过了薪酬方案。另一边,奥特曼的小白花人设却要塌了:先是《华尔街日报》发布深度报道,揭露奥特曼“不透明的投资帝国”原来奥特曼虽然在OpenAI不持股票、薪水“微薄”,但通过对几百家公司的投资,已经手握其他公司至少28亿美元的股票,而且其中很多公司和OpenAI都有直接的业务往来。紧接着,北京时间6月15日,The Information爆料,奥特曼告诉股东,董事会正在考虑改变OpenAI的治理结构,让OpenAI成为营利性企业,脱离非营利董事会的控制。结合不久前OpenAI才刚设置CFO,并招来硅谷老将莎拉·弗里尔(Sarah Friar),IPO的大门似乎已经在OpenAI面前打开。有的投资人挺高兴的,他们告诉The Information,最好是OpenAI转型并上市,奥特曼也改变不持股的做法,从OpenAI直接赚钱,免得关注其他人工智能公司的投资。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在特斯拉的一些股东不满马斯克“天价薪酬”的时候,倒是有OpenAI的投资人巴不得这位明星CEO能多点耕耘自家公司的动力。OpenAI可能会迎来重大变化。据一位知情人士向The Information透露,奥特曼最近告诉一些股东,公司正在考虑将其治理结构改为营利性企业,不受非营利董事会的控制。奥特曼表示,董事会正在考虑的一种方案是成立一家营利性福利(for-profit benefit)公司,这种模式也被OpenAI的竞争对手Anthropic和xAI采用。营利性福利(for profit benefit)公司的特别之处在于,这种商业实体可以结合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的特点,在追求盈利的同时,推动公益目标。同时,这种公司受法律保护,不受少数股东的侵害,否则,少数股东可能会因为公司作出的决定没有优先考虑股东回报而起诉公司正如马斯克被特斯拉股东起诉“天价薪酬”不合理。知情人士表示,奥特曼强调就算OpenAI转为营利性质的公司,也可以继续执行类似于目前非营利组织的任务,即造福人类的人工智能。但The Information指出,这种变化可能会为OpenAI打开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大门。虽然并未上市,随着OpenAI的估值水涨船高,员工也已经从中获利。去年4月,距ChatGPT首次发布不到半年,OpenAI曾以约290亿美元的估值完成了首轮股票出售。彼时,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Thrive Capital、Andreessen Horowitz和K2 Global同意收购OpenAI的股票。去年11月OpenAI的“宫斗”大戏并未阻止其高歌猛进的二轮要约收购。今年2月,《纽约时报》称OpenAI已完成新一轮交易,由Thrive Capital牵头,员工可以将所持公司股份收购套现。这一次,OpenAI的估值达到了800亿美元或更高,彭博社称其估值达到860亿美元。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去年,OpenAI的员工总共套现了超过8亿美元。实际上,今年以来,OpenAI已经在人员上经历了若干变动。除了今年年初奥特曼重新坐上董事会成员之位外,还有多位高管离职。5月下旬,OpenAI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超级对齐团队负责人杨·莱克(Jan Leike)在内的多位核心成员相继离开,作为核心安全团队的超级对齐也解散。同时,OpenAI任命了多位新高管。6月,OpenAI宣布硅谷老将莎拉·弗里尔(Sarah Friar)加入,出任公司CFO(首席财务官)。此前,OpenAI并未设置CFO,此举也被外界认为是OpenAI准备IPO的一个信号,尽管公司发言人表示“我们已经发展到必须设立专门的财务主管的规模”。同时,OpenAI招来Instagram和Twitter前高管凯文·威尔(Kevin Weil)担任CPO(首席产品官)。几天后,一位新成员加入OpenAI董事会保罗·中曾根(Paul M. Nakasone),曾任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局长,也是在任时间最长的美国网络司令部司令和中央安全局(CSS)以非营利性组织的形式诞生的OpenAI,有着颇为特殊的治理结构。