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C12公司为实现通用量子计算融资1800万欧元

法国C12公司为实现通用量子计算融资1800万欧元 C12 还入选了法国武装部队部与法国投资秘书长于 2024 年 3 月启动的 Proqcima 计划。该计划由法国武装部队部和法国投资秘书长于 2024 年 3 月共同发起。其目标是到 2032 年研制出两台由法国设计的通用量子计算机原型。它汇集了领先的投资者 Varsity Capital、EIC Fund 和 Verve Ventures,以及 360 Capital、法国巴黎银行(通过其数字风险基金)和法国巴黎发展银行(BNP Paribas Développement)等历史投资者。C12 公司首席技术官兼联合创始人 Matthieu Desjardins 评论说:"我们的目标是证明两个量子比特之间的远距离纠缠。这种纠缠是量子飞跃的核心,有朝一日,我们可以在几秒钟内计算出今天需要几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因此,这种长距离 2Q 门是量子技术的一大进步。"Varsity 创始合伙人 Didier Valet 评论说:Varsity 的创始合伙人 Didier Valet 评论说:"我们很荣幸能领导新一轮的 C12 项目。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建造大型容错量子计算机,巩固法国在量子领域的领先地位。"C12 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皮埃尔-德雅尔丹(Pierre Desjardins)说:"我很高兴能有著名的投资者加入,以加速我们的发展。我为 C12 拥有一支出色的团队感到自豪。我们的目标和第一天一样:成为未来量子计算的领导者之一。"2021 年,这家初创公司筹集到 1000 万美元资金,并通过理论和实践证明,其架构最接近真空中单一自旋的实现减少了影响量子比特质量的所有噪声源。2023 年 10 月底,该公司在巴黎市中心建成了第一条量子处理器生产线:量子工厂(Quantum Fab)。这条试验生产线配备了多个生产车间,包括一个半导体芯片洁净室,将使 C12 公司能够生产其首批量子产品。"就像硅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为现代数字计算奠定了基础一样,我们相信碳是释放量子计算非凡潜力的关键。我们为 C12 公司迄今为止所取得的开创性成就感到无比自豪,并将致力于支持他们将量子计算转化为具体现实的努力。"360 Capital 合伙人 Nader Sabbaghian 说。自 2021 年首次投资以来,这家初创公司不断提升其价值主张、去年 10 月,他们的量子工厂揭幕,这是位于巴黎市中心的第一条量子处理器生产线。Bpifrance 高级投资人 Clémentine Cazenave 表示,这一轮新的投资者将使其加速发展。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量子计算逐渐泡沫化?

量子计算逐渐泡沫化? 自2019年谷歌首次实现“量子霸权”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以来,量子计算领域就开始了蓬勃发展。 在各国央行“大放水”导致市场廉价资金充裕的市场背景下,随着量子科学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网络、量子仿真等领域不断实现新突破,大量资本疯狂涌入量子计算机行业,希望有朝一日能获取巨额回报。 不过,量子计算机究竟是革命还是炒作,该行业究竟是充满希望还是充满泡沫?一直以来,不管是学界、业界还是投资界,对于上述问题均有着激烈的争论。 近日,牛津大学物理学家Nikita Gourianov博士(研究方向为量子物理学)在媒体上发表了一篇措辞严厉的文章,警告投资者量子计算行业存在“巨大的泡沫”,并对相关领域以及部分“贪婪的物理学家”展开了激烈批评,引发了业内的轩然大波。 简要概括,Gourianov在这篇题为《量子计算泡沫》的文章中主要阐述了两个论点:其一,量子计算公司并未真正赚到钱;其二,Gourianov认为,目前来看量子计算机“不够有用”,“仍不清楚量子计算机系统可以解决哪些'有用'商业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这个领域不断发展壮大,科学家越来越倾向于夸大其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对量子物理学一无所知的推销员式的人物进入了这个领域,在公司中担任高级职位,只专注于制造声势。这样过了若干年后,对量子计算前景的极度夸张的观点成为主流,导致贪婪和误解持续存在,并形成了泡沫。”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微软实现量子计算最新突破:14000次实验无错误

