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带回的月背快递成功签收 官微宣布抽送月球陨石小颗粒

嫦娥六号带回的月背快递成功签收 官微宣布抽送月球陨石小颗粒 以往月球颗粒都是需要科研机构层层申请才能获得,这次普通网友也有机会获得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据悉,这次嫦娥六号探测器带回的月壤位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区域内,这片区域是月球最古老、最大的陨石撞击坑。采集这里的样品并进行分析研究,将填补人类获取月球背面样本的空白,开启月球正面与背面的演化差异、电磁场演化和地球大气演化等重要科学研究的全新视角。“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采集的样品还可能含有月球深部物质,将为研究月球内部成分和演化提供宝贵数据。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嫦娥六号带回1935.3克月球样品

嫦娥六号带回1935.3克月球样品 经初步测算,嫦娥六号任务采集月球样品1935.3克。在样品安全运输至月球样品实验室后,地面应用系统的科研人员将按计划开展月球样品的存储和处理,启动科研工作。这标志着嫦娥六号任务由工程实施阶段正式转入科学研究新阶段。官方表示,人类首份月背样品在科学上具有独特意义,将进一步增进人类对月球演化的认知,加快人类和平探索利用月球资源的脚步,是全人类的重要财富。据了解,嫦娥六号探测器于5月3日发射升空,历经53天,首次获取月背的月球样品,于6月25日与轨道器分离并携带月背样品重返地球。这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据专家介绍,嫦娥六号探测器带回的月壤,位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区域内,这片区域是月球最古老、最大的陨石撞击坑。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嫦娥六号返回舱运抵北京开舱 月背土特产开箱

嫦娥六号返回舱运抵北京开舱 月背土特产开箱 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地面应用系统、探测器系统代表签署了交接书。后续,地面应用系统的科研人员将按计划开展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相关工作。据悉,嫦娥六号探测器于5月3日发射升空,历经53天,首次获取月背的月球样品,于6月25日与轨道器分离并携带月背样品重返地球。这也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据专家介绍,嫦娥六号探测器带回的月壤,位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区域内,这片区域是月球最古老、最大的陨石撞击坑。采集这里的样品并进行分析研究,将填补人类获取月球背面样本的空白,开启月球正面与背面的演化差异、电磁场演化和地球大气演化等重要科学研究的全新视角。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嫦娥六号副总设计师:月球背面采样有望为完整了解月球历史提供机会

嫦娥六号副总设计师:月球背面采样有望为完整了解月球历史提供机会 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介绍,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样品采集,有望为研究月球的二分性,完整了解月球的历史提供机会。 中国国新办星期四(6月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有关情况。李春来在会上介绍,嫦娥六号选择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着陆,主要是基于科学技术的综合考虑。 李春来说,技术方面,在月球背面无法直接跟地球通信,在月球背面采样和着陆就必须克服这个障碍,必须要发射中继星才能在月球背面进行采样和着陆。这对深空通信技术是一个重要的验证和提升。 另外一方面技术上要克服的是,月球背面的地形和地貌要比正面复杂得多。“所以在这样的地方成功着陆、采集样品要克服很多困难。但也有助于提升月球探测任务的技术水平,为未来在复杂的探测任务条件下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李春来指出,在科学研究方面,南极-艾特肯盆地是现在发现的月球上最大、最深、最古老的盆地,研究这里的地质构成、物质组成、演化历史,有助于了解月球甚至地球早期的地质演化历史。迄今为止,人类采集的10多份月球样品,包括嫦娥五号样品,都是在月球正面采到的,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样品采集,有望为研究月球的二分性,完整了解月球的历史提供机会。 李春来说,“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的样品还有可能采集到月球深部甚至月幔的样品,将为研究月球内部物质成分提供宝贵数据。因此,选择在背面着陆采样,能够实现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也推动月球探测技术的进步,体现出嫦娥六号任务的多重意义。” 2024年6月28日 11:01 AM

封面图片

嫦娥六号完成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

嫦娥六号完成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 此前,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采样,并按预定形式将珍贵的月球背面样品封装存放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表取完成后,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本从月球背面起飞 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本从月球背面起飞 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新华社报道,携带月球样本的嫦娥六号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嫦娥六号著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前日成功著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著陆区,展开持续约2天的月背采样工作,以及月球背面著陆区的现场调查分析,月壤结构分析等科学探测,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 2024-06-04 08:19:17

封面图片

嫦娥六号成功登月 古老的月球背面到底藏了什么秘密?

