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官网1日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问答(2021年3月31日更新)》中明确,现阶段,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接种对象为18

国家卫健委官网1日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问答(2021年3月31日更新)》中明确,现阶段,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接种对象为18周岁及以上人群。60岁及以上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疫苗对60岁及以上人群会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建议接种。此外,免疫功能受损人群也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根据既往疫苗安全性特点,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建议接种;对于腺病毒载体疫苗,建议经充分告知,个人权衡获益大于风险后接种。 (新华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29日,在全国新冠疫苗接种破亿不久,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分外及时。

29日,在全国新冠疫苗接种破亿不久,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分外及时。 早在今年1月7日,国家卫健委、中国疾控中心就曾联合发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问答》之“30问”。此次再发技术指南,增补了最新研究实践总结,特别是明确了迟种如何补种、能否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不同疫苗产品能否替换、有哪些接种禁忌等问题,并专门对60岁及以上人群、18岁以下人群、慢性病人群、育龄期和哺乳期女性、免疫功能受损人群和既往新冠患者或感染者给出接种建议。 目前,我国已有5个新冠病毒疫苗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其中3个是灭活疫苗,需要接种2剂。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根据《指南》要求,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大于等于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接种。 但如果未能按时接种,或者第2剂所用疫苗的生产企业与第1剂不同,怎么办? 对此,《指南》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遇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果未能按照程序完成接种,建议尽早补种,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补种完成相应剂次即可。 《指南》还提出,对于在14天内完成2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者,在第2剂接种3周后要尽早补种1剂灭活疫苗;对在14至21天完成2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的,无需补种。 “现在全国各地都有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希望大家把特殊情况向接种点说明,及时接种第二针疫苗。”王华庆说。 《指南》明确,新冠病毒疫苗的适用对象为18周岁及以上人群,暂不推荐18岁以下人群接种。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介绍,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区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在充分评估接种对象的健康状况和被感染风险的前提下,已经为一些有接种意愿,而且身体基础状况比较好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和慢性病患者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疫苗在大规模人群中的使用效果,积极稳妥地推进60岁及以上人群和慢性病患者的疫苗接种工作。”吴良有说。 “按我们国家的免疫策略,现阶段主要是18至59岁人群和有需要且身体健康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关于18岁以下的人群,现在还没有比较系统的Ⅲ期临床数据。”王华庆表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后续会得到相关数据,“国家整体是有考虑的,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和临床数据,会不断完善接种策略,也包括新生儿人群。” 王华庆表示,接种疫苗的作用是预防发病、预防重症、阻断疾病流行,让大多数人的健康得到保证。“绝大多数人都是易感者,从这个角度来说,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要形成免疫屏障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所以大家都应该去接种疫苗。接种的人越多,建立的免疫屏障越牢固;接种得越快,越早一天形成免疫屏障。”王华庆说。 “社会中有一部分人群存在各类过敏症状,或是体弱、基础性疾病多,他们不能接种。只有其他大多数人承担起责任,把免疫屏障建立起来,才可以保证这些不接种的人群也安全。”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邵一鸣说。 王华庆表示,目前国家要求有序、分步接种,只要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都应该接种,这样既保护了自己身体健康,也保护了家人和周围的人,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早一天把免疫屏障建立起来。 (新华社,《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

封面图片

国家卫健委公布《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相关问答》和《3-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相关问答》。

国家卫健委公布《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相关问答》和《3-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相关问答》。 目前中国批准3-17岁人群紧急使用的疫苗仅有科兴和国药北京/武汉三种灭活疫苗。前期已为12岁以上人员接种疫苗;将按照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积极引导3-11岁适龄无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力争12月底前完成全程接种。 (国家卫健委)

封面图片

美国疾控中心(CDC)发文称,全剂量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可以在不戴口罩的情况下与其他全剂量接种疫苗的人群在室内共处,且与来自其

美国疾控中心(CDC)发文称,全剂量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可以在不戴口罩的情况下与其他全剂量接种疫苗的人群在室内共处,且与来自其他家庭未接种疫苗的人在室内共处时也可不佩戴口罩(例如探望生活在一起的亲戚),除非这些人或其同住者属于新型肺炎重症高风险人群。 如果全剂量疫苗接种者身边有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接种者也无需远离其他人或做检测,除非出现症状。 但CDC也说,在许多情况下,全剂量疫苗接种者仍应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例如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至少6英尺(约1.8米)距离,并避开人多和通风不良的地方。在公共场所、与来自多个家庭未接种疫苗的人聚会、探望未接种疫苗人群、或新型肺炎重症或死亡高风险人群或与高风险人群同住的人情况时也应采取预防措施。 CDC认为,即使是全剂量疫苗接种者仍应避免中型或大型聚会;仍应推迟国内和国际旅行;如需旅行,仍需遵守CDC的要求和建议仍应留意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特别是如果接种者身边有人生病时;如果全剂量疫苗接种者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症状,应进行检测,待在家里并远离他人;全剂量疫苗接种者仍需遵守工作场所指导方针。 对于如辉瑞或莫德纳疫苗等2剂量疫苗,在接种第二剂后2周视为全剂量接种疫苗;对于如强生的杨森疫苗这种单剂疫苗,在接种后2周视为全剂量接种疫苗。 (美国CDC)

封面图片

联合科学委员会倡优先让高风险者接种XBB新冠疫苗

联合科学委员会倡优先让高风险者接种XBB新冠疫苗 #港闻 衞生防护中心辖下联合科学委员会建议,引入XBB新一代新冠疫苗,不过预计供港数量有限,建议优先安排高风险群组接种,但强调现行疫苗对防重症及死亡仍有效。 (10/11/19:18)

封面图片

接种疫苗好处远高于风险

接种疫苗好处远高于风险 #新闻局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副作用的强度通常为轻度或中度,并在接种后几天内消失,而接种疫苗后出现心肌炎和心包炎的机会极低,且绝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基于新冠疫苗能有效降低发病率、严重率及病死率,接种疫苗的好处远高于其潜在风险,建议12岁及以上人士尽早接种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肆虐,感染新冠病毒肺炎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后遗症、住院、甚至死亡...

封面图片

专家建议扩XBB变异株mRNA疫苗为非高风险优先组别初始剂次

专家建议扩XBB变异株mRNA疫苗为非高风险优先组别初始剂次 衞生防护中心辖下联合科学委员会,更新接种新冠疫苗的暂拟共识建议,建议扩展XBB变异株mRNA疫苗为非高风险优先组别人士的初始剂次。联合科学委员会昨日进行会议检视最新科学实证,得悉现有供应的所有疫苗能减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专家亦得悉早期科研结果显示,XBB疫苗可针对已成为本港主流病毒株的JN.1提供加强保护。 专家建议,在供应充足的前提下,建议扩展XBB疫苗的使用作为非高风险组别人士例如健康成人的初始剂次,而此类人士无须接种加强剂。市民仍可按个人意愿,选择接种其他新冠疫苗包括灭活及mRNA疫苗,作为初始剂次和加强剂。至于高风险优先组别人士及接种加强剂的时间,委员会认为今年可沿用早前的建议,即高风险优先组别人士,无论以往曾接种多少剂数的疫苗,应在接种上一剂疫苗或感染新冠病毒至少六个月后,接种额外一针的加强剂以加强保护。 2024-02-21 21:13:29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