微软实现量子计算最新突破:14000次实验无错误 量子计算的核心优势在于量子比特(qubit),它能够同时处于0和1的状态,实现指数级的并行计算能力。然而,量子系统的高敏感性使得量子比特状态容易受到环境扰动的影响,导致计算误差。因此提升量子比特的稳定性和降低误差率,是实现可靠量子计算的关键。此次微软和Quantinuum的合作,通过结合微软的量子比特虚拟化系统和Quantinuum的离子阱硬件技术,实现了创纪录的低错误率逻辑量子比特操作。这一成果标志着量子计算从嘈杂中间规模量子(NISQ)时代向更具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的2级弹性量子运算时代的迈进。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双方在实验中成功完成了多达14000次的量子计算操作而未出现任何错误,这一成就是物理错误率与逻辑错误率间差距的显著展现。此外,微软和Quantinuum的合作还包括在Azure Quantum平台上的共同研发,该平台将全球领先的NISQ硬件引入云端,使量子技术更加易于获取。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 “本源悟空”成功实现四算合一

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 “本源悟空”成功实现四算合一 使平台能够充分链接产业生态中的算力供给、应用开发、运营服务、用户等各方能力和资源,推进国产量子算力的规模化应用。此前,本源量子联合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和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于2023年8月上线的量超融合先进计算平台已接入“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今年4月,“本源悟空”又正式入驻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据悉,截至5月5日,这台目前我国最先进的可编程、可交付超导量子计算机已吸引全球范围内119个国家逾777万人次访问,成功完成超17.8万个运算任务。“本源悟空”是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搭载72位自主超导量子芯片“悟空芯”,这款芯片在中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上制造,共有198个量子比特,其中包含72个工作量子比特和126个耦合器量子比特。“本源悟空”匹配了本源第三代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在国内首次真正落地了量子芯片的批量自动化测试,量子计算机的整机运行效率提升了数十倍。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研究人员声称找到利用量子计算机破解RSA加密的方法,但是数学与量子领域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

中国研究人员声称找到利用量子计算机破解RSA加密的方法,但是数学与量子领域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 最近几天,一群中国研究人员声称已经想出了一种方法来破解支撑当今大部分在线通信的 RSA 加密,这些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人们普遍认为,量子计算机能够破解在线加密的可能性是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可能存在的危险。但来自中国多所顶尖大学和政府支持实验室的 24 名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研究表明,使用已经可用的量子技术是可能的。 到上周晚些时候,高等数学和量子力学交叉领域的一些研究人员对这一说法泼了冷水。 Riverlane 的 Brierley 说它“不可能工作”,因为中国研究人员假设量子计算机能够简单地同时运行大量计算,而不是试图通过应用系统的量子特性来获得优势。 最早提出量子计算机破解加密方法的美国数学家彼得·肖尔预测,无法一次运行所有计算意味着量子计算机将需要“数百万年”才能运行论文中提出的计算. 对于一些量子公司来说,中国关于在线加密的惊人声明表明该技术的重要时刻正在临近。但对于怀疑者来说,这项研究明显的不切实际将证明量子计算仍然是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学实验,而不是一项实用技术。 (节选)

封面图片

微软预计10年内打造量子超级计算机

微软预计10年内打造量子超级计算机 微软今天宣布了其建立自己的量子超级计算机的路线图,使用该公司的研究人员已经研究了相当多年的拓扑量子比特。还有很多中间的里程碑要达到,但微软高级量子开发副总裁Krysta Svore告诉我们,该公司相信,使用这些量子比特建造一台量子超级计算机将需要不到10年的时间,该计算机将能够每秒执行一百万次可靠的量子操作。这是微软推出的一个新的衡量标准,因为整个行业旨在超越目前的嘈杂的中尺度量子(NISQ)计算时代。 来源:

