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黑的鸟 羽毛能吸收99.95%的光

世界上最黑的鸟 羽毛能吸收99.95%的光 这种鸟的羽毛是目前自然界寻找到的最黑物质,它们如何实现这种黑,以及这种黑到底为何进化的都相当有趣。极乐鸟的羽毛到底有多黑?“黑”指的是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情况,它吸收了越多可见光,我们看起来就会越黑。我们平时使用的黑色颜料最多可吸收约97.5%的可见光。不过通过改变黑色表面的结构,可以更好的吸收可见光,那些得到应用的超黑表面通常可吸收直接照射到其上的99.6%的可见光。极乐鸟的羽毛可吸收99.95%的可见光,如果你看它们的角度合适的话,它们看起来会像是一个黑色空洞一样。不过,这羽毛并不是已知最黑的材料,人类目前打造出最黑材料的极限能够吸收99.96%的可见光,这种材料叫作Vantablack。图:Vantablack这种羽毛的黑如何实现?颜色有结构颜色和真实颜色之分,我们平时看到那些拥有炫彩甲壳的昆虫,它们身上的五颜六色通常就是材料结构造成的。黑色也是一样的,它可以是物质本身吸收光从而变得很黑,也可以通过结构来吸收更多的光线,从而看起来很黑。对于生物而言,通常是通过黑色素沉淀来让自己看起来更黑,但是色素所能达到的黑非常有限,所以雄性极乐鸟羽毛的黑也是通过材料结构实现的。实际上,我们前面提到最黑材料Vantablack,也是一种结构色,而且与极乐鸟的羽毛的微观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一支典型的鸟类羽毛由一系列位于同一平面内的扁平分枝组成,中央一个粗的羽轴,上面布满了更小的羽枝,然后羽枝上又有更小的羽小枝这些羽小枝有助于将羽毛编织成扁平的反射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普通黑色羽毛和极乐鸟的超黑羽毛在结构上是一样的,只有当检测更微小的结构细节时,才能发现不同。上图左边这个就是普通黑色羽毛,它像巨大的棕榈叶一样,而极乐鸟的超黑羽毛看起来则像杉树叶一样微羽毛的结构非常密集(这增加了表面积)且弯曲。当光照射在超黑羽毛上时,光子就会散落在内部,无法逃脱,弯曲密集的结构有助于困住光子。一旦光子被困在那里,它就会在这个弯曲的微羽毛中不停反弹,每次反弹都会减少光子的能量,直到光子完全消失。这就是为什么雄性极乐鸟的羽毛看起来如此之黑,不过极乐鸟不是唯一利用结构色来让自己变得更黑的动物,已知至少还有金裳凤蝶和西非加蓬蝰蛇。不过,所有这些动物变黑的材料结构都是不同的,雄性极乐鸟在变黑这点上,结构优于其它动物,所以它最黑。为什么极乐鸟要这么黑?实际上,这些动物不仅变黑的结构有所不同,它们变黑的目的也是不同的,金裳凤蝶变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收集太阳辐射,蝰蛇则将其用于伪装。而我们的主角极乐鸟是为了吸引异性。关于极乐鸟是最黑的动物,相关研究是在2018年发表的,研究人员也同时解释了他们变黑的选择压力就是雌性的性选择。我们开头提到过,雄性极乐鸟在求偶时的舞蹈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黑,这是因为结构色的方向性很强,只有在特定的方向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至于为什么要展示自己的黑?研究人员认为,黑确实没啥好展示的,极乐鸟的目的为了用黑来突出它们胸前那片色彩鲜艳的羽毛斑块。脊椎动物拥有色彩校正机制,这种机制让我们在不同光线下也可以看到相同的颜色。举个例子,一个红色的苹果,你在太阳光下看它是红色的,在阴暗的角落看起来也会是红色的,而实际上在不同环境中苹果反射光的波长是不一样的,我们正是通过色彩校正机制才看到一样的颜色。然而,这种机制也会造成一些感觉或认知偏差,也就是会产生视错觉,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黑色的东西时,我们的感知就非常容易夸大它相邻色块的亮度。极乐鸟其实拥有两种黑色羽毛,一种就是普通的黑色羽毛,位于它们的背部,还有一种就是那些超黑的羽毛,全部位于它们彩色斑块边上。所以,即便性选择造就了这种自然界的最黑物质现在还只是一个推测,但它是有一定道理的。极乐鸟通过让这些羽毛变得足够黑,能够更好得展示,得到雌性青睐,而当这些拥有更黑羽毛的雄性更有机会传承基因时,这些羽毛变得越来越黑。图:左边是普通黑色羽毛,右边是结构色超黑羽毛,涂上薄涂层后,超黑羽毛依然是黑色最后这种超黑材料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的,因为一些科技领域需要应用到这些材料,比如望远镜、太阳能电池板等就需要用到超黑的材料,这样可以更好的捕获光。虽然,Vantablack是目前已知最黑的材料,但是它的造价非常昂贵,或许通过仿生极乐鸟的超黑羽毛,可以降低成本。最后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如果你平时出门不知道穿什么衣服出门的话,拿酒选择穿黑色的吧,这同样也可以让你容光焕发,就像极乐鸟跳舞时展示的那样。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研究人员称新型光收集系统可吸收整个可见光范围内的光 彻底改变太阳能现状

