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离职居然也成了流量密码 这些年轻人赚到钱了吗?

大厂离职居然也成了流量密码 这些年轻人赚到钱了吗? 善整活者,还会以表情包和横幅添色。工作是职场人生活的主旋律,离职发 “ 朋友圈 ” 纪念下,其实很正常。只不过,这类内容似乎多到有点过头了,由此衍生的花活都能凑出好几个系列:火速蹿红的大厂离职,俨然成为一个新赛道。有自称离职博主的,有谈论离职博主赛道是否拥挤的,还有诞生了一批专门观测离职博主的博主。互联网不缺赛道,懂科技的可以走科普赛道,对财经金融特了解的可以做财经赛道,即便只是特别能吃,也可以去吃播赛道,但大厂离职这个词太垂也太小众了,这真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发财之道嘛?我决定研究研究。在研究是否能赚钱之前,需要弄清楚的是,为啥离职也能演变成赛道?其实这事不难理解。互联网大厂就是打工人的 “ 耶路撒冷 ” ,自带流量加成。普通人对大厂薪资福利有向往,对大厂工作生活有窥视,而大厂员工离职后会迈入什么样的生活?除了千篇一律的上班以外,人生是否会有另一个问答?也是无数职场人好奇的。如此种种,让这类内容往往阅读不俗,猛一点的,甚至点赞能成千过万。有需求就有供给,一篇 “ 大厂拜拜,月薪 X 万,还是决定不干了 ” 火了,互联网人就会炮制百千篇同类型推文蓄势待发。那么,这些大厂离职员工在自媒体上生存的到底好不好呢?我点开了这些 “ 离职推文 ” 背后的账号。账号运营者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初窥门径,虽然靠工牌火了一把,但很多人并没有规范化运营的想法。自媒体账号更像他们的日记本,记录自己离职后的生活。离开大厂后,他们跟普通人没差,继续去下一家大厂打工的,出去旅游散心的,也有人正在困扰,下一份工作在哪。有个前程序员小哥,没事还会跑跑外卖。但大厂之间,也确有不同。字节离职员工,好像特别喜欢环游世界,给我一种 10 个离职员工 4 个在旅途中的感觉。腾讯的离职博主,怎么都喜欢去香港重启人生啊?想想也是,毕竟腾讯总部在广深,不少员工之前就读于香港嘛。第二种,进阶尝试,有意识的进入离职赛道,经营自己的账号。在这一阶段,字节和阿里保持了卷王底色。阿里的离职博主,特有运营的意识,讲究打法,有人的主页内容几乎都以大厂为主题,也有人从发的第五篇推文开始,账号栏目就已经基本设计好了。有人在离职推文的底部,就宣告自己将通过自媒体创业,阐明自己的创业模式。有人不但宣告,还会更进一步,进行社群引流。对于这些博主而言,最为常见的变现方式,是定位为职场博主,再通过面试辅导等变现。阿里非常有特色的一点是,很多离博( 离职博主简称 )的变现选择是勇闯义乌跟各种代工厂。字节的离博,除了职场以外,比较常见的经营领域是旅游。别问,问就是环游世界,环游中国。就离职推文的关注度而言,字节、腾讯、拼多多、阿里、华为的关注度都非常高,属于第一梯队。尤其是字节的离职推文,点赞互动上千较为常见。与之对比的是,同为互联网大厂,有些离职推文比较常见的点赞互动值仅有一两百左右。那么,他们在自媒体上生存的到底好不好?抱歉,这不由一篇推文决定。的确,当 “ 大厂 ” 、 “ 月薪 X 万 ” 跟 “ 离职 ” 、 “ 裸辞 ” 以及 “ 自由 ” 这些词放在一起的时候,天然会产生矛盾感,引发羡慕、共鸣与向往。但流量上的成功是大厂标签与算法所带来的,而不是内容本身的成果。所以,很多因为离职推文一炮而红的博主,后续推文数据泯然众人。更别提惨淡的商业化数据了。是的,虽然大厂离职这一关键词有流量,但这一人设无法商业化。据我观察,那些真能以离职为起点,打开自己自媒体天地的账号,都有着自己深入钻研的某个领域,这也是第三类博主。@Claire 茶仔,从字节离开以后进入了半导体,主页虽然聊过离职,但以美妆护肤为主,笔记一口价已经卖到了 4500-5000 一条,每个月都有稳定的商业广告。还有从阿里裸辞的 @ 卷毛小狗,她所擅长的是手工领域,离职推文的流量甚至没有平时流量多,同样每个月固定有广告投放。更猛的还有阿里前女程序员 @ 小豆芽儿,在离职之前,她就凭借大厂女程序员 vlog 就已经收获了不少粉丝,生活记录也是超好恰饭的一个分区。所以,即便是离职赛道,真正能赚到钱的还是那些有内容、有人设、有经营的博主,离职推文对于他们只是点缀。自媒体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够吸引这么多大厂离职人涌入呢?互联网大厂的高压环境,不断加速的工作节奏,总是需要提升和复盘,一方面意味着快速成长和世俗上的体面,一方面代表着永无宁日的生活。什么叫永无宁日呢?在@小豆芽儿 的离职推文里是身体的亚健康状态,是 “ 频繁的胸闷胸痛喘不上气 ” ;在@库尔勒香梨 的笔下,是高强度工作后回到家的疲惫和相顾无言;还有向上管理, PUA ,嫡系,摘果实等等。。。与其从一个大厂跳到另一个大厂,去看其他环境是否能兼顾生活和工作。也许成为一个自媒体博主,才是脱离班味最简单的途径。而且这活上限高,能做起来,回到每月 X 万的收入完全没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大厂这一身份就成一根救命稻草,每个人都想来抓一下。但相信,很多离职博主已经深刻感受到了,赚钱哪有这么轻松?作为一枚自媒体老司机,我也想小小提醒一下大家,如今的自媒体已经成为了一种行当。你能想到的内容都有人在制作了,赛道拥挤,竞争激烈,其中不乏有毅力、有才华的人。就连杀虫整活这个赛道,都有人在做 ↓对了,这位博主 @好奇五先生,也是大厂离职出来创业的。其次,做自媒体根本没有大家想得那么轻松。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人天赋异禀,随便写写也能一炮而红,但对于绝大多数人,做自媒体跟上班没差:每天琢磨选题,持续产出优质内容,研究市面上的爆款话术。这样的内容输出,不是一两周,而是以年为度量,写作时间久了,后期根本想不到选题,愁到拽头发。凭借 “ 大厂、离职 ” 就能被算法临幸,收获成千上万的点赞,这事的确令人头晕目眩,能让人误以为自己站上了成功的起点。但当你全力投入、认真产出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毫无动静的粉丝数,个位数的互动,才是多数人的常态。那一篇的火,只不过是烟火罢了。是算法带给你的错觉。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挤爆社交平台的“离职博主” 究竟靠什么赚钱?

