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四国领导人12日举行视频会议,四国领导人在会议上承诺要打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在海上、网络和经济安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四国领导人12日举行视频会议,四国领导人在会议上承诺要打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在海上、网络和经济安全等方面展开合作。 美国总统拜登向参会的日本首相菅义伟、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印度总理莫迪表示,美方致力于与地区盟友伙伴合作以实现地区稳定,“我们重申我们的承诺,确保我们的地区遵守国际法,致力于维护普世价值,不受胁迫”。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白宫记者会上说,“四位领导人确实讨论了中国带来的挑战,他们明确表示,没有人对中国抱有任何幻想”,他们都相信民主可以胜过“独裁”。领导人们还讨论了南海和东海的航行自由、最近的网络攻击以及半导体供应链安全等问题。新型肺炎疫情、气候变化、朝鲜核问题以及缅甸的政变和“暴力镇压”也在讨论中被提及。 四国领导人会后发表联合声明,承诺在新型肺炎疫苗分发、气候问题和安全方面密切合作,“致力于建立一个自由、开放、包容、健康、以民主的 价值观为基础、不受胁迫约束的地区”。四国将成立高级别疫苗专家组、气候问题工作组和关键与新兴科技工作组,四国领导人计划今年年内举行面对面会晤。四国还将合作提升疫苗产量,计划在2022年年底前向东盟和其他地区国家输送多达10亿剂疫苗。 (路透社,新华社,华盛顿邮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西班牙等欧盟四国领导人表示愿意承认巴勒斯坦国

西班牙等欧盟四国领导人表示愿意承认巴勒斯坦国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表示,已经与爱尔兰、斯洛文尼亚和马耳他领导人达成共识,同意在适当情况下承认巴勒斯坦国。四国领导人在布鲁塞尔出席欧盟峰会期间会晤,会后联合声明表明,四国一致认为,实现地区持久和平与稳定的唯一途径,是实施两国方案,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国和平、安全地毗邻共存。另外,以色列宣布将8平方公里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土地,收归国有,以色列可以用这些土地建造数百套犹太定居点房屋,以及工业和商业设施。犹太定居点问题是以巴问题症结之一,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开始在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兴建犹太定居点,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所有犹太定居点都是非法,阻碍中东和平进程。 2024-03-23 01:10:54

封面图片

周二,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四国领导人参加四国联盟(Quad)峰会。

周二,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四国领导人参加四国联盟(Quad)峰会。 美国总统拜登表示,由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残酷战争,他们正在经历“我们共同历史上的一个黑暗时刻”,他敦促四国联盟做出更大努力,阻止普京的侵略。“这不仅仅是一个欧洲问题。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国都有责任采取行动,帮助乌克兰抵抗俄罗斯的入侵。 虽然拜登没有点到任何国家,但传递的信息似乎指向了印度总理莫迪。莫迪在峰会的公开讲话中并未提及此次战争。一名美国官员表示,在印度对乌克兰立场上,拜登将寻求共同点,强调面对面会议的重要性。“目前四国联盟所有成员确有一些分歧,问题是如何解决并管理他们”。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对拜登的讲话表示赞同,称俄罗斯的入侵“动摇了国际秩序的基础”,不应允许同样的事情在印太地区发生。 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内塞承诺,将在南太平洋岛国面临气候变化风险的地区投入更多资金。 周二峰会上,被问及周一对台湾的评论是否意味着对台政策变化时,拜登只回答了一句“不”。 (美联社,路透社)

封面图片

美日印澳领导人在美国白宫举行四方安全对话首次面对面峰会,历时两小时。四国领袖会后发表联合声明,再次承诺在印太地区上加强合作,形容

美日印澳领导人在美国白宫举行四方安全对话首次面对面峰会,历时两小时。四国领袖会后发表联合声明,再次承诺在印太地区上加强合作,形容印太地区是共享安全与繁荣的基石,承诺在基于国际法之下,维持印太地区自由开放与秩序。 声明又指出,四国将会定期开会,讨论建设印太地区的基建项目,并协调区域内的需求与机遇。在科技发展方面,四国承诺共同努力打击网络威胁,将携手促进公私合作,促进5G技术发展,又同意以和平为目的共享卫星数据,并就可持续发展太空的规则进行磋商。 声明又欢迎印度宣布在下月起恢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出口,将确保扩大疫苗出口至印太地区,以至全球。 (香港电台,图:法新社)

封面图片

俄乌战争两周年 西方四国领导人到基辅

俄乌战争两周年 西方四国领导人到基辅 2月24日(星期六)是两周年纪念日。四位西方领导人在这一天来到乌克兰,以显示他们与乌克兰团结在一起。 路透社报道,意大利政府发表声明称,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比利时首相德克罗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连夜从波兰边境乘火车到乌克兰首都基辅。 梅洛尼星期六将在基辅主持,七国集团(G7)主要民主国家领导人将与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将受邀参加讨论。 2024年2月24日 3:19 PM

封面图片

四国领导人本周密集访华 释放了哪些信息?

