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看书吗?为什么?伊文的小天地的回答

你还看书吗?为什么? 伊文的小天地的回答 在看,因为读书让我感觉快乐。 昨天开始在看于娟的《此生未完成》。 作者是一位博士生,刚刚开始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时候,突然检查出乳腺癌还是晚期,这本书相当于一本在上海瑞金医院过程中的故事。 读书让我感受快乐,不是说开心那种快乐,而是可以他们让自己有共鸣或者帮助自己有所成长的快乐,无论是在意识层面,还是在技能层面的快乐都算。 《此生未完成》这本书是一名病号写的,最近我也在病房陪床,感受到一些作者描写出来的情形。 但毕竟实际情况不一样,所见所感是无法完全相同的,但是作者的书让我对于生死之外的事情看得淡了一些,也让我更加铭记,不要轻易或者不要对别人的生活和决定随意评论。 记得刚看完的一个故事,化名小瑞的一个年轻妈妈,与丈夫恩爱,夫妻俩也一直很想要孩子,好不容易喜得宝贝,怀孕五个月的时候,发现自己乳房变化异常,去检查发现是乳腺癌中晚期,医生劝她让她早治疗,但是她说服医生,先生完孩子再治疗,她说她想要做个完整的女人。 “只有生了孩子,才能做一个完整的女人”有些人被这句话裹挟,结婚生子一辈子被束缚,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也很生气 只是,看到后面小瑞对作者说,那是她做母亲的唯一机会,哪怕她听了医生的话早做手术早化疗,因为她的癌细胞和雌激素、孕激素相关,以后她也无法怀孕生子。 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人世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我们再如何觉得离谱,都是别人综合考虑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世界上没有感同身受,所以不要随便评价或者指责当事人的选择!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伊文的小天地)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10月是乳腺癌防治月,这个月看了不少这方面的文献,梳理了一些关键知识点,普通人需要了解的也就这些了。

10月是乳腺癌防治月,这个月看了不少这方面的文献,梳理了一些关键知识点,普通人需要了解的也就这些了。 1.从全球范围来看,乳腺癌在2020年已取代肺癌,成为患病率最高的癌症,平均每18秒就有1例新确诊患者。虽然乳腺癌很常见,但死亡率并不高。美国女性乳腺癌整体5年生存率高达90%,中国超过80%。越早发现,越早治疗,生存率就越高。 2.男性也会得乳腺癌,只是比较少见。中国一年大约有4000名男性乳腺癌患者,往往和激素分泌失调、雌激素过多、先天携带致癌突变有关。 3.乳腺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包括: a年龄较大。随着年龄增加,乳腺癌发病率逐步提高。 b雌激素水平高。月经初潮早(12岁前),闭经晚(55岁后),没分娩过,没母乳喂养过的女性,由于受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的雌激素影响,更易患乳腺癌。但这部分女性也不必过于担心,只是风险高了一点。 c携带遗传基因。如携带BRCA1或BRCA2突变,乳腺癌发病几率就会增加几十倍。美国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预防性地切除了乳腺。 d致密性乳房。脂肪越少,腺体越多的乳房,致密度越高。致密性乳腺影响乳腺X线检查(钼靶)的检查效果,使早期肿瘤难被发现。 e喝酒、肥胖、经常熬夜也会增加一定风险。 4.防范乳腺癌,最重要的是定期筛查。中国女性致密性乳腺多见,超声检查敏感性好,且更经济实惠,30岁后每年做一次。如是乳腺癌高危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提早开始筛查,适当增加筛查频率。家里有人患乳腺癌,筛查时间应比患者发现乳腺癌时的年龄,提前10年。乳房自检也有一定用处,但不如影像学检查,往往肿块较大时自己才能摸到。 5.豆制品所含异黄酮,其化学结构虽和人体雌激素接近,但大量研究证实,没有证据显示豆制品会导致乳腺癌。相反,吃豆制品还可能减少乳腺癌发生,尤其是东方人和更年期女性。蜂王浆、高丽人参、鹿茸等“高端补品”,不建议长期食用。 6.诊断乳腺癌一般需要观察和触诊、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最重要,一是确诊,二是直接决定下一步怎么治,比如第七点。 7.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主要通过癌细胞是否表达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和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三种蛋白来分类。ER和PR可以合称激素受体(HR)。如果ER或PR阳性、HER2阴性,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在乳腺癌中占60%~70%;如果ER阴性、PR阴性、HER2阳性,为HER2阳性乳腺癌,占20%;如果ER阴性、PR阴性、HER2阴性,为三阴性乳腺癌,占10%~15%。每个类型都有对应的疗法,不要说得了某一种就更难治。 8.经医生判断,一部分患者可采取保乳手术,疗效和美观兼顾。即使病情不允许保乳,也可术中进行乳房再造,用自身肌肉组织或硅胶水囊填充,再塑外形。