挤爆社交平台的“离职博主” 究竟靠什么赚钱? 在小红书,类似的内容已经屡见不鲜,不少用户以离职为噱头开启自媒体之路,裸辞、辞退、打工等相关笔记涌现,甚至已经发展出“离职博主”赛道。当下,“离职博主”究竟有哪些内容类型?做“离职博主”究竟能不能赚到钱?职场赛道发展状况如何?社交平台挤满“离职博主”随口一句吐槽“100个赞就离职”,竟意外获赞28万,这是小红书用户@阿颖啦 的亲身经历,凭借这个爆款笔记,@阿颖啦 开启了离职博主的创作道路。紧接着她又发布了“和年入百万的表姐说我要离职了…”“当我和我爸说我要裸辞…”“25岁,决定再也不上班了!”等多篇离职相关的笔记,并且都有着上千的点赞量,目前@阿颖啦 已经收获2315个粉丝,并且还在持续更新中。图源小红书截图观察“100个赞就离职”这篇爆款笔记不难发现,这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吐槽贴,“通勤3小时,到了公司就拿个破鼠标点点点点点,破键盘敲敲敲敲敲敲,还要开无用会,一开3小时,人全麻了”……尽管内容粗糙,但却让无数打工人共鸣,“中国人不骗中国人,100个评论我也不干了”“同是打工人,每天都有100颗上吊的心”“班里班气”,目前这条笔记的评论数已经超3万条。从普通用户到被流量砸中成为“离职博主”,@阿颖啦 更像是离职话题下的“天选之子”,而@猫子、@废纸篓子等用户也同样因为离职内容收获一定的关注。这也反映出用户对相关内容甚是感兴趣,而离职内容也成为众多博主收获关注的“利器”。图源小红书截图@孟羽童Morita 就是离职话题流量的受益者之一,在微博可以看到“孟羽童个人简介是前500强董事长秘书”“孟羽童称不排斥重回职场”“孟羽童谈做博主后的收入”等多个热搜。而在小红书,围绕孟羽童离职前后对比,则有“孟羽童离开格力后判若两人”“孟羽童完美体现了离职才是打工人最好的医美”“孟羽童的变化如整形”等笔记。图源 微博|小红书 截图在@孟羽童Morita 的小红书主页上,她的身份已然转变成时尚博主,还可以看到“事业养成系|你的互联网充电宝|一起做人生的大女主”的自我定位。目前,@孟羽童Morita 已经收获146万粉丝,并产出“高清质感的自媒体爆文都是怎么拍出来的?”“这就是我梦寐以求长大后的24岁啊!”“有钱又自由?什么样的人适合当自由职业者”等多篇高赞笔记。前湖南卫视主持人 @梁田-Eliza 在发布“汇报完毕,33岁的梁田要继续新的大冒险啦”这一离职视频后,也吸引众多网友的围观,“加油,姐姐。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很有实力,祝福越来越好”“听从内心的声音,强者越强”。 该视频点赞3.7万,数据远高于她发布的日常作品。图源小红书截图“互联网大厂”是流量密码观察众多离职内容可以发现,“互联网大厂”是比较普遍的标签,这也是社交平台的流量密码。@东东快跑 深谙这一流量“捷径”,围绕大厂打工经历,他发布了“又在字节度过了快乐的一天”“字节跳动-男人最好的医美”“26岁字节产品,离异带三娃”“在字节保持快乐的秘诀!”等多篇笔记。图源小红书截图其中,“一个赞就从字节离职”这篇笔记获赞8.5万,这篇高赞笔记吸引超80万人围观,而他顺势又发布了“字节离职勇闯内娱!(45秒开大)”“大家暂停一下!恭喜这位小哥顺利离职!”等多篇相关动态,进一步利用这篇笔记带来的流量热度。@谢不让 从蚂蚁集团离职后,发布了“大家可以暂停下手上的事恭喜我离职吗”这一视频,她表示“毕业的第一份工作,以前很憧憬能成为一名厉害的职业女性,所以选择了去国内top的公司,九个月的时间我逐渐发现了上班这件事其实没有多大的意义……”。