研究人员称新型光收集系统可吸收整个可见光范围内的光 彻底改变太阳能现状 多年来,太阳能技术一直受到一些基本限制的制约。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可以吸收整个可见光谱的光,这固然很好,但它们的吸收能力很"弱"。它们还需要很厚我们说的是微米级别才能吸收足够的光子来产生有意义的电能。增加的体积使它们更重、更贵,也更难与建筑物和车辆无缝集成。另一方面,由有机染料制成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既便宜又轻便,厚度仅为 100 纳米。但它们只能吸收太阳光谱的一小部分,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折衷方案。现在,维尔茨堡大学(University of Würzburg)的科学家们可能已经通过一种新的生物启发设计破解了这一难题。这项发表在《化学》(Chem)杂志上的研究重点介绍了一种被称为URPB的新系统,它以植物和细菌的光合触角为蓝本,能有效地捕捉阳光。不过,URPB 并没有依赖大自然的复杂机制,而是采用了一种更简单的结构四种不同的染料以精确的堆叠配置排列。由于排列得足够整齐,它可以捕捉紫外线、可见光和近红外波长的光,而且效率极高。这就是 URPB 名称的由来。URPB对应于每层可以吸收的四种波长的光:紫外线、红光、紫光和蓝光。在研究小组的测试中,该系统将整整 38% 的入射光能转化为有用的能量,这比单个染料本身所能做到的要好得多,单个染料的最大转化率仅为 3%。目前的太阳能电池技术正在迅速达到最高效率,而上述研究远非从电池中榨取更多电力的唯一尝试。例如,土耳其最近的一项研究分析了一种半球形光伏太阳能电池结构,与平面电池板相比,该结构吸收的光线最多可增加 66%。计算机模拟看起来很有希望,但还需要实际原型验证。在此之前的2023年,科学家们试图通过在传统硅太阳能电池上添加新的过氧化物层来提高其效率。这种化合物能捕捉不同波长的光,有可能将效率提高到 30% 以上这是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太阳能可行性的关键门槛。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自主AI机器人"MAMA BEAR"创造出世界上最耐冲击的形状

