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斩颜良和张辽阵斩蹋顿哪个含金量高?
关羽斩颜良和张辽阵斩蹋顿哪个含金量高? 浔阳咸鱼的回答 “关羽斩颜良”的故事,在汉末对标的应该是“庞德斩郭援”;而所谓“张辽斩蹋顿”,都未必是张辽斩将。 白狼山一战,张辽是得授曹操所持麾盖,等于是代替曹操冲锋, 军中将士看到曹操的麾盖向前冲锋,自然是士气大振。后文,所说斩蹋顿,只是战绩如此,而不是张辽个人斩将的记录。魏志《张辽传》:从征袁尚于柳城,卒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在《曹纯传》中,则明确写了,是曹纯部,也就是虎豹骑获蹋顿。魏志《曹纯传》:及北征三郡,纯部骑获单于蹋顿。这里的“获”可以解读为“斩获”,即便解读成生擒,联系到《张辽传》,也知道结果是斩了。 河东之战时,庞德“亲斩援首”,郭援是敌将主帅,《庞德传》:德随腾子超拒援、干于平阳,德为军锋,进攻援、干,大破之,亲斩援首。论斩首之“首”的含金量,我认为是庞德较高,毕竟郭援是当时交战的主帅之一,另外一位是袁尚的表兄弟高干,双方还联络了匈奴军参战,这场大会战,参战双方的投入兵力很多,庞德也是在乱军之中斩得郭援。 论斩首之“难度”含金量,当然是关羽了,援军主将只有颜良,而关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这个“绍诸将莫能当者”确实太帅了,颜良及其他将领都不能抵挡关羽的冲锋,相对于难度而言,关羽有目标的冲锋,难度是高过庞德在混战中斩将的。 说句后话,关羽和庞德这两个老头子,最后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在襄樊战场上对决,庞德射关羽一箭,关羽擒杀庞德,这两位猛将决一生死,用生命证明自己的武勇。 至于张辽的战绩,若说是公元207年“斩蹋顿”,这并不是他的勇武巅峰,“白狼山之战”是张辽率曹操精锐而战,结果也是曹操的精锐部队虎豹骑立下斩获敌酋的大功。此战中,张辽固然勇武,但不是巅峰。 后来(215年),张辽在合肥城,以招募八百敢死队,出城突击孙权的中军军营,并且成功斩两将,杀得孙权军夺气,无人能敌,张辽还救出士兵,安然回城。 等孙权撤军时,张辽又出城突击孙权于逍遥津,吴军中的高级将领如甘宁,吕蒙等人都不能抵挡,要不是凌统奋死断后,孙权也差点交待在渡口。 合肥与逍遥津,才是张辽能够吹一辈子的战绩。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浔阳咸鱼)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