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用空气造了160吨蛋白质 这下喝西北风真能喝饱了

一年用空气造了160吨蛋白质 这下喝西北风真能喝饱了 这是前段时间的事儿了,芬兰有一家名叫 Solar Foods 的企业,建成了全世界第一家用空气量产蛋白质的工厂,预计一年能产 160 吨的蛋白质……什么概念?相当于是一个养了 300 头奶牛的牛奶场,这些量要是全给一个成年人吃的话,够吃600 万顿饭。而且生产出来的蛋白质就跟面粉差不多,可塑性也和面粉一样,能被加工成各种食品。像是它被获准可以在新加坡销售之后,已经有一些餐馆开始用它来做冰淇淋了, Solar Foods 公司内部也都会用这种蛋白质做一些甜品啥的。不过现在,批准这种蛋白质能作为食物的国家和地区,还没多少,美国和欧洲那边还都在审批中。看到这儿,可能会有哥们疑惑了,费力气建这么大一个工厂,还得处理后续各种审批,难道自建一个牧场或者农场不香嘛……还真不是 Solar Foods 他们爱兜圈子,是因为研究用空气造蛋白质,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还挺有用武之地的。蛋白质都是咱们的老熟人了,主要就集中在平时吃的肉蛋奶里面。但有个问题是,肉蛋奶的主要的来源是畜牧业,而畜牧业,在所有碳排放类别中都不算少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估算,畜牧业碳排放要占掉总量的 18% ,这个量甚至比交通运输业的还要高,可不是江江看劈叉了。而畜牧业也不是单纯的放放牛、放放羊啥的,还得考虑在哪儿放,吃什么的问题,随便单拎个出来,背后的碳排放都多的惊人。就拿牧场来说,早些年的时候,大家为了有更多的牧场,破坏了不少亚马逊热带雨林,在巴西那块儿,甚至有八成的雨林都被 “ 砍 ” 成了牧场。要知道在之前光是亚马逊热带雨林,每年就能帮地球吸收掉6 亿吨的二氧化碳。等于是畜牧业自己产碳排放就算了,还要把中和碳排放的树林给拖下水……不仅如此,畜牧业还贼占地儿,几乎是所有农业用地的 80% ,其中就单种植饲料的农田,就占了所有农田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一边是二氧化碳库库排,另一边占农业用地,挤得粮食没地儿产。这时,二氧化碳直接产蛋白质的作用不就直接来了,它能一把把这两个人类的心头大患都给解决掉。而这个赛道,研究人员们也早都发现了,并且在2017 年的时候,就已经能在实验室用二氧化碳合成出蛋白质。这些年来,他们在做的,就是把这个蛋白质变得能吃,然后量产。用二氧化碳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理解起来挺简单。和酿啤酒的流程差不多,里面发挥最大作用的,都是微生物。首先要先准备合成的原料,大伙应该都知道,最基本的蛋白质,碳氢氧氮元素是必须的,除了这些,有的还会有一些磷硫之类的元素。研究人员们呢,用的是电解水产生的氢和氧,碳捕集装置抓回来的二氧化碳,还有含氮、钙、磷和钾等的营养物质。接下来的操作就相当简单粗暴了,一锅大杂烩,全塞给那个会产蛋白质的微生物就行,它们会自个儿在密闭的容器发酵,然后生长繁殖。最后经过干燥处理,就成了富含蛋白质的粉末。整个过程,造一公斤的蛋白质,就能消耗掉两公斤的二氧化碳。虽然也有用电,但产生的碳排放,和肉类相比根本不止一提,还没有它们的百分之一多。而且用二氧化碳产蛋白质,也不会占多少地方,更不用担心成本问题, Solar Foods 联合创始人都说了,整个过程最费钱的就是用电,会花掉生产成本的一半。更重要的是,这个技术还能给咱移民太空打好基础,到时候也没必要把整个畜牧业搬到太空去。大伙也别忘了,火星大气层的主要构成就是二氧化碳,比例高达 95% 呢。有了这个技术后,想带全人类移民火星的马斯克不得乐死。( 狗头 )当然了,找合成蛋白质的替代方法,也不止芬兰那家公司,在咱国内也有不少这样的研究。像是在前些年,就已经有实打实的落地成果了。甚至,咱除了用二氧化碳外,还一并把工业尾气当作了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合成过程中,也是微生物发酵立大功,它能把一氧化碳这种有毒物质直接变成蛋白质,而且经过农科院改良后的微生物,能把整个过程缩短到22 秒。另外,在 2021 年,农科院还联合首钢建了个尾气合成蛋白质的工厂,一年能产 5000 吨。不过目前咱量产的蛋白质还不能给人吃,是给牲畜做饲料用的。毕竟之前为了喂饱这些牲畜,每年得从国外进口近亿吨大豆。而现在有了这些用尾气合成的蛋白质,不仅能减少碳排放,还能替咱缓解缓解 “ 大豆依赖症 ” 。讲了这么多,总之,用空气合成蛋白质还是很有存在的必要的。除了助力太空移民外,节能减排都是实打实的好处。但这也不意味着,它就要完全替代掉畜牧业。毕竟天天吃合成的蛋白质,也没几个人能遭得住。要我说,现阶段也别想着让咱人类吃这个蛋白质,倒不如先取代一部分动物饲料,把一些牧场先还给森林。话说回来,这下那句从小就常听的至理名言,也该被推翻了,喝 “ 西北风 ” 是真能喝到饱( bushi )……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二氧化碳矿工大亨.apk》