封面图片

【女性保护乳腺最该远离5样东西 你做到了几个?】#10种中药抗乳腺癌效果佳# 无论是乳腺增生还是乳腺癌,都不是喝豆浆惹得祸,这个

【女性保护乳腺最该远离5样东西 你做到了几个?】#10种中药抗乳腺癌效果佳# 无论是乳腺增生还是乳腺癌,都不是喝豆浆惹得祸,这个锅豆浆可不背!真正可能诱发乳腺癌的是这5样东西:1、一项调查显示,相比于不吸烟和无二手烟暴露的人群,本人吸烟和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人群的10年患乳腺癌风险分别增加10%和7%;2、饮酒也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在饮酒量相关性上,每增加10g/天的酒精摄入,就会导致患乳腺癌的总体风险增加10.5%;3、不控制体重而导致超重和肥胖对健康来说是一大威胁,也是诱发乳腺癌的因素之一。有证据表明,成年后的肥胖和超重,会增加绝经后患乳腺癌的风险;4、缺乏运动会让体重增加、脂肪蓄积,过多的脂肪又会对雌激素产生有促进作用,进而导致患乳腺癌风险增加;5、日本学者随访17年后发现外向性格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较低。荷兰一项调查显示,生存压力大与罹患恶性肿瘤的总危险性相关。网页链接 via 捉谣记的微博

封面图片

年轻女性患乳腺癌的比例正在上升

年轻女性患乳腺癌的比例正在上升 研究基于年龄、种族和肿瘤特征的发病率可以为制定预防策略提供指导。在过去的二十年里,50 岁以下女性的乳腺癌诊断率持续上升,近几年的升幅更为明显。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了这一趋势。这种增长主要归因于雌激素受体阳性肿瘤的发病率上升,这种肿瘤是由雌激素刺激的癌变。虽然总体趋势显示肿瘤发病率有所上升,但在特定肿瘤类型和特定女性群体中,发病率却有所下降。根据年龄、种族、肿瘤类型、肿瘤分期和其他特征进行分析,可以观察到年轻女性的患病率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为可能的预防策略提供线索。该研究最近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版》(JAMA Network Open)上。资深作者、巴恩斯犹太医院(Barnes-Jewish Hospital)和华盛顿大学医学院(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西特曼癌症中心(Siteman Cancer Center)外科教授兼癌症预防与控制项目联合负责人、医学博士阿德通吉-托里奥拉(Adetunji T. Toriola)说:"对大多数女性来说,定期的乳腺癌筛查至少要到40岁才开始,因此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的年轻女性往往患有晚期肿瘤,此时病情更晚期、更难治疗。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可以开始确定导致癌症发病率上升的因素,从而找到减缓或逆转这些因素的方法。它还可以帮助确定哪些年轻女性是早发乳腺癌的高危人群,这样我们就可以设计干预措施,在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估,看能否降低这种风险。"研究结果和趋势研究小组分析了从 2000 年到 2019 年期间超过 21.7 万名被诊断患有任何类型乳腺癌的美国女性的数据。2000 年,20 至 49 岁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约为每 10 万人 64 例。在接下来的 16 年中,这一比例缓慢上升,每年约增长 0.24%。到 2016 年,发病率达到每 10 万人中约有 66 例。但在 2016 年之后,由于研究人员尚不清楚的原因,趋势线急转直下,突然以每年 3.76% 的速度增长。到 2019 年仅仅三年之后该比率已达到每十万人 74 例。托里奥拉还是威廉-丹佛斯-华盛顿大学医生科学家学者,他表示,数据中另一个耐人寻味的方面是,乳腺癌发病率的增加几乎完全是由于雌激素受体阳性肿瘤的增加。这些肿瘤表面的蛋白质能与雌激素结合,从而促进肿瘤生长。事实上,在这项研究分析的 20 年数据中,没有雌激素受体的肿瘤发病率有所下降。托里奥拉说:"我们需要了解雌激素受体阳性肿瘤增加的具体原因,还希望从雌激素受体阴性肿瘤的减少中吸取教训。如果我们能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比例下降,也许我们就能将其应用于减少或预防其他乳腺肿瘤类型的工作中。"研究人员还发现,黑人妇女的乳腺癌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在 20 至 29 岁的人群中。与同年龄组的白人妇女相比,该年龄组的黑人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了 53%。黑人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从 30 岁到 39 岁也一直较高,但增加的风险较小,与同年龄组的白人妇女相比,风险增加约 15%。然后,从 40 岁到 49 岁,黑人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降至低于白人妇女。托里奥拉说,他的研究小组正在评估来自不同年龄和种族癌症患者的乳腺肿瘤组织,以确定是否存在分子差异,从而揭示是什么促使癌症在年轻的黑人妇女中发展得更快。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项研究中,西班牙裔妇女的乳腺癌发病率是所有群体中最低的。肿瘤分期和出生年份风险趋势研究人员还发现,1 期和 4 期肿瘤的诊断率有所上升,2 期和 3 期肿瘤的诊断率有所下降,这些数据表明,过去二十年来筛查工作的改进,以及人们对乳腺癌家族史和遗传风险因素的进一步认识,使得许多肿瘤被更早地发现。但这也表明,如果年轻女性错过了第一期肿瘤,肿瘤往往要到第四期才会被发现。研究人员还发现,不同出生年份的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不同。托里奥拉说,最显著的差异是 1990 年出生的妇女与 1955 年出生的妇女相比,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了 20% 以上。希望这项研究能为预防策略提供线索,这些策略将对年轻女性,尤其是年轻的黑人女性有效,因为她们在 40 岁之前罹患乳腺癌的风险特别高。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10种中药抗乳腺癌效果佳#,分享给您,建议收藏!】抗乳腺癌的中药有很多,常见的有当归、八月札、柴胡、红豆杉、白芍等。这些药物

