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海关总署和税务总局近日发布通知,为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支持艾滋病防治工作,自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

财政部、海关总署和税务总局近日发布通知,为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支持艾滋病防治工作,自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对卫生健康委委托进口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享受免税政策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名录及委托进口单位由卫生健康委确定,并送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 (中新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印发《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免税进口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管理细则》,有效期为2021年1月

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印发《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免税进口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管理细则》,有效期为2021年1月至2025年12月。 根据细则,符合免税资格条件的名单内科研院所可按规定向主管海关申请办理进口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的减免税手续。 (科技部)

封面图片

财政部、税务总局24日发布《关于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公告》。

财政部、税务总局24日发布《关于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公告》。 《公告》中说,自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暂停预缴增值税。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实施应对疫情部分税费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7号)第一条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2022年3月31日。 (国家税务总局)

封面图片

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自2022年1月1日起,持有股权、股票、合伙企业财产份额等权益性投资的个人独资及合伙企业,一律适用查账征收

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自2022年1月1日起,持有股权、股票、合伙企业财产份额等权益性投资的个人独资及合伙企业,一律适用查账征收方式计征个人所得税。 公告实施前独资合伙企业已持有权益性投资的,应当在2022年1月30日前向税务机关报送持有权益性投资的情况。 (财政部)

封面图片

五部门明确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暂时进境修理有关税收政策

五部门明确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暂时进境修理有关税收政策 记者 2 日从财政部了解到,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日前联合发布通知,明确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暂时进境修理有关税收政策。 通知称,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含临港新片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对企业自通知实施之日起自境外暂时准许进入试点区域进行修理的货物实施保税,复运出境的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不复运出境转为内销的,按要求办理进口手续,以修理后货物的实际报验状态,照章征收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通知自印发之日起实施,通知印发前已征税的进口货物,不再退还相关税款。(新华社)

封面图片

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税务总局、人民银行日前联合发布通知称,将由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征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

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税务总局、人民银行日前联合发布通知称,将由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征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全部划转给税务部门负责征收。自然资源部(本级)按照规定负责征收的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同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 通知称,自2021年7月1日起,选择在河北、内蒙古、上海、浙江、安徽、青岛、云南以省(区、市)为单位开展征管职责划转试点,探索完善征缴流程、职责分工等,为全面推开划转工作积累经验。暂未开展征管划转试点地区要积极做好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征收划转准备工作,自2022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征管划转工作。 根据通知,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划转给税务部门征收后,以前年度和今后形成的应缴未缴收入以及按规定分期缴纳的收入,由税务部门负责征缴入库,有关部门应当配合做好相关信息传递和材料交接工作。税务部门应当按照国库集中收缴制度等规定,依法依规开展收入征管工作,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 通知明确,税务部门按照属地原则征收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具体征收机关由国家税务总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局按照“便民、高效”原则确定。税务部门应当商财政、自然资源、人民银行等部门逐项确定职责划转后的征缴流程,实现办事缴费“一门、一站、一次”办理。 业内人士表示,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税务部门,是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一大重要内容。此前,水土保持补偿费等已划转税务部门征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等完成划转之后,将更好发挥税务部门征管优势,降低征管成本,提高征管效率。 (新华社)

封面图片

中国财政部:2022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同比下降3.9%

中国财政部:2022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同比下降3.9% 中国财政部公布数据,2022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为3万4993.1亿元(人民币,下同,6678亿新元),较上年减少1405.9亿元,下降3.9%,占全国财政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分别为9.4%和2.9%。 中国财政部官网星期一(12月25日)公布上述数据。 从结构来看,货物、工程、服务政府采购规模分别为9027.5亿元、1万5664.1亿元和1万301.5亿元,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比例为25.8%、44.8%和29.4%。 从组织形式来看,政府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分散采购规模分别为7676.8亿元、2609.7亿元和2万4706.5亿元,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21.9%、7.5%和70.6%。 从采购方式来看,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询价、单一来源采购规模分别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77.2%、0.8%、2.2%、11.0%、0.9%和3.3%。 在支持绿色发展方面,2022年全国强制采购、优先采购节能节水产品520.4亿元,占同类产品采购规模的89.7%;优先采购环保产品847.6亿元,占同类产品采购规模的87.1%。 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全国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为2万5884.2亿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总金额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74.0%。 从采购项目数量来看,中央单位采购项目数量前五名的分别是中国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教育部、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国气象局;地方采购项目数量前五名的省份是浙江省、广东省、山东省、北京市、广西壮族自治区。 2023年12月25日 5:42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