简单来说,OpenAI在2019年经历了一次改革,组建了有限营利公司,但是控制权在OpenAI非营利部分的董事会。而且,如果OpenAI的营利公司和非营利部分发生冲突,只有不持有营利公司股份的董事会成员才有投票权。起初,OpenAI并没有因此受到什么关注,这一特殊结构,是经由不断发起进攻的马斯克而为大众所知的。马斯克作为OpenAI的创始人之一,在OpenAI的治理结构改革后选择离开,并在ChatGPT成为现象级消费应用后,批评和科技巨头微软深度捆绑的OpenAI“违背使命”“忘记初心”。他所指的“使命”和“初心”,正是OpenAI以非营利组织成立时所提出的。微软作为OpenAI最大的“金主爸爸”,总投资超过百亿美元。OpenAI的技术已经被微软深度融合进自家的产品,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搜索引擎、云服务等。去年11月,当时的OpenAI董事会突然将奥特曼踢出,并解除其CEO职务,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格雷格・布罗克曼 (Greg Brockman) 随后辞职。在其后的一周里,事情多次反转,奥特曼回归,旧董事会几乎被清空。虽然“有惊无险”,奥特曼依旧是CEO,且在今年重新成为董事会成员,微软则在事件后获得OpenAI无投票权的董事会席位。但不论是对于奥特曼还是对于微软等股东来说,OpenAI的这一事件将当前治理结构下的脆弱性完全展示了出来不管OpenAI掀起怎样的行业浪潮,不论其在商业上取得怎样的成功,不论其背后有多财力雄厚的科技巨头撑腰,非营利董事会到底牢牢把握着生杀大权。更不必说微软和OpenAI的合作还有一个前提:仅限于其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之前。至于什么时候实现了这一里程碑,也是由非营利董事会说了算。据The Information,一些相关的微软高管多年来一直支持将OpenAI转变为一个完全的营利性企业。其中一位高管表示,这样的结构可能会让微软以董事会席位和股东投票权的形式,对OpenAI施加更大的影响力。微软对这一说法拒绝置评。特殊的治理结构成为悬在OpenAI头上的一把剑。从今年OpenAI透露的各种信息来看,它会在商业化上继续跑步前进,而且需要的资金量非常庞大。在产品方面,OpenAI今年已经更新了其GPT模型,推出GPT-4o,GPT-5也已经在路上。还未正式发布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依靠演示视频就已经造成了行业内竞争者的争相动作。在战略计划方面,《华尔街日报》曝出奥特曼有一个7万亿美元“芯片帝国”计划,也就是说,奥特曼想要筹建数万亿美元,彻底改造全球半导体行业。要知道,去年全球的半导体芯片市场总规模也不过5270亿美元,麦肯锡估计到2030年这个规模也不会达到1万亿美元。在该消息之后,奥特曼只否认了7万亿美元这一数额,但没有否认芯片帝国野心本身。他表示“事实的关键是,我们认为世界将需要更多(芯片)用于人工智能计算”,以及“这将需要全球大量的投入,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具体数字”。除此之外,今年3月The Information报道,微软和OpenAI正计划建设一个名为“星际之门(Stargate)”的特殊数据中心,以满足OpenAI的算力需求,微软高层计划最快在2028年启动该项目。就在本月,TechInsights的最新爆料称,OpenAI的自研芯片计划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并计划将目前仅有数人的芯片团队扩展至数十人。另外,据The Information,奥特曼最近告诉员工,过去六个月里,OpenAI的年化营收翻了一番,达到34亿美元。年化营收是以上个月的收入乘以12,去年夏天,OpenAI的年化营收约为10亿美元,去年末达到16亿美元。以此来看,OpenAI的营收能力...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微软正在推动 OpenAI 转变为营利性公司!Sam Altman 或拥有更多股权

