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探险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的最后一艘沉船终于找到了

南极探险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的最后一艘沉船终于找到了 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爵士在早期南极探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即使在福尔康-斯科特船长、罗尔德-阿蒙森和理查德-伯德海军上将等不可思议的人物中也是如此。他是斯科特发现探险队(1901-1904 年)的三副,后因官方所谓的健康原因被遣送回国。在此之后,他担任了尼姆罗德探险队(1907-1909 年)的队长,在这次探险中,他和其他三人最接近南极点,在食物耗尽之前到达了南纬 88°23′ 或距离南极点 97 地理英里(112 英里或 180 公里)的地方。他没有到达极点,但也因此获得了骑士勋章。1911 年,阿蒙森征服了南极点。1914-1917 年,沙克尔顿率领帝国横穿南极探险队,目标是通过南极点从陆地穿越南极洲。这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探险故事之一。1915 年,他的探险船"忍耐号"被困在冬季的冰层中,船身被压碎,船上的 27 人被迫弃船。后来冰层破裂,沙克尔顿带领船员乘坐两艘救生艇到达象岛。欧内斯特爵士和五位同伴从那里出发,乘坐其中一艘敞篷船,开始了长达 720 海里(830 英里,1330 公里)的史诗般的航行,前往南大西洋的南乔治亚岛。随后,他们在没有适当装备的情况下穿越了形成该岛脊梁的山脉,到达了那里的捕鲸站。1916 年 8 月 30 日,他率领救援队接回了剩余的船员,没有损失一人。1921 年,沙克尔顿开始了他最后一次探险沙克尔顿-罗威特探险。为此,他购买了一艘挪威制造、双桅帆船、木质船身的海豹船,名为"福卡"号,后被沙克尔顿夫人改名为"探索"号。探险的目的是研究加拿大巴芬湾周围的地区,但他无法获得加拿大政府的许可,因此他再次将目的地改为南极洲,以绘制海岸和周围岛屿的地图。1962 年沉没的探索号 图/加拿大皇家地理学会遗憾的是,沙克尔顿没能最后一次到达南极。应遗孀的要求,他的遗体最终被安葬在南乔治亚岛的格里特维肯(Grytviken)。沙克尔顿的死亡是他领导的探险队中唯一的一次死亡事件。经过改装后,探索号在 20 世纪 20 年代继续用于极地探险,包括参与营救坠毁在北极的意大利号飞船的幸存者。1930 年,它又开始从事密封工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曾作为货船和扫雷舰为皇家海军服役。它的最后一次航行是在 1962 年的一次海豹狩猎探险中,当时船体被冰封,探索号滑入冰冷的海浪中,所有人都获救了。探索号沉船侧面声纳图像由于洋流的变化和其他变数,探索号的确切位置一直不确定,直到皇家地质调查局在约翰-盖格的领导下,发起了一项寻找沉船的重大努力。通过使用历史日志和地图与现代海图相互参照,该团队能够考虑到海流、天气条件和其他因素,从而确定探索号在海底的大致停靠位置。然后使用侧扫声纳对其进行精确定位。声纳图像显示,这艘沉船完好无损,与"探索"号的尺寸完全吻合,直挺挺地躺在 1280 英尺(390 米)深的海底。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爵士的孙女、沙克尔顿探索探险队的共同发起人亚历山德拉-沙克尔顿阁下说:"我的祖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爵士购买探索号的初衷是带领一支加拿大北极探险队。这艘船在加拿大水域结束其传奇般的服役也许是再合适不过了。我一直希望有这么一天,并感谢那些做出这一惊人发现的人"。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南极大陆》简介:南极大陆以南极大陆为背景,可能讲述科考队或探险家在南极的冒险故事。他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探索南

《南极大陆》 简介:南极大陆以南极大陆为背景,可能讲述科考队或探险家在南极的冒险故事。他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探索南极的奥秘,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人类的勇气、坚韧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同时也呈现南极大陆的壮美风光 标签: #南极大陆 #冒险片 #科考探险 #南极风光 文件大小 NG 链接:

封面图片

《坚忍号》简介:坚忍号可能再次围绕坚忍号的探险故事展开,进一步挖掘其在南极探险中的细节,包括船员的经历、船只的命运以及这次探险对

《坚忍号》 简介:坚忍号可能再次围绕坚忍号的探险故事展开,进一步挖掘其在南极探险中的细节,包括船员的经历、船只的命运以及这次探险对极地探索历史的意义,展现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坚韧精神 标签: #坚忍号纪录片 #纪录片 #南极探险 #历史意义 #坚韧精神 文件大小 NG 链接:

封面图片

#片名: 坚忍号 (2024)

#片名: 坚忍号 (2024) 导演: #金国威 / #娜塔莉·休伊特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英国 IMDb: tt18556278 IMDb评分:7.8 剧情简介:福克兰群岛海洋遗产信托基金成功搜寻到著名探险家沙克尔顿的坚忍号沉船,该船于1915年在南极洲附近沉没。沙克尔顿和27名船员在前往南乔治亚岛寻求帮助的路途中奇迹般地全部生还。

