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等科技巨头承认:AI可能会损害它们的业务

谷歌等科技巨头承认:AI可能会损害它们的业务 这些大型科技公司一直在公开宣布他们加入人工智能竞赛的计划,但最近,他们也开始正视并低调应对该技术可能对各自业务造成的不利影响。在2023年年度财报中,谷歌母公司Alphabet表示,其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引发了道德、技术、法律、监管和其他方面的挑战,可能会对我们的品牌形象和市场需求产生负面影响”。同样,Meta、微软和甲骨文也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在“风险因素”部分阐述了他们对人工智能的担忧。微软表示,其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可能容易受到来自老练对手的意外安全威胁”。Meta在2023年年度财报中称:“在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功能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重大风险。这些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的应用未必能增强我们的产品或服务,或对我们的业务产生正面影响,如提升效率或盈利能力。”Meta接着列举了一些具体因素,强调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错误信息的广泛传播(尤其在大选等敏感时期)、有害内容的滋生、侵犯知识产权以及数据隐私泄露等,这些都可能对用户造成不利影响,并使公司面临法律诉讼的风险。与此同时,公众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担忧也日益加剧,主要聚焦于其可能导致的工作岗位流失、基于个人数据的大语言模型训练引发的隐私顾虑,以及错误信息快速传播对社会的潜在危害。6月4日,多位来自OpenAI的在职和离职员工签署了一封致科技公司的信,要求它们采取更多措施来减轻人工智能的风险,并保护对其安全性提出质疑的员工。信中写道,这些威胁包括“加剧现有的不平等、操纵和扩散错误信息,以及失去对可能导致人类灭绝的自主人工智能系统的控制”。截至本文发布,Meta、谷歌和微软都还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谷歌、微软等“七巨头”发声:自愿承诺AI监管八项措施

谷歌、微软等“七巨头”发声:自愿承诺AI监管八项措施 7月21日,包括谷歌、微软、OpenAI、亚马逊、Meta、Anthropic、Inflection在内的七家顶级人工智能公司在白宫召开会议。这些企业的高管承诺,将为消费者创建识别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方法,并确保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发布前,会测试其安全性。 标签: #AI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OpenAI、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本周将讨论制定AI使用标准

OpenAI、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本周将讨论制定AI使用标准 4月11日消息,本周三,人工智能开发领域顶尖企业的高管和员工将开会讨论制定关于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标准。 据外媒报道,OpenAI、微软、谷歌、苹果、英伟达、Stability AI、Hugging Face和Anthropic等公司的代表预计将出席周三举行的此次会议。这次会议由顶级投资公司SV Angel召集,与会代表计划讨论如何以最负责任的态度继续开发人工智能。 几周前,以马斯克为代表的多位科技行业大佬联名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呼吁OpenAI和其他公司暂停开发人工智能技术6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制定并落实安全协议。 与此同时,美国议员们认为有必要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监管,但目前尚未通过任何重大立法。

封面图片

OpenAI、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本周将讨论制定AI使用标准

OpenAI、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本周将讨论制定AI使用标准 OpenAI、微软、谷歌、苹果、英伟达、Stability AI、Hugging Face和Anthropic等公司的代表将在本周三举行会议讨论制定关于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标准。这次会议由顶级投资公司SV Angel召集,与会代表计划讨论如何以最负责任的态度继续开发人工智能。 几周前,以马斯克为代表的多位科技行业大佬联名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呼吁OpenAI和其他公司暂停开发人工智能技术6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制定并落实安全协议。 与此同时,美国议员们认为有必要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监管,但目前尚未通过任何重大立法。美国参议员辛西娅·拉姆米斯(Cynthia Lummis)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曾让一个朋友向我演示过ChatGPT,它的功能有点吓人。它们的确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出现恶作剧和滥用的可能性很高。”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算力成本迅速飙升 AI创企想挑战谷歌微软等巨头更难了