微软正在推动 OpenAI 转变为营利性公司!Sam Altman 或拥有更多股权 根据The Information最新报道,Sam Altman最近告诉一些股东,OpenAI正在考虑将其治理结构转变为一家营利性企业,OpenAI的非营利董事会无法控制该企业。 Altman还表示,董事会正在考虑的一种方案是成立一家营利性福利公司,Anthropic和xAI等竞争对手正在使用这种方案。 去年,微软在向OpenAI投资130亿美元后,发生了董事会解雇Altman的事件,引发了营利部门内部的员工反抗,直到Altman 重新受雇后才结束。  据悉,非营利性质公司受到法律保护,不受少数股东的侵害,否则少数股东可能会起诉公司做出不优先考虑股东回报的决策。 转变为营利性公司后,新实体还可以保持与当前OpenAI非营利组织类似的使命为人类谋福利的AI,同时让投资者有机会更快地实现他们投入的140亿美元左右资本的回报。 目前,OpenAI估值为860亿美元,转型为营利性公司或加速OpenAI IPO;此外,Altman也将有机会拥有更多股份。 根据The Information报道,多年来一些微软高管一直倾向于将OpenAI转变为一家成熟的营利性公司。 其中一位高管表示,这样的结构可以让这家软件巨头以董事会席位和股东投票权的形式对OpenAI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标签: #OpenAI #微软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微软正在推动 OpenAI 转变为营利性公司 Sam Altman 或拥有更多股权

微软正在推动 OpenAI 转变为营利性公司 Sam Altman 或拥有更多股权 Altman还表示,董事会正在考虑的一种方案是成立一家营利性福利公司,Anthropic和xAI等竞争对手正在使用这种方案。转型为真正的营利性公司去年,微软在向OpenAI投资130亿美元后,发生了董事会解雇Altman的事件,引发了营利部门内部的员工反抗,直到Altman 重新受雇后才结束。据悉,非营利性质公司受到法律保护,不受少数股东的侵害,否则少数股东可能会起诉公司做出不优先考虑股东回报的决策。转变为营利性公司后,新实体还可以保持与当前OpenAI非营利组织类似的使命为人类谋福利的AI,同时让投资者有机会更快地实现他们投入的140亿美元左右资本的回报。目前,OpenAI估值为860亿美元,转型为营利性公司或加速OpenAI IPO;此外,Altman也将有机会拥有更多股份。OpenAI一些现有投资者表示,OpenAI上市的压力很小,因为它可以继续允许现有员工和其他人通过定期的二次股票发行出售其股票,例如SpaceX和Stripe所做的股票发行。去年,OpenAI为员工进行了两次此类发行,共计套现超过8亿美元。微软在背后的推动根据The Information报道,多年来一些微软高管一直倾向于将OpenAI转变为一家成熟的营利性公司。其中一位高管表示,这样的结构可以让这家软件巨头以董事会席位和股东投票权的形式对OpenAI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据悉,OpenAI营利性组织此前承诺向微软和其他投资者支付其产生的任何利润的一定份额,最高限额将逐年增加。微软在偿还资本投资之前获得OpenAI 75%的利润,并在一定上限内获得49%的后续利润。此外,没有任何外部投资者在该非营利组织的八人董事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尽管微软拥有无投票权的观察员席位。新的转变将取消股东利润上限。目前,Altman并不对OpenAI营利部门持有股权,因为他希望限制持有股份的董事会成员人数。转型后,Altman可能会获得一笔可观的股权。微软及其他投资者更希望Altman拥有这样的股权,这样Altman就不会那么有动力专注于其他项目和投资其他AI公司。除了微软,直接向OpenAI投资的投资者还包括Reid Hoffman基金会、Khosla Ventures、Y Combinator、Y Combinator 合伙人Paul Buchheit以及密歇根大学。此外,Thrive Capital、Sequoia Capital和Founders Fund等多年来也一直从OpenAI早期投资者以及员工手中购买OpenAI股份。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OPENAI CEO 称公司可能成为营利性公司

