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5月9日发通知,禁止研究、投资部门继续使用凯盛融英的专家访谈等尽调服务,并重新审视之前的业务往来。

中金公司5月9日发通知,禁止研究、投资部门继续使用凯盛融英的专家访谈等尽调服务,并重新审视之前的业务往来。 中央电视台5月8日披露,上海、北京、苏州、深圳国安局搜查凯盛融英,认为其在党政机关、涉密单位内发展大量专家,以高报酬等手段鼓励受访专家侧面回答敏感问题乃至直接泄密。 此外,上海国安局还在4月初搜查贝恩咨询,查扣公司电脑、手机等设备。 ()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金公司5月9日发通知,禁止研究、投资部门继续使用凯盛融英的专家访谈等尽调服务,并重新审视之前的业务往来。

中金公司5月9日发通知,禁止研究、投资部门继续使用凯盛融英的专家访谈等尽调服务,并重新审视之前的业务往来。 中央电视台5月8日披露,上海、北京、苏州、深圳国安局搜查凯盛融英,认为其在党政机关、涉密单位内发展大量专家,以高报酬等手段鼓励受访专家侧面回答敏感问题乃至直接泄密。 此外,上海国安局还在4月初搜查贝恩咨询,查扣公司电脑、手机等设备。 (路透社,中央电视台、羊城晚报)

封面图片

凯盛融英已通过中国国安整改验收

凯盛融英已通过中国国安整改验收 总部设于中国上海的咨询公司凯盛融英(Capvision)说,在解决了中国政府提出的国家安全风险后,公司已通过国家安全合规整改验收。 凯盛融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星期二(10月3日)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近几个月来,公司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了更加系统完备的合规制度与实施方案。近日,公司接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整改验收通知书》,认为整改符合要求并完成验收。 声明称,公司深刻认识到,咨询行业必须增强安全和忧患意识,坚决堵住管理漏洞,持续提高安全防范标准,积极落实国家安全主体责任。 苏州市国家安全局等部门今年5月对凯盛融英开展联合检查行动,认为凯盛融英涉嫌泄露国家机密。 中国央视新闻今年5月发出报道称,许多背景复杂的境外机构,为规避中国法律法规和重点敏感行业监管,掩饰弱化境外背景,借助国内咨询公司等行业,窃取中国重点领域国家秘密和情报。 报道还点名凯盛融英在中国寻找境内政策研究、国防军工等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这些专家在涉外咨询中泄露敏感内容甚至国家秘密和情报。 报道引述中国国家安全机关称,凯盛融英公司大量接受境外公司对中国敏感行业的咨询项目,其中一些企业与外国政府、军方、情报机关关系密切。2017年到2020年,凯盛融英接受上百家境外公司汇款2000多次,金额高达7000多万美元(约9600万新元)。 凯盛融英随后表示,在过去的经营活动中未能充分履行国家安全防范责任,存在重大隐患和漏洞,对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并成立合规管理委员会以执行当局的整改要求。

封面图片

知情人士介绍,国安部门2022年秋曾搜查上海某咨询企业,就卫健疾控领域的若干场专家访谈,要求其提供客户身份和咨询内容。此事显示,

知情人士介绍,国安部门2022年秋曾搜查上海某咨询企业,就卫健疾控领域的若干场专家访谈,要求其提供客户身份和咨询内容。此事显示,国安部门对专家咨询业的关注,远在今春处分贝恩、凯盛融英之前就已出现。 2022秋冬,中国股市随外界对防疫政策的猜测而大幅波动。知情人士介绍,曾光2022年11月4日接受花旗内部访谈,对谈者为花旗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余向荣。曾光其时认为结束清零政策迫在眉睫,并讨论了放开步骤、疫苗接种进度、解除公众恐惧等问题,又强调他早已不在中疾控任职、观点仅代表个人,内容也不应向外界透露。当日恒生指数涨5.4%、上证综指涨2.4%;上涨行情一直延续至2023年初,市场人士戏称当日会议为“曾光底”。 (华尔街日报)

封面图片

中国官媒周一晚报道称,中国再次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一家全球商业咨询公司采取行动,调查总部位于上海的凯盛融英。

中国官媒周一晚报道称,中国再次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一家全球商业咨询公司采取行动,调查总部位于上海的凯盛融英。 警方表示凯盛经常联系“涉密人员“以及国防和科学等敏感领域的官员,以“高额报酬”雇佣咨询专家“非法获取我国各类敏感数据”。此次行动是对该行业更广泛打击的一部分。

封面图片

苏州市国家安全局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统计局对辖区内咨询企业凯盛融英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国

苏州市国家安全局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统计局对辖区内咨询企业凯盛融英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国家安全机关已对涉事企业依去依规处理,督促企业认真履行反间谍安全防范责任义务。 央视:凯盛融英最终沦为售卖套取国家秘密和情报的帮凶。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