四国领导人本周密集访华 释放了哪些信息? 四国领导人虽然访华的主题和目的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都证明了中国的“虹吸效应”以及合作共赢的必要性。 深秋北京,迎来3年来最热闹的主场外交。 10月30日下午,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抵达北京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在越南代表团之后,还有另外三国领导人本周将接踵而至:11月1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访问中国;11月2日至4日,坦桑尼亚总统萨米娅·苏卢胡·哈桑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11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中国。 四国领导人访华,均各自创造了若干“首次”。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是中共二十大后首位访华的外国政要;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是上任后首次访华;坦桑尼亚总统哈桑是中共二十大后首位访华的非洲国家元首;德国总理朔尔茨是在其总理任内首次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也是2019年底以来首位访华的西方国家政府首脑。 四国领导人密集访华,释放了什么信号? 加强战略沟通和政治互信 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访华,突出的是中越党际交流和战略沟通。此前,阮富仲曾八次访问中国。 2017年1月,阮富仲第二次当选越共中央总书记后的首次出访,就是访问中国。这一次是阮富仲第九次访问中国,也是他第三次当选越共中央总书记后的首次出访,同样选择了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在给中共二十大的贺电中,阮富仲表示了尽早与中共领导人见面的愿望,并提出“希望与中方就重大战略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增强政治互信。”中越高层如此频繁的交往,体现了中越党际关系的高度。越南将对华关系视为越南外交政策的“头等优先”,成熟稳定的党际关系有助于两国各层面关系稳定发展。 同样具有战略沟通意义的还有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访华。巴基斯坦今年4月政权发生变动,前总理伊姆兰·汗的任期本应在2023年结束,但巴基斯坦国民议会对其提出了不信任动议,汗被罢免了总理职务。夏巴兹成为巴基斯坦新总理。 中巴具有特殊友好关系和高度的战略互信,巴基斯坦政坛变动是否会影响中巴关系?夏巴兹访华作出了回答。他的这次访问,对于维护中巴特殊关系、继续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合作反恐意义重大。 加强党际和国家治理经验交流 坦桑尼亚从坦桑尼亚国父、革命党创始人、非盟早期创始人尼雷尔时代起,就与中国长期保持友好关系,坦赞铁路多年来被视作中非友谊的象征。 现任总统哈桑是坦桑尼亚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也是坦桑尼亚革命党主席。坦桑尼亚革命党与中共的党际交流相当密切且有深度。著名的尼雷尔领导力学院就设在坦桑尼亚。这里是坦桑尼亚革命党、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纳米比亚人组党、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六姊妹党联合建立的学院。六姊妹党的青年领导人在这里学习“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课题及中国发展模式。 多年来,坦桑尼亚充分分享了中国发展红利。2020年,世界银行已经把坦桑尼亚列为中等收入国家。近年来,美国、英国、日本开始“经营非洲”,与中国争夺影响力。 可以预计,进一步增强党际交流和治国理念交流,将是哈桑访华的主要课题。同时,在上一任坦桑尼亚总统期间因种种原因暂时停工的巴加莫约港工程建设,也有望在哈桑访华期间得到充分讨论。 加强经贸联系展开务实合作 本周中国的主场外交,德国总理朔尔茨的中国之行尤其引人注目。朔尔茨访华的幕后故事也最多: 首先,朔尔茨是在10月21日欧盟峰会结束后的记者会上率先宣布访华的,中方在10月28日予以了确认; 其次,10月26日,德国内阁会议批准了中远集团入股德国汉堡港集装箱码头。作为妥协方案,中远集团获准持有汉堡港“福地”集装箱码头24.9%的股份,而非此前计划的35%。此前,朔尔茨和汉堡市政府积极主张允许中资参股汉堡港,但遭到德国执政联盟中的绿党和自民党的反对; 第三,朔尔茨访华带了12位德国商业巨头原本报名想随同朔尔茨访华的德企业家超过了100人。 这些故事汇总到一起可以得出结论:朔尔茨的中国之行是一次经贸之旅,也是一次务实之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朔尔茨访华,是深度融合的中德经济和市场规律对德国外交的一次矫正。 本周访问中国的四国领导人横跨亚非欧三大洲,虽然访华的主题和目的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都证明了中国的“虹吸效应”以及合作共赢的必要性。

封面图片

美、英、法、德四国领导人30日在罗马就伊核问题发表联合声明。

美、英、法、德四国领导人30日在罗马就伊核问题发表联合声明。 声明提及,拜登明确承诺美国将全面重返并遵守伊核协议(JCPOA),只要伊朗也同样这么做。声明呼吁伊方尽速抓住机会重返谈判,指这是防止局势进一步升级的唯一途径。 (白宫)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