OPENAI CEO 称公司可能成为营利性公司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告诉一些股东,这家人工智能公司正在考虑改变其治理结构,非盈利董事会将不控制营利性业务。奥尔特曼表示,董事会正在考虑的一种方案是成立一家营利性公司。OpenAI 的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非营利是“我们使命的核心,并将继续存在”。这样的变化可能为 OpenAI 最终进行首次公开募股打开大门,目前 OpenAI 公司估值为860亿美元。同时,这也可能让奥尔特曼有机会入股该公司,投资者也一直推动这一举措。但重组讨论仍在进行中,董事会最终可能会决定采取不同的方式。

封面图片

消息称奥特曼考虑将OpenAI重组为盈利性公司的可能性

消息称奥特曼考虑将OpenAI重组为盈利性公司的可能性 但如今,情况恰恰相反,他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他在OpenAI内部的主要“敌人”,要么辞职,要么被赶下台。同时,他还在推动公司董事会彻底改革OpenAI的非营利性结构。这样,OpenAI正在建立的数十亿美元的营收业务就不会与公司的非盈利性质发生冲突。据一位与奥特曼交谈过的知情人士称,一种可能性是,奥特曼可能会将OpenAI转变为一家营利性公司,他也讨论过这个想法。而OpenAI的一些投资者表示,他们希望奥特曼获得股权方案,以确保他的利益与公司业务保持一致。现在,奥特曼又实现了一个长期目标,即与苹果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苹果将在其产品中使用OpenAI的对话式AI。该知情人士称,如果进展顺利,这可能会给OpenAI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之前曾有消息称,苹果已与OpenAI达成合作,计划将ChatGPT集成到即将发布的iOS 18系统中,预计双方将在下个月的苹果开发者大会上宣布这次合作。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OpenAI CEO奥特曼驾驶豪华跑车遭质疑 马斯克不忘补刀

OpenAI CEO奥特曼驾驶豪华跑车遭质疑 马斯克不忘补刀 在网上流传的这段视频片段中,奥特曼驾驶着一辆科尼赛格雷吉拉(Koenigsegg Regera)跑车,这是世界上最稀有、最昂贵的超级跑车之一,从而引发了社交媒体用户的讽刺和嘲笑。科尼赛格雷吉拉是瑞典汽车制造商Koenigsegg于2015年推出的限量版跑车。该混合动力汽车仅生产了80辆,其中大多数都以超过190万美元的价格被抢购一空。而二手车的价格更贵,一些型号的售价甚至超过了300万美元。这段视频的观看量超过了400万次,有许多网民质疑,作为一家非营利性公司的CEO,奥特曼如何买得起这样一款超豪华的跑车。在社交平台X上,一位用户讽刺地回应了这段视频:“谁会想到,一份非营利性工作的薪水有这么高。”还有一位用户则简单地分享了OpenAI的创始声明:“我们的目标是以最有可能造福整个人类的方式推进数字智能,不受创造财务回报的需求的限制。”作为奥特曼的“前好友”和“前商业伙伴”,马斯克也不忘补刀。他对X用户的质疑做出了回复,称“这是一个极好的问题”。如果不太了解两人的关系,以下就是马斯克和奥特曼紧张关系的简要描述。2015年,马斯克和奥特曼,以及其他10人共同创立了OpenAI。马斯克强调,OpenAI是一个非营利组织,最初使命是开发造福人类的AI技术。2018年,马斯克辞去OpenAI董事会职务。2019年,OpenAI设立了一家盈利子公司,使其能够筹集包括微软在内的外部资金。今年2月,马斯克起诉OpenAI和奥特曼,指责它们放弃了公司最初的使命。马斯克还称,OpenAI已成为微软支持的营利性公司,违反了最初的创始声明。但6月,马斯克突然撤回诉讼。但马斯克最新的回复表明,两人的关系似乎仍然不太好。另外,上月初有媒体报道称,作为OpenAI的CEO,奥特曼并不持有OpenAI的股份,他在公司的年薪约为6.5万美元。但奥特曼投资了400多家公司,持股价值至少28亿美元。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OpenAI悄然放弃承诺 大量公司内部文件不再公布