【#10种中药抗乳腺癌效果佳#,分享给您,建议收藏!】抗乳腺癌的中药有很多,常见的有当归、八月札、柴胡、红豆杉、白芍等。这些药物能够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抗癌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治疗乳腺癌的中药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不能盲目使用。同时,中药治疗也需要与西医治疗手段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患者在接受中药治疗时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抗乳腺癌的10种中药,分享给您,建议收藏! via 捉谣记的微博

封面图片

据201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调查的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在全球女性癌症中的发病率为24.2%,位居女性癌症的首位.

据201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调查的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在全球女性癌症中的发病率为24.2%,位居女性癌症的首位. 就像视频主人翁一样,患上乳腺癌后,你可能要面对的就是乳腺切除! 这两条巨大的伤疤会对她们的身心造成极大的影响.能像视频主人翁这样乐观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封面图片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苏姓导师团队中多名学生集体患上罕见型癌症# 对于6名博士后同学罹患癌症的遭遇,作为同行深表痛心。目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苏姓导师团队中多名学生集体患上罕见型癌症# 对于6名博士后同学罹患癌症的遭遇,作为同行深表痛心。目前可以查到的其中3名同学的信息。 第一名,最严重的莫过于胰腺癌未分化癌的一名女同学。截止2022年底的国内数据,胰腺癌的发病率为是十万分之十五,而其中的未分化癌仅占所有胰腺癌患者的千分之五,极为罕见。我从医20年来,胰腺癌未分化癌的病例只见过2例,生存期均不到4个月。学校发布的信息表述名胰腺癌女同学病情稳定,而我前天看到女友手机上该女同学增强磁共振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已经处于远端转移后期,乐观估计生存期不会超过3个月。以我的经验,现在应该已经出现黄疸,和极为剧烈的腹痛和背痛,那么所谓的病情稳定? 第二名同学是滑膜肉瘤,国内发病率是百万分之4,同样属于极为罕见的软组织肉瘤,恶性程度很高,预后很差,参考胰腺癌。 第三名男同学是乳腺癌,年龄30+。乳腺癌属于国内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但40岁以下男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的2%,该同学不幸是三阴性乳腺癌,是属于所有乳腺癌分型中预后最差的那种。 作为临床生物学博士,再结合这三名同学的罕见病例,以及极短的发病周期,一个大胆且疯狂的想法涌入脑海。那就是IBT13131,一种细胞渗透性的Hec1抑制剂,可以特异性地破环Hec1/Nek2相互作用。如果猜测不错,那么这三名同学应该都是INI-NEGATIVE。是否有可能是职业暴露?目前看不到这几名同学大的免疫组化结果,但smarcb1一定都是失活的。只是一个国内大学的博士后工作站,为何要做IBT13131的研究,我表示不解。 【网评】 博主,你猜对了,黄敏,也是第一个,病理报告就是smarcb1/ini-1未分化胰腺癌,病理报告网上贴出来了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