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从18年清华保安追着我们满校园拔彩虹旗开始,彩虹旗在清华已经成了危险品。

#清华大学# 从18年清华保安追着我们满校园拔彩虹旗开始,彩虹旗在清华已经成了危险品。 rainbow kids和其他孩子一样,从两三岁就会看到爸爸妈妈和路上的男女牵手,听到王子和公主、英雄和美人的故事。在他们的世界里这也是对自己唯一“正常”的期待。当十几岁的他们发现自己并不一样的时候,他们必须自己推倒之前十几年建立的“正常”,重新认识自己,而且极度缺乏引导。我相信对自身认识的崩塌和艰难的重建,是许多精神心理障碍的源头。然而官方对自组织的恐惧、树立“境外势力”靶子的需要、审查体制中非理性的个人作用(审查者的个人喜好)仍然阻挡着观念的变迁,阻挡着我们预防更多痛苦和悲剧的努力。行动越来越难,我越来越麻木。可恶,可悲,令人绝望。 【网评】清北都严查彩虹元素,怎么说,只能说你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完了 投稿By:Nnnnn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端传媒】因放置面彩虹旗,北京清华大学两名同学被校方警告处分

【端传媒】因放置面彩虹旗,北京清华大学两名同学被校方警告处分 据微信公号文章的消息,今(日)传出,有两名北京清华大学同学因为在校内的超市留言处放置彩虹旗而被辅导员约谈,之后更分别收到「严重警告」和「警告」的处分。 事发今年月日,两位同学分别在清华大学天猫超市留言墙的桌子放置面彩虹旗。当天当事人黄同学和李同学便被校方约谈。两人在拒绝约谈后,却更收到了辅导员「可能影响你的毕业」、「关系到你是否还能在这个学校待下去」等措辞的威胁。 据了解,当晚黄同学与李同学都被辅导员强行闯入宿舍,被学工老师在宿舍楼下蹲点守候强行约谈。之后,两人在月日被校方下达拟处分告知书,虽然两位同学都在规定的工作天内向校方学务处提交书面申辩,但都没有收到回复。随即在月日和月日,黄同学和李同学分别收到校方的警告处分。 黄同学收到「严重警告」,李同学则收到「警告」。处分决定书指出,两人因为擅自发放宣传品的行为违反校规,造成不良影响才决定给予警告处分。其中,黄同学会收到的「严重警告」是因为除了发放彩虹旗,还「多次在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等平台谩骂、污辱他人」。 对于整起事件,黄同学说他们两人提交的书面申辩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但他们还是会继续申诉,「这不是因为我们对此抱有多大希望,而是为了更全面地揭露清华的本来面目。」李同学则表示,「我想这件事情对我而言是一种操演或练习,教导我如何捍卫自己和同伴的尊严,决不让步。」 「年秋我入学清华,参加开学典礼,唱校歌的时候,我哭了。尤其是听到『同仁一视,泱泱大风』这一句,因为我以为它是真的。」黄同学最后这么说道。 年,中国多个大学LGBTQ社团的微信公众号忽然遭到封禁。没有任何解释,也没有任何可以申诉的地方,帐号的过往内容无法查看后台一片空白,甚至名称都变成「未命名公众号」。过去,高校曾被认为是相对包容和可以理性讨论的环境,但如今这一小块阵地也被彻底抹除了。

封面图片

清华彩虹旗事件 学生起诉某部委。

清华彩虹旗事件 学生起诉某部委。 【网评】只是几面寄托美好希望的小旗子,校方就大动干戈,是谁在用我们的身份操弄政治!我们清华的性少数从正常注册的学生社团变成地下挂靠心理协会,再到被逐出紫荆更名“紫外”,你们的“净土”是否就是一个没有性少数的校园?

封面图片

声称要在深圳创建中国的NIH的医学科学院院长颜宁自己在清华大学组建实验室,这是跟她的恩师施一公学的。施一公一面当着“候补世界一流

声称要在深圳创建中国的NIH的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颜宁自己在清华大学组建实验室,这是跟她的恩师施一公学的。施一公一面当着“候补世界一流大学”西湖大学的校长,一面把实验室设在清华。他们都离不开清华的冷冻电镜和学生。至于“中国的NIH”“世界一流大学”,那都是骗别人的,他们自己才不信呢。

封面图片

清华艺术生,怎就成了“中国AI新教父”?

