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央行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王克丹的回答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美国的硅谷银行,大家吐槽比较多的就是美国自己的银行,大量购买自己国家信用最高的国债,然后资不抵债破产了,这就涉及到国债虽然信用最高,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亏损的可能,尤其是利率水平大幅度波动的时候。 2020年美国开启了史诗级的救市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美联储两次就打光了子弹,开启无上限的量化宽松,贷款越多,存款自然也越多,这也是货币供应激增的原因,而银行拿着这么多存款,干什么呢?大量配置了国债和MBS之类的资产,如果市场利率不存在巨大的波动,持有到期就是稳定的收益。 然而随着通胀的上行,拉高了市场的名义利率,抑制通胀而被迫进入高强度的加息周期,国债和MBS定价对利率非常敏感,利率走高则定价下降,这就导致了银行的大规模浮亏,这一浮亏不要紧,一旦市场开始把钱取出来投向其它更高收益的地方,这就是挤兑,硅谷银行就得含泪割肉出售资产,浮亏变成实际亏损,也就出现了大家经常调侃的美国银行购买自己国家信用最高的资产而破产的案例。 而我国现在什么情况?随着利率持续走低,且只要预期未来利率继续走低,或者维持相对地位,国债套利空间也非常大,债市热度极高,基本都是秒空,且记账式国债主要面向机构,少部分面向风险承担能力较强的个人,为什么大家如此热衷于国债投资,肯定不止是那点一年两次的结息,还有市场利率走低下,会推高国债的定价,从而创造套利空间,机构能不去疯狂配置,且大部分都是金融机构,定价走高,有的三十年期国债直接飙升25%,转头就能套利,导致了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债牛也会挤压其他资产的投资。 这里面既有理性的避险需求,也有非理性的套利需求,光这个事情央行今年以来都警示过很多次了,但市场预期已经形成,甚至看空未来几十年的增长预期,热度可能比当时硅谷银行更疯狂的配置此类资产,或许这些金融机构比大部分人都更加悲观于未来的经济增速,千万别觉得写点东西就能唱空经济,这些金融机构是拿真金白银的压未来经济低增长。 央行警示过几次依旧没有效果,也就有了现在的干预措施,从一级市场借入,在二级市场抛售,以增加供给的方式干预二级市场的价格,从而将国债价格打下来,你没有看错,央行自己做空国债,这也是今天债市跳水的原因,将收益率拉起来,并且给市场以预期,让大家不要过度投资债市,属于央行通过市场操作,调节资金在债市和其他投资方向的配置,央行也只是执行其此前关于稳定国债收益率的计划而已,和大放水根本就没什么关系。 当然市场力量现在看来也并不弱,不管是金融风险,还是对于降息的预期依旧强力,央行扭转市场过热肯定有作用,但经济增速目标和预防金融风险,还是要降息的,也就导致了债牛可能不会轻易停下来。 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王克丹)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将向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

中国央行将向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将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分析认为,此举预示着中国央行将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星期一(7月1日)在央行官网公告,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 综合彭博社和路透社报道,交易商和分析师认为,中国央行此举是为稳定国债收益的下滑,并预示着央行将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 中国央行上述消息出街后,10年和30年期国债收益上升近四个基点。 彭博社报道引述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说,此举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可能最快本周就在公开市场开展国债卖出操作。在10年国债收益率降至历史低点之际,卖出国债有利于稳定长债利率,防范利率风险。 中国央行主管媒体《金融时报》5月底发文称,央行会在必要时候卖出国债,表明央行将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管理流动性。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6月19日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说,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债券市场的规模和深度逐步提升,央行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投放基础货币的条件逐渐成熟。央行正与财政部加强沟通,共同研究推动落实。这个过程整体是渐进式的,国债发行节奏、期限结构、托管制度等也需同步研究优化。 他说,把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而是将其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既有买也有卖,与其他工具综合搭配,共同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2024年7月1日 3:26 PM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已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债券借入协议

中国央行已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债券借入协议 该消息发布后,国债期货应声下跌。数据显示,截至10:15,国债期货全线飘绿。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0.25%,10年期主力合约跌0.10%,5年期、2年期主力合约跌0.06%、0.02%。现券方面,30年期国债活跃券230023收益率上行约2基点,成交在2.4760%;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04收益率上行约1基点,成交在2.2690%。7月1日,人民银行发布消息表示,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当日,国债期货走出“过山车”行情,30年期、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在上午创历史新高后急速下跌,当日收盘分别跌1.06%、0.37%。“这预示央行进入稳债市实操阶段,将对市场流动性和债券市场供给构成影响,叠加国内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加快,将有助于为长债市场降温。随着国内经济延续稳步复苏态势、国债供给增加等,预计债券利率有望回归合理区间。”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说。业内专家也普遍认为,央行此举将有力维护债券市场稳定,避免市场非理性波动并防范潜在风险。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央行通过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可以快速获得国债持仓,进而在二级市场上出售,压低国债市场价格,推升相关国债收益率。“央行是在有意引导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在政策不断引导下,市场会对利率产品进行更为合理的定价,长期国债收益率最终会回到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的合理区间。”光大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旭说。近段时间以来,央行已多次提示债券市场蕴含的风险。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近期召开的2024年第二季度例会提出,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发挥央行政策利率引导作用,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同时,在经济回升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此外,广发证券宏观分析师钟林楠表示,这一操作不能代表货币政策方向变化。逻辑上要适度引导长期利率抬升,收紧流动性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这样利率曲线会整体被抬升;目前操作相当于调整利率曲线形态,说明央行希望兼顾多重目标。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据报已就国债借入与两国有大行达成意向