图源小红书截图这一作品获赞超8千,远超日常作品平均几百点赞的互动数据,在该视频的评论区,众多网友对此举称赞不已,“恭喜恭喜,希望我以后也可以”“看你离职一点不惊讶,不是会被格子间束缚的女孩”“乘风破浪,去发现更多的可能,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具体来看,字节、阿里、腾讯、小红书、网易等互联网大厂是经常出现在离职笔记的公司,也是吸引用户兴趣的关键。@yyh少吃点 仅用“从腾讯离职啦!”这个只有6字的简单标题,就吸引众多网友围观。图源小红书截图他提及自己的离职原因,表示“近一年来越来越感觉自己不适合这里,接受有的事情自己就是不擅长做,有的位置暂时不属于我,坐在工位,我难受,leader也难受”。不过有网友在浏览他主页其它健身作品后调侃道“一年练成这样你就没花心思在腾讯的工作上”“哥,你是到腾讯专职健身来了吧”,甚至还有网友辣评“咱就是说,啥时候从我司离职变成引流贴了”。实际上,互联网大厂凭借丰厚福利待遇、可观的薪资、高级的办公环境等条件被众多用户追捧,大厂打工或实习经历一直在社交平台有较高的热度。在前几年互联网大厂的“黄金时期”,社交平台充斥着实习内推、面试技巧、入职分享等内容。而现在,虽然大厂工作经历仍有一定的热度,但在就业环境渐趋严峻的背景下,离开大厂反而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大厂离职内容能够给博主带来一定的关注度,于是许多博主利用大厂光环开启自己的自媒体事业,他们不一定聚焦职场内容,而是向音乐、舞蹈、时尚等多个领域发展。比如@东东快跑 在发布大厂工作经历相关笔记的同时,还会发布自己的钢琴弹唱作品,包括“如果可以,我想和你,回到那天相遇”“《放肆》钢琴&小提琴自弹自拉”“你看小狗在叫,树叶会笑,风声在呢喃”等。目前,@东东快跑 在小红书已经收获1.2万粉丝,并且还在持续更新中。@谢不让 除了大厂设计师这一身份之外,还有“冬奥主火炬设计师”“清华美院研究生”“厦大保送生”等多个标签,她通过“清华生活”“学习工作经验”“设计人日常”等主题内容收获12万粉丝,自媒体事业已然步入正轨。职场赛道发展如何?不管是因工作吐槽意外走红成为“离职博主”的普通用户,还是利用大厂光环开启自媒体事业的打工人,他们的内容围绕工作展开,都属于职场赛道这一范畴。目前,职场赛道已经跑出众多优质创作者,他们有的专注职场成长,聚焦如何快速升职加薪、如何跳槽获得高薪、如何写简历能快速找到工作等话题;有的专注职场生存法则,给用户提供职场人际关系处理建议;还有专注现实问题,给职场失意人指点迷津,包括失业后做点什么副业合适、失业后如何快速找到工作等。@丑穷女孩陈浪浪 就是其中一个,凭借“如何合理合法,缩短上班时间?”“面试怎么说,能把自己卖贵?”“未来5年,女孩子靠AI发财,办法有哪些?”等职场干货,她在小红书收获86万粉丝。此外,还有@崔璀优势星球、@九姐姐、@HR小弘哥、@Lynn努力拨号中 等优质博主。从商业化角度来看,除了基本的广告商单之外,知识付费也是职场博主的变现方式之一,作为职场教育品牌“优势星球”的创始人,@崔璀优势星球 推出了“能成事儿的表达课”“经营自己、人人都需要的管理术”这两门课程,售价都是198元20节,目前这两门课程均已超两千人购买。图源小红书截图当下,“离职博主”的走红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用户的兴趣点正在发生偏移,相较于干货技巧类的职场内容,契合用户情绪的内容更容易引起用户共鸣,而职场博主也应该把握这一新内容风向,创作出更有价值的作品。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大厂离职做博主有人后悔了#】据五环外文章:晚上十点半,刚加完班从大厦里出来的陈晨,在网约车又收到了领导要她修方案的信息。摁掉

