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志愿优先选大学还是城市,张朝阳直播建议「60%的倾向建议选择学校而不是城市」,如何评价这一观点?
报志愿优先选大学还是城市,张朝阳直播建议「60%的倾向建议选择学校而不是城市」,如何评价这一观点? Zpuzzle的回答 如果一个人走路没有方向的话,那么不管走哪条路都是错路。所谓的选大学应该是选城市、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脱离了个人的职业规划或者人生规划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到底该以什么角度为先选专业,对于不同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甚至就算是同一个专业,根据个人的规划不同,选择专业的角度也存在很大区别。比如同样是汉语言专业,在一线城市的二本和普通城市的一本之间,如果未来的目标就定死了考公考编,那么在一线和二线学习对于考公考编其实没太大影响,且好一点的学校在求职时更有优势。但如果说考公考编只是选项之一,还想要往企业方向考虑一下,那么大城市的确有更多的实习机会。 而且,就算大城市有更多的实习机会,也还要考虑到另一个问题,就是是否留的下的问题。现在一二线城市的生活成本是比较高的,而很多专业如果在二三线城市有就业机会的话,性价比会高很多。另外,这些年国内有些行业发展的也不错,但这些行业待遇比较好的企业多分布于东南地区的二三线城市。 在这两种情况下,即便你选择了大城市“开眼界”,但在未来择业的时候,也还是要面临选企业“不认”的问题。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对于一家佛山的企业来说,一个辽宁的211和一个上海的普通本科,上海的本科院校开的那点“眼界”有什么附加价值么? 哪怕是强调实践的某些专业,如新闻传媒、经管等,也同样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做决定。之前某些志愿填报师在说这些专业的时候,总是在说“这些专业要实践,所以必须要去传媒产业发达的城市”,但实际上这也要看你个人的兴趣。如果认定了本科毕业就想工作,这辈子也不想再考试、读书了,在同样的分数下,去一个大城市的普通学校,然后多进行专业实践,这条路是可以的。可如果能接受考研,甚至还有留学之类的想法,那肯定是好点的学校和专业对自己更为有利。 在现实中,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假如一个甘肃人要在上海大学和兰州大学之间做选择,那么他计划以后打算在兰州、成都或者西安就业,跟他打算在上海、苏州或者长三角其他地区就业,应该如何择校,答案也是不一样的。 每到志愿填报的时段,很多人吵吵不停,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基于自己的立场在分析。有的人觉得本科毕业就应该工作,没必要读研、留学等,他们对什么维度为先是一个想法,而有的人则认为需要读研、留学,那又会是另一个想法。再加上不同的人身处不同的行业、成长路径不同,但在进行分析时又不会说“这是我的个例”,而是会把自己的情况扩展到整个话题上,得出“应该以城市/学校/专业为先”的结论。 站在咨询者的立场,任何整体性的“应该以院校/专业/城市为先”的建议都没有任何价值。只有先明确了自己的路径哪怕是一个相对模糊的路径,再去问人,得到的建议才更有价值。而“咨询”这个工作,最大的意义,也就在于给不同的人以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果真可以靠一个统一的“定律”来解决所有问题,那么咨询这个行业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Zpuzzle)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