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发现了至今最早最遥远的星系

天文学家发现了至今最早最遥远的星系 天文学家使用韦伯望远镜(JWST)发现了至今最早最遥远的星系。当时宇宙还是婴儿期,其存在时间是大爆炸之后 2.9 亿年。新星系被称为 JADES-GS-z14-0,直径约 1600 光年。天文学家表示,这一发现证明在大爆炸 3 亿年后明亮的星系已经存在,而且比预期的更常见。星系形成模型将需要解决宇宙早期如此巨大、如此明亮星系的存在问题。JADES-GS-z14-0 的红移值高达 14,距今 135 亿年,而宇宙的年龄是 138 亿年。 via Solido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天文学家实时观测黑洞的苏醒

天文学家实时观测黑洞的苏醒 2019 年末,此前不显眼的室女座星系 SDSS1335+0728 突然变得明亮许多。天文学家随后利用太空和地面望远镜跟踪了其亮度变化。根据发表在《Astronomy & Astrophysics》期刊上的研究,天文学家认为我们正在实时目睹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的苏醒。超新星爆发等天文现象会让星系变得明亮,但通常只会持续几十天,最多数百天,而 SDSS1335+0728 的变亮持续至今,已有四年多时间,还在越来越亮。该星系距离地球 3 亿光年,2019 年 12 月加州 Zwicky Transient Facility 天文台观测到了它突然变亮,后续观测发现其中红外波长亮度增加了一倍,紫外线亮度增加了四倍,X 射线范围亮度至少增加 10 倍。变亮原因被认为是“活跃星系核”的形成,即星系中心的巨大黑洞在消耗周围的物质。 via Solidot

封面图片

天文学家发现已知质量最大的黑洞

天文学家发现已知质量最大的黑洞 天文学家发现了可能是已知质量最大的黑洞,其质量大约为太阳质量的 300 亿倍。研究报告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简称RAS)期刊上。天文学家是利用引力透镜和超级计算机模拟发现这个巨无霸黑洞的。该黑洞位于星系团 Abell 1201 中的一个星系,虽然巨大无比但并不活跃,也就是它没有吞噬太多周围的物质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论文主要作者 James Nightingale 博士称,此前发现的绝大多数超大质量黑洞都处于活跃状态,引力透镜让研究此类不活跃巨型黑洞成为可能。 来源 , ,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天文学家用韦伯望远镜揭开宇宙最古老低质量星系的秘密

天文学家用韦伯望远镜揭开宇宙最古老低质量星系的秘密 罗格斯大学的天文学家利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研究了沃尔夫-伦德马克-梅洛特星系,揭开了宇宙早期恒星形成的历史。他们的发现为星系如何演化以及温度在恒星形成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资料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面向宇宙的“考古发掘”艺术与科学学院物理与天文学系助理教授克里斯汀-麦奎恩(Kristen McQuinn)说:"通过如此深入的观察和如此清晰的观察,我们已经能够有效地回到过去,基本上是在进行一种考古挖掘,寻找宇宙历史早期形成的低质量恒星。"她领导的这项研究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报》。McQuinn认为,罗格斯大学高级研究计算办公室管理的Amarel高性能计算集群使研究小组能够计算银河系的恒星发展史。这项研究的一个方面是将一次大规模计算重复600次。她补充说,这项重大计算工作还有助于确认望远镜校准和数据处理程序,这将使更广泛的科学界受益。WLM星系部分区域的两幅景象,一幅由美国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左),另一幅由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图片来源:Science:NASA, ESA, CSA, IPAC, Kristen McQuinn (RU), Image Processing:Zolt G. Levay(STScI),Alyssa Pagan(STScI)低质量星系的重要性麦奎恩对所谓的"低质量"星系特别感兴趣。因为它们被认为是早期宇宙的主宰,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它们来研究恒星的形成、化学元素的演化以及恒星形成对星系气体和结构的影响。它们很微弱,分布在天空中,构成了本地宇宙中的大多数星系。像韦伯望远镜这样先进的望远镜让科学家们能够近距离观察它们。WLM是德国天文学家马克斯-沃尔夫(Max Wolf)于1909年发现的一个"不规则"星系,这意味着它不具有明显的形状,如螺旋形或椭圆形,瑞典天文学家克努特-伦德马克(Knut Lundmark)和英国天文学家菲力伯特-雅克-梅洛特(Philibert Jacques Melotte)于1926年对它进行了更详细的描述。它位于本星系群的外围,本星系群是一个哑铃状的星系群,其中包括银河系。麦奎因指出,由于位于本星系群的边缘,WLM免受了与其他星系交融的破坏,使其恒星群处于原始状态,有利于研究。天文学家之所以对WLM感兴趣,还因为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复杂星系,拥有大量气体,能够积极地形成恒星。WLM 银河系中的恒星形成为了了解银河系恒星形成的历史即恒星在宇宙不同时期的诞生速度,麦奎恩和她的团队利用这架望远镜煞费苦心地将包含成千上万颗恒星的天空区域归零。为了确定恒星的年龄,他们测量了恒星的颜色(代表温度)和亮度。麦奎因说:"我们可以利用我们对恒星演化的了解,以及这些颜色和亮度所表明的情况,基本上确定星系恒星的年龄。"研究人员随后对不同年龄的恒星进行了计数,并绘制出了宇宙历史上恒星的诞生率。以这种方式对恒星进行编目向研究人员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WLM 产生恒星的能力在起伏。研究小组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科学家们早些时候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所做的评估,这些观测结果表明,在宇宙历史的早期,该星系曾在30亿年的时间里产生过恒星。它停顿了一段时间,然后又重新点燃。她相信这种停顿是由早期宇宙的特定条件造成的:"那时的宇宙真的很热。我们认为,宇宙的温度最终加热了这个星系中的气体,使恒星的形成一度停止。冷却期持续了几十亿年,然后恒星形成再次开始。"这项研究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早期发布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指定科学家与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展研究,旨在突出韦伯的能力,帮助天文学家为未来的观测做好准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 2021 年 12 月发射了韦伯望远镜。这个大型镜面仪器在距离地球一百万英里的地方围绕太阳运行。科学家们争先恐后地在望远镜上研究一系列课题,包括早期宇宙的状况、太阳系的历史以及系外行星的搜寻。麦奎因说:"这项计划将产生许多尚未完成的科学成果。"相关文章:韦伯望远镜在极端恒星环境中发现生命的前身:水和简单的有机分子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起源:NASA天文学家的万物解答》

