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理论物理学进步缓慢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是数学知识不足还是物理情景理解不当造成的?哪个是主要因素?

现代理论物理学进步缓慢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是数学知识不足还是物理情景理解不当造成的?哪个是主要因素? 拉格朗日的忧郁的回答 首先现代物理进步是否缓慢?相比于科学革命的1900-1930和之后蓬勃发展的半世纪来说,确实缓慢。 但科学研究的常态就是这样,如果没有科学革命或者范式转移发生,现有范式内进行研究和小幅度突破通常经常就是个水磨工夫。上个世纪那种突飞猛进反而不是常态,上世纪那种科学进展迅猛,从理论的角度来说是相对论革命和量子力学革命给整个物理学界搞来了足够深挖几十上百年的金矿,只要你早点凑进去,编个简单模型用量子力学算一下,往往就能有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式或者名词。 如今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低垂的果实基本被摘完了,曾经的富矿现在逐渐枯竭。更高能标的物理无法通过不断提高加速器能标来看到,更大尺度的物理(如黑洞之类)逐渐需要间接观测和模型拟合来理解。新的无法理解的实验现象批量出现在凝聚态的强关联物理中,但我们始终没有找到正确的路线去处理,这大概就是现状。 至于原因,我还是倾向于理解不到位,有一个我很在意的问题是理论经常凑参数去对实验数据,实验和数值经常胡乱使用条件不一定适合的理论进行计算,表面上好的数据可能并不利于我们理解。至于数学,也重要,新物理也许需要恰当的数学进行表述,不过可能问题关键还是怎么理解吧。 希望有朝一日能再次遇到新的科学革命,然后能进去凑凑热闹。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拉格朗日的忧郁)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泡利物理学讲义 》

《泡利物理学讲义 》 简介:由著名量子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泡利整理的经典课程资料,系统阐述了20世纪初期理论物理的革命性进展。内容涵盖量子力学、相对论及粒子物理,以严谨的数学框架揭示微观世界规律,穿插对海森堡、玻尔等同时代科学家的学术讨论,展现了物理学范式转变的关键思维过程。 亮点:将深奥的理论突破转化为逻辑连贯的教学体系,既保留原始论文的创造张力,又通过重构数学表述增强可读性。特别收录与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通信讨论,呈现科学争议的思辨之美。 标签:#量子力学 #理论物理 #科学史 #经典教材 #学术思辨 #科学家讲坛 链接:

封面图片

编辑推荐:《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得主揭秘宇宙为何以数学的语言书写而成。 数学家与物理学家的百年纠葛奠定了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前沿,为未

编辑推荐: 《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得主揭秘宇宙为何以数学的语言书写而成。 数学家与物理学家的百年纠葛奠定了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前沿,为未来探索宇宙指明了方向。 马丁•里斯及众多业内人士倾情推荐;《自然》《华尔街日报》《柯克斯书评》《科学美国人》《书单》推荐好评。 不用公式也能讲清楚的科学发展史,探索物理与数学前沿发展的未来 内容简介: 从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到量子力学大师保罗•狄拉克,众多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都因这样的问题而困惑不解:为何物理学家为描述现实世界而创造出的理论会与数学家以自己的纯粹思想构造出来的数学结构殊途同归?为何宇宙碰巧就是以数学的语言书写而成的?事实上,这种现象正是物理学家维格纳所说的“数学在自然科学中不合理的有效性”。 在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物理和数学时而并驾齐驱,时而渐行渐远。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越发意识到这两门学科交叉的意义。在数学与理论物理学紧密合作的领域已经结出累累硕果,两门学科的发展也互为补充和促进。 在未来,人类可能无法通过实验来证实物理理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未来的理论物理学研究进展可能会以千年为尺度,不再会有20世纪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样全方位的革命性理论。但有了高等数学这一新武器的帮助,在长远的时间尺度上,我们仍可以认为理论物理学的前途是光明的。 作者简介: 格雷厄姆•法梅洛,英国理论物理学家、知名传记作家和科普作家,伦敦自然博物馆资深研究员,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士,美国东北大学兼职物理教授。作品《量子怪杰:保罗•狄拉克传》获2009年科斯塔传记奖、《洛杉矶时报》科技图书奖、《理论物理》年度图书奖,以及《自然》年度图书奖。 #数学 #物理 #科普 #科学 #通俗读物