封面图片

科学家利用光基处理器实现量子计算的巨大飞跃

科学家利用光基处理器实现量子计算的巨大飞跃 这些新兴领域中在原子水平上运行的技术已经为药物发现和其他小规模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好处。未来,大规模量子计算机有望解决当今计算机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首席研究员、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阿尔贝托-佩鲁佐(Alberto Peruzzo)教授说,该团队的处理器是一种光子学设备,利用光粒子携带信息,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光损失",有助于成功实现量子计算。提高量子效率佩鲁佐是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量子计算与通信技术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Quantum Compu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CQC2T)节点的负责人,他介绍说:"如果失去光线,就必须重新开始计算,其他潜在的进步包括提高了"不可破解"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能力,以及加强了环境监测和医疗保健领域的传感应用。"研究小组的可重新编程光基处理器。资料来源: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Will Wright研发成果研究小组在一系列实验中对光子处理器进行了重新编程,通过施加不同的电压实现了相当于 2500 个设备的性能。他们的研究结果和分析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这项创新可以为量子光子处理器带来更紧凑、更可扩展的平台。论文第一作者、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博士生杨洋说,这种设备"完全可控",能在降低功耗的情况下快速重新编程,而且无需制作许多定制设备:"我们通过实验在单个设备上展示了不同的物理动态。这就像有了一个开关,可以控制粒子的行为方式,这对理解量子世界和创造新的量子技术都很有用"。合作创新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的 Mirko Lobino 教授利用一种名为铌酸锂的晶体制造了这种创新的光子装置,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分校的 Yogesh Joglekar 教授则带来了他在凝聚态物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铌酸锂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电光特性,是光学和光子学各种应用的理想材料。Lobino说:"我所在的小组参与了该设备的制造工作,这尤其具有挑战性,因为我们必须在波导顶部微型化大量电极,以实现这种程度的可重构性。"Joglekar说:"可编程光子处理器为探索这些设备中的一系列现象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而这些现象将有可能开启技术和科学领域令人难以置信的进步。"推进量子控制与此同时,佩鲁佐的团队还开发出了一种世界首创的混合系统,它将机器学习与建模相结合,对光子处理器进行编程,帮助控制量子设备。量子计算机的控制对于确保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至关重要。该设备输出精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噪声,它描述了量子环境中影响量子比特性能的干扰。微微子是量子计算的基本单位。佩鲁佐说:"有一系列行业正在开发全面的量子计算,但它们仍在与噪声造成的误差和低效作斗争。控制量子比特的尝试通常依赖于对什么是噪声以及造成噪声的原因的假设。我们开发了一种协议,利用机器学习来研究噪声,同时利用建模来预测系统对噪声的反应,而不是做出假设。利用量子光子处理器,这种混合方法可以帮助量子计算机更精确、更高效地运行,从而影响我们未来控制量子设备的方式。我们相信,我们的新混合方法有可能成为量子计算领域的主流控制方法。"主要作者、来自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 Akram Youssry 博士说,与传统的建模和控制方法相比,新开发的方法的结果显示出显著的改进,可以应用于光子处理器以外的其他量子设备。他说:"这种方法帮助我们发现并理解了我们设备的一些方面,这些方面超出了这种技术的已知物理模型。这将帮助我们在未来设计出更好的设备。"这项工作发表在《Npj Quantum Information》上。未来展望与量子计算的潜力围绕其团队的光子设备设计和量子控制方法,可以创建量子计算方面的初创公司,他们将继续研究其应用及其"全部潜力"。量子光子学是最有前途的量子产业之一,因为光子学产业和制造基础设施已经非常完善。与其他方法相比,量子机器学习算法在某些任务中具有潜在优势,尤其是在处理大型数据集时。"想象一下,在这个世界上,计算机的工作速度比现在快几百万倍,我们可以安全地发送信息而不必担心信息被截获,我们可以在几秒钟内解决目前需要几年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幻想这是由量子技术驱动的潜在未来,而像我们这样的研究正在铺平道路。"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