自主AI机器人"MAMA BEAR"创造出世界上最耐冲击的形状 MAMA BEAR 是"快速制造建筑贝叶斯实验自主研究力学"(Mechanics of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Architectures Bayesian Experimental Autonomous Researcher)的缩写,它先用三维打印出小型结构,然后将其轻轻放入液压机中压碎。当它把每一个小结构压扁成小塑料薄饼时,它会测量它们的能量吸收情况。然后,MAMA BEAR 将这些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记录下每一个设计及其缺陷或改进之处,然后再对设计稍作修改,并孜孜不倦地用 3D 打印机打印出另一个迭代版本在过去的连续三年中,MAMA BEAR 一直在这样做。迄今已超过 25 万次。为此,MAMA BEAR 创造了 75% 能量吸收的新效率世界纪录,打破了之前 71% 的纪录。这个机器人是ENG机械工程副教授基思-布朗(Keith Brown)和他在KABlab实验室的团队的心血结晶。他在 2018 年萌生了这个想法,到 2021 年,实验室建成,MAMA BEAR 也开始寻找恰到好处的设计。根据波士顿大学的文章,机器人"在相当于一匹成年阿拉伯马站在四分之一硬币上的压力下"粉碎其作品,成年阿拉伯马的体重中位数大约为 880 磅(400 千克)。美国 25 美分硬币的直径为 0.955 英寸(24 毫米)。换算后约为 1,253 psi(86 bar)。波士顿学院正在尝试制造最高效的机械吸能结构,以满足大量不同的潜在应用需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陆军都参与了这个项目。陆军正在利用这些数据,为战场士兵设计一种新的头盔衬垫。在这种应用中,能量吸收效率提高 4% 就意味着生与死的区别。或者这些可能是新的包装花生。新的汽车保险杠设计。运动防护装备。潜在用途不胜枚举。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既要努力创造一种形状和结构,使其不会太硬而损坏要保护的东西,又要足够坚固,能够吸收任何冲击力。据估计,在寻求最高效结构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设计超过一万亿种,更不用说所使用的材料了。到目前为止,波士顿大学在设计中使用了 TPE、TPU-1、2 和 3、尼龙、PETG 和 PLA。我们期待 MAMA BEAR 在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取得更多成就。研究小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篇详细的论文,其中包含支持他们新纪录的所有科学数据。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黑鸟黑鸟黑莓 2023》| 简介:黑鸟黑鸟黑莓作为 2023 年的作品,可能具有独特的叙事风格和主题。从片名来看,黑鸟、黑莓等

《黑鸟黑鸟黑莓 2023》| 简介:黑鸟黑鸟黑莓作为 2023 年的作品,可能具有独特的叙事风格和主题。从片名来看,黑鸟、黑莓等元素或许象征着某种神秘的意象或情感。影片可能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独特的镜头语言,讲述一个充满诗意与奇幻色彩的故事。也许是一段关于成长、爱情或自我救赎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将跟随主角一同探索内心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复杂 。 | 文件大小 NG | 链接: |标签: #黑鸟黑鸟黑莓 #诗意奇幻 #情感探索

封面图片

《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 WorldsGreatestDad (2009)》

《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 WorldsGreatestDad (2009)》 简介:2009 年上映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 WorldsGreatestDad (2009)围绕一位父亲展开故事。主角原本与儿子关系疏远,儿子意外离世后,他发现儿子留下的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为了维护儿子的形象,他编造了一些谎言,却意外让儿子 “走红”。在这个过程中,他对父子关系、家庭和社会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影片以黑色幽默的方式探讨了人性、亲情与社会舆论等话题 标签:#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黑色幽默电影#2009 剧情片#亲情反思片 文件大小 NG 链接:

封面图片

最 黑 的 黑 有 多 黑

最 黑 的 黑 有 多 黑 图:涂上 Vantablack 的铝箔(注意被涂黑的铝箔的褶皱程度和没有被涂黑的相同) 当一切光线都归零时,我们便得到了黑色。理论上的纯黑色会吸收 100% 的入射光,将光全部转换成热。就像最白的白色能通过反射光来给房间降温那样,完美的黑色涂料也有不少用途。最著名的可能就是哈勃空间望远镜了,NASA 为了避免杂光射到镜片上干扰观测,就给镜筒涂上了他们能找到的最黑的涂料...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科学家用铜和碳原子锻造出世界上最细的金属丝