OpenAI悄然放弃承诺 大量公司内部文件不再公布 2015年,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等科技大佬共同创立了OpenAI,作为一家非营利性研究实验室。他们宣称,OpenAI将让社会和公众参与到强大人工智能的开发中来,打破谷歌等科技巨头的封闭模式。本着这种精神,OpenAI从成立之初就向美国税务机关提交报告,称任何公众都可以查看其管理文件、财务报表和利益冲突规则的副本。然而,《连线》杂志上个月要求OpenAI提供这些文件时,该公司却以政策改变为由,只提供了一份信息量很少的财务报表,大量业务信息被遗漏。该公司发言人尼科·菲利克斯(Niko Felix)表示:“我们应要求提供财务报表。自2022年以来,OpenAI的做法与行业标准保持一致,不再公开分享额外的内部文件。”悄然放弃承诺OpenAI显然已背弃其长期秉持的透明度原则,这一转变掩盖了众多关键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揭示这家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公司近期几近崩溃的内幕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助于外界洞察其脆弱性。去年11月,OpenAI董事会突然解雇了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并在声明中暗示其不值得信赖,已对OpenAI确保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的使命构成威胁。然而,员工和投资者的强烈反对迅速迫使董事会恢复了奥特曼的职务,并驱逐了大部分董事会成员。重组后的董事会誓言要审视这场危机,并实施结构性改革以重赢股东信任。深入了解OpenAI的利益冲突政策,不难发现新董事会对奥特曼及其外部事业的影响非同小可。这其中包括他对众多从事人工智能项目的初创公司以及一家核反应堆制造商的个人投资。据知情人士透露,奥特曼在OpenAI的日常工作与其个人项目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董事会成员对他的不信任。《连线》杂志此前曾报道,OpenAI曾于2019年签署意向书,拟从奥特曼投资的初创公司Rain手中购买5100万美元的人工智能芯片,但至今尚未履行承诺。面对质疑,菲利克斯辩称,奥特曼的投资已经通知董事会,且遵循了管理潜在利益冲突的程序。OpenAI的管理文件或许能揭示该公司是否已经采取措施来稳定其不同寻常的公司结构,并可能安抚了微软等支持者。OpenAI在2016年向美国国税局提交的免税申请文件显示,一小部分董事会成员即有可能控制公司并驱逐奥特曼。而截至2022年的文件显示,OpenAI的管理文件从未发生过“重大变化”。然而,在奥特曼回归后,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该公司已对相关政策进行了更新,允许微软在非营利组织董事会中获得一个无投票权的观察员席位。此前,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曾公开抱怨,奥特曼被解雇让他感到措手不及。至于当时是否还进行了其他更改,至今仍是一个谜。当《连线》杂志要求OpenAI提供其在美国国税局备案文件中承诺公开的资料时,却遭到了这家非营利组织律师的拒绝。这意味着一个原本以透明度为基础的项目日益走向封闭的趋势。OpenAI曾慷慨地分享过其人工智能发明的大量细节,但最近却对其最著名产品ChatGPT背后的技术细节和数据守口如瓶。公司发言人菲利克斯表示,OpenAI已经公开了美国国税局和加州总检察长所要求的所有材料,并定期发布有关其研究和安全工作的信息。同时,它还以ChatGPT等工具的形式免费提供了其研究成果。OpenAI的开放性下降自2019年以来愈发明显。