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录将圆周率计算到了小数点后202万亿位 用了28块61.44TB SSD

新纪录将圆周率计算到了小数点后202万亿位 用了28块61.44TB SSD 本次计算采用了戴尔PowerEdge R760服务器,配置Intel五代至强铂金8592+ 64核心处理器、1TB DDR5内存、Solidigm D5-P5336 61.44TB SSD,一共多达28块,总容量将近1.5PB。计算连续进行了足足85天,也就是将近三个月,每块SSD都写入了3.76PB的数据。计算圆周率当然需要超强的CPU算力,那为什么还需要超大SSD呢?这是因为,当计算数据过大、远远大于内存时,必须使用多精度算术软件算法,将数据分解成易于管理的数据块,并使用特定算法进行分离,自然对存储容量、速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之前计算105万亿位的时候,用的也是Solidigm SSD,搭配了AMD EPYC 256核心处理器。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新纪录诞生:圆周率π已被精确到小数点后105万亿位

新纪录诞生:圆周率π已被精确到小数点后105万亿位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5日报道,在国际圆周率日(3月14日),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计算机存储公司Solidigm发布声明称,该公司已将圆周率Pi(π)计算到小数点后约105万亿位,打破此前100万亿位的世界纪录。据了解,本次计算历时75天,利用了100万GB数据,需要的计算能力与数十万部智能手机相当,Solidigm负责人布莱恩·比勒在声明中表示,这一成就“绝非易事,它涉及细致的规划、优化和执行”。计算圆周率向来是一个挑战,在2021年,瑞士科学家利用超级计算机历时108天,计算出小数点后62.8万亿位数;2022年,谷歌公司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100万亿位,创下当时的世界纪录;今年4月,Solidigm公司追平这一纪录。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圆周率 π 计算到 202 万亿位

圆周率 π 计算到 202 万亿位 在将圆周率 π 计算到 105 万亿位之后, StorageReview 团队再接再厉将其进一步计算到了 202 万亿位。他们使用了英特尔至强 8592+ CPU 和 Solidigm P5336 61.44TB NVMe SSD,连续计算了差不多 85 天,在 28 个 Solidigm SSD 上占用了近 1.5 PB 的空间,演示了计算能力和效率的巨大进步。上一次它使用了 256 核的 AMD EPYC Bergamo 系统,这一次是 128 核的至强。研究人员指出,圆周率计算以前是受制于计算能力,如今关键是存储和可靠性。AMD 和英特尔机器在性能上相差不大,他们的重心是磁盘的 I/O 效率。 via Solidot

封面图片

圆周率已计算至小数点后约 105 万亿位,再次刷新纪录

圆周率已计算至小数点后约 105 万亿位,再次刷新纪录 在国际圆周率日(3 月 14 日),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计算机存储公司 Solidigm 发布声明称,该公司已将圆周率 Pi(π)计算到小数点后约 105 万亿位,打破此前 100 万亿位的世界纪录。 据悉,本次计算历时 75 天,使用该公司专有的 36 个固态硬盘,存储了大约 100 万 GB 数据,需要的计算能力与数十万部智能手机相当。而在 2023 年 4 月,Solidigm 曾追平由 Google Cloud 在 2022 年创下的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 100 万亿位的纪录。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透露,如果在纸上用 10 号字体在一条连续的行中输入这个数字,这个数字将长约 23 亿英里(37 亿公里),这意味着它可以从地球延伸到天王星和海王星之间的某个地方。 值得庆幸的是,解开圆周率 Pi 的隐藏小数位对数学没有真正的影响,因为计算很少需要超过几十位数字。例如,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只需要知道圆周率的前 15 位小数。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封面图片

伪装成拉杆箱的超级计算机:4块显卡、246TB硬盘、2500W电源

伪装成拉杆箱的超级计算机:4块显卡、246TB硬盘、2500W电源 它还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以自行拆卸、定义配置,满足不同计算需求,除了基础平台部分,计算、加速、存储、网络等各自独立。计算部分有一颗AMD EPYC 7313 16核心处理器(3.0-3.7GHz/155W)、四条64GB DDR4-3200内存、一块512GB NMVe M.2 SSD、Linux Rocky 8/9或者Ubuntu 20/24系统、QSFP56/QSFP28/QSFP+双十万兆网卡。加速部分默认是NVIDIA L40S 48GB,也有其他可选,最多四块。存储部分是八块30TB E1.L SSD,总计246TB。网络部分是两个十万兆的QSFP56、六个2.5万兆的SFP28。基础平台部分自带了2500W电源,以及六个60mm风扇。至于大家关心的价格,没有公开。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西部数据WD Blue SN5000 SSD上线:最高8TB容量、TLC/QLC闪存混用

西部数据WD Blue SN5000 SSD上线:最高8TB容量、TLC/QLC闪存混用 在技术细节上,WD Blue SN5000 SSD采用了无缓存四通道主控解决方案,支持最新的NVMe 1.4协议,并配备了PCIe 4.0 x4接口,为数据传输提供了强大的通道支持。同时,其M.2 2280的外形规格,也使其兼容性广泛,可轻松融入各种现代计算设备中。在存储介质方面,WD Blue SN5000 SSD根据不同容量采用了不同的闪存技术。其中,500GB、1TB和2TB的版本采用了BiCS5 112层3D TLC NAND闪存,而4TB的版本则搭载了更为先进的BiCS6 162层3D QLC NAND闪存。预计8TB的版本也将采用这一先进的闪存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出色的存储性能和稳定性。此外,西部数据将会为WD Blue SN5000 NVMe SSD提供五年质保,官方暂时还没有提供产品的定价。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世界第一AI芯片“WSE-3”升级4万亿晶体管、90万核心

世界第一AI芯片“WSE-3”升级4万亿晶体管、90万核心 2021年的第二代WSE-2升级台积电7nm工艺,面积不变还是46225平方毫米,晶体管增至2.6万亿个,核心数增至85万个,缓存扩至40GB,内存带宽20PB/s,互连带宽220Pb/s。如今的第三代WSE-3再次升级为台积电5nm工艺,面积没说但应该差不多,毕竟需要一块晶圆才能造出一颗芯片,不可能再大太多了。晶体管数量继续增加达到惊人的4万亿个,AI核心数量进一步增加到90万个,缓存容量达到44GB,外部搭配内存容量可选1.5TB、12TB、1200TB。乍一看,核心数量、缓存容量增加的不多,但性能实现了飞跃,峰值AI算力高达125PFlops,也就是每秒12.5亿亿次浮点计算,堪比顶级超算。它可以训练相当于GPT-4、Gemini十几倍的下一代AI大模型,能在单一逻辑内存空间内存储24万亿参数,无需分区或者重构。用它来训练1万亿参数大模型的速度,相当于用GPU训练10亿参数。四颗并联,它能在一天之内完成700亿参数的调教,而且支持最多2048路互连,一天就可以完成Llama 700亿参数的训练。WSE-3的具体功耗、价格没公布,根据上代的情况看应该在200多万美元。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