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监测机构:#全球海洋表面温度连续14个月打破纪录#】据澎湃新闻消息:近期,多个国际权威气候监测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海洋

【权威监测机构:#全球海洋表面温度连续14个月打破纪录#】据澎湃新闻消息:近期,多个国际权威气候监测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温度不断创下同期新纪录。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本月初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海洋表面温度已连续14个月打破有记录以来同期最高值。 via 捉谣记的微博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9日说,2023年成为自185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并且多项关键气候指标破纪录。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9日说,2023年成为自185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并且多项关键气候指标破纪录。 2023年全球平均地表气温达到14.98摄氏度,比之前的最热年份2016年高出0.17摄氏度,比工业化前的1850年至1900年间气温水平高出1.48摄氏度。2023年6月至12月的每个月都比往年相应月份气温更高。其中,7月和8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两个月。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表示,2023年创纪录的气温主要是由厄尔尼诺现象和全球海洋表面温度上升造成的,而导致海洋表面高温的主要长期因素是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增加。 该机构监测数据还显示,在2023年的多数月份中,南极海冰的面积降至历史相应时期的最低水平;2023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分别达到419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和1902ppb(1ppb为十亿分之一)。此外,全球范围内还记录了大量极端气候事件,包括热浪、洪水、干旱和野火。 (新华社,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

封面图片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公布 上月是有纪录以来最热6月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公布 上月是有纪录以来最热6月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公布,上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摄氏16.66度,较去年6月高0.14度,是有纪录以来最热的6月。此外,全球单月平均气温连续13个月创同期最高纪录。 截至今年6月,全球平均气温已经连续12个月,比工业化前高出摄氏1.5度。数据显示,自去年7月以来的全球平均气温,创下有纪录以来的最高值,比工业化前平均气温高出摄氏1.64度。 根据《巴黎协定》提出的目标,到本世纪末,应该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摄氏2度内,并将升温控制在1.5度内而努力。 有科学家认为,最新数据表明,2024年可能超越2023年,成为有纪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4-07-08 11:17:00

封面图片

去年全球海洋温度几乎每天都创下新纪录

去年全球海洋温度几乎每天都创下新纪录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海洋学家格雷戈里-约翰逊(Gregory C. Johnson)说,2023 年全球海洋平均温度比上一年升高了 0.25 摄氏度。他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说:"这一升温"相当于在一年内升温二十年,因此,这个数字相当大,相当显著,而且有点令人吃惊。"科学家们表示,人类造成的全球变暖正在使海洋热量增加,而厄尔尼诺现象则助长了这一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自然气候模式,其特点是海洋温度高于平均水平。其主要后果是对海洋生物和全球天气造成影响。全球海洋变暖会增加飓风和其他极端天气事件的威力,包括炙热的热浪和强降雨。迈阿密大学罗森斯蒂尔学院(University of Miami Rosenstiel School)高级助理研究员布莱恩-麦克诺迪(Brian McNoldy)说:"有时,(北大西洋)记录被打破的幅度在统计学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极高的海洋温度持续到 2024 年下半年,并且出现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的对应物往往会放大大西洋飓风季节,这将增加飓风季节非常活跃的风险"。全球因燃烧使地球升温的化石燃料而产生的多余热量约有 90% 储存在海洋中。通过测量海洋变暖,我们可以跟踪地球变暖的状况和演变,海洋可以被看做是全球变暖的哨兵。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全球平均气温连续 12 个月比工业化前至少高出 1.5℃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全球平均气温连续 12 个月比工业化前至少高出 1.5℃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今天(7 月 8 日)发布的公报显示,截至今年 6 月,全球平均气温连续 12 个月比工业化前至少高出 1.5℃。与此同时,今年 6 月也已经成为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 6 月。该机构预测,2024 年或将成为有史以来最热年份。(CCTV 国际时讯)

封面图片

【#极端天气频现如何做好防护#?】近期,世界各地干旱、洪水、飓风、野火等灾害频发,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称,#气候

【#极端天气频现如何做好防护#?】近期,世界各地干旱、洪水、飓风、野火等灾害频发,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称,#气候崩溃迹象已显现#,全球范围内高温记录还会不断被打破。今年夏天,我国龙卷风、雷电、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时有发生,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会造成人身伤害。极端天气下如何做好自我防护?戳↓↓@应急管理部 via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的微博

封面图片

海洋正在发出气候警报:北大西洋气温打破40年记录

海洋正在发出气候警报:北大西洋气温打破40年记录 对气候模型预测的分析表明,去年的极端海洋状况与科学家们预计的全球变暖达到 5.4 华氏度(3 摄氏度)时的平均状况相似。目前,全球气温已比工业化前水平上升了约 2.2 华氏度(1.2 摄氏度)。最近发表在《美国气象学会公报》上的新研究探讨了 2023 年海洋温度破纪录的原因。雷丁大学的 Till Kuhlbrodt 博士领导了这项研究。他说:"2023年北大西洋的异常高温和南大洋海冰的消失告诉我们,海洋正在发出警报。我们急需了解海洋部分地区迅速变暖的确切原因,这样我们就能为地球上更频繁的天气干扰做好准备。我们遭受更多极端天气影响的频率取决于搞清楚是什么促使大西洋和南大洋进入未知领域"。这项研究强调,地球的能量失衡很可能是海洋极端温度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因为地球目前每平方米吸收的太阳能比它辐射回太空的热量多出 1.9 瓦多。在整个地球上,在一年的时间里,这相当于全球每年消耗电能的大约300倍。近几十年来,这种不平衡迅速加剧,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产生的热量捕获气体。这种不断增加的能量过剩正在推动海洋变暖,地球上积累的过剩能量有 90% 以上都流入了海洋。自2016年以来,大西洋顶部100米海域的变暖速度快于其他海洋盆地。研究人员认为,大西洋变暖加剧可能与南大洋海冰数量创历史新低有关。在大西洋迅速变暖的同时,南极洲周围的海冰覆盖面积也急剧下降。2023 年,南极冬季海冰面积将达到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卫星监测以来的最低水平。研究人员强调,有必要量化大西洋迅速变暖对海冰覆盖的影响程度。可靠地归因于海洋和海冰的极端气候将确保气候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未来的极端气候,这将为全球的减缓政策和抗灾措施提供依据。库尔布罗特博士补充说:"我们需要更多来自大西洋的数据,才能最终将气候变暖和冰层消失的趋势与洋流模式的变化联系起来,但这些信号指向两极之间隐藏的气候联系。"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