算力成本迅速飙升 AI创企想挑战谷歌微软等巨头更难了 2022年底,奥特曼领导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OpenAI发布了ChatGPT,引发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大批新兴初创公司纷纷进入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但其中大多数可能会在未来一年左右退出市场或被现有企业吸收。因为做生意的成本太高,他们根本无法独立生存下去。以Unitary的首席执行官萨沙·哈科(Sasha Haco)为例。公司业务是扫描社交媒体上的视频,寻找违规内容。相比Unitary向客户收取的费用,用OpenAI的人工智能工具扫描视频的订阅成本要高出100倍。因此,Unitary不得不自行开发人工智能模型,这本身就是一种走钢丝式的平衡行为。Unitary仍需要通过微软云服务或亚马逊网络服务(AWS)等云供应商租用罕见的人工智能芯片。哈科表示,自2020年以来,这些芯片的价格已经翻了一番,而且很难预订。她透露:“有时候我们买不到所需的东西,所以不得不支付原来10倍的价格。”所幸Unitary成功了。但哈科承认,没有哪家生成式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找到了如何大规模低成本运营业务的方法,至少没法像大型科技公司那样。旧金山的另一位人工智能创始人告诉我,很多不得不租用人工智能芯片和云计算服务的同行都发现,他们赚钱的唯一途径就是“人们不使用这些产品”。创业公司Dialogue主要为受监管的行业量身定制聊天机器人。公司首席执行官罗纳德·阿什里(Ronald Ashri)说:“把算力比作电力再合适不过了。”“你不得不接入一个基础模型,这就是你的电力,你要不断消耗。在我们提供给客户的解决方案中,算力消耗是最高的一块成本。”生成式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可以通过两种不同方式来构建他们的技术。例如,他们可以开发自家的OpenAIGPT-4或谷歌Gemini,但这种基础模型动辄需要投入几亿美元。他们也可以选择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各种功能,这种方法只需要几千万美元的投资,目前绝大多数人工智能初创公司都是这样做的。在这两种情况下,主要受益者都是云计算领域的巨头微软、亚马逊以及Alphabet旗下的谷歌,此外还有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芯片公司Vaire Computing首席执行官鲁道夫·罗西尼(Rodolfo Rosini)表示:“目前,所有这些初创公司都从风险投资者那里拿钱,然后再把钱交给云计算公司和英伟达。”这就是为什么英伟达的股价在去年翻了一倍多,估值接近2万亿美元的原因。人们或许会认为,大型科技公司会放眼整个人工智能初创领域,对充满活力的初创公司感兴趣,渴望从中获得新人才和新想法,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大多数新成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初创公司都没有太多核心的人工智能研究科学家,因为它们都依赖于更大的第三方模型。这些初创公司的大部分员工通常都是普通的软件工程师,在网罗人才方面对大科技公司来说没有太多吸引力。总部位于伦敦、专注于投资人工智能的风险投资公司Air Street Capital创始人内森·贝纳奇(Nathan Benaich)表示,Meta等大型科技公司已经在大量投资内部的人工智能项目,其中许多公司去年还大幅削减了成本。更大的绊脚石是监管。由于最近一波更严格的反垄断执法行动,大型科技公司对任何涉及重大人工智能交易的反垄断监管都持谨慎态度。因此更多收购行为也转为投资。市场研究公司Pitchbook高级分析师布伦丹·伯克(Brendan Burke)提供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他表示,大型科技企业对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投资在2023年达到了246亿美元以上,高于2022年的44亿美元。这一转变的目的就是避开监管审查。但伯克还透露,现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CC)正在调查其中的一些投资行为,其中包括微软对OpenAI的上百亿美元投资以及亚马逊对Anthropic的投资,大科技企业可能还会回归到传统收购上来。风险资本投资者和初创公司对未来一年的并购交易持不同看法。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是监管层面的压力将影响大科技公司收购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领先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比如Perplexity、Cohere和Character.ai和Inflection。相反,它们将吸引更多投资。至少目前看来,一些规模较小的长尾型企业将被收购,而其他初创公司将在成本压力下倒闭。结果就是产生一个与当下非常相似的竞争环境,最大的行业参与者继续变得更大。这是大型科技公司的胜利,也可以说是消费者的胜利,他们能继续以低廉价格获得人工智能。但是,融入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通用人工智能被少数几家公司主导时,他们就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辰辰)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Meta宣布推出大型语言模型LLaMA,加入到由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主导的AI“军备竞赛”中

Meta宣布推出大型语言模型LLaMA,加入到由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主导的AI“军备竞赛”中 当地时间2月24日,Meta宣布将推出针对研究社区的“Meta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系统(Large Language Model Meta AI),简称“LLaMA”。 同ChatGPT、New Bing不同,LLaMA并不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与之对话的产品,也并未接入任何Meta应用。更为确切地说,该产品将是一个开源的“研究工具”。 公司CEO扎克伯格在社交媒体上表示,LLaMA旨在帮助研究人员推进研究工作,LLM(大型语言模型)在文本生成、问题回答、书面材料总结,以及自动证明数学定理、预测蛋白质结构等更复杂的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标签: #Meta #ChatGPT #AI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欧盟反垄断压力太大:微软、谷歌等巨头开始互吹猛夸

欧盟反垄断压力太大:微软、谷歌等巨头开始互吹猛夸 本月,欧盟《数字市场法》(DMA)正式落地生效,作为针对科技巨头颁布的反垄断举措,该法案旨在遏制恶性竞争行为,确保消费者有更多选择。其中包括Alphabet(谷歌母公司)、亚马逊、苹果、字节跳动、Meta、微软等企业被确认为“看门人”,这些企业提供的22项核心产品及服务被要求整改。 在欧盟越来越大的反垄断压力下,微软又做出了“骚操作”,那就是猛吹对手,把对手的产品吹上天,这样不就构不成垄断了。 据媒体报道,微软近日对欧盟就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发起的调查回应称: 由于拥有大量数据以及专门为AI优化的芯片,Alphabet旗下的谷歌公司在生成人工智能方面享有竞争优势。 微软提交给欧盟委员会的报告中表示:“时至今日,只有谷歌能够以垂直整合的方式,在从芯片到应用商店的每一个人工智能层面,都拥有强大的实力和独立性,而其他所有企业都必须依靠合作来创新和竞争。” 微软表示,谷歌搜索索引和YouTube的大量专有数据,使其能够更轻松地训练大语言模型Gemini,其自研的人工智能芯片将使其在未来数年内拥有竞争优势。 同时微软还声称,谷歌的Google Assistant和苹果的Siri等人工智能语音助手,也为这两家公司带来了优势。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