嫦娥六号成功登月 古老的月球背面到底藏了什么秘密? 只要一切顺利,嫦娥六号将带着月球样品起飞,六月底就会安全回家。嫦娥二号 CCD 影像图中的南极-艾肯盆地区域。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1那么,为什么嫦娥六号选择阿波罗盆地作为着陆区?阿波罗盆地里有什么值得我们如此大费周章地进行探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首先搞清楚阿波罗盆地在哪里。阿波罗盆地在哪里?由于月球被地球潮汐锁定,所以月球当前仅有一侧面向地球,其中面向地球一面称为月球正面(Lunar near side),背向地球一侧称为月球背面(Lunar far side)。阿波罗盆地就是一个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肯盆地”内部的盆地。嫦娥六号发射当天,有媒体在采访中提到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位于月球背面,是月球已知最大、最古老的撞击盆地,不过其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绘制的月球地质图中规范名称是“南极-艾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故本文统一称为“南极-艾肯盆地”。早在 2018~2023 年的一系列讨论中,嫦娥六号预选着陆区就暂定为南极-艾肯盆地,并进一步细化为阿波罗盆地的南部边缘。月球仪上的阿波罗盆地,手指位置为嫦娥六号预选着陆区附近。月球仪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绘制的 1:250 万月球地质图制作,直径约 1.55 米。图片来源:作者拍摄阿波罗盆地就位于南极-艾肯盆地内部的东北部,是一个多环撞击盆地,直径约 500km,在嫦娥二号全月影像图中非常醒目。南极-艾肯盆地直径约 2500~3000km,由于过于巨大,且形成后经历了漫长的撞击、外来溅射物覆盖等侵蚀作用,其在影像上肉眼较难识别,需要月球高程、地形数据才能识别。月球南极-艾肯盆地、阿波罗盆地、嫦娥六号着陆区、长白山位置关系图,可以见到南极-艾肯盆地并不显眼。图片来源:参考文献5月球背面南极-艾肯盆地假彩色高程图。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2嫦娥六号要在阿波罗盆地寻找什么?简要来说,嫦娥六号在阿波罗盆地的主要任务包括:寻找新矿物、寻找月球深部物质、寻找古老矿物、研究苏长岩、寻找名义含水矿物、寻找高压矿物等。1、寻找新矿物和岩石如果一种矿物的构成元素比例,微观结构,至少其一与其他已知矿物都不同,就有机会被认定为新矿物。但是新矿物一般尺寸微小,容易与已知矿物混淆,需要极端的温压条件或特殊的化学条件形成,而不是随处可寻。在嫦娥五号样品中,我们就发现了至少三种新矿物,七种不同的岩石。正如地球上不同地方的岩石、土壤的成分并不一致一样,月壤、月岩也存在不均一性,甚至单次采样返回的不同样品之间也是如此,因此嫦娥六号的登月活动就有极大可能发现更多新的矿物和岩石。2、寻找月球深部物质正如前文提到的,阿波罗盆地是南极-艾肯盆地内部东北侧的撞击盆地,而南极-艾肯盆地是月球已知最大、最古老的撞击盆地。通俗讲,因为阿波罗盆地是个多次撞击形成的“盆中之盆”,所以可能是月壳最薄的位置之一。阿波罗盆地区域高程与月壳厚度。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一些理论认为,形成南极-艾肯盆地的撞击事件可能挖掘出了月幔物质。然而,也有人提出,即使盆地挖掘出了月幔物质,由于在撞击过程中月幔物质可能会经历熔化-冷凝的过程,导致不同化学成分的矿物和岩石被分离开这个过程被称为熔融分异。熔融分异可能会使识别变得困难,或者在形成之后被更晚期的撞击出现的溅射物混合、掩埋而难以被遥感发现。