中国央行据报已就国债借入与两国有大行达成意向 知情人士说,中国央行已初步选定两家国有大行开展借入国债操作,这可能是该行为冷却市场涨势迈出的一步。 彭博社星期四(7月4日)引述知情人士称,中国央行已与中国工商银行签订借券协议,并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沟通借券事宜。目前暂不清楚央行是否与其他银行也达成协议,或计划于何时以何利率水平借入多少债券,也不清楚它是否会提供任何担保证券。 此前,中国央行星期一(7月1日)公告,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 彭博社报道,央行在基准国债收益率跌至历史新低之际宣布这一消息,令外界猜测它可能在囤积国债以便日后卖出,以平抑过热的市场。 中国央行几个月来一直在给债牛行情降温,以推高收益率;投资者则热烈讨论这一策略在实践中将如何操作。买卖国债也可能是央行流动性管理工具箱的一部分。 此举或能为国债收益率筑底,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及对降息的押注已让中国国债收益率创下新低。贷款需求疲软之际,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裕也推动了债券收益率的下跌,政府为加码财政刺激增加举债也没能吓退债券买家。 2024年7月4日 11:44 AM

封面图片

财政部:支持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逐步增加国债买卖

财政部:支持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逐步增加国债买卖 财政部表示,要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金融改革的协调配合,完善基础货币投放及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另外亦将研究扩大政府债券柜台销售品种及规模。人民日报刊登财政部的文章指,当前积极财政政策要与稳健货币政策协调,打好逆周期及跨周期调节的组合拳,在扩投资、促消费、稳出口等方面形成合力。财政部说,要完善境外主权债发行长效机制、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畅通利率传导机制、更好发挥国债孳息率曲线定价基准作用等。此外,要统筹运用政策性金融、融资担保等工具,撬动更多资金服务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另外,财政部指出,将完善资本市场税收制度,健全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著力优化直接及间接融资、股权及债权融资比例关系等。 2024-04-23 08:58:10

封面图片

周二债市反弹后,周三早盘各期限国债收益率在平盘附近略偏强震荡。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延续地量,本周前三日已累计净回笼 5940

周二债市反弹后,周三早盘各期限国债收益率在平盘附近略偏强震荡。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延续地量,本周前三日已累计净回笼 5940 亿元,流动性仍保持宽松,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继续小幅回落,7 天期品种在政策利率附近徘徊。1 年期 AAA 评级同业存单利率降至 2022 年 9 月来低点,亦印证银行体系资金充裕。1 天期回购利率下跌 2.44 个基点,报 1.6830%;7 天期回购利率下跌 0.57 个基点,报 1.7873%。

封面图片

官媒:中国央行很可能在必要时卖出国债

官媒:中国央行很可能在必要时卖出国债 中国央行主管媒体发文说,央行会在必要时候卖出国债,表明央行会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管理流动性。 中国央行主管媒体《金融时报》星期四(5月30日)发文,并引述一名不具名人士说,中国央行目前不会购买国债,收益率下降意味着现在并非买入的好时机。债券收益率与价格走势相反。 这名人士说,相反,如果银行存款大量分流债市,无风险资产需求进一步增大,中国央行应该会在必要时卖出国债。 文章引述另一名业内人士说:“一些投资机构开始预期央行可能会通过购债行为向市场注入资金流动性以刺激经济增长与通胀回升,于是他们计划大手笔买入长期国债待涨而沽,但这反而会导致更大范畴的资金空转。” 这名人士说,央行近期多次表态,表明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国债交易操作是双向的,并不是一味买入,也可以择机卖出,市场预期已出现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称,在多位债券投资机构人士看来,这暗示若大量资金流入债券市场导致长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走低,央行很可能在必要时卖出国债,力挺长期国债收益率回升,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预期“匹配”。 就在一个月前,中国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明,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 报道称,今年以来,中国中长期债券收益率下行较为明显,30年期国债收益率运行至2.5%下方,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创20年来最低。 针对一季度国债收益率的阶段性下行,央行曾回应指出:“长期国债收益率主要反映长期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预期,同时也受到无风险资产相对缺乏等因素的扰动。” 2024年6月1日 4:23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