科学家用铜和碳原子锻造出世界上最细的金属丝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方法研究了78万多种晶体的结构特性,确定了潜在的单维纳米材料,包括可能是最细的金属丝。他们的发现聚焦了14种在电子学和量子研究中具有潜在用途的材料。资料来源:NCCR MARVEL研究人员利用计算工具寻找可以从已知三维晶体中剥离出来的新型一维材料。在一份包含 78 万多种晶体的初始清单中,他们得出了一份包含 800 种一维材料的清单,并从中选出了 14 种最佳候选材料这些化合物尚未合成为真正的金属丝,但模拟结果表明是可行的。其中包括金属丝CuC2,它是由两个碳原子和一个铜原子组成的直线链,是迄今发现的在 0 K 温度下稳定的最细金属纳米线。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材料理论与模拟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方法确定了可能是最细的金属丝,以及其他几种单维材料,这些材料的特性可能会被证明对许多应用领域很有意义。单维(或一维)材料是纳米技术最引人入胜的产品之一,由原子排列成线或管状组成。它们的电学、磁学和光学特性使其成为从微电子学到生物传感器再到催化等各种应用的绝佳候选材料。虽然碳纳米管是迄今为止最受关注的材料,但事实证明它们非常难以制造和控制,因此科学家们迫切希望找到其他化合物,用于制造具有同样有趣特性但更容易处理的纳米线和纳米管。因此,Chiara Cignarella、Davide Campi和Nicola Marzari想到利用计算机模拟来解析已知的三维晶体,根据它们的结构和电子特性,寻找那些看起来很容易"剥离"的晶体,从本质上剥离出稳定的一维结构。同样的方法过去曾成功用于研究二维材料,但这是首次应用于一维材料。研究人员从文献中的各种数据库中收集了超过 78 万个晶体,这些晶体通过范德华力(原子距离足够近,电子重叠时产生的一种微弱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然后,他们采用一种算法,考虑原子的空间组织,寻找具有线状结构的原子,并计算出需要多少能量才能将这种一维结构从晶体的其他部分分离出来。论文第一作者 Cignarella 说:"我们一直在寻找金属丝,但这种金属丝应该很难找到,因为一维金属原则上应该不够稳定,无法进行剥离"。最终,他们得出了一份包含 800 种一维材料的清单,并从中选出了 14 种最佳候选材料这些化合物尚未合成为真正的导线,但模拟结果表明是可行的。然后,他们开始更详细地计算这些材料的特性,以验证它们的稳定性如何,以及人们对它们的电子行为有何期待。四种材料两种金属和两种半金属成为最有趣的材料。其中金属丝CuC2 是由两个碳原子和一个铜原子组成的直线链是迄今发现的在 0 K 温度下稳定的最细金属纳米线。Cignarella说:"这真的很有趣,因为你不会想到由单线原子组成的实际金属丝会在金属相中保持稳定。科学家们发现,它可以从三种不同的母晶体中剥离出来,这些晶体都是实验中已知的(NaCuC2、KCuC2和 RbCuC2)。从它们中提取这种物质所需的能量很少,而且其链可以弯曲,同时保持其金属特性,这将使它对柔性电子产品产生兴趣。"这项发表在《ACS Nano》上的研究还发现了其他有趣的材料,其中包括半金属Sb2Te2,由于其特性,可以研究一种 50 年前就被预测但从未被观测到的奇异物质状态,即激子绝缘体,这是量子现象在宏观尺度上变得可见的罕见情况之一。此外,还有另一种半金属Ag2Se2 和TaSe3,后者是一种著名的化合物,也是唯一一种已经在实验中剥离成纳米线的化合物,科学家将其作为基准。至于未来,Cignarella 解释说,研究小组希望与实验人员合作,实际合成这些材料,同时继续进行计算研究,了解它们如何传输电荷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这两点对于了解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至关重要。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