清华艺术生,怎就成了“中国AI新教父”? 人们质疑的是:李一舟虽为清华博士,但其实是清华美院毕业,并非真正的工科计算机行业出身,其所售卖的AI课程,也被业界吐槽“缺乏真正的干货”,课程专业性遭到质疑。新浪科技盘点了他的往期作品。发现一个卖课套路:抛出一个吸引人的题目讲一些浅显的内容要想知道答案需要借助AI以卖课收尾。不过目前,越来越多买课的人开始喊“退群退款”。曾被他们视为“中国AI新教父”的李一舟,究竟是真的懂AI,还是只是打着AI的幌子,制造新的焦虑并借机割韭菜?“199元AI课,我听了个寂寞”李一舟的AI课,到底值不值得买?有网络博主在购买并熬夜看完了李一舟的36节AI课程后,最直接的感慨是,“完全是拉满了,我真的很佩服李博士,可以把这种垃圾话讲得这么的有理有据,理直气壮。”据该博主介绍,在这一门自己花199元买下的36节课程中:前面3节课,他介绍了人类终会从碳基生物迈向硅基,AI只是一个开始。4-6节课,则是科普GPT有多厉害,你买了我的课程值了。之后,李一舟先后用ChatGPT教大家如何写简历、辅导孩子作业和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这些都属于GPT应用的场景。熬夜看完全部课程后,该博主感慨道,“如果你对ChatGPT完全没有概念,还值得一看,因为李博士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了人工智能的一些理论知识,以及手把手教你怎么用ChatGPT。但我觉得最大的感悟是,他在营销学术上的造诣,树立了一个新的典范!”但是,在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下,这些常规的ChatGPT操作和场景应用介绍,真的需要199元吗?尤其当你接入ChatGPT后,这些常识性的问题,又何尝不是唾手可得?随着李一舟AI课程真实价值的质疑声出现,网络上,“李一舟某个AI实战训练营群疑似被助教解散”的截图也随之流出。据截图内容显示,李一舟团队的助教曾与群内用户发生过争执。该助教直言,“如果有觉得自己能力比一舟老师能力强,或者粉丝多的同学,都可以申请退群,这也是没有问题的,人贵在自知。”在仍被学员质疑后,助教竟被直接把群解散了。年入5000万,靠贩卖焦虑割韭菜?据飞瓜数据显示,在已经过去的2023年,李一舟售卖的199元AI课《每个人的人工智能课》,一年内卖出约25万套,销售额约5000万。然而可观的销售额背后,自称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理工专业的李一舟,却被曝出其实是清华美院博士,专业为“工业设计和设计创新方法专业、设计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本科和硕士就读于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果然,现在墙内最赚钱的生意,绝对是割傻子韭菜。”面对类似的质疑,李一舟本人的回应是,“我们需要自己的大模型,自己的真AI,冷嘲热讽和一味唱衰的不是蠢就是坏。做好自己的事,让别人去说吧。”有长期关注李一舟视频的人士对新浪科技直言,“看过多期他的视频,最大印象是他找的话题度是流量型的。比如此前他分享的《疯狂小杨哥背后有高人吗》,话题虽然吸引人,但看了10分钟,并没有答案,答案是需要用AI才知道,所以,你需要买课!”该人士认为,“他的逻辑其实不复杂,套路也比较明显,任何事情都可以提问,然后肤浅地聊几句,最后话锋一转真实答案不知道,但大数据能告诉你,如果想了解大数据就得学习AI,那你就得买我的课。这是他一贯的营销逻辑。”对此,有知识付费行业人士评价,“李一舟的成功,源于他洞察到了当代打工人都存在不同的职业困境,而新一轮AI对职业冲击又太猛,大家总想做点什么改变现状。于是买课便成了最好的心理出口,即便买完吃了灰,也骗自己努力过了。”其实,李一舟赚到的钱,都是情绪的钱。这位行业人士援引《尽头》作者唐诺观点表示,“商业贩卖需要的是激情而不是知识,在我们如今这样一个知识遍地可得的年代,如何让人们恢复原始激情状态,是商业输赢的真正关键。”而这些,正是李一舟凭借自己出色的直播间话术和场控能力,快速筛选出属于自己的目标用户,然后快速收割的关键。毕竟,相比研究AI论文,看AI相关书籍,每节课只看几分钟视频,总归是轻松多了。只不过这样的变现方式,真的可取吗?而以这种方式学到的AI知识和技能,又真的扎实吗? 文 丨 新浪科技 周文猛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以下是国家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今天(2022.12.6)在清华大学的讲座内容

