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我”(LINE)社长出泽刚23日在回应关于接受业务委托的中国相关企业曾可浏览通信APP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时,透露称已完全屏蔽

“连我”(LINE)社长出泽刚23日在回应关于接受业务委托的中国相关企业曾可浏览通信APP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时,透露称已完全屏蔽来自中国对日本国内服务器上个人信息的访问。据称该问题相关的业务委托已经结束。海外保存的数据将全部转移至国内并进行彻底管理,日本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官方账号数据保存也完全在国内进行。 出泽23日晚在东京举行记者会,道歉称:“给用户造成困扰和担心,由衷道歉。认真对待辜负信任一事。” 另一方面,母公司Z控股(ZHD)为验证数据对待方式而举行的第三方委员会首次会议上,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宍户常寿担任主席,从安全保障和企业治理的观点面向今后的对策建议进行了讨论。 该问题是,接受委托的中国企业曾处于可浏览日本国内服务器保存的用户名及邮件地址等信息的状态。此外在韩国的服务器,曾保存通过交流用“聊天”功能上传的图像及视频文件。 这些数据将在6月底前、日本政府等官方账号相关数据将在8月底前转移至国内。 日本法律禁止不经用户同意将个人信息提供给第三方或带到海外。LINE向用户出示的指针中包括有可能向第三国转移数据的内容,但未记载具体国名。该公司近期将修改指针,写明国名及目的。 日本政府的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19日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ZHD和LINE汇报相关情况等。总务省和金融厅也分别要求其进行汇报。 (共同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日本总务省决定要求LINE根据《电气通信事业法》报告事实关系还有处理用户个人信息的方式。

日本总务省决定要求LINE根据《电气通信事业法》报告事实关系还有处理用户个人信息的方式。 受LINE委托管理系统的中国公司可以获取存储在日本服务器上的用户姓名和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 日本总务大臣武田良太表示,将尽快查明事实,同时将暂停总务省通过LINE提供的行政服务。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加藤在内阁会议结束后的记者会上表示:“政府在互联网上为大量不特定的用户使用包括LINE在内的民间公司提供的服务时,不会处理机密信息。虽然我们了解到各省厅都在遵循这一标准,但我们目前正在重新确认包括内阁官房在内的各省厅LINE的使用情况。” 加藤还表示,“内阁官房计划在LINE解决个人信息等信息管理的问题之前停用LINE。” 日本数字改革担当相平井卓也19日在众院内阁委员会会议上,就LINE用户个人信息曾在中国可被阅览的问题表示,“中国的法律是出自与我们截然不同的数字社会的想法,因此我认为(该问题)是重大威胁”。关于将业务委托给海外等,平井期待企业方面回应国民的担忧,改变商务模式。 平井在委员会之前的内阁会议后记者会上透露称,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已要求LINE及母公司“Z控股”就《个人信息保护法》遵守状况等实际情况做出说明。他指出“国民高度关注(此事)”,要求委员会迅速应对。 平井还说明称办公业务上并未使用“LINE”应用,并表示“委员会正在(向LINE等)了解情况,目前未发现出现不妥事态”,认为私事可继续使用。 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秘书长福浦裕介在众院内阁委员会上表示,“(若存在问题)将作出指导等必要应对”。关于企业向海外委托业务,福浦表示将探讨进行实态调查确认是否存在《个人信息保护法》方面的问题。他还指出,海外员工连接日本国内数据中心的情况较为普遍。 (NHK1,2,共同社)

封面图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通报称,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该办公室依据《中华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通报称,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该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周五,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通告称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随后有社交媒体用户在微博上质疑该公司转移用户数据甚至道路数据。对此,滴滴出行的全球公司副总裁李敏在微博上发帖称,“和众多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一样,滴滴国内用户的数据都存放在国内服务器,绝无可能把数据交给美国。另外,相关恶意造谣者虽然已经主动删帖,但我们坚决起诉维权”。李敏还表示,他所称的数据“也包括道路数据”,并呼吁网友“不要恶意揣测”。 (中国网信办,BBC)

封面图片

近日有传言称滴滴为赴美上市把中国道路信息和用户数据泄露给美国。对此,滴滴副总裁李敏在朋友圈回应:滴滴国内用户的数据都存放在国内服

近日有传言称滴滴为赴美上市把中国道路信息和用户数据泄露给美国。对此,滴滴副总裁李敏在朋友圈回应:滴滴国内用户的数据都存放在国内服务器,包括道路数据,绝无可能把数据交给美国。相关恶意造谣者虽然已经主动删帖,但我们坚决起诉维权。 (财经)

封面图片

谷歌打击“流氓”借贷 App:限制访问用户通讯录、照片和地理位置等个人信息

谷歌打击“流氓”借贷 App:限制访问用户通讯录、照片和地理位置等个人信息 ====糊==== 之前的一些研究发现,在谷歌 Play 商店中,有几百款个人金融服务软件过度采集个人信息,他们要求访问用户手机中极度隐私的信息。这些软件声称,为了进行个人信用核查或风险评估,这些隐私数据是必须的。这样往往能够获得用户的同意。 还不上贷款爆通讯录 是吧

封面图片

上海网信办: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遭境外披露兜售 我市一政务信息系统技术服务公司被行政处罚

上海网信办: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遭境外披露兜售 我市一政务信息系统技术服务公司被行政处罚 经查,该公司主要从事政务信息系统技术支撑工作。2022年,该公司租用1台私有云服务器用于对未交付政务系统的研发测试和演示验收工作,存储了大量公民信息和政务信息,涉及公民个人信息数据1.5万余条。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在开展数据处理活动中未能有效履行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没有建立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未采取技术防护措施保障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导致平台频繁遭受境外远程访问和数据泄露风险。 日前,上海市网信办协调有关部门已要求该公司立即下线政府网站页面、关闭相关云服务端口、配合开展网络资产清查,并对该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封面图片

【腾讯基于区块链身份认证专利获授权 可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腾讯基于区块链身份认证专利获授权 可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申请的“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专利获授权。 摘要显示,本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服务请求,根据服务请求得到用户的授权信息,从区块链中搜索与授权信息对应的目标区块,从目标区块中获取与授权信息对应用户的注册数据,当授权校验通过时,调用服务请求对应的智能合约,由智能合约执行声明的身份认证逻辑,基于注册数据得到身份认证结果,反馈身份认证结果。本申请中,对于服务提供方来说,不会直接接触到用户的身份信息,只有在用户授权的前提下,才能得到或使用区块链反馈的身份认证结果,对用户来说,可以避免用户直接向商家提供身份信息,从源头上避免了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