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价格下跌后,「黄牛」不敢屯酒,「茅粉」坚信企稳回升,茅台到底怎么了?未来价格会如何走?

茅台价格下跌后,「黄牛」不敢屯酒,「茅粉」坚信企稳回升,茅台到底怎么了?未来价格会如何走? 王克丹的回答 茅台的双重金融属性,一个是酒本身就存在投资属性,大量的囤积者本身就不是消费群体,而是期待低屯高出,另一个是股票本身就是投资品,且做的非常成功,比科技企业还厉害,主要是高附加值带来巨额利润。但任何投资品都不可能永远涨,哪怕需求强势,至少也会出现波动,投资过热就会推动价格超过其本身价格的上涨,而市场恐慌又会打击信心,出现存量的高位抛售。 至于所谓的信仰,这东西非常脆弱,在利益面前根本不堪一击,比如房地产前几年的信仰多么坚定,有一百种原因可以支持房价不跌,所谓的房价永远涨,但真等涨不动开始下跌的时候,你去看看原来的投资者,抛售的比谁都快,价格联盟?扯淡,都是想着把自己手里的投资品尽快的变现,尤其是较早低价购入的群体,成本本身就比较低,就是大打折扣也是赚的,预期收益如何变成实际收益才是关键。 金融心理还真就是想通的,刚好对应很多参与者: 1)真正消费的群体,这类往往是商用和送礼,具有切实的消费需求,但也往往对价格较为敏感,要么饥饿营销,这种适用于涨价周期,一说市场要涨价反而提前囤积,对于这种耐放消费品,会提前透支未来需求,当然目的不是卖出,而是放着慢慢消费。一旦价格下跌,这类消费反而会放缓一些,除非没办法,在下行趋势显著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推后购买,就会便宜一些。 2)投资者,在下行周期自然会更加谨慎,当然也不排除有信仰者,但大方向会让投资需求放缓,茅台信仰或许根本就不存在,只是有利可图的时候就变成坚定的拥护者,一旦自己利益受损,即刻就会站到抛售的一方,进一步加剧市场供给的抛售恐慌。 不可否认,茅台的社会认同依旧存在,所谓的商业需求,服从性测试亦或者腐败问题,需求还是那个需求,也是我国少有的大额稳定奢侈品税征收工具,得亏贵州有个茅台,否则照他们那举债花钱能力,估计债务问题早就爆了,2000亿左右的无偿划转加每年几百亿的税收,也经不住地方霍霍的。但需求归需求,供给这块不止是茅台收紧供应能左右的,就和地方短期想通过限制土地供应降低房地产供给一样,市场投资的太多了,都想击鼓传花的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但任何投资品都会出现投资过热之后的供大于求,以及抛售恐慌,信仰在利益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金融属性高的东西往往很难逃过金融过热和出清周期。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王克丹)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茅台产品价格汇总表【酒水重金聘请茅台集团退休工人师傅调制,飞天茅台酒水最高可达百分百相似度】

茅台产品价格汇总表 【酒水重金聘请茅台集团退休工人师傅调制,飞天茅台酒水最高可达百分百相似度】 各不同版本区别 高仿版本:所有材料都是高仿 半套回收版本:瓶子盒子都是真的,胶帽和标贴仿 全套回收版本:所有材料都是真的,胶帽二次封口!(非打孔酒) 为什么要买高仿茅台? 其实真正的市场上买高仿的人会比买正品的多的多 我总结了几个原因 一是没有渠道买 不是不买 二是可以节约钱 接待啥的用这个一箱节约1两万 一年下来你算算 三是可以捞到钱 很多采购的老板就喜欢这样子 我们合作的大公司很多 他们采购的都是这么玩的 因为拿去接待宴请啥的 又不是每个人都懂茅台 而且我们的酒根本喝不出来 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当然了我们的客户不缺乏买真的消费能力 但是能省就省 是不错的 四就是消费能力跟不上又想装逼的 所以你会发觉 市场上假的就是比真的多 而且还很好卖 】

封面图片

茅台降到多少钱一瓶你才喝?