【#大厂离职做博主有人后悔了#】据五环外文章:晚上十点半,刚加完班从大厦里出来的陈晨,在网约车又收到了领导要她修方案的信息。摁掉手机屏幕的瞬间,强忍着头晕和恶心,看着这个城市的车水马龙,她毫无征兆地大哭起来。她受够了无休止地内耗和加班,受够了甩锅和对齐信息,受够了生活和工作没有边界。30天后,她发了一条内容“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封面是笑的无比灿烂的自己,录了她放下工牌、收拾工位、和同事说有缘再见、离开大厦的vlog。在录这条vlog之前她就决定好了,她不想再打工,她要进军自媒体,从此以后为自己工作。 大厂离职做博主:是旷野也是围城,也有人已经后悔 via 捉谣记的微博

封面图片

AI英语外教,成了博主们的流量密码。

AI英语外教,成了博主们的流量密码。 最近在短视频平台有一个AI口语产品“call Annie ”,非常的火,中文意思是“给安妮打电话”。 它其实4月份就上线了,一周下载量3w,5月份甚至做到了当日下载量破万。 这个产品是典型的小团队作品,由4个程序员加上1个交互设计就开发完成了(最牛的是,他们都把代码在GitHub 开源了)。 这个叫Annie的30岁女性,不仅能做一对一外教工作,还能帮使用者练口语练听力。 她的语速“和常速VOA差不多,没那么多俚语,难度低于无字幕美剧。” 最重要的是免费使用。 有人甚至放出狠话,说这个产品出现“英语口语老师要被淘汰了”。 但是这家在国内不提供服务,所以就出现了一个现象。 这个想体验的人非常多,但是找不到这个产品,所以只能在各大平台搜“call Annie 国内怎么下载”、“call Annie 苹果下载”等等。 于是国内就出现了很多做盗版的,比如说搞了个安卓版,卖59的终身会员,然后去各个博主的评论区推广。 真是传统艺能,永不放弃了。

