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发布暑期未成年人限玩日历:仅周五六日能打游戏 平均每天25分钟

腾讯发布暑期未成年人限玩日历:仅周五六日能打游戏 平均每天25分钟 据悉,此规则是因为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腾讯也给家长用户提供“防沉迷四件套”管理工具和家长服务助手,协助家长便捷高效管理孩子游戏行为。“防沉迷四件套”包含:一键禁玩禁充、自我账号管理、绿色手机上报、一键屏蔽陌生人。可以从游戏时长、消费、社交等多方面帮助家长约束孩子的游戏行为。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腾讯游戏发布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限玩日历

腾讯游戏发布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限玩日历 暑假来临,腾讯游戏发布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限玩日历。根据安排,未成年人暑期游戏时段为每周五六日20-21点,暑假游戏时长总计23小时。此外,腾讯也给家长用户提供“防沉迷四件套”管理工具和家长服务助手,协助家长便捷高效管理孩子游戏行为。

封面图片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服务的时间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各级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严格落实的网络游戏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通知提出,要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共管共治,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新华社)

封面图片

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

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 ========= 据悉,如果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未落实充值限额要求,导致用户在实名信息为未成年人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超额充值,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承担100%责任。如果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已经依法配置防沉迷措施,而监护人帮助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限制,或监护人未充分履行监护职责,根据防沉迷措施的有效性等情况,建议过错方承担责任比例30%-70%。

封面图片

腾讯、网易、米哈游发布未成年人暑期限玩通知

腾讯、网易、米哈游发布未成年人暑期限玩通知 这是“史上最严防沉迷新规”实行以来的第二个暑假,暑期(7月、8月)未成年人只能在每周五六日20-21点之间登录游戏。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所有网络游戏企业被要求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据网易游戏公众号披露,今年暑假,网易游戏还将派网易AI巡逻员上场,这位AI巡逻员是基于深度学习大模型开发,具备AI识别未成年保护系统、干预未成年玩家不理性消费模型等多项技术体系。 此前,腾讯游戏也将AI技术应用到了未成年人保护领域,通过AI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判断实际游戏用户是否为未成年人,并通过AI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二次核验,减少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身份注册账号进行游戏的情况。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中国首个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退费标准发布

中国首个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退费标准发布 今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截至日期6月27日。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应向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付费服务;针对8至16周岁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针对16至18周岁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 如果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已依法配置防沉迷措施,而监护人帮助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限制或监护人未充分履行监护职责,根据防沉迷措施的有效性等情况,建议过错方承担责任比例 30%-70%,若重复进行多次过错行为,可能承担全部责任。

封面图片

中国发布未成年人网游退费标准 划分监护人与网游方担责比例

中国发布未成年人网游退费标准 划分监护人与网游方担责比例 中国发布首个未成年人游戏退费标准,针对未成年人游戏消费退费纠纷,明确划分了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监护人等责任方的担责比例。 中国互联网协会星期二(5月28日)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明确在未成年人游戏消费退费的纠纷中,网游服务提供者、监护人等应当根据各自过错情况分别承担相应责任。 意见稿说,用户以未成年人监护人身份发起投诉或申请退费后,网游方应核验其身份,符合退费标准后,网游方、未成年人及监护人应按照法律有关“无效合同”的规定,将各自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予以返还。 对于返还方式,意见稿明确,已消耗或使用的增值服务等不能返还或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减扣;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经济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根据各自的过错情况承担相应责任。 意见稿也划分网游方、监护人等责任方的担责比例,并提供相应参考场景。 意见稿表明,网游方若没有按照规定接入统一实名认证、没有对未成年人实名的用户进行限充,将承担100%责任;监护人多次破坏防沉迷成果的,如主动帮助未成年人人脸识别、放任未成年人长期消费等将承担100%责任。 意见稿还提到,若网游方已依法配置防沉迷措施,但监护人帮助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限制等,网游方根据相关消费过程中防沉迷措施的有效性等承担责任,建议一般责任比例为30%至70%,监护人承担剩余责任。 《中国青年报》报道指出,这是中国游戏行业首个完整的消费管理规范,适用于指导网游方、调解机构等组织开展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及调解,也可为相关部门、司法机关提供参考。 中国官方去年12月曾发布文件,限制玩家在网络游戏中的花钱比例,但引起游戏圈巨震和舆论强烈抨击,迫使官方撤回条例。 2024年5月29日 10:29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