《二氧化碳矿工大亨.apk》 简介:在二氧化碳矿工大亨.apk中,玩家将投身于独特的二氧化碳挖矿产业。需要建立高效的挖矿基地,合理规划设备布局,招募并管理矿工,通过优化流程提升产量,同时把握市场动态,将采集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商业利益,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挖矿商业帝国 标签: #二氧化碳矿工大亨 #模拟经营类游戏 #资源开采游戏 #商业策略游戏 文件大小 NG 链接:https://pan.quark.cn/s/6dae2900ccb4

封面图片

更高的二氧化碳含量意味着病毒存活时间更长、感染范围更大

更高的二氧化碳含量意味着病毒存活时间更长、感染范围更大 图片显示电场将含有 COVID-19 病毒的液滴悬浮在空中。图片显示的是独特的 CELEBS 生物气溶胶装置中悬浮病毒液滴的俯视图,液滴直径约 2 厘米。"我们知道,SARS-CoV-2 和其他病毒一样,会通过我们呼吸的空气传播,"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该大学化学学院气溶胶科学高级助理研究员艾伦-哈德雷尔(Allen Haddrell)说。"但这项研究标志着我们在了解这种传播的确切方式和原因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而且关键的是,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阻止这种传播。"二氧化碳(CO2)是室内空间通风的良好指标,房间里的人数会影响二氧化碳的浓度。由于二氧化碳和呼吸道病毒都存在于呼出的空气中,因此将二氧化碳浓度作为病毒传播风险的替代指标是合理的。在这里,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一下呼吸科学。呼出气体的高 pH 值(碱性)源自呼吸道分泌物。例如,唾液和肺液中的碳酸氢盐(一种碱性物质)含量较高。当碳酸氢盐蒸发成气态二氧化碳时,呼出气体中液滴的 pH 值会发生变化,但会受到相对湿度、液滴大小和环境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由于 pH 值被认为是空气传播病毒传染性的一个驱动因素,研究人员探讨了环境二氧化碳浓度是否会影响空气传播病毒的稳定性(空气稳定性),进而影响其传播风险。在 COVID-19 大流行的背景下,二氧化碳监测仪被用来估算建筑物的通风量。正常室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约为百万分之 400;在通风良好的典型室内空间,二氧化碳浓度介于百万分之 400 到 1,000 之间。在通风不良、有人居住的空间,二氧化碳浓度可超过 2000 ppm,在较为拥挤的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可升至 5000 ppm 以上。通过改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使其介于百万分之 400 和 6500 之间,研究人员证实了二氧化碳浓度与空气传播病毒保持传染性时间长短之间的相关性。与典型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约 500 ppm)相比,二氧化碳浓度从 400 ppm 适度增加到 800 ppm(仍在通风良好的室内范围内),两分钟后所有 SARS-CoV-2 变体(Delta、Beta、Omicron)的病毒可吸入性都显著增加。在 800 ppm 和 6,500 ppm 之间,感染性没有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对 SARS-CoV-2 的感染性有很大影响。与正常空气相比,当二氧化碳浓度为 3000 ppm(与拥挤的房间相似)时,40 分钟后仍具有传染性的病毒数量约为正常空气的 10 倍。Haddrell说:"这种关系揭示了为什么在某些条件下会发生超级传播事件。含有SARS-CoV-2病毒的呼出液滴的pH值较高,这可能是导致传染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与飞沫作用时表现为酸性。这导致液滴的 pH 值降至较低的碱性,导致其中的病毒灭活速度减慢。"值得庆幸的是,研究人员提出的降低传染性的建议非常简单。Haddrell说:"这就是为什么开窗是一种有效的缓解策略,因为它既能从物理上将病毒排出房间,又能使气溶胶液滴本身对病毒的毒性更强。"鉴于全球都在关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气候科学家预测二氧化碳在未来几十年将上升到550 ppm 以上,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发现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因此,这些发现不仅对我们了解呼吸道病毒的传播,而且对我们环境的变化如何可能加剧未来大流行病的可能性,都具有更广泛的意义。我们的研究数据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可能会延长其他呼吸道病毒在空气中保持传染性的时间,从而增加它们的传播能力。"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买了个青萍空气检测仪,建议避雷了

