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中国分析师来说,公开谈论通货紧缩是禁忌。当地一家券商的一位经济学家表示,监管机构指示他不要讨论通货紧缩。他说,他被告知要

对于许多中国分析师来说,公开谈论通货紧缩是禁忌。当地一家券商的一位经济学家表示,监管机构指示他不要讨论通货紧缩。他说,他被告知要宣传中国经济正在稳步改善的说法,但他因讨论私人信息而拒绝透露姓名。另一位驻中国的经济学家表示,他们收到监管机构和公司公共关系部门的指导,不要公开讨论通缩问题。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当西方央行还在继续加息以努力拉低顽固的高通胀之时,中国面临的问题却恰恰相反通货紧缩风险日益上升。

当西方央行还在继续加息以努力拉低顽固的高通胀之时,中国面临的问题却恰恰相反通货紧缩风险日益上升。 经济学家称,虽然中国可能不会陷入持续的通缩,但决策者需采取进一步行动来避免这种风险并让经济再次焕发活力,选项可能包括降息、让人民币贬值等。

封面图片

国家统计局: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国家统计局: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逐步落实见效,消费将逐步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有望得到逐步缓解,价格低位运行状况也会得到改善,不会出现通货紧缩。(中国网)

封面图片

独立调查:中国经济或将避免日本式通货紧缩

独立调查:中国经济或将避免日本式通货紧缩 一项独立调查显示,中国的物价正在回升,这提供更多证据表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糟糕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并暂时缓解中国将陷入日本式通货紧缩的疑虑。 根据彭博社,数据公司World Economics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全行业物价指数达50.9,创14个月来最高水平。 World Economics在一份声明中称,这表明对于中国可能像日本一样经历通货紧缩的疑虑可能是夸大了。“中国近几十年来毫无疑问是世界第一增长引擎,如今重拾增长的迹象看来更加积极一些。” 中国政府先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经济在8月份升温,得益于夏季旅游热潮和规模更大的刺激措施。上个月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都超过预期,信贷需求也改善,但随着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挑战仍然存在。 World Economics的调查显示,服务业推动了反弹,9月的物价指数攀升至53.2。

封面图片

经济学家:中国外储减少反映市场重估美联储紧缩预期

经济学家:中国外储减少反映市场重估美联储紧缩预期 中国经济学家称,中国外汇储备减少反映了市场对美联储紧缩预期的重估。 据中新社星期二(5月7日)报道,中国官方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万2008亿美元(约4万3369亿新元),较3月末下降448亿美元,降幅为1.38%。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当天对记者说,中国外汇储备减少,主要反映了当月市场对美联储紧缩预期重估,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国际金融市场再现股债汇“三杀”导致的负估值效应。 管涛说,刚结束的议息会议显示,美联储尽管因抗通胀缺乏进展对降息信心不足,但也排除了下次会议加息的可能性。加之4月份新增非农就业数据大幅回落,市场降息预期再度升温。 管涛指出,受上述影响,截至5月6日,美元指数较上月底回落了1.2%,标普500指数反弹了2.9%;2年期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则分别从上月底的5%和4.7%附近,回落至4.8%和4.5%附近。国际金融市场回暖将对外汇储备产生正估值效应,有助于中国外汇储备稳中向好。 2024年5月8日 7:52 AM

封面图片

中国国家统计局强调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中国国家统计局强调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面对中国通货紧缩压力不断加大,中国国家统计局大派定心丸,强调下阶段价格低位运行状况将会逐步缓解,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中国官方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下降0.2%,再度陷入通货紧缩区间。 第一财经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星期三(11月1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上述数据公布之后,外界对物价形势都普遍关注。她说,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物价形势有三点基本认识需要强调。 第一,物价结构性特征明显。刘爱华指出,食品价格降幅扩大是带动价格水平回落的主要原因。从环比看,食品价格环比是由上月上涨0.3%转为下降0.8%,与近十年平均是持平的季节性水平相比,降幅是比较大的,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4个百分点。从同比看,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降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5个百分点。 在食品中,猪肉价格影响较大,猪肉价格10月份同比下降30.1%,降幅扩大8.1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55个百分点。食品价格的回落主要是受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在10月份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比较充足,再加上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等因素的影响,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从非食品价格看,涨幅比较平稳,非食品当月上涨0.7%,涨幅和上个月相同。 第二,核心价格总体稳定。刘爱华说,10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环比持平。1至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其中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和1至9月份持平,价格总体还是比较平稳的。 第三,影响物价水平的主要因素趋于改善。刘爱华说,从总体经济运行情况和主要指标变动来看,经济运行整体上延续着恢复向好的态势。从需求变化来看,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都是在持续恢复的。从货币条件看,广义货币保持较快增长,市场流动性总体合理充裕。 刘爱华强调,基于这些因素判断,下阶段价格低位运行的状况将会逐步缓解,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2023年11月15日 11:09 AM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与经济学家举行研讨会 讨论疏通货币政策等问题

中国央行与经济学家举行研讨会 讨论疏通货币政策等问题 中国央行与国内几位知名经济学家举行研讨会,就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展开讨论。 据中国央行星期三(1月10日)在官网发布的新闻稿,中国央行副行长陆磊出席研讨会,与会专家包括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原央行顾问李稻葵、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等。 新闻稿称,与会专家围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协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更好引导市场预期、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中国央行没有提及此次研讨会举行的具体日期。 陆磊在会上说,央行历来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工作,注重发挥专家学者的智慧力量,诚恳希望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就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金融开放与安全,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等有关问题提出真知灼见。 彭博社报道,中国实际借贷成本飙升,而且由于通缩压力持续,预计实际利率今年将保持高位,这对经济增长构成另一重大威胁。 同时,信贷需求依然疲软,尽管央行努力宽松货币政策。长达数年的房地产市场低迷抑制了与楼市相关许多行业的投资。在就业市场疲软的情况下,消费者也在握紧钱包。这使得流动性只能在金融体系内循环,而不是投资于更有利经济增长的活动。 2024年1月11日 6:28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