因此嫦娥六号有可能在阿波罗盆地中发现这些来自月幔的深部物质,对我们理解月球深部结构和月球的起源和演化起到重要作用。3、寻找古老物质根据近期正式出版的 1:250 万月球地质图,将月球地质年代划分为“三宙六纪”。南极-艾肯盆地形成于月球岩浆洋大部分固结,月球初步形成固体月壳的时代,代表月球艾肯纪的开始。又根据撞击坑统计定年,南极-艾肯盆地一带年龄约 42 亿年,可能分布有月表最古老的岩石,但这个数值需要实际样品修正。之前嫦娥五号采集的样品包括月球已知最年轻(约 20 亿年)的岩石之一,嫦娥六号的一个关键任务则是尽量采集古老的月球岩石和可定年的矿物(包括锆石、斜锆石、磷灰石等)。4、揭开苏长岩成因之谜根据近期正式出版的 1:250 万月球岩石类型分布图,南极-艾肯盆地内部的主要岩石类型为苏长岩。苏长岩在过去美国阿波罗、苏联 LUNA、嫦娥五号的月球样品都极少发现,由于苏长岩成因有多解性,既有可能是下月壳、月幔等深部物质,又有可能是大规模岩浆房分异(是指地球内部巨大的岩浆体在冷却过程中,其中的化学成分被分离成不同的层次或部分),还有可能是撞击熔融物分异。采集阿波罗盆地的苏长岩,有助于解决苏长岩成因之谜,从而帮我们研究阿波罗盆地的演化历史。1:250 万月球岩石类型分布图。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55、寻找名义含水矿物因为月球被地球潮汐锁定,所以有一面恒定朝向地球(此面一般称为正面),会受到“地球风”影响,相对富氧、富水。而实际上根据遥感光谱研究,月球背面虽然不如正面富氧、富水,但也存在少量富氧、富水区域,甚至发现了赤铁矿等名义含水矿物(指在其化学式中包含水分子,但实际上并不以液态水的形式存在,而是以水合物或羟基等形式存在的矿物),而过去阿波罗样品里曾零星地发现四方纤铁矿、角闪石等名义含水矿物,其成因均不明确。嫦娥六号如果采集到名义含水矿物,或者样品包含特殊的水赋存状态,将是非同寻常的突破。6、寻找高压矿物阿波罗盆地既是撞击盆地,又是深部物质潜在出露区,无论大规模撞击还是月球深部高压,都是形成高压矿物的有利条件。月球表面遭受频繁的撞击作用,有利于指示高压的矿物形成,过去的样品中已发现熔长石、钙硬玉、赛石英、雷锆石等高压矿物,但是在理论上月幔中可能存在的石榴石等高压矿物发现极少,因此这个理论模型需要实际样品修正。嫦娥六号着陆月球模拟图。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国家航天局除了以上研究任务之外,一些需要借助嫦娥六号的热门研究主题还包括:空间风化特征,月尘电磁学性质,月壤成熟度新指标,原位资源利用方案等。嫦娥六号任务不但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而且嫦娥六号选择南极-艾肯盆地中的阿波罗盆地这一盆中之盆采样,为的就是尽可能采到与过去美国阿波罗系列、苏联 LUNA 系列、中国嫦娥五号不同的样品,从而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研究月球。参考文献[1] 刘力维,韩坤英,丁孝忠,等.嫦娥六号探测器预选着陆区区域地质特征及演化分析 [J].地学前缘: 1-13.   郭弟均,刘建忠,HEADW.James,  等.月球阿波罗盆地区域月壳结构及光谱特征 [J].深空探测学报, 2018, 5(05):488-494. DOI:10.15982/j.issn.2095-7777.2018.05.013.[3] 籍进柱,郭弟均,刘建忠,等.1:250 万月球全月地质图 [J].科学通报:英文版, 2022, 67(15):1544-1548.[4] Jia Z , Chen J ,  Kong J ,et al. Geologic context of Chang'e-6 candidate  landing  regions and  potential non-mare materials in the returned samples[J].Icarus, 2024,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