茅台降到多少钱一瓶你才喝? Super周周周的回答 茅台不是二锅头,降几块钱赶紧去囤货! 茅台的价格波动是多方面原因,但是消费者选择茅台,就一个问题,当下是不是刚需? 比如,公司要做商务宴请,点名就喝茅台,喝好了有单子,喝不好就免谈,那茅台现在降价还是涨价,压根不影响需求,还的去购买! 又或者第一次见岳父岳母,明明打听知道岳父喜欢喝酱酒,茅台这种硬通货,跟未来的人生大事做比较,降价还是不降价,都不会改变入手策略。 你要说降价或者涨价会影响那些自己买来喝的用户,这个确实有道理! 不过影响又非常小,经济基础在那摆着,浮动个一二百,就像买二锅头浮动了一两块,就是这样! 如果你指望那些天天喝二锅头的购买茅台当口粮酒,降到什么价格合适?越便宜当然越好!最好是跟二锅头一个价,这又不太可能。 但是经常接触茅台的朋友,现在已经悄悄开始入手了,批发价都降到2200左右,甚至还要下调,市场价格早就跌破3000,现在很多渠道都有2500左右的茅台! 毕竟金融茅不是白叫的!趁现在茅台股价跌进1500,市值跌破2万亿,飞天茅台跌进2500,可能就要到达一个价值洼地,一手茅台股票买不起,一两箱飞天茅台还是买的起,共同的期望,就是未来还有更高的升值空间! 只选值得买的好物,您的点赞和关注就是更新的最大动力,感谢关注 @Super周周周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Super周周周)

封面图片

第一财经 - 直播区<b>钢价现企稳回升迹象 |</b> 5月下旬以来,钢材期货产品螺纹钢、线材以及热轧卷板价格均出现企稳回升的

第一财经 - 直播区 <b>钢价现企稳回升迹象 |</b> 5月下旬以来,钢材期货产品螺纹钢、线材以及热轧卷板价格均出现企稳回升的迹象,这是否意味着钢铁行业已经走出“至暗”时刻?厦门...| #财经 #新闻 #资讯

封面图片

茅台降到多少钱一瓶你才喝?

茅台降到多少钱一瓶你才喝? 叶泊枫的回答 降价? 我跟你说,越降价越幻灭,越降价越没人喝! 喝茅台的不就是喝个贵,喝个面子,喝个氛围,喝个地位尊崇么? 谁喝茅台是喝性价比的? 讲性价比,那玩意儿成本才80多块(上市公司年报),品牌溢价高得吓人,有个毛的性价比。 讲口感,高情商说法是见仁见智,但我低情商,我讲话很难听,你之所以觉得茅台好喝,就是因为它贵,给了你一种“一分钱一分货”的心理效应。 实际上,它的贵,并不是因为生产过程多精良,纯纯是因为营销和炒作,两千多块钱/瓶的售价里,96%都是那些虚头巴脑的成分,你说品出了它两千多的口感,不是装逼是什么? 茅台有三种属性:社交、金融、酒。 这里面,社交属性权重最高,金融其次, 虽然它本质是酒,却是最微不足道的。 如果把茅台放到二锅头瓶子里,不告诉人这是茅台,你再拿着去宴请宾客,你觉得会是什么效果? 所以茅台的主要用途,压根不是用来喝的,题主的这个提问非常不专业。 茅台是用来装的,用来炒的,不是用来喝的。 所以茅台就跟房子似的,越降价,越没人买,大家都是买涨不买跌。 拯救茅价和拯救房价,不能指望普通人用真实需求(喝 /住)去消化,因为真实需求没多少的,不足以支撑这个价格。 讲喝的话,你80块的生产成本,卖我两千,我失心疯才会因为一个味道去消费它,真图味道,又不是没有替代品? 讲住的话,你租金才10w/年的房子,卖我600w,我干嘛不租呢? 600w买国债,存银行,每年的无风险收益是15w(收益率2.5%),10w拿去租房,还剩5w。 重要的是,存款/国债的流动性无敌,持有它们,意味着持有安全感和未来的抄底机会,为什么要去持有流动性低,降价预期强,还收益率奇低的房子呢? 有人问,以前租售比也很低呀,怎么还有很多人买房呢? 因为他买的是涨价预期,根本不是居住需求。 虽然房子有住的功能,很多人也被描述为刚需族,但在涨价预期中,他想的是再不买以后会更贵,而在降价预期中,他想的是,等等看,后面成本更低。 刚需不刚,就是这个道理他的需求强度是和房价起伏高度绑定的,房价涨,他需求就刚,房价跌,他需求就没了,变成了看烟花。 所以哪有什么刚需,都是弹需。 同理,茅台也是如此。 我理解炒家们囤货砸手里的心情,但指望靠大家喝酒,去消化库存,抬升茅价,太异想天开。 茅价有且只有一条路径能够拯救,就是炒家们互相收购,互相抬价。 价格越高,其社交属性和金融属性就越强,大家就更愿意屯,买涨不买跌的逻辑就出来。 现在又是降价,又是鼓噪年轻人去消费,简直本末倒置。 你想想看,领导跟我喝同一款东西,那领导还喝得下去?阶层优越感还显得出来? 装逼就要装到底,我还是喜欢他之前桀骜不驯,对我爱答不理的样子。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叶泊枫)