封面图片

互联网大厂变小了

互联网大厂变小了 京东不是第一个做出类似选择的大厂,此前,阿里直接被曝出将旗下实体零售盒马、银泰、大润发等相继出售,阿里集团董事长蔡崇信谈及此也毫不避讳,其表示,“他们不是核心的聚焦业务,阿里退出也是合理的。但考虑到当前的市场情况,退出可能需要时间去实现。”事实上,进入新年以来,大厂们都在争相做减法。“降本增效”、“去肥增瘦”等“互联网黑话”也不断刷屏。曾经的一个个商业帝国,都在致力于将自身做小,常见的做法也基本都是缩减非核心业务,聚焦到核心业务之上。另一方面,也在人员上进行精简和优化。各个公司财报中的员工数量,在这两年下滑的居多。大厂变小,正在成为一个趋势。为此,我们和大厂里现在以及曾经的一些员工聊了聊,来看看他们眼中的这场互联网大厂这两年的变化,以及大厂自身的转向与影响。大厂人给自己找退路“最近大厂人真的是都在拼命找出路。”小王曾经是腾讯和阿里两家大厂的员工,去年夏天,她从9年的大厂经历中脱离,聊起如今的大厂形势时,小王一边感叹自己终于“找回生活”,一边又掩饰不住自己的无奈。“很多还在职的同事已经在各个招聘平台想着后路了,特别是看到前几天飞书一下子裁了那么多人以后”。3月底,有消息爆料称飞书将裁员20%,以5000人为基底计算,这次裁员可能波及到了千人以上。在谈到这些大厂在职员工的现状时,小王说,现在很多朋友想去找个外企养老,想过那种每天晚上六七点上班的生活,“这次清明节我和那些同事聚餐,有的想创业,有的想做自媒体,但是又都不敢脱产做,年龄也尴尬,有时候想横下心,结果看看现在的就业市场,一下子就没心气了。”比起被裁员工,一些目前仍然在任的大厂员工则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从外企到大厂,在聊起任职的经历时,阿旭却是有些后悔。“说实话,刚开始以为进了所谓的大厂,结果发现其实底子还是民营企业那套,流程混乱,相比起来,外企规则和流程要更清晰,任务分配和人力分配也更合理。”阿旭的一位朋友后来被调去盒马任职,而在这次市场传言中,被阿里出售的盒马正是阿里在新零售战略上发起调整的主力军。一方面,他过去的“想法”真的得到了实践,但同时也和小梁一样,他的朋友感受到了压力,“他跟我说在盒马上班最大的感受就是忙的忙死,闲的闲死,以前部门最经典的派活流程就是在群里店长@副店长,副店长@主管,主管再去部门群里@师傅,师傅再传达给小二,一层一层的传话筒,效率极低。也难怪做不起来。”“他虽然是个所谓的管理层,但是也就是个小领导,人微言轻,看得到问题也没什么办法去解决。”不止盒马,对于阿里几乎肯定将重新调整新零售战略的做法,阿旭表达了赞同,“我是觉得,有的时候该割舍的确实应该割舍,站在集团的角度,现在再不拼,真的会被拼多多越甩越远的。”就在他说完这句话的第二天,蔡崇信与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的一次对话被推上热搜,其中,蔡崇信对阿里巴巴“落后”的反思,与阿旭的这番说法,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交相辉映”了。战略摇摆,应届生望而却步用“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来形容大厂如今的处境再合适不过了。在如今的就业形势下,尽管大厂们也似乎动荡不安,但对于许多大学毕业生来说,这挡不住他们想“赴厂进修”的热情。以字节为例,作为近年来风头最劲的大厂,字节近年来几乎无往不利,这也让一些毕业生几乎有些“趋之若鹜”。然而,在刚刚与字节签下三方合同后,伟文却收到了前辈的告诫,让他有些“晴天霹雳”。“我是去年秋招签的朝夕光年,结果一进来就赶上了大动荡,当时是觉得还不是很明朗,想着过一段时间再说”。据悉,朝夕光年是字节跳动游戏部门,在2019年1月成立,在发展初期花费了高价购买了大量子公司,比如2019年3月就以1.1亿元收购上海墨鹍(三七互娱子公司)。