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常有人追求无视程序正义的结果正义?

为什么经常有人追求无视程序正义的结果正义? 林一五的回答 因为学得比较深了。 虽然这个提问是预设立场的,但是它好在问的是“有人”,而不是“所有xxx的人”,所以我就按照“有人”的角度来答。 关于程序正义,初级念经人经常有一个误解,认为程序正义是结果正义的必要条件,经典的表述是:“程序正义可能得不到真正的正义;但如果连程序正义都无法保障,就更不可能有正义。”这句话的前半句承认程序正义不是结果正义的充分条件,所以我们不必讨论,我们主要讨论后半句“把程序正义当作结果正义的必要条件”这个误解。 我们不念经,我们直接来看判例。 第一个判例:常常被视为程序正义典型案例的辛普森杀妻案,这些年其实在美国那边有非常多的人在反思:辛普森被判无罪到底是程序正义,还是程序不正义? 2017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辛普森:美国制造》里,由当年辛普森的律师以及陪审团成员主动披露了一个事实:在审判期间辩方曾经做过一个公开欺骗陪审团的事情,在杀妻前竭力和黑人社区保持距离、努力和白人交朋友的辛普森,被怀疑杀妻后选择的辩护策略是强调自己的黑人身份、利用当时黑白矛盾争取陪审团里黑人女性成员的同情,为了达成目的,辛普森的律师耍了个滑头,临时说要带陪审团看现场,然后在前一天把辛普森家墙壁上、房间里他和白人的合影全部换成了他和黑人的合影,律师在纪录片里笑着承认自己就是前一天临时换的,陪审员们则承认这些照片对自己影响很大,觉得因为辛普森同为黑人,所以要给他机会,投无罪票。 如果把这个细节也考虑在内,辛普森案显然不能成为程序正义的典型案例,反而属于程序不正义的典型案例。 第二个判例:美国法制史里可能最重要的一个案子,无数法律人心目中确立了美国法律体系优越性、给三权分立的美国司法权搞来宪法审查权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这个案子其实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马歇尔大法官对这个案子的操作完全是耍心眼的政治操作,程序上其实很有问题。我们一般打官司,首先打的是管辖权,即这个法院有没有权限审理这个案件。有,就继续审实质问题,没有,就打回去。然而如果看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判决书,马歇尔大法官一上来先审实质问题,然后最后突然说最高院目前对这个案子没有管辖权。通过这么操作,马歇尔大法官一方面表明了最高院有审查一项法令违不违反宪法的权力(审实质问题),一方面又把烫手山芋丢掉(最后说程序上我们现在没权力管,避免在两党党争中选边站)。 如果从政治技巧的角度看,马歇尔大法官干得非常聪明,十分漂亮。但是如果从程序正义的角度看,这个奠定美国两百多年法律体系的案例,是很有问题的。 用两个小例子简单说明了一下为什么程序正义不是实质正义的必要条件,为什么神话程序正义是错的。下面结合我国的历史说一下我对程序正义的完整态度: 1)程序正义不是正义的充要条件,它很重要,但是现实中存在看似程序正义但最后不正义的例子(辛普森案等),也存在程序不正义但最后可能正义的例子(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等); 2)对我国来说程序正义在某个时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当时很多司法行为存在不规范之处,冤案时有发生,程序正义是司法改革的重要动力之一,这方面可以看一下我们之前写的《景跃进等《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传说中啥都敢讲的大学教材丨读中国计划(二)》里面关于公检法的段落; 3)但是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出现了很多非公权性质的私权性权贵,也出现了很多打着程序正义旗号行不正义之事的讼棍,这时不管是利用法律漏洞,还是因为谁更请得起律师而出现不公时,好像喊一句“程序正义”就能开解了,都是不对的。现实要求我们对程序正义和正义的关系进行再审视。在当下的现实中,已经出现了大量把“程序正义”当作作恶的挡箭牌的案例,比如我们这边和美国都很明显的腐败分子把“程序正义”当安全边界的现象(《不要小瞧金融法律精英啊,魂淡!》)。 所以,现在已经不是无脑喊程序正义的版本了,程序正义现阶段是被玩坏的状态,该到了重新评估一切价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时候了。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林一五)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曼哈顿大陪审团明天下午将投票表决是否起诉川普。必须大陪审团多数人同意,检察官才能起诉。大陪审团起诉程序很拖拉,美国大部分州都已取

