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老师,发现现在有很多学生有心理问题,就考了个心理咨询师证,现在却感觉使不上劲,怎么办?

高中语文老师,发现现在有很多学生有心理问题,就考了个心理咨询师证,现在却感觉使不上劲,怎么办? 墨苍离的回答 以前有中学老师咨询过我类似问题。 我的建议是:别掺和+被动防御。 1,心理咨询的证书,目前没有国家认可的,都是培训证书,不是资格证书,因而没有太多实用价值,也不代表考出来就能进行心理辅导。 2,中学老师的任务,是教学,而不是全面的养育孩子,老师没有义务也没有权力去干涉孩子的心理问题,反而可能由于干涉,惹祸上身。 3,孩子在高中表现出心理严重问题表象的时候,其根源往往是更早期的经历,甚至很多的心理问题都是孩子的父母给搞出来的,这种加害源,作为中学老师,根本处理不了,家长天天逼迫控制孩子,导致孩子心理疾病,你作为老师,是一筹莫展的。 4,被动防御的意思是,当孩子明显心理问题严重的时候,早点形成书面文字,报告给上级,通知到家长,并建议家长让孩子休息或者就医。这样做法的目的,第一是防止事件极度恶化,第二是不要背锅。 以上。 供参考。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墨苍离)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出现问题的是孩子,为什么家长需要做心理咨询?

出现问题的是孩子,为什么家长需要做心理咨询? 情感酒馆的回答 在我看来,这事儿其实挺简单的,咱们得换个角度想一想。孩子出了问题,就像是小树苗长歪了枝条,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去扶正那枝条,对吧?但别忘了,小树苗为啥会歪,土壤、光照、水分,这些环境因素都脱不了干系。家长,就是那片滋养孩子的土壤,他们的心情、态度、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轨迹。所以,当孩子遇到难题,家长去做心理咨询,就好比给这片土壤来个全面调理,让小树苗能在一个更健康的环境中重新茁壮成长。 咱们细细说来。首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长久的陪伴者。孩子从小到大,言行举止多多少少都会带上家庭的影子。如果孩子出现了行为或情绪上的问题,往往反映出家庭互动模式中可能存在的某些不和谐。家长通过心理咨询,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深层次的家庭动力学,发现并调整那些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 再者,育儿之路,难啊!家长们自己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工作、生活、孩子教育,哪一样都不轻松。长期处于这种高压之下,家长的心理状态难免会受到影响,焦虑、抑郁这些情绪悄无声息地就找上门来了。试想,一个心里藏着千斤重担的家长,怎么有足够的心力去耐心引导孩子呢?做心理咨询,就是给家长一个释放压力、自我疗愈的机会,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喘息,恢复活力,这样才能更有爱、更理智地面对孩子的挑战。 还有,心理咨询不仅仅是“治疗”,它更像是一次心灵的启迪之旅。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学习到更多科学的育儿知识,比如情绪管理、有效沟通的方法,以及如何设置合理的期望值等。这些技能,不仅对孩子有益,也能帮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升整个家庭的幸福感。 而且,你得承认,有时候咱们大人也需要被“看见”。在心理咨询师面前,家长可以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困惑、挫败感,甚至是恐惧。这种被理解和接纳的感觉,对于缓解家长的心理压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家长感到自己也被关注和支持时,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自然也会变得更加温柔和包容。 最后,别忘了,家长的改变,往往是孩子改变的开始。当家长通过心理咨询变得更为成熟、稳定,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会发生积极的变化。这种正面的转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教会他们如何面对困难,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促进孩子的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 总而言之,家长去做心理咨询,不是因为有问题,而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这是对家庭的一种投资,也是对未来的负责。在爱与理解中成长的孩子,才能拥有更加坚韧的翅膀,飞向属于他们的广阔天空。所以,别犹豫,给自己一个机会,也给孩子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情感酒馆)

封面图片

心理咨询师可以在咨询中哭泣吗?