#大公司负面消息 买了个青萍空气检测仪,建议避雷了 几百块一个的智能家居产品,温湿度的检测准确度甚至不如小米几十块的产品。 我是买来看二氧化碳浓度的,防止长时间关窗开空调导致嗜睡,这块的检测勉强能用,不过暂时也找不到判断二氧化碳检测准确度的方法。

封面图片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月平均浓度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增幅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月平均浓度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增幅 "基林曲线"是科学家查尔斯-戴维-基林(Charles David Keeling)设想的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累积情况的图示。基林曲线所显示的数据是基于夏威夷岛莫纳罗亚天文台从 1958 年至今的连续测量结果。据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二氧化碳项目主任、"基林曲线"原创者之子拉尔夫-基林(Ralph Keeling)称,每年 4.7ppm 的升幅是有记录以来二氧化碳浓度的最大增幅。基林说,我们"不断刷新"二氧化碳上升速度的记录,而造成这一不可否认现象的最终原因是全球化石燃料消耗量的持续增长。虽然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但新记录的部分原因是厄尔尼诺季节的结束。厄尔尼诺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全球气候现象,由热带太平洋上的风和海面温度引起。温度的变化没有规律可循,但确实有一定的周期性。二氧化碳浓度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上一次温室气体增长速度最快是在 2016 年厄尔尼诺季节结束时。在化石燃料排放造成的二氧化碳增长之外,自然现象造成的二氧化碳水平上升也在增加自己的温室效应份额。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去年 6 月宣布,全球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到 421ppm,与工业化前相比增加了 50%。更新后的基林曲线使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426ppm,这是数百万年来的最高记录。在人类文明的前 6000 年,二氧化碳水平稳定在 280ppm 左右。现代人类活动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大大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而导致洪水、致命热浪、干旱、野火等灾难性事件增多。最近的研究表明,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与我们现在所处的水平相同时,也就是大约 1400 万年前,世界遭受了威胁人类文明的气候变化后果。在最近一次厄尔尼诺现象激增之后,科学家们现在预计二氧化碳浓度将恢复到每年增加 2-3ppm 的标准水平。基林说,这一点也不让人放心,因为我们仍然需要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稳定气候系统。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下单就消除二氧化碳,这或许是全世界最可持续的礼物】随着圣诞临近,瑞士公司 Climeworks 推出了三种面额不同的「二氧化碳

【下单就消除二氧化碳,这或许是全世界最可持续的礼物】随着圣诞临近,瑞士公司 Climeworks 推出了三种面额不同的「二氧化碳消除券」作为礼物。当你买下其中一张给你的朋友,你的朋友会收到电子贺卡,而 Climeworks 会以这位朋友的名义,消除规定的二氧化碳数量。 #抽屉IT

封面图片

【#不想变胖一定要吃够蛋白质#】澳大利亚一项研究证实,蛋白质摄入不足的人更容易长胖。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现代加工食品,对蛋白质具

【#不想变胖一定要吃够蛋白质#】澳大利亚一项研究证实,蛋白质摄入不足的人更容易长胖。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现代加工食品,对蛋白质具有“稀释”作用,为了弥补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量,人体不得不摄入更多食物。总能量摄入过量,体重超标和肥胖接踵而至。研究表明,补足蛋白质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措施。 我们平时吃的食物蛋白质有优劣之分,优质蛋白质包括蛋、奶、禽畜肉、鱼虾等动物性蛋白质以及大豆蛋白。中国营养学会曾对常见食物进行了营养评价,选出了排在前十名的“优质蛋白质十佳食物”↓ via 生命时报的微博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