以下是国家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今天(2022.12.6)在清华大学的讲座内容 1、这个病毒要阻隔传播,只能采取对民众生活非常有影响的静默这些手段; 2、现在各地都放大了20条的要求,抢跑的多; 3、后面政策会有非常大的放开,原打算靠疫苗等等加强了身体抵抗病毒能力再放开,现在看不太行,只好放了 4、疫苗防感染非常差,几乎不防感染,打疫苗跟感染过一次获得的免疫能力差不多;但对重症保护很好 5、会经历大范围的温和的加强的感染,也就是打过疫苗的也会得,得过以后免疫就加强了 6、目前要给3岁以下、80岁以上加强接种疫苗力度 7、大范围感染过后,病毒会逐渐钝化了,经历广泛流行后变成常见疾病,至于流行高峰会怎么分布,每年一次还是每年几次,地区性还是全国性,都无从预料,但肯定是要做适应性的共存 8、政策不管是小步走还是做更大幅度调整,一定难以避免的经历一次很强的疫情的过程,放开后第一波疫情冲击一定会到来,到来的速度和政策调整前所在地区感染者人数、即种子人数有很大关系(这么看来北京玩完了) 9、每个地区都会或早或晚的经历,春节人口流动可能会加快传播速度; 10、60%左右的人会被感染,累计感染率,疫情回落后可能80-90%都会感染,我们要面对这样的现实 11、这是难以避免的,如果不想感染规模这么快发生,可能会采取压制措施,不能采取封控或隔离,做不到也没必要,采取的压峰措施主要是增加距离,减少人员聚集性和流动,比如减少堂食、娱乐活动、会议会展,鼓励居家办公,大型商业设施限流或关闭,必要时会采取,一周两周的,不会太久,减轻对医疗系统压力(这么看我们这一行也还是不行啊) 12、要把医疗系统的医疗秩序准备和运筹好,疾控就没啥压力了。要做医疗服务流程等等的准备,培训医护人员快速甄别诊断和治疗,减少医护人员感染造成的压力 13、要加快接种进程,还没接种的赶快,非常紧迫的事项,特别是高龄老人,慢性病和严重慢性病的老年人,尽快接种,对于降低高危老人发生严重疾病风险的效果非常显著,2针或3针后,感染后需要住院的风险降低10倍 14、政策不会回到原来,因为希望疫情高峰快点来,战线不要太长,避免医疗系统持续过载,快速过峰和医疗过载要求得一个平衡 15、这个过程中使自己不被感染难度很大,更长时间看,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次感染的;接种疫苗和自己防控措施做得好,使得感染推后是可能的 16、传播非常容易,飞沫,物品接触的间接感染,气溶胶,幼儿机构粪口传播都特别快,但不要担心,无症状是50%以上,完全感受不到就过去了,40%有症状比较轻微,咳嗽、咽痛、头痛、流涕,百分之几十会发烧,发烧也没有很高,中低度,不太超过39度 17、要保持礼节,如果感染了,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跟同学老师保持距离,感染发生后几天内,还是要戴口罩保护别人,是对别人的礼貌[偷笑]勤洗手、消毒液擦拭等,不会保护自己不感染但会推迟感染时间;对疫情防控措施还是要支持配合,是压低疫情冲击的措施 18、教育部、卫生部还没出对学生校园的相应政策,但会跟社会面一般管理不同的,因为人员密集,会相应制定政策 19、常备药,感冒和流感的药,减轻症状的药都可以用,止咳药、退烧药(发烧比较高的时候用),其他保健预防的用药对年轻人来说大可不必,多喝水[笑脸],喝点维生素泡腾片比乱吃药好,保持合理睡眠、好的心态,要快乐,这个也很重要 20、最后重要的推荐,有疫苗接种程序,一定要去接种。最近会有针对老人的补种,如果有扩大年龄的接种程序推出,推荐大家去。 问答: 1、多次重复感染 2、吸入式和喷鼻式疫苗 3、器官损伤等后遗症风险,变异毒株的问题 4、感染峰值和回到正常状态的时间 目前没有可互相验证的结果说重复感染会有器官损伤等后遗症,大家不必为此担心,即便个别的,比例也非常低。 疫苗看第二加强针的政策什么时候推出,以便确定接种年龄范围,涉及谁来支付,国家正在紧急协调,主要是出资政策。能不能接种到跟地区采购有关,如果国家接种政策出台后,新的政策应该是推荐异种接种,含有奥秘可容的以及跟过往技术路线不同的疫苗是优先的,推荐是什么苗可获得就接种什么,比等待更合理。 病毒会不会越来越毒很难说,毒力无法预测,越来越弱也是符合病毒进化选择的优势,但是否继续减弱不是可以预料的。流感是一直存在的,有的年份会遇到强的,有的年份会遇到弱的,新冠也难料。好在全球已经有了系统可以严密检测和很好的评估毒力变化,政府会根据新的毒力变化采取措施。 最终政策调整的时间和所在城市感染者人数是最重要的变量,数学模型来看,1个种子开始传播,达峰需要四五十天,也取决于人口结构、密度、流动性和过程中是否采取降低流动性的措施 【网评】“更长的时间看,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次感染”

封面图片

高考考的最好的那些人现在过的好吗?

高考考的最好的那些人现在过的好吗? 抖音刷到一个最近很火的百万粉丝账号,在下辉子。 他做了一个《寻找10年前的同学》的系列短视频,在抖音火出圈了。 他对着毕业照盲选,然后一个一个去见当年高中时期的同学,看看他们现在过的怎么样。 有意思的是,这个高中班很牛逼,本溪高中,清华北大一大把。 在他的视频里 有北大毕业因为小孩辞掉体质内工作的妈妈。 有大金链子纹身的非主流法学博士。 有越来越不开心、感觉自己被困住的初恋。 还有后来改名当上了网红却依旧有着作家梦的李雪琴。 目前为止有十几期了,中间有几期好像被删掉了。 然而,奇怪的是。 这些人在镜头里好像过的都不开心。 唯一一个幸福感拉满的,反而是那个曾经自卑只能留在了东北的舒姐。 在谈及到很多年她不跟高中同学联系的时候,她的表情非常的微妙。 失落,难受,到认真的承认,她似乎和自己和解了一次。 最后的故事是,她考上了事业编的老师,结婚,每天10点前睡觉。 这么多期视频里,只有她笑的最开心最真实。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