封面图片

《1.物理学科普书籍合集 》

《1.物理学科普书籍合集 》 1. 《时间简史》 简介:探讨宇宙的起源、黑洞及时间本质,以通俗语言阐释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前沿理论。作者霍金将复杂概念转化为大众可理解的比喻,展现人类对宇宙认知的探索历程。 亮点:打破科普书晦涩印象,用故事性叙述揭示宇宙奥秘;涉及“奇点定理”“霍金辐射”等开创性理论。 标签: #物理学史 #宇宙学 #霍金 #时间简史 #科普经典 2.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简介:以小说笔法还原量子力学发展史,从普朗克、爱因斯坦到哥本哈根学派,展现科学巨擘的思想碰撞与颠覆性发现。 亮点:用“武侠对决”比喻学术争议,幽默解析“薛定谔的猫”“量子纠缠”等概念;附赠漫画图解降低门槛。 标签: #量子力学 #科学史 #幽默科普 #人文视角 #豆瓣高分 3. 《从一到无穷大》 简介:从数字、时空到微观粒子,串联数学、物理、生物领域的核心概念,构建跨学科知识网络。通过日常现象引出相对论、熵增等理论。 亮点:1947年经典再版,融合科学史与思想实验;用“龟背上的世界”比喻多维空间,生动具象。 标签: #通识教育 #跨学科 #经典再版 #思维拓展 #长销书 4. 《费曼物理学讲义》 简介:诺贝尔奖得主费曼的课堂实录,重新解构力学、电磁学等基础物理框架,强调“理解本质而非公式”。 亮点:包含“费曼学习法”实践案例;用“橡皮筋与能量守恒”等生活实验阐释原理,培养直觉式思维。 标签: #物理学基础 #教学革新 #费曼 #讲义 #思维训练 5. 《现实不似你所见:量子引力之旅》 简介: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到圈量子引力理论,梳理人类对“物质本质”认知的演变,探讨时空是否由微粒构成的终极问题。 亮点:作者罗韦利以哲学视角解读前沿理论;用“柏拉图洞穴”隐喻科学认知的局限性,引发思辨。 标签: #量子引力 #科学哲学 #罗韦利 #人文思考 #中信出版 6. 《物理学的困惑》 简介:聚焦弦理论争议,剖析当代物理学在统一相对论与量子力学过程中的瓶颈,反思“超对称”“多重宇宙”是否为科学假设。 亮点:直击学术圈内部分歧,收录丘成桐等学者的辩论;提出“科学需要可证伪性”的批判视角。 标签: #理论物理 #弦理论 #科学反思 #争议话题 #理想国出品 - 内容特色:每本书均以核心理论为锚点,结合科学史叙事与生活化类比,兼顾深度与可读性。标签设计突出学科领域、创作特色及版本背景,便于读者按兴趣筛选。 链接:

封面图片

《李淼生动解读三体物理学 理论物理学家文津图书奖得主解读三体 》 | 简介:理论物理学家李淼凭借专业知识,对科幻巨作三体进行深度

《李淼生动解读三体物理学 理论物理学家文津图书奖得主解读三体 》 | 简介:理论物理学家李淼凭借专业知识,对科幻巨作三体进行深度解读,从物理学角度剖析小说中的科学概念和理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三体中的科学内涵,感受科幻与科学的魅力 。| 文件大小 NG | 链接: |标签: #三体解读 #物理学 #科幻文学

封面图片

《数学物理学百科全书 》

《数学物理学百科全书 》 简介:该领域权威参考工具,系统整合数学与物理学的交叉理论与方法,涵盖微分几何、量子场论、弦理论等前沿方向。内容强调公理化推导与实验验证的结合,提供从基础概念到高深模型的层级化知识体系,附有大量公式图表及历史背景注解。 亮点:①诺奖得主参与编撰,确保学术深度 ②每章含跨学科应用案例 ③独家收录未发表手稿节选 ④提供动态数学符号交互式电子附录。 标签:#数学物理 #理论物理 #跨学科研究 #学术工具书 #Springer出版 链接:

封面图片

《.地球物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简介:通过物理方法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物质性质及动力学过程的学科,涵盖地震波分析、重力场测量、地磁场变化等领域。其应用包括资源勘探、自然灾害预警及行星演化研究,借助数学建模和实验技术揭示地壳运动、火山活动等机制。 亮点:结合观测数据与理论模型,推动能源开发与环境监测;利用卫星遥感和数值模拟技术提升预测精度,为地质工程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标签:#地球科学 #能源勘探 #自然灾害 #卫星遥感 #数值模拟 链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