心理咨询师可以在咨询中哭泣吗? 田凯的回答 心理咨询师可以在咨询中哭泣。 但需要留意,哭泣时不能陷入自己的悲伤情绪中忽略访客,要给访客留出心理空间。咨询师在听到某些悲伤情景时,会产生两类反应,一种是自己的基本情绪,这是做为人的自然反应;还有一类是被激活的移情反应,这是需要面对的议题。 自己常常很难区分这两者区别。 咨询师的哭泣应尽量节制,不干扰访客的表达。尽量让访客的注意力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被咨询师吸引。访客可能会对咨询师的表达有反应,比如对哭泣的咨询师,访客可能感觉到不好意思或者是感觉到歉意,这是需要工作的。 背后可能蕴含情感的过度压抑。 咨询师要处理很多矛盾的信息。这对咨询师的自体感提出了较高要求。比如,在听到悲愤的信息时,咨询师不仅仅要感受这些信息带给访客的体验,同时还要消化过滤这些信息,从中发现这些信息的意义、对访客的潜在价值、并酌情在何时反馈。 咨询师并不适合“原封不动的直接表达情绪”,即使和访客同频在深水中,也需要有稳定的自体站在岸上,这对咨询进展很重要。 有很多方式可以更好的代替哭泣,但无论是哪一种,还是要看是否适合咨询师本人。在很多咨询情景下,没有什么比内外一致的真诚更让人感觉到温暖和力量。比起出声哭泣,咨询师亦可以通过沉默、叹息、眼中饱含泪水、眼眶红了更节制的方式替代直接。 一方面感受到悲伤的情景,一方面要考量访客的最大利益。 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对自己成长会是巨大且“革命性的”,随着工作进展,咨询师常常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这会引发改变的动力。而这些改变往往是趋向完整圆满人格的。我们总是为过去所影响,当下的一切念想又直接影响未来。 咨询中一个重要的启发是,当我们在咨询中触及自己的议题时,内省过去,就会修通过往,从而“斩断”国往对现在的一些不利影响,从而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高品质生活。 咨询师如发现自己经常哭泣,则可能是自己的悲伤被唤醒,投射到当下。对自己过往辛酸和创伤压制隔离时,可能会在看影视作品、读书、看到生活某个情景被激活,产生剧烈的悲伤情绪。也可能在梦境中出现一些情绪反应。 此时,可以尝试和这个悲伤多呆一会儿,看看这个悲伤在告诉自己什么。 情绪和情绪变化是个人成长最好的老师。 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总是在获得更多知识、技能后,变得“不是人”,经历若干成长后,再“重新做个人”,在理性与感性之间,越来越整合与趋向内外一致。这经历了对自己过往缺陷的转化、激活来自内心的勇气、坦然面对外界的挑战与压力。 诸多过程后,成为更高人格水平的人。 2024.6.20 随笔 作者田凯,田凯个人简介,全职心理咨询师/高校心理督导师,心理咨询工作十五年,咨询个案13000+,在知乎分享心理咨询工作经验,关注我的知友可申请观看我最新直播了解最新行业信息。最近一期直播如下: 田凯:田凯直播 |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流派 之前的直播可以私信预约申请看回放: 田凯:田凯 | 我的心理咨询师工作经验直播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田凯)

封面图片

《鹿鸣心理·心理咨询师系列精选(套装14册) - 沙格曼·卡亚金 等 》|简介:本书课程深入讲解了鹿鸣心理·心理咨询师系列精选(

《鹿鸣心理·心理咨询师系列精选(套装14册) - 沙格曼·卡亚金 等 》|简介:本书课程深入讲解了鹿鸣心理·心理咨询师系列精选(套装14册) - 沙格曼·卡亚金 等的核心概念,适合那些希望深入了解该领域的读者。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都能从中获得实用的知识和技巧。通过多种实例分析,帮助你轻松掌握相关技能。 |标签:#课程#鹿鸣心理·心理咨询师系列精选(套装14册)#学习资料 |文件大小:NG |链接:

封面图片

《扪心自问 - 心理咨询美剧天花板 》

《扪心自问 - 心理咨询美剧天花板 》 简介:聚焦心理咨询行业,通过主角的心理咨询案例,深入探讨人们内心的情感、心理问题,展现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人性纠葛与治愈力量,是一部深度剖析人性心理的剧集 标签:#扪心自问#心理咨询美剧#人性心理剧#治愈系美剧 文件大小 NG 链接:

封面图片

《跟李松蔚学心理咨询20讲音频 + 课件》

《跟李松蔚学心理咨询20讲音频 + 课件》 简介:跟李松蔚学心理咨询20讲音频 + 课件是一套由李松蔚讲授的心理咨询学习资料。音频中,李松蔚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讲解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涵盖咨询关系建立、心理问题评估、干预方法等方面;配套课件则对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方便学习者理解和复习。适合心理学专业学生、心理咨询从业者以及对心理咨询感兴趣的人群学习 标签: #心理咨询课程#李松蔚#音频课程#心理咨询技巧#学习资料 文件大小:NG 链接:

封面图片

【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对受心理问题困扰的人来说,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往往是遥不可及的。请不要随意说出「去看咨询师吧」,这往往并不是一个好建议: 1.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对很多人来说过于昂贵,且大多数保险无法报销。 2. 很多人无法承担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所需的大量时间与精力。 3. 很多残障者,偏远地区的人无法找到合适的心理医生。 4. 线上就诊需要稳定的网络环境与合适安全的就诊空间。这两样,很多人并没有,比如身陷有毒家庭环境的人。 5. 对很多人来说,心理问题的根源是歧视:种族歧视,性向歧视,性别歧视,残障歧视等等。此时,治疗师的偏见 / 歧视 / 无知不仅影响到这些人顺利就诊,甚至会加重这些人的心理创伤。 6. 心理治疗发源于对非自闭白人的研究。现有的心理治疗方法,并不一定适合于每一个人。 7. 除了心理治疗外,药物治疗,亲友同事的支持也很重要。「去看咨询师」常常是一个过于简单的建议,不合适随意给出。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