《起源:NASA天文学家的万物解答》 简介:本书系统解析起源:NASA天文学家的万物解答的核心内容,并结合实用案例帮助读者加深理解。内容涵盖其发展历程、关键概念及实际应用,提供深入的知识探索路径。适合对该主题有兴趣的学习者,帮助拓宽视野并提高专业素养。 标签: #起 #起源:N #知识 #学习 文件大小:NG 链接:

封面图片

天文学家在附近恒星发现三颗超级地球

天文学家在附近恒星发现三颗超级地球 天文学家在附近的一颗恒星周围发现了三颗候选行星。恒星 HD 48498 是一颗橙矮星,距离地球约 55 光年。天文学家在其周围发现了三颗候选行星,它们都属于超级地球,围绕母星一周分别为 7、38 和 151 个地球日,其最小质量范围在地球质量的 5 到 11 倍之间。三颗候选行星都位于恒星的宜居带,即其表面条件适合液态水存在,因此也可能允许生命存在。 via Solidot

封面图片

澳州天文学家发现迄今成长最快的黑洞

澳州天文学家发现迄今成长最快的黑洞 澳大利亚科研人员称发现了迄今已知成长最快的黑洞,它每天吞噬掉的物质质量相当于一个太阳。 新华社星期二(2月20日)报道,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日前在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这个黑洞的质量高达太阳的170亿倍,距离地球超过120亿光年。 欧洲南方天文台发布的公报指出,这个黑洞所在的类星体代号为J0529-4351,不仅是迄今观测到的最明亮类星体,也是迄今观测到的最明亮天体。 据介绍,这个黑洞的吸积盘直径达7光年,超过太阳系到其相邻恒星系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的距离。 论文第一作者、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研究学院副教授克里斯蒂安·沃尔夫说,这个黑洞“令人难以置信的成长速度意味着光和热的大量释放”,因此它所在的类星体也成为“宇宙中迄今已知的最明亮物体”。 事实上,J0529-4351一直掩藏在“众目睽睽之下”。之前,研究人员利用电脑模型分析欧洲航天局“盖亚”空间探测器采集的相关数据时,错将J0529-4351识别为一颗恒星,直到最近通过地面望远镜观测才将其确定为类星体。 类星体是活动星系核,由其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所驱动。当黑洞周围的气体被吞噬时会形成漩涡状吸积盘,巨大的引力势在吸积盘上得以释放,转化为热能和电磁辐射,使得类星体异常明亮。 2024年2月20日 10:09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