曼哈顿大陪审团明天下午将投票表决是否起诉川普。必须大陪审团多数人同意,检察官才能起诉。大陪审团起诉程序很拖拉,美国大部分州都已取消大陪审团制度(加州就没有)。该制度的本意是防止检察官滥权。准备起诉川普的纽约、佐治亚、联邦政府刚好都保留了该制度,如果川普被起诉本最不该有异议。但共和党政客还是要指责检察官滥权,虽然他们很多人是法学院毕业,很清楚大陪审团制度,有比他们更傻的川粉相信了就好。

封面图片

《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

《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 亮点:探讨正义渐行渐远的深层原因,揭示现代社会中的道德困境与人性反思 标签:#社会哲学 #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 #人文社科 更新日期:2025-06-20 18:05:08 链接:https://pan.quark.cn/s/1794abd5784c

封面图片

今天乔治.佛洛依德谋杀案的最后一个案犯被判刑,这个案子就结束了。案犯的结局如下:主犯Chauvin(白人),州案被陪审团定罪,判

今天乔治.佛洛依德谋杀案的最后一个案犯被判刑,这个案子就结束了。案犯的结局如下:主犯Chauvin(白人),州案被陪审团定罪,判刑22.5年;联邦案认罪,判刑21年。从犯Lane(白人),州案被陪审团定罪,判刑3年;联邦案被陪审团定罪,判刑2.5年。从犯Kueng(黑人),州案认罪,判刑3.5年;联邦案被陪审团定罪,判刑3年。从犯Thao(亚裔),联邦案被陪审团定罪,判刑3.5年;州案被法官定罪(放弃陪审团审理),今天判刑4年9月。目前他们都在联邦监狱服刑,可抵州案刑期。

封面图片

佐治亚调查川普犯罪组织的特别大陪审团的调查报告公布,透露出20票赞成、1票反对、0票弃权建议起诉川普(特别大陪审团只有建议权,川

佐治亚调查川普犯罪组织的特别大陪审团的调查报告公布,透露出20票赞成、1票反对、0票弃权建议起诉川普(特别大陪审团只有建议权,川普是后来被普通大陪审团起诉的)。有一个陪审员对所有嫌犯都投了反对票,貌似川粉。川普要寄望于在小陪审团中也混进一个川粉,不然被定罪的概率很高。

封面图片

如果川普被起诉,那也是由曼哈顿普通公民随机组成的大陪审团表决的结果和民选的曼哈顿地方检察官的决定,跟拜登有什么关系?拜登管不了地

如果川普被起诉,那也是由曼哈顿普通公民随机组成的大陪审团表决的结果和民选的曼哈顿地方检察官的决定,跟拜登有什么关系?拜登管不了地方检察官,更管不了大陪审团。以为美国和中国一样,党领导一切,大领导说了算,没有地方自治、法治和司法独立?中美法治的差距有几百年,有啥资格嘲笑美国?

封面图片

2243 #国安法 #不设陪审团 #阳光司法

2243 #国安法 #不设陪审团 #阳光司法 《立场新闻》从法律界消息人士得悉,首宗国安法案件将依据国安法,不设陪审团聆讯。消息又指,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二月初通知被告的法律团队,指决定是考虑「陪审团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聆讯将由三名国安法指定法官审理,有关案件应为去年七一被指驾驶电单车时撞到警员的车手唐英杰,当时他持「光复香港 时代革命」旗帜。 香港的陪审团制度历史悠久,早在 1845 年殖民地政府通过《陪审员与陪审团规管条例》,确立英式陪员制度在港执行的 176 年历史。《基本法》第 86 条亦明文规定「原在香港实行的陪审制度的原则予以保留。」在司法机构的网页中,亦指「陪审团制度是香港法律体制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被告人会在法庭内由社会其他人士来审判。」 但去年六月由北京单方面颁布实施的国安法,却写明涉及国家安全的案件,可以不设陪审团。根据《国安法》第 46 条,高等法院原讼法庭进行的,就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提起的刑事检控程序,律政司长可基于保护国家秘密、案件具有涉外因素,或者保障陪审员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等理由,发出证书指示,相关诉讼毋须在有陪审团的情况下审理。 报导全文: https://bit.ly/2MBvizL #立场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