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美国生产芯片设备的制造商暂时离不开中国市场”

《华尔街日报》:“美国生产芯片设备的制造商暂时离不开中国市场” 报道称,中国拥有不断发展的芯片制造业,正致力于建立自己的芯片设备市场。美国投研机构伯恩斯坦的分析师在9日的报告中预测,中国今年的晶圆厂设备支出将从去年的360亿美元增至400亿美元。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9日发布的《年中总半导体设备预测报告》显示,今年该行业的全球总销售额将创下新高,达到1090亿美元,同比增长3.4%,并将在2025年持续增长。SEMI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阿吉特·马诺查表示,全球半导体行业正在展示其强大的市场和增长潜力,支持在AI浪潮中出现的各种颠覆性应用。报告称,在2023年达到创纪录的960亿美元销售额之后,全球晶圆厂设备销售额预计将在2024年继续增长。在AI计算的推动下,中国强劲的设备支出和大量投资推动了行业销售预期的上调。展望2025年,晶圆厂设备的销售额预计将达到1130亿美元。SEMI还称,预计到2025年,中国大陆、台湾和韩国仍将是该领域设备支出的前三大目的地。“在政府的推动下,半导体和AI公司主导了中国的风险投资。”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研究公司睿勤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的风险投资越来越多地来自与政府政策目标一致的科技行业,如AI和半导体。2024年,中国在芯片行业的风险投资占全球风险投资的90%,总额为222亿美元,比2022年的95亿美元投资增加了超过一倍。中关村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1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每一个行业都有基础设备建设的高峰期,目前国内AI行业正在处于这个阶段,对于芯片生产自然会有很高的需求。“在打造产业链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先用到外国的设备来形成自己的生产能力。今年上半年,日本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中,约五成是面向中国的,美国的芯片设备生产企业肯定也想抓住机会。”项立刚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很多芯片企业需要产品“跑量”,而中国的芯片产业链还在建设中,这就给海外芯片设备厂提供了机会。等形成生产能力后,国内再去推进更多设备的国产化。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美媒:中国需求将助推全球芯片生产设备销售

美媒:中国需求将助推全球芯片生产设备销售 “美国生产芯片设备的制造商暂时离不开中国市场。”《华尔街日报》当地时间 9 日报道称,全球芯片设备行业规模最大的年度展会 美国西部半导体展览会当天在旧金山拉开帷幕。报道称,根据现场的情况看,今年的氛围比去年要好得多,主要的需求多来自中国。报道称,中国拥有不断发展的芯片制造业,正致力于建立自己的芯片设备市场。美国投研机构伯恩斯坦的分析师在 9 日的报告中预测,中国今年的晶圆厂设备支出将从去年的 360 亿美元增至 400 亿美元。报告称,在 2023 年达到创纪录的 960 亿美元销售额之后,全球晶圆厂设备销售额预计将在 2024 年继续增长。在 AI 计算的推动下,中国强劲的设备支出和大量投资推动了行业销售预期的上调。展望 2025 年,晶圆厂设备的销售额预计将达到 1130 亿美元。SEMI 还称,预计到 2025 年,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仍将是该领域设备支出的前三大目的地。(环球网)

封面图片

中国成日本芯片制造设备最大市场 已连续三季度占比超50%

中国成日本芯片制造设备最大市场 已连续三季度占比超50%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4月,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半导体制造设备金额持续增长,同比增幅分别为53.06%、7.45%、56.82%和42.19%。有分析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生产线替换特需,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型产品对车载电子零部件和第三代半导体产品的增长需求是主要原因。目前,日本生产半导体制造设备的企业主要包括Nikon(尼康)和Canon(佳能),这两家公司在全球光刻机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28nm制程芯片的需求增加,进一步推动了日本半导体制造设备对华出口的增长。此外,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的数据显示,尽管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同比萎缩2%,但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却同比增长113%,达到125.2亿美元,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全球最大芯片设备市场地位。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2023年芯片生产设备进口额接近记录最高

中国2023年芯片生产设备进口额接近记录最高 彭博社根据中国海关数据计算发现,中国去年用于制造电脑芯片的设备进口额增长14%至近400亿美元(536亿新元),为自2015年有纪录以来的第二大进口额,显示随着美国收紧晶片出口限制后,中国希望加强对晶片产业自给自足的能力。 据彭博社星期一(1月22日)报道,尽管中国去年的进口总额下降了5.5%,但中国对用于制造电脑芯片的设备进口额仍增长了14%。 中国芯片公司正在迅速投资新的半导体工厂,以试图提高芯片生产能力并绕过美国及其盟友的芯片出口管制。 路透社去年9月曾报道,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正为第三期基金募资,计划募资额3000亿人民币(559亿新元),远超前两期的1387亿元和2000亿元。 美国去年10月扩大了对华芯片出口禁令的范围,包括英伟达和其他制造商生产的性能较低的芯片也被限制出口到中国。 去年在荷兰的芯片出口限制措施实施前,中国公司加大抢购,12月从荷兰进口的光刻机设备按年大增近10倍,达到11亿美元。 美国财经电视台(CNBC)本月18日报道,美国与荷兰可能在今年加大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限制,以遏制中国的芯片科技发展。 2024年1月22日 3:06 PM

封面图片

全球芯片行业”寒气逼人”,芯片制造商的日子急转直下 衰退逼近之际需求“惊人”下降

全球芯片行业”寒气逼人”,芯片制造商的日子急转直下 衰退逼近之际需求“惊人”下降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科技行业的滑坡可能比担心的更深、更持久。 首先是,美国芯片巨头AMD突然预警称,预计第三季度收入约56亿美元,大幅低于预期(67.1亿美元),直接导致股价暴跌超13.8%,单日蒸发市值超15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0亿元),总市值跌至约94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700亿元)。 另外,韩国芯片巨头三星电子也“爆雷”。当地时间10月7日,三星披露的初步业绩报告显示,第三季度营业利润大幅下降32%,为近3年来首次下降。隔夜美股收盘,芯片板块集体重挫,费城半导体指数和半导体行业ETF SOXX分别收跌6.1%、6%。 标签: #芯片 #股价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中国芯片制造设备进口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芯片制造设备进口量创历史新高 在美国盟友实施出口限制之前,中国的半导体设备进口已飙升至历史新高。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6月和7月中国芯片生产工具进口总额接近5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9亿美元增长70%。 大部分进口产品来自荷兰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对芯片制造设备实施了出口限制,因为它们与美国合作以减缓中国的技术进步。 这些限制意味着某些工具的买家必须向荷兰和日本政府申请许可证,这引起了中国芯片制造商的担忧。日本于 7 月 23 日开始实施限制,而荷兰的限制将于 9 月 1 日生效。 虽然尚不清楚进口增长有多少与将受到限制的工具有关,但这些购买表明中国希望避免其扩大芯片生产的计划受到任何干扰。 中国企业正试图利用进口设备来增加不受西方限制的不太尖端芯片的产量。

封面图片

中国在2023年购买了高达400亿美元的芯片设备,以应对美国制裁

中国在2023年购买了高达400亿美元的芯片设备,以应对美国制裁 去年,随着企业加大投资,试图绕过美国主导的阻碍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努力,中国芯片制造设备的进口量猛增。 彭博社根据官方海关数据计算得出的数据显示,2023 年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的机械进口额增长了 14%,达到近 400 亿美元,这是自 2015 年有记录以来的第二大进口额。尽管去年进口总额下降了 5.5% ,但进口量仍出现增长,突显了中国政府和国家芯片行业对自给自足的重视。 在新的限制措施出台之前,荷兰 12 月份的发货量猛增。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