此番对游戏业务的裁撤,游戏业务的投入与回报长期不成正比,被认为是主要原因。以朝夕光年的标杆产品《晶核》《星球:重启》为例,七麦数据显示,《晶核》上线以来,排名、收入均呈现高开低走趋势,留不住用户,意味着字节为其付出的买量成本难以沉淀,反倒背负长期运营成本压力。梁汝波也认为,虽然游戏业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过去几年字节游戏追求“大而全”,项目不聚焦,资源分散,应该把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更基础、更创新、更有想象力的项目。然而,在3月,字节又宣布不会完全放弃游戏市场,而是通过战略调整,将游戏业务回归到了孵化状态,同时也对游戏业务组织架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给我搞怕了,我也不敢去字节了,感觉太动荡。”低效无序,大厂更聚焦“主业+”和伟文一样,就在签约的前夕,他的室友被一个老员工给“劝退”了,“那个老员工跟我说,目前平台这边裁的人挺多的,像飞书、火山和游戏什么的都已经裁了一遍了。我们生活服务这一块就不太理想,现在生活服务这块已经成了网格员了,让我们故意负责各个街道。”在小红书上,有自称为字节跳动的员工表示,生活服务部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群龙无首,用员工的原话讲是“无头苍蝇一样,乱忙。”“每天来了就看见一堆人在大楼上下吹牛聊天。”有员工表示,我理解的生活服务其实不是什么核心的赚钱部门,更多是做用户规模和留存的部门,一个去年入职的姐姐说,她入职1年了没听到什么核心的策略,领导一直在强调目标是成功,至于具体是要用户规模还是盈利规模,还是支付规模还是核销规模,没有什么具体的目标。据一位字节相关人士透露,事实上,字节的生服板块从朱时雨走后,业务长期摇摆不定,人心不齐,更夸张地说,“春节后近乎停摆”。而在变动开始后,大规模一刀切、大规模名单制沟通都透露出了对生服原管理团队的不信任。“从HR侧到业务LD侧,基本没啥沟通,空降商业化管理层,直接圈人圈名单,不管过往好坏和实际情况,挺武断的。”巧合的是,就在聊完的当天晚上,就有消息传出字节将裁撤整个酒旅事业部,完全回退到2022年的生活服务模式。而2023年的尝试,被浦燕子全盘否定。尽管此后该内容遭到抖音方面的否认,但字节在生活服务上的战略似乎确实正在极速调整。小红书上甚至有员工反映,“干了6年电影的同学去扫街搞餐饮了,干了8年的酒店同学去扫街搞商场了”。一个商户告诉我们,在美团,他只需要交上千年费,上好团购套餐,再搞搞好评就可以等着客人来了,而在抖音,他不仅需要上团购搞好评,还要自己做视频,还要找达人来做视频,就差自己开直播了,结果直播还要实名制,但是现在的员工根本不愿意把自己唯一的实名给公司用,最后结果量还不到美团一半多。大厂瘦身一阵风,但是万能药吗?从前两年,各大大厂就已经放出了瘦身的风声。在2022年底腾讯内部的员工大会上,马化腾直言“一些业务该砍掉就砍掉”,于是,2023年2月,腾讯XR部门变更发展路径;3月,NFT交易软件幻核APP停摆;到下半年,9月的企鹅FM、10月的腾讯待办、12月,NOW直播相继停止运营,就连腾讯动漫也出售给阅文集团。腾讯的这一系列操作正是公司重新聚焦到社交的信号,其中,尤以社交电商最有代表性。眼看着抖音、快手们的内容电商势头越来越凶猛,同为短视频平台的视频号已经被甩下了几个身位,在这种情况下,马化腾想要砍掉繁杂业务聚...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你们这些年轻人 我明白你们有冲劲 想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这本身并没有错

