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这些App要注意!

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这些App要注意!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17款移动App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违反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 未向用户告知个人信息处理者的名称或者姓名和联系方式,或处理的个人信息种类、保存期限,涉嫌隐私不合规。涉及4款App如下: 《杜绍斐 DUSHAOFEI》(版本3.1.1,应用宝) 《觅上》(版本3.5.1,豌豆荚) 《乐业天空》(版本2.9.20,360手机助手) 《海豚家》(版本2.9.7,百度手机助手) 未向用户明示申请的全部隐私权限,涉嫌隐私不合规。涉及15款App如下: 《货车帮司机》(版本8.27.4,应用宝) 《运满满货主》(版本7.27.4.0,应用宝) 《杜绍斐 DUSHAOFEI》(版本3.1.1,应用宝) 《重装战姬》(版本1.34.0,TapTap) 《魔法纪录 魔法少女小圆外传》(版本2.1.10,TapTap) 《滑雪大冒险》(版本2.3.8.14,豌豆荚) 《觅上》(版本3.5.1,豌豆荚) 《粉萌日记》(版本2.3.8,豌豆荚) 《麦田数学》(版本3.5.9,豌豆荚) 《CC直播》(版本3.9.16,安智市场) 《横店电影城》(版本6.5.2,360手机助手) 《酷安》(版本12.3.2,360手机助手)[好似喵] 《苏小团》(版本3.7.3,360手机助手) 《乐业天空》(版本2.9.20,360手机助手) 《海豚家》(版本2.9.7,百度手机助手) 详细内容访问: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Telegram 个人隐私保护注意事项

╍ Telegram 个人隐私保护注意事项 ╍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浅谈一下使用 Telegram 时可能会涉及个人隐私的情况。 一,资料设置 1.昵称及用户名 请尽量避免使用与其他社交平台相同或相似的昵称及用户名, 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号、微博、Twitter、Instagram 等。 2. 手机号码 请打开"设置隐私电话号码"中设置"不允许任何人查看我的手机号码"和"仅允许联系人通过手机号码找到我"。 二,群组聊天 Telegram 的群聊是"不安全"的。 公开群组的所有聊天内容都可被其他人查看(即使他人并未注册 Telegram,仍可以通过浏览器输入消息链接查看)。 三,媒体文件 在一些群组分享照片时,请注意使用专业修图软件打码处理关键信息,并清除照片包含的地理位置信息(可以使用 EXIF 编辑软件去除已存的定位信息)。 四,分享链接 从其他平台分享内容至 Telegram 时,请注意清除分享链接中的用户 UserID 识别信息,他人完全有可能从您的分享链接中获取您的用户信息。 五,第三方客户端 如无特殊需要,请使用官方 Telegram 客户端。 从技术上讲,第三方客户端有能力获取和控制您的账户,读取您全部的聊天记录,收集您设备的可识别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设备型号、IMEI码、MAC码等。 -

封面图片

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18款 App 被点名其中四款是B站渠道服手游

封面图片

强制扫码超范围索取个人信息涉嫌违法

强制扫码超范围索取个人信息涉嫌违法 据央视,扫码点餐、停车缴费等移动支付方式方便了消费者,但强制关注、广告等问题也带来困扰。专家表示,强制扫码消费以及超范围索取个人信息涉嫌违法违规,忽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知情权,还可能被不法者利用实施电诈。

封面图片

腾讯、华为等企业签约承诺不利用大数据杀熟、不滥用人脸识别数据,不监听个人隐私

腾讯、华为等企业签约承诺不利用大数据杀熟、不滥用人脸识别数据,不监听个人隐私 IT之家 10 月 22 日消息,据深圳商报报道,今日,由中共深圳市委网信办联合深圳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通管局主办的深圳市 App 个人信息共护大会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 腾讯、华为等 20 余家重点 App 运营企业签署《深圳市 App 个人信息保护自律承诺书》,向社会公开作出“不超范围采集信息,不强制索要用户授权,不利用大数据杀熟、不滥用人脸识别数据,不监听个人隐私”等承诺。

封面图片

谷歌打击“流氓”借贷 App:限制访问用户通讯录、照片和地理位置等个人信息

谷歌打击“流氓”借贷 App:限制访问用户通讯录、照片和地理位置等个人信息 ====糊==== 之前的一些研究发现,在谷歌 Play 商店中,有几百款个人金融服务软件过度采集个人信息,他们要求访问用户手机中极度隐私的信息。这些软件声称,为了进行个人信用核查或风险评估,这些隐私数据是必须的。这样往往能够获得用户的同意。 还不上贷款爆通讯录 是吧

封面图片

四川消保委调查发现:APP 小程序“安全隐私协议”太霸道,拒绝非必要授权后 9成 App 限制使用

四川消保委调查发现:APP 小程序“安全隐私协议”太霸道,拒绝非必要授权后 9成 App 限制使用 5月9日,四川省消委会发布《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情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个人信息保护仍不容乐观,超五成受访者不了解《个人信息保护法》内容,72.24%的受访者表示个人信息曾被泄露,电信和互联网行业被认为是个人信息泄露最严重的行业,APP、小程序过度索权严重,“安全隐私协议”太过霸道。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