当时,这家非营利组织创建了一家营利性子公司,以支持其大部分人工智能开发并吸引外部投资。这一举措为OpenAI与微软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促使其改变开放政策埋下伏笔。OpenAI的联合创始人、如今的竞争对手马斯克去年11月曾讽刺称,该公司应该被称为“超级闭源以追求最大利润的AI公司”。开放性降低,紧守内部秘密OpenAI的非营利性董事会保留了对公司活动和技术的最终决策权。按照美国的法律,所有非营利组织必须在收到要求时向美国国税局公开其年度报表的副本。同时,这些组织必须在提交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其是否有其他如章程、治理规则或利益冲突政策等文件可供公众查阅。许多知名的非营利组织,例如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会公开其关于冲突和职场关系的规章制度,但这样的做法并不普遍。全美非营利组织委员会的首席运营和沟通官里克·科恩(Rick Cohen)就表示:“对于许多非营利组织而言,公开其内部政策或管理文件并非常见做法。”然而,在OpenAI连续七年的年度文件中,均表示该公司“应要求”提供这些文件。不过,目前并不清楚是否有人真的提出过此类要求,因为OpenAI并未披露相关信息。上个月,《连线》杂志曾要求OpenAI提供管理文件、冲突规则和财务报表等文件。在等待两天无果后,该杂志记者亲自前往OpenAI位于旧金山的总部,希望能查看这些文件。但接待人员却通过对讲机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并且没有再进一步联系。OpenAI在2023年向美国国税局提交的文件中已经改变了之前的政策,而这份文件要到今年晚些时候才会到期。为了加强非营利组织的透明度,美国税法规定这些组织必须至少向美国国税局提交年度报告。如果这些报告没有公布在组织的网站上,那么在收到要求的当天,这些报告需要在办公室供公众查阅。然而,《连线》记者发现,OpenAI既没有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这些报告,也未在办公室提供以供公众查阅。美国国税局的文件明确指出,违规者可能会面临每天20美元,最高1万美元的罚款。但由于税法的保密条款,美国国税局拒绝对此发表评论。OpenAI也未被指控有任何不当行为,但其发言人菲利克斯表示,这些报告其实可以通过政府和研究数据库在线获取。即使非营利组织向美国国税局表示,他们的内部文件对公众开放,但实际上很难获得。乔治敦大学专门研究非营利组织问题的法学教授布莱恩·加勒(Brian Galle)说:“当我向某个组织索要其公开报表时,基本上从未得到过,除非我同时抄送国税局和该组织的总法律顾问。”公开文件所含信息过少OpenAI在回应《连线》杂志的要求时,仅提供了2022年的财务报表,但这份报表却并未涵盖其最重要的营利性部门数据,也就是销售ChatGPT和其他服务的部门。OpenAI解释称,这是为了保护商业机密。这份报表显示,其收入仅为4.4万美元,支出为130万美元。尽管这对于一个非营利组织来说似乎是一个合理的数字,但与营利性部门的业绩相比,显然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据称,OpenAI的营利性部门去年的销售额高达数亿美元,支出更是远超此数。OpenAI的营利性部门投资者和员工或许能够接触到公司的一些内部记录,但他们受到保密协议的约束,不能对外透露。而由于OpenAI的非营利组织部分几乎不接受公众的支持,因此缺乏更加透明的动机。与之相比,许多非营利组织为了赢得捐赠者或放松捐赠者的钱包,必须更加透明。OpenAI可能会通过保持开放赢得更多客户的忠诚或监管机构的信任。但奥特曼表示,在去年11月份的人事剧变后,该公司没有失去任何客户,且受到了政界人士的热烈欢迎,但这并不能掩盖其缺乏透明度的事实。如果OpenAI的政策不改变,许多关于这个影响力越来越大的组织的事情可能永远不会被公众所知,比如新董事会是否会修改利益冲突政策以更好地监督奥特曼和其他高管。回溯到2022年,我们可能只需要按一下OpenAI总部的门铃就能得到答案。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