封面图片

一艘对泰坦尼克号残骸进行探险旅游的小型潜水器18日晚在加拿大东部海域失踪。

一艘对泰坦尼克号残骸进行探险旅游的小型潜水器18日晚在加拿大东部海域失踪。 这艘名为“泰坦”的潜水器为美国一家私营海底勘探公司海洋之门(OceanGate Expeditions)所有。潜水器载有1名驾驶员和4名所谓的任务专家,其中包括Action Aviation的董事长哈米什·哈丁。潜水器失踪地点距加拿大东部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海岸370公里。潜水器自18日6时许开始提供96小时的氧气供应。 美国和加拿大的海岸警卫队正在相关海域进行搜救。海洋之门19日发表声明感谢有关方面提供协助,表示正努力让失踪人员安全返回。 “泰坦”潜水器可下潜至水下4000米。参与泰坦尼克号探险的游客每人支付25万美元的费用,盈利用于泰坦尼克号的研究。 (新华社,美联社)

封面图片

#视频 国际救援人员正在努力寻找周日在美国东海岸附近失联的一艘小型观光潜艇。这艘小艇载有五人,包括一名英国飞行员兼探险家、一位泰

#视频 国际救援人员正在努力寻找周日在美国东海岸附近失联的一艘小型观光潜艇。这艘小艇载有五人,包括一名英国飞行员兼探险家、一位泰坦尼克号残骸专家、一对来自巴基斯坦巨富家庭的父子,他们为了一睹泰坦尼克号残骸的真容展开了这次冒险。

封面图片

新研究揭示月球神秘的地震活动

新研究揭示月球神秘的地震活动 阿波罗被动地震实验所记录的一次最强月震的震中位于月球南极地区。然而,震中的确切位置无法准确确定。利用专门适用于极稀疏地震网络的重定位算法,在极点附近分布着强烈浅层月震的可能位置云(洋红色点和浅蓝色多边形)。蓝色方框表示拟议的阿耳特弥斯三号着陆区的位置。小红线表示叶状推力断层疤痕。震中位置云包括一些叶状断层痕迹和许多阿耳特弥斯III着陆区。资料来源:NASA/LROC/ASU/史密森学会最近发表在《行星科学杂志》(Planetary Science Journal)上的论文《月球南极地区的构造和地震》(Tectonics and Seismicity of the Lunar South Polar Region)将阿波罗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强烈的月震之一与年轻的极地推力断层疤痕联系起来,并就其形成所产生的震动强度提出了新的模型。月球南极地区倾斜表面的稳定性模型表明,一些地区很容易在区域地震震动中发生山体滑坡。在确定和建造永久性月球前哨站的计划中应考虑到发生强烈地震的可能性。月球勘测轨道器照相机(LROC)、窄角照相机(NAC)在月球南极附近拍摄的 Wiechert 分叶状疤痕群(左箭头所指)的马赛克照片。一个推力断层疤痕穿过一个直径约1公里(0.6英里)的退化环形山(右箭头所指)。资料来源:NASA/LRO/LROC/ASU/史密森学会月壳收缩与断层形成月球勘测轨道器上的月球勘测轨道器照相机探测到了数以千计的相对较小、年轻的推力断层,它们广泛分布在月球地壳中。这些疤痕是类似于月球表面小台阶的悬崖地貌。它们的形成是由于收缩力打破了地壳,并将断层一侧的地壳推向另一侧。这种收缩是由于月球仍然炙热的内部冷却和地球施加的潮汐力造成的,从而导致全球收缩。断层的形成伴随着浅层月震形式的地震活动。阿波罗被动地震网络记录了这种浅层月震,该网络是阿波罗宇航员在 50 多年前部署的一系列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强烈的浅层月震震中位于南极地区。对位于 de Gerlache Rim 2 阿耳特弥斯三号候选着陆区内的一个年轻推力断层疤痕进行了建模,结果表明,该断层疤痕的形成可能与记录到的震级(里氏等效震级约为 5 级)的月震有关。图片显示了南极地区地表斜坡不稳定的预测区域。模型为一米厚(约 3.3 英尺)的碎屑岩滑坡。蓝点为最不稳定斜坡区域,绿点为中度不稳定斜坡,红点为最不稳定斜坡。图片以沙克尔顿环形山和月球南极为中心。蓝色方框显示了拟议的阿耳特弥斯三号着陆区的位置。根据模型预测,沙克尔顿环形山的大部分内壁以及 Nobile Rim 1着陆区的部分环形山内壁可能会发生山体滑坡(插图)。资料来源:NASA/LROC/ASU/史密森学会对潜在月球定居点的影响对月球南极地区地表斜坡稳定性的建模表明,即使是轻微的地震摇晃,一些地区也很容易发生碎屑岩(松散岩石)滑坡,包括一些永久阴影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地球与行星研究中心荣誉资深科学家沃特斯说:"我们的建模表明,现有断层上的滑动事件或新的推力断层的形成,都有可能导致能够在南极地区产生强烈地面震动的浅月震。在规划月球上永久性前哨站的位置和稳定性时,应考虑到年轻推力断层的全球分布、其活跃的潜力,以及因全球持续收缩而形成新推力断层的潜力"。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