你们这些年轻人 我明白你们有冲劲 想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这本身并没有错 但是 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始有终 我并不是要阻止你们 我只是希望你们能明确告诉我你们的打算 我一直把你们当作自己的弟弟来看待 给予你们关心和帮助 做人 应该知恩图报 不能因为我对你们的宽容就忘记了我的好 我并不是要你们回报我什么 我只是希望你们能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 让我知道你们的想法 我对你们的期望并不高 只希望你们能明白 做人做事 都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和底线 我对你们感到失望 不是因为你们的选择 而是因为你们的态度 我希望你们能明白 这个世界并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你们需要有责任感和担当 我对你们的期望 并不是要你们做多大的事情 只是希望你们能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他人的感情负责 目前人在 中国城 金水园区 和 凯博园区

封面图片

#网友爆料国内快手,抖音,小红书 这些博主打着反诈的名义去骗取流量,关注度,圈钱!说人在国内 其实人就在国内 这些人其实就是在飞

#网友爆料 国内快手,抖音,小红书 这些博主打着反诈的名义去骗取流量,关注度,圈钱!说人在国内 其实人就在国内 这些人其实就是在飞机频道,或者一些人发布的视频,然后自己又编辑加一些文案,就能成为反诈人员? 小编告诉大家,如果你的亲人或者朋友在公司离职出不来,请不要相信这些博主,这些全部是骗子,他们就是为了钱,如果有人想离职出来,公司不给,那么就让他跟公司好好沟通,沟通不下来,就请大使馆或者国内公安协助!不要给这些博主转钱,或者他们说有什么关系在园区或者认识什么牛逼人物!他们都是小垃圾,就是想骗钱,其实就是国内故意发布一些不实际的新闻,来博取眼球罢了! PS:打着反诈的名义圈钱,这不比诈骗犯更可耻!国内博主的视频基本虚假视频,任何问题请关注大使馆或者一些正规的新闻频道!博主发布一律按照圈钱来判定! ㅤ 曝光投稿 - @iitooBot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