封面图片

飞天散茅已经跌破2400了,历史仿佛被拉回了四年前2020疫情初期。

#内幕消息 飞天散茅已经跌破2400了,历史仿佛被拉回了四年前2020疫情初期。 白酒是这样,厂家要效益,要回款,于是经销商处于一边滞销一边持续进货的过程中,当资金压力过大,降价求生就成了不得已的选择。如今的各个渠道环节赚取的并不是产品利润,而是为上游减压的特别奖励。 这种依赖奖励求生的现象尽管不正常,但已经成为行业的明规则。 预测在上游产能过剩,下游需求不足,消费品市场持续低迷的2024,茅台的价格还会持续走低。 走到什么时候?也许是2027年。

封面图片

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仅下跌4% 显现企稳信号

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仅下跌4% 显现企稳信号 三星紧随其后,全年以保持盈利性为策略,出货2.254亿台,市场份额20%。小米巩固了第三的位置并且维持了13%的市场份额,出货量达1.464 亿台。OPPO和传音位列第四和第五位,市场份额分别为9%和8%。Canalys高级分析师Sanyam Chaurasia评价道:“新兴市场的复苏引领了下半年的市场反弹,推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跌幅收窄。受益于厂商额外的资源和关注度的倾斜以及大众市场机型的不断推出,拉美、非洲和中东从第三季度开始就显现出较强的恢复动能。同时亚太地区在整体宏观经济情况有所改善的前提下,消费者需求在年末也出现较明显的攀升。传音、小米受惠于这些大众市场的反弹,均在第四季度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同比增长。但是成熟市场,包括中国大陆、欧洲及北美,仍受困于疲软的消费支出及渠道侧投入的减少。展望2024年,新兴市场仍将是大部分厂商谋求增长的战略要地。"Canalys高级分析师朱嘉弢(Toby Zhu)继续评价说:“尽管2023年市场下跌,智能手机厂商的盈利能力都有显著的改善。厂商对自己的经营都保持谨慎,精简开支并聚焦核心市场以应对市场下行。同时,整体库存积压的情况在2023年上半年明显改善,厂商清库存的经营压力减少。最后,零部件及芯片价格在过去一年中处于较低水平,允许厂商提升产品利润空间并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厂商在财务上更有自信能抓住任何萌芽的需求并能支撑更多灵活的激励措施。"朱嘉弢(Toby Zhu)总结说:“2024年,在高端进行端侧AI的投入以及在中低端扩大出货规模将是智能手机厂商并行实施的两大策略。AI将逐步从最初的产品层面的差异化上升至运营及公司层面的整体战略,各智能手机厂商均涉及其中。三星将生成式AI作为长期的产品策略。于此同时中国厂商诸如小米、vivo、OPPO和荣耀等也已率先在本土市场发布具备生成式AI能力的旗舰机型。另一方面,在脆弱的市场环境下,厂商仍将致力于提升出货规模以稳定其市场份额,并维系其在零售渠道和上游供应链内的优先级。大众市场将成为厂商的核心区间,性价比